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嘉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正文

拍案驚奇,誰謀殺了亨茨維爾中國留學生奇英 【轉帖】

(2022-07-28 00:54:50) 下一個

拍案驚奇,誰謀殺了亨茨維爾中國留學生奇英 【轉帖】

 

這一篇是轉發文學城宜城漁翁的文章,現在網上已經找不到完整的原本了,正好我這裏有一份,剛才從舊硬盤裏發現的,貼在這裏,供各位品讀。我也曾寫過一篇關於同一案件的文章,隻是角度不同,請各位提意見。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918/202111/9554.html 符其英,何其英。

亨茨維爾(Huntsville,AL)警察局(HPD), 位於市中心的商業區和曆史街區附近。警官詹姆斯,最近就要退休。這位資深警官特別喜歡吃中國菜,差不多每個周末都要帶著自己的太太,到亨市最大的中餐館“玉石宮”,去吃“宮保雞丁”。他在整理自己物件時,發現了中國留學生奇英被謀殺一案的卷宗。這個發生在24年前的案件,至今未破。詹姆斯不由得回想起,玉石宮餐館那個服務周到熱情的侍應生。他打開卷宗,一幕幕往事浮現在眼前。

 

 

查塔努加(Chattanooga),是田納西州第四大城市,被評為美國“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它位於幾個州的交界處,背靠大煙山山脈,麵臨田納西河。有山有水 ,自然人文風景都不錯。南北戰爭期間, 這裏曾發生著名的查塔努加戰役。2015年 7月,查塔努加兩處海軍所屬地點發生槍擊案,四名海軍陸戰隊員被殺,兩個案件疑似“國內恐怖主義”行為。

 

 

查塔努加位於田納西州東南角,南部和喬治亞州相鄰,西南是阿拉巴馬州。這裏有三條高速公路交匯,I-75高速公路,南向可達亞特蘭大,連接佛羅裏達;北向經橡樹嶺,通往華盛頓。 I-59高速公路向西南方向,連接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市和路易安娜州的新奧爾良。I-24高速公路,向東連接I-75;向西從查塔努加到州府納甚維爾市,也可拐上72號公路,通向亨茨維爾。

 

 

查塔努加地理位置,處於阿巴拉契亞山脈的山脊和山穀的中間。高速公路旁,有很深的溝壑。

 

 

1992年7月初,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高個子青年薩滿,站在I-59高速轉向I-24高速的入口處招手,想搭便車去華盛頓。他突然發現,I-59路基旁深溝裏,有一黑色東西,隨風飄擺。在好奇心驅使下,他爬下去查看。掀開黑色垃圾袋,赫然發現一具男屍,趕忙報警。

 

 

    由於屍體躺在喬治亞州境內,查塔努加警方隨即將案件交由FBI處理。在現場沒有發現任何線索,FBI將屍體帶回亞特蘭大。法醫檢查結果,在屍體的內衣口袋裏發現一小塊水洗過的紙巾碎片。經過技術處理,呈現出“玉石宮”字樣。FBI找到亨茨維爾“玉石宮”餐館,經過對屍體照片的辨認,證實死者就是在“玉石宮”打工的奇英。此時離奇英突然失蹤已近一月,他的同學和朋友正在四處尋找。

 

 

    法醫證實,奇英在死前曾受過殘酷的毆打。左脅下致命的三槍,都是近距離射擊。FBI判斷,死者是在車內被人行刑,凶手對死者有極大的仇恨。

   二

    2016年10月29日,美軍對外證實,少將羅西7月31號在位於阿拉巴馬紅石軍營的家中自殺身亡。羅西死時離他晉升三星中將隻差兩天,是目前為止死於自殺的美軍最高軍階官員, 死因可能是無法承擔工作的巨大壓力。

 

 

    阿拉巴馬紅石軍營(red stone),位於亨茨維爾,是美國導彈部隊司令部所在地。

 

亨茨維爾( Huntsville)是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萊姆斯通縣和麥迪遜縣境內的一座城市,也是後者的縣治所在,麵積451.8平方公裏。根據美國2010年人口普查,共有180,105人,其中白人占64.47%、非裔美國人占30.21%、亞裔美國人占2.22%。它是亞拉巴馬州的第四大城市。

