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嘉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正文

女同學的驚人智慧 【原創】

(2021-11-11 22:14:10) 下一個

女同學的驚人智慧 【原創】2011-12-5 10:03am

  

 

   智慧(wisdom,wit):對事物能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和解決的能力。 --- 百度百科

 

   我講這個故事之前,請先讀一段【澳門賭梟葉漢正傳】,讓您體會一下什麽是驚人的智慧。

澳門賭梟葉漢正傳—搜狗百科

   家裏開著陶瓷鋪,父母免不了給他幾個零花錢,但葉漢決不用來買零食,而是一概用作賭資。

 

當時的賭博風氣,嚴重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小賭檔甚至開到了校園的門口,連七八歲的小孩都奮勇加入賭博行列。

 

葉漢當然是這種小賭檔的常客。

 

無論中午還是下午,下課鈴聲一響,葉漢就帶頭往外跑,第一個來到那個小賭檔前,占據合適的位置。

 

這是一個魚蝦蟹賭檔,常設在校門外左側的一棵樹下。這種賭博方式非常簡單,在一張小桌麵上 ,分出6個方格,方格內分別畫有葫蘆、銅錢、螃蟹、魚、蝦和公雞6種圖案,賭客任意在哪一個圖案上下注,然後確定要大還是要小。接著開賭檔的莊家搖骰,決定輸贏。這種賭博方式一般下注都不大,很適合欺騙兒童,但由於迅速簡便,不少大人也參加進來。

玩“魚蝦蟹”被捕9人各罰1500 | 馬來西亞詩華日報新聞網

葉漢從人縫中鑽到賭檔跟前,他先是不動聲色,骨碌著眼睛,看大人們怎麽下注。

 

這時,“銅錢”和“葫蘆”兩格,都堆了好幾個銀元,其他像“魚”、“蝦”、“公雞”,也有人放上了幾毛錢。

 

“還有沒有人下注?”莊家在催促。  葉漢掏出兩分錢,不慌不忙地押在“蟹”的圖案上,那裏最少人下注。然後,葉漢胸有成竹地等待著。

 

莊家把骰盅舉到胸前,又舉到頭頂,開始不停地搖骰,嘴裏念念有詞。下過注的人們,雙眼緊盯著骰盅,居然也有人緊張到腦門淌汗。

 

“開!”莊家大聲喊道,“雙蟹、單魚!”

 

結果,大人們幾乎個個都輸,惟獨葉漢買中。莊家賠給葉漢4分錢;另外賠了下注在“魚”的那一個人幾毛,然後眉開眼笑地撈攏賭台上的所有銀元,裝進自己的錢袋。

 

贏了錢,葉漢自然開心不已,於是再押上去。有時連飯都忘記回家吃,越賭越來勁,越賭癮越大。  幼小的年紀便染上賭癮,本來已屬罕見,偏偏葉漢是個天賦的賭胚,大人們一個個輸得眼睛發綠光,而他卻十賭贏七八,仿佛有逢賭必贏之術。

 

有些頭腦較笨的大人感到不解,居然私下來向葉漢請教其中的“秘訣”。

 

葉漢自然不肯把“秘訣”告訴別人。

 

其實這根本算不上什麽“秘訣”。因為經過多次觀察,葉漢發覺莊家習慣在骰子上做手腳。作為莊家,當然求賺不求蝕,所以一直堅持“殺大賠小”的原則。在這種前提下,葉漢先看別人下注。比如別人下注買一元“魚”,葉漢便買兩毛錢“蝦”。莊家當然想殺銀元,便情願賠他兩毛。掌握了這麽一個竅門,葉漢便經常有所斬獲。

 

但要知道,這時的葉漢還隻是一個八九歲的毛孩子,居然就有這麽高的“悟性”,懂得捕捉莊家的心理和揭穿莊家的手法,的確令人驚訝。

 

讀到這裏,讓我想到我所見識到的驚人智慧,那靈光顯現在我大學同班的女同學身上,至今令我汗顏,回味,自歎不如。

 

