Shike1

喜歡分享 分享喜歡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賀信彤著作選載(13)【書評一】六十一甲子,無盡風雨情

(2022-07-28 20:56:05) 下一個

賀信彤著作選載(13)【書評一】六十一甲子,無盡風雨情

 

https://xuwenli2018.blogspot.com/2022/07/13.html

 

陸戍風:六十一甲子,無盡風雨情——評賀信彤新作

 

——————————————

 

六十一甲子,無盡風雨情

——評賀信彤新作

 

陸戍風

 

(2016年)

 

曆史幷不總是一部書,一部電影,或者是一段傳奇,更多的時候,曆史正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清晨的一杯咖啡,隻不過我們早已習以爲常了。

 

賀信彤,中國當代最著名政治犯徐文立先生的妻子,一九七八民主牆以來中國民主運動的參與者和見證人,與徐文立先生一道經曆了這幾十年來的政治風雨。在曆經磨難,流亡美國之後,她更是以“閒適”心態提筆成書,向讀者緩緩述說,分享她幾十年經曆的點點滴滴。

 

沒有轟轟烈烈的喧囂,也沒有撕心裂肺的哭訴,有的是曆經劫難後的剛毅,相濡以沫的淒美,骨肉分離的痛楚,以及閱盡人間百態後的從容和淡定。

 

小書不乏雅文,述說牽動曆史。三兩人物,嬉笑怒駡;人生苦旅,娓娓道來;卻又都散落人間儘是大愛。閱罷,彷如步出曆史博物館後置身在門外長簷下的咖啡館,擺上一杯清咖啡,離了浩瀚曆史的沉重,安靜,回味悠長。

 

六十一甲子,儘是淒風苦雨。作者出生在風雲際會的年代,出生在“不合時宜”的家庭,因了“黑暗中,悄然來到心中的父親”,使得“誤了一甲子”的人生旅程成爲了中國現代曆史大背景下,“不合時宜者”境遇的濃縮。這一陣風雨來得急,刮得狠,持續長久。恰如一株幼苗,作者經風曆雨,掙紮求生之後,樹身上留下了塗抹不去的痕跡。字裏行間,讀者不僅能感受到作者的人文情懷,也定然聽到了這風聲,雨聲和無數人間的低吟。

 

六十一甲子,在作者心中卻也不乏微風細雨。未見得是習慣了風雨便一定要電閃雷鳴,作者筆下的“巨諜”夫婦便是一例。當年轟動世界諜案的主人公夫婦,便是被作者隨手帶入了尋常百姓的視野。生活化的語言,再現了一對栩栩如生的“尋常夫妻”;舉重若輕地鋪墊和描述,把個世界級懸案包袱抖得一乾二淨。季穎一生的戲,她夫君俞強聲一生的神秘,在作者的“微風細雨”中化於無形,讓讀者恍惚之餘,定會恍然大悟。

 

其實,微風細雨才正是作者的特點。平實的語言,把握準確的描述,入情入理的言說,隱去了大背景中風暴的喧囂,使得人物真正置身於舞臺中央,使得讀者有宛如隔世卻又近在咫尺的感覺。變大風大雨爲微風細雨,無論是臺北之旅還是俞氏夫婦,無論是驚心動魄還是娓娓道來,讀者都會被作者的筆觸所牽引入戲,有置身其中的體驗。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能享受這份閱讀的喜悅。

 

六十一甲子,中國社會始終是疾風驟雨。作者聚焦於人文情懷,始終沒有直接渲染這一被無數人無數次寫入作品的題材。但是,看似“微風細雨”的故事和敘說,卻又無一不隱隱道出作品的曆史大背景。中國社會的疾風暴雨無一不被清晰,深刻地折射到作品中人物的臉上。

 

“一切拜上天所賜,往事抹不去……!”正是寫照。

 

作者六十一甲子的心路,在人文情懷的敘述中得以充分展現。但作爲政治家的妻子,作者也沒有忘記自身的社會責任,而是以女性特有的筆觸將疾風暴雨化於“微風細雨”的無形之中。瞭解中國曆史的讀者,在體驗了作者的微風細雨之後,更能體會這疾風驟雨的猛烈。

 

作者此時隨徐文立先生流放美國。大洋彼岸風和日麗,寶島之行更有些春風和煦。隨團漫筆係列也正是作者此時心態的流露。輕鬆而優雅,卻透著堅毅。讀來同樣回味無窮。

 

六十一甲子悄然而過,風停雨住依舊是美好的期待。

 

隻是祈盼再沒有“誤了一甲子的航班”。

 

 ——此文將發表於《紅色巨諜俞強聲出走的前夜》香港袖珍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