 

 

亨茨維爾雖屬小城,卻很美麗,寧靜,神秘。有一個很大的科技圖書館,“9.11”以前,對外開放。值得一提的是,亨茨維爾航空航天博物館。與美國華盛頓,佛羅裏達等地航空航天博物館齊名。1960年6月,NASA接管馮·布勞恩領導的陸軍彈道導彈局,在亨茨維爾組建航天飛行中心,以喬治·卡·馬歇爾元帥命名。馬歇爾空間中心,後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宇宙航行研究中心之一,主要負責大型運載火箭的研究計劃。

 

 

“玉石宮”餐館東主老許, 來自黑土地。對中國留學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的中午自助餐,生意很好。亨茨維爾有兩所大學,阿拉巴馬州立大學亨茨維爾分校(UAH)和阿拉巴馬農工大學(A&M)。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留學生都很樸素,艱苦努力。不少中國學生和家屬,都在“玉石宮”端過盤子。奇英和小嚴的老婆阿春,都是“資深”員工。生意好的時候,每天差不多有一百美金進賬。

 

 

據阿春後來回憶,奇英出事的那天下午,接了好幾通電話。那時還沒有手機,電話都是打到餐館的座機上。對方好像是個女的,聽奇英說話的口氣,好像是熟人。每次接過電話後,奇英都很不高興。一下午一晚上都沒怎麽說話,下了班就各自回家了。

 

 

大約在晚上九十點鍾,住在同一座樓的小強和小文,還到奇英的公寓內,和他聊了一會。十一點多奇英接了一個電話,告訴他們客人到了,小強和小文也就告辭了。小強和小文在進入自己門洞時,看到一輛麵包車,停到奇英的門洞前。

 

 

    下半夜時,住在對門的黑人鄰居,曾聽到奇英的公寓內發生過激烈的爭吵。他們聽不懂中國話,不知道吵什麽。小強和小文因為隔了兩個單元,什麽也沒聽到。

 

    第二天上午,小強和小文去找奇英。敲了半天門,無人答應。他們找來同學,從陽台上過去看。後門半掩,屋內整齊幹淨。隻是空氣內彌漫著一種說不清的氣味,他們直覺奇英出了事,而且與那輛麵包車有關。

 

 

大家尋找奇英的同時,並向警局報了案。小嚴接到了一通來自華盛頓的電話,詢問奇英的情況,並告戒他不要介入此案。

 

 三

阿拉巴馬農工大學東麵大約兩邁處,72號公路有一出口,轉向學校。加油站的對麵,是東小營小區。因為是非裔家庭聚居地,房租便宜。這裏曾經是亨茨維爾中國留學生的“知青村”,最多時曾住過20多人。一般是兩人一個房間,三室公寓,加上客廳,就可以塞進七八個人。老陳 小嚴 阿春 小文 小強 小裴 小薑 小彭 小李 小蓮 老丁 小丁,都曾經是知青村的成員。

 

   

    奇英曾在陝北插隊,又擁有一輛二手車,成了洋插隊“知青村”的當然村長。他組織這群男女知青聚餐,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甚至還組織了一次像模像樣的乒乓球比賽,決出了男女單雙打和男女團體冠軍。在頒獎儀式上,還用錄音機放國歌,十分隆重。

 

 

    奇英會做飯,不少人都吃過他做的菜。南京來的小文,剛來時什麽都不會。奇英把他接到家中,像老大哥一樣,教會他怎麽生活。奇英不僅樂於幫助人,還會玩。乒乓,羽毛球,網球,藍球都打得很好,還會幾樣樂器。奇英有很多男生朋友,由於人長得高大帥氣,也是不少女生心中的“男神”。

 

 

1992年洛杉磯非裔暴動,毀滅了“知青村”,也將奇英推上了不歸路。

 

   