話說五年製的大學讀到第四年,各門功課都開始吃緊,哪一門都不白給。同學們也暗自較勁,一心弄個好成績。有點顧應不暇,手忙腳亂。眼看第二天就要考“數學物理方程”了,這可是最較勁的考試,會有大片的公式推導和演算。大概隻有錢學森那樣的學生才會盼望這種考試。

 

數學物理方法pdf下載-梁昆淼數學物理方法第四版下載pdf高清版-含習題全解和答案-綠色資源網

   我已經好幾天都沒好好睡覺了,嘴上也起了泡,但仍然心裏沒有底。早早的吃了晚飯,準備到圖書館占個好位置,把整個課程再好好梳理一下。圖書館門口,同班女同學林楓從後麵追了上來,臉紅撲撲的,塞給我幾張紙:“你先看一下,一會我來找你!哎!食堂今天還有小炒嗎?”我挺納悶,這也不是塞情書的日子呀。接過來一看,是寫的很淩亂的複習提綱,還有幾段公式的推導。

 

過了一會,她換了一件衣服,氣定神閑的來到圖書館,拽把椅子坐在我旁邊:“開始吧,就按這幾張紙,咱們捋一遍!明天的考題就在裏麵。”

 

我很驚奇:你怎麽會知道?

 

 她說:你先講題目,明天考完試,如果我猜對了,我就告訴你!

 

 你有了考題為什麽要來找我呀?

 

   你講的清楚唄!這轉彎抹角的推導,你講一遍我就記住了!

 

   以前我爸總說我是臨時抱佛腳,沒想到也有人抱我的腳。有美相伴,又有提綱,我就講唄!那天晚上時間過得格外的快。

 

   第二天上午的考試果然似有神助,勢如破竹。交卷時,我悄悄向林楓豎起半個大拇指。她嫣然一笑。

 

   午飯時,我打了四兩米飯和八分錢的炒土豆絲。又借了一個碗,花三毛五買了一份小炒“鮮蘑炒肉片”端在手裏。在食堂找了個角落,麵向牆壁坐下。剛坐穩,林楓就端著飯碗姍姍而來。“嗬,還有小炒呢,我能嚐嚐嗎”。她在我對麵坐下,直奔主題:“我問你個問題:在期末考試中,是咱們做學生的被動,還是老師被動呢?”

 

   武俠小說裏有句話:“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我這還沒出手呢,就知道自己沒有。這個,真的沒有!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隻好將盛著小炒的碗向她推了推。

蘑菇炒肉片的做法_蘑菇炒肉片怎麽做_蘑菇炒肉片的家常做法【心食譜】

  “他們出題考咱們。做學生的當然被動。但是,老師更被動!”她見我完全不明白她的意思,就放慢速度,耐心開導:“你想呀,這老師出的考題是要白紙黑字在係裏備案的,所以他不能弄得太簡單了,那會被人家恥笑,影響未來。可是弄得太難了也有問題,學生們個個都做不出來,考的稀裏嘩啦,他也沒法交代。所以當老師的隻有一個辦法:出難題,然後適當泄露,不管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我放下手中的飯勺,洗耳恭聽。她拿起小炒往自己碗裏撥了一半,接著邊吃邊說:

 

   怎樣才能得到老師泄露的考題呢?要點如下:其一是時機,最好是最臨近考試的時候或老師單獨答疑的最後幾個小時,這時他的耽心最強,戒心最少。其二是要裝出一點都沒有準備的樣子,一張白紙,啥都不會,拿本書從頭問。老師一看這怎麽行?這可憐孩子明天肯定要掛了。於是他開始說了:第二章並不重要,第三章的下半部分一定要掌握。。。第三點就是:老師開講時千萬不能欣喜若狂,不能做筆記或在書上標記,要像一個永不開竅的棒槌,兩眼一片茫然,但把一切記在心裏。最後就是:老師主動向你重複的那幾句就是考卷上的25分以上的考題!