    1991年3月3日,堪稱美國現代史中悲喜交集的的一天。伊拉克政府於此日宣布接受停火條件,“沙漠風暴”宣告結束。老布什總統以美軍陣亡146人的輕微代價,取得了重創伊拉克百萬大軍, 解放科威特的重大勝利。同一天,在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4名白人警察毆打非裔羅德尼•金(Rodney King)的過程,被人偶然攝入錄像鏡頭。4名警察遂因刑事罪遭到地方法院起訴。

 

 

    一年後,1992年4月29日,4名白人警察被無罪釋放。以白人為主的陪審團判決“被告無罪”, 激怒了非裔。他們在洛杉磯市搞了一場大暴亂, 震驚世界。成百上千的非裔和西班牙裔,聚集在洛杉磯街頭。 暴動持續了3天,造成10億美金的損失,幾千家店鋪被打砸燒毀,53人被打死,數千人受傷。除了洛杉磯外,舊金山、西雅圖、亞特蘭大和匹茲堡等城市也發生了小規模的騷亂。

 

 

洛杉磯非裔暴動,很快波及到亨茨維爾“知青村”。有人向中國留學生的住處投石頭,砸窗戶玻璃。有人車被劃了,車窗玻璃被砸。“知青”們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決定逃離。

 

 

所有的人都般走了,隻剩下小文和小強。奇英和他的室友小裴,也在南部找好了房子。並在奇英出事的那天上午,租了一輛小形廂車,將他們二人的全部行李都拉到新居。據小蓮事後回憶,奇英駕駛小形廂車滅過幾次火,預示著某種凶兆。

 

 

奇英出事前,是在空房子裏,守著幾個紙箱子等人。因為他有“約會”,所以他的室友小裴住到了新租房。因為他有“約會”,所以他支走了和他聊天的小文和小強。奇英把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公寓裏,這個公寓周圍都是非裔鄰居,聽不懂中國人吵架。

 

 

    幾位接近奇英的人,都曾聽他說過,他的一個女性親戚,當晚要從華盛頓過來, 取走存放在奇英處的物品。奇英要等的人,可能是他的這個女性親戚,但是沒有人見到。

 

 

兩次“插隊”的奇英,1米八的高個。肌肉發達,孔武有力。三兩個人想製服他,決非易事。

 

   

大俠第一次見到奇英,是在1989年11月,亨茨維爾遭受“龍卷風”災害的第二天。

 

 

    1989年11月15日,星期三,下午4點左右,一個超強龍卷風襲擊了亨茨維爾市南部。從西南向東北方向,穿過一個商業區和一個人口稠密的居民區,造成一連串的破壞。 十八人在龍卷風中當場死亡,另外兩人分別在12月初和1月1日死於龍卷風受傷。463人受傷,總的損失估計約為1億美元。

 

 

龍卷風高峰時段開始時,最初在紅石阿森納(Redstone Arsenal)著陸,然後進入了穿過兩條主要南北高速公路的商業區。損壞路徑18.5英裏長, 約半英裏寬到一英裏寬。21個死亡中,有12個(57%)發生在汽車中。大多數在汽車中死亡的人,正在執行正常任務,而不是為了安全而尋找汽車。

 

 

    亨茨維爾一千多華人中,遭受傷害最嚴重的是一位台灣教授。他帶著一兒一女,去中文學校的路上,遭遇龍卷風。後座的兒子,從汽車中飛出,當場遇難。前座的女兒重傷送醫。

 

亨茨維爾許多誌願人員,緊急行動起來,救災救人。奇英是其中之一,大俠就是在奇英為華人教授募捐時認識的。

 

 

    此後,大俠常被奇英邀請去他的租屋觀看春晚錄像,聚餐,打牌。有時和小丁幾個打牌到深夜,就喝奇英熬的稀飯當宵夜。他熬稀飯的技術真是一流,既快又香。

 

 

大約在1989年聖誕和新年前後,奇英借住大俠的客廳。說是他的妻兄從日本過來,和他的妻姐巧雲住在他家。據後來與他的妻兄接觸過的同學說,奇英妻兄這次過來,主要是要了解奇英妻子“失蹤”的真相。而且說隻要奇英講出真相,不會把他怎麽樣。

 

 

    奇英妻兄走後,奇英繼續借住大俠的客廳,因為他的妻姐巧雲正在和白人拉茲打離婚官司,住在他租的公寓。大俠問他,巧雲把他當“殺妻”犯告到警察局,他為什麽還要幫助巧雲。奇英回答,那有什麽辦法!巧雲不懂英文,在亨茨維爾又舉目無親,拉茲又對她實行家暴,他不幫誰幫。

 

 

    說到傷心處,奇英眼紅了。他曾經在巧雲困難的時候,將自己打工辛苦錢,取出8,000刀資助她。可是巧雲卻對警察說,這是給她的“封口費”。旁觀著清,大俠提醒奇英,“這可是想置你於死地,你可得小心了”。

 

 

奇英告訴大俠,將來會把他的故事告訴大俠,寫成小說。

 

   

    可惜奇英沒有聽取大俠的忠告,他為巧雲在他家附近另租了一室一廳。在眾人眼裏,他與巧雲徹底“化敵為友”,二人關係發展成“曖昧”。甚至在大眾麵前,展現他們的“情迷”。據小蓮後來回憶,在一次派對上,她實在看不下去他們兩“黏糊勁”,還問過奇英是否要娶巧雲。

 

 

    拉茲在離婚案的法庭上,指證奇英和巧雲有“私情”,為了能夠結合,共同“謀殺”了奇英妻子莉莉。

 

 

    巧雲結束和拉茲的關係後,搬到華盛頓。把幾個紙箱子,留給奇英。但直到奇英出事那天,巧雲從未回過亨茨維爾。不過她對奇英的舉動和行為,卻是了如指掌。巧雲常常打電話給閨蜜阿春,在電話聊天中,心直口快胸無點墨的阿春,常常“出賣”自己的工友和鄰居奇英,包括他交了“新女友”的緋聞,“知青村”各家以及奇英搬家的詳細信息。這一切,奇英都蒙在鼓裏。還是一如既往,“癡心”等待巧雲。

 

    奇英被人綁架謀殺了,是死於仇殺還是情殺,或二者兼有,隻有“行刑”的幾個人知道。奇英的生活軌跡簡單,身邊常有中國學生。不會涉及毒品和黑幫,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亨茨維爾的朋友,為奇英舉行了追悼會。

 

 

    參加追悼會的有,“知青村”的插友,“玉石宮”打工的工友,奇英在兩所大學的同學。花圈,發言,充滿哀思。奇英的導師,台灣的老教授也登台追悼自己的得意門生。盛讚他多才多藝,與人為善。奇英的媽媽寫來一封信,老年喪子,“字字血,聲聲淚”。讀到“呼兒歸來”時,許多人哭了。

 

 

    在他被火化之前,中國駐休斯頓領館的官員,去了Atlanta。與FBI官員進行了會晤,並查看了奇英的遺體。中國駐休斯頓領館的官員,也專門為“奇”案, 到過亨茨維爾,做了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

 

 

   “知青村”的老陳等人,將奇英的骨灰從Atlanta運回亨茨維爾。追悼會後,交人帶回北京。這一切是自發完成的,還是受領館的委托,不得而知。奇英父母年事已高,家中沒有來人處理後事。他的父母希望他魂歸故裏,這一願望得以實現,也算是奇英生前行的“善”,得到了善報。

 

 

若幹年後,亨茨維爾的英文報紙上出現一則廣告。“莉莉因為失蹤超過五年”,她的銀行賬戶中八千多美元,被人依法取走。

 

 

亨茨維爾的奇案,至今未破。比較能確定的是奇英被人謀殺,並且是被私刑處決。“莉莉失蹤的真相”,可能永遠無解。奇英短短三十六歲人生,曆經兩次插隊。帶著“殺妻”嫌疑,往來一世。奇英被人謀殺的真相, 可能不止一個人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或許有大白的一天。

 

 

          奇案是一個家庭悲劇,禍起綠卡。他們如果留在北京,可能會和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一樣。到了美國,不足三五年,卻上演了一場愛恨情仇,血腥謀殺的大片。在這個奇案中,各個角色都有超強的心裏素質,出色的表演。奇案,是對美國法律係統的挑戰。