 

    哎呦,俺的親娘!這可是我從未聽說過的理論,我驚得目瞪口呆,佩服的五體投地。

 

   但轉念一想,又不是那麽回事:“這辦法隻適用於你這樣的女同學,要是我,早就被老師轟出來了!”

 

   她笑了:“所以我才找你,你就等著給我講題目和買小炒吧!別忘了,下周二考‘量子力學’”!說完,她將剩下的“鮮蘑炒肉片”拿起來一下全扣在自己碗裏,端起飯碗,飄然而去。隻留下呆若木雞的我。

 

   後來林楓並沒有再為這事找過我,我猜想大概是因為演技更上一層樓,得到的考題更加精準或是課程不那麽困難,無需狼狽為奸,所以就改吃獨食了。她不提,我不問。天知,地知,不了了之。

 

   有一次,無意中我向父親講了這個故事,那時他任北大副教務長。聽完故事,他愣了好一會才憤憤地說:豈有此理,竟有這樣的學生!把老師都算計透了,可她說的還真就是這麽回事!

 

   我見父親當了真,連忙將剩下的半個故事咽回到肚子裏,而下半個故事更加神奇:

 

   一次,我忽然發現我們的班長,一個大老爺們居然也具有這種特異功能。有一天他隨口對我說起政治經濟學開考前他就知道考題。我忘了是用什麽向他交換這項絕技的。總之他在權衡得失利弊之後告訴我:是從考試前的答疑課上得來的。我更加驚奇:答疑課不是亂哄哄的,老師憤然離去的嗎?怎麽會漏題?

 

   班長翻開筆記本的一頁指給我看:這是答疑課上老師在黑板上塗寫的詳細記錄,隻見本子上畫著一個和黑板長寬比一樣的方框,上麵寫滿零碎的短語和符號,班長說:你看,這就是答疑課上老師在黑板上書寫的真實記錄,這些老師畫圈的地方就是考題,這裏!老師在發火後都沒忘記又畫了兩次圈,戳了兩個點,它不是考題又會是什麽?

 

   以上故事,純粹虛構,如有雷同,全屬巧合。

 

   小說之足以動人者,無若男女之情。所為悲歡者,觀者亦幾隨之為悲歡。明知其為駕虛之談,顧其情況逼肖,既閱猶若斤斤於心,或引以為惜且憾者。

 

 

 

【全文完】

 

 

 

 附:1961年錢學森先生在中國科技大學出題考數理方程

 

   1961年9月,錢學森先生給近代力學係的58、59級400多名學生親自講授星際航行概論課程。聆聽大師的直接麵授,使每個聽課的同學興奮不已。錢先生聲音洪亮、語言精練,對授課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講述得十分清楚。板書非常規矩,數學推導嚴謹、漂亮。

三錢是哪三位科學家:錢學森是航天事業的領軍者(偉大)_獵奇八卦_探靈檔案大全

   錢先生給學生的考試也很特別,是開卷考試。

 

   那次考試的日期正好是寒冷的1月份,上午8∶30開考,到中午仍沒有一個人交卷。到中午時,錢先生說,先吃飯吧,回來再考。飯後繼續考,直到傍晚,大家隻好交了卷。考試成績出來後,卷麵竟有95%的同學不及格,錢先生也有辦法,在所有卷麵分的基礎上開方再乘以10,這樣得36分的同學就成了60分,而卷麵100分的同學還是100分。這一來,75%的同學及格了,再加上平時的分數,80%多的同學過了關,隻有近20%的同學需要補考。

   這次考試錢先生很不滿意,他認為同學們的數理基礎還不夠紮實,需要一定的時間補課。故力學係58級學生在校多留了半年時間,錢先生選用了馮·卡門寫的《工程中的數學方法》一書作為一門課程,另外是補高等數學,從極限開始到數理方程。半年下來,光數學題就做了近3000個。雖然工作晚了半年,但對學生最大的好處是打下了紮實的數理基礎,這使絕大部分同學在後來的科研工作中受益匪淺,很快成為同年齡科技工作者的拔