 

   

    奇英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個巨大的問號,“奇英妻子莉莉失蹤案”,給亨茨維爾市的警察局,留下另一個巨大的問號。

 

    奇英追悼會開過後,他的朋友皮特代表中國學生學者,到亨茨維爾市的警察局要求盡快破案。警官詹姆斯接見了皮特,收下了皮特提供的線索。然後他要求皮特,認真閱讀“奇英妻子莉莉失蹤案”的卷宗。

 

    皮特回來後,開始變得沉默。在同學的追問下,皮特吐露了幾句。印證了以前在“知青村”中的傳言和耳語,奇英是“奇英妻子莉莉失蹤案”的主要嫌疑人。

 

    如果奇英因為“妻子失蹤”,招來殺身之禍;肇釁開端卻是“綠卡”,而且是別人的“綠卡”。從這個意義上說,奇英很冤。當然,“人的性格決定命運”,他的悲劇人生,離不開他性格中的缺陷。

   

    1989年的“六四”事件, 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數以十萬計的“六四綠卡”大軍,目前生活在星條旗下。

 

    1990年4月11日前入境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從1993年7月1日開始至1994年6月30日,獲得了合法調整身份的權利,拿到 “六四綠卡”。成為美國華人移民史上,素質最高的新移民。對改變華人社區結構和政治經濟生態,產生長遠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在美符合申請“六四綠卡”條件的中國留學生學者,就有8萬之眾, 加上他們附帶可以申請配偶和年齡未滿21歲的當時仍在大陸、香港或澳門生活的子女,以及來美探親、觀光、訪問及洽談商務等大陸人士,還有非法入境者,直接及間接受益的“六四綠卡”大軍,遠遠不止8萬人。當然,算上他們成為公民後,申請父母移民,那就更多了。

 

    奇英夫婦兩人,都沒有等到1993年7月1日。而是做了“綠卡”的“犧牲”品,雙雙為別人拿到“綠卡”,先後慘遭橫禍。那張“綠卡”, 堪稱真正意義上的“血卡”。

 

    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奇英1986年持F1簽證,來到阿拉巴馬農工大學物理係讀碩士。師從台灣來的一位教授,學習理論物理。不久,就把英語專業的妻子莉莉接來美國團聚,二人曾經有一段很愉快的生活。長此以往,說不定會和“知青村”的大多數一樣,完成“洋插隊”,找一份工作;然後買房,成家立業。

 

    “亨茨維爾華人協會”,在美東南地區很出名。在《世界日報》上,可以經常讀到“特派記者”報道亨茨維爾的新聞。他們經常舉辦各種活動,如聯袂舉辦中國新年慶典暨中國文化展,燒烤敘情誼,等等。

 

    奇英生前,常常向人展示,他和莉莉表演小提琴合奏的錄像。那是在亨茨維爾華人協會舉辦的“春晚”上,他們的演出曾給奇英的導師帶來驚喜。這位台灣來的老教授,第一次看到,大陸來的留學生原來也有 “文藝範兒”。據有人後來回憶,奇英在死前幾天,還拿出這份錄像,邊看邊流淚。

 

    大約在1988 年,莉莉姐姐巧雲的到來,打破了奇英夫婦生活的平衡。他們從此走上歧途,以致不歸。

 

    據說, 巧雲是隨團到紐約參加一項活動。然後脫團,來到亨茨維爾,投奔奇英夫婦。

 

    巧雲想合法留在美國,最快也是唯一途徑,是找美國公民結婚。於是他們各處物色對像,包括到不同的酒吧。 但是巧雲不會英語,隻能由莉莉去“釣魚”。常常出現這樣的場景,奇英看著自己太太和白人翩翩起舞,自己和“大姨姐”喝酒聊天。

 

    由於他們的“征婚”活動是秘密進行,別人了解的信息很少。隻知道巧雲來亨茨維爾後不久,就嫁給了白人工程師拉茲,住到了麥迪遜。

   七

    據奇英自己說,巧雲和拉茲結婚了,莉莉卻出牆了。

 

    奇英從阿拉巴馬農工大學,理論物理畢業後,沒有找到工作。隻好申請阿拉巴馬州立大學(UAH), 再讀計算機碩士。僅靠奇英在“玉石宮”打工的收入,已經無法滿足莉莉物質上的需求。莉莉希望有更好的“前途”,甚至在導師家吃飯時,都表露無疑。

 

    在為巧雲“釣魚”的過程中,莉莉結識了拉茲和他的朋友, 染上了髒病。據奇英後來吐露,英語專業的莉莉在國內已經“紅杏出牆”。奇英失業後,更不把他放在眼裏。有一次和“知青村”裏的某人相擁熱吻,被奇英撞見了。此人後來成為莉莉和巧雲的“知己”,無話不談。

 

    當時的奇英,一如“前中國留學生, 矽穀中國工程師黃楚材”,走上“坎坷美國路 ”。

 

    黃楚材說,“我一旦不去上班,就開始發現一些奇怪的事。例如總是有人打電話到家裏來,但是一聽是我接,就把電話掛了。 她那時已經在餐館打工,有時她說是去餐館,深夜才回來,但是餐館又來電話找她。我幾次問她,希望她不要有事瞞我,但是她都否認有任何異常。有一天晚上,我接到一個找她的電話,對方是一個美國男人。她接完電話後,突然對我表現得異常親熱,然後提出要出去辦事。我心裏已經有幾分猜到,但是還是說時間太晚了,問她能否不去”(黃楚材自訴) 

 

    黃楚材說他妻子,“於是有一天,她出去晚上就沒有再回來。她最後把自己的東西都搬走了,還拿走了家裏的房門鑰匙和車鑰匙”。黃楚材找不到她,直到看見“那位美國人開著一輛跑車,送她來(餐館)上班”。

 

    與黃楚材不同的是,奇英的妻子莉莉失蹤了,“人間蒸發”。

 

    1989年7月,《世界日報》刊登了尋找莉莉的啟事。巧雲將搜集到的證據,向警察局報案。控告奇英“殺妻”,毀屍滅跡。這件事弄得沸沸揚揚,人所皆知。巧雲得到拉茲的幫助,警察局也將奇英列為“殺妻”嫌犯,進行測慌。

 

    亨茨維爾警察局,應該存有“奇英妻子莉莉失蹤”的全部文檔。據後來流傳出來零零碎碎的“耳語”,巧雲搜集到的證據有:

 

亨茨維爾沒有公車係統,莉莉不會開車;

莉莉沒有帶護照和簽證,也沒有從賬戶中取走錢;

莉莉沒有通知巧雲;

莉莉失蹤的當天中午,奇英尋找莉莉,告訴大家,“找不到她”。

第二天一早,奇英就開車去了底特律,三天後才回。說是朋友有急事。

巧雲發現,莉莉平日睡的枕頭和床單不見了。

地毯上有幾處清洗過的痕跡。

 

    由於沒有發現莉莉的屍體,警察局沒有采取進一步行動。奇英是否通過測慌,不得而知。據說,巧雲曾氣得對人罵過,“美國十個警察,九個無能,一個是髒的”。

    奇英屍體被發現後,他的同學和友人曾去警察局,提供線索,要求盡快破獲“奇案”。但是,因為奇英有“案底”,警察局對這起“綁架謀殺”,並不是十分上心。也許他們有自己的看法,這個家庭的悲劇,應該到此為止。

 

    奇英對他的妻子是有感情的。如果因一時激憤,失手“殺妻”,到警察局自首, 罪不致死。或回國接受法律製裁,都可以對妻子娘家做個交代,不至於種下“生死恨”。如果“奇英妻子莉莉失蹤”與奇英無關,那“奇案”就是“奇冤”了。

 

    誰謀殺了亨茨維爾中國留學生奇英,案中案“奇英妻子莉莉失蹤”,都懸而未破。看官一頭迷霧,說書人拍案驚奇,掩卷歎息。

 

   (全文完,海外原創,轉載時請注明鏈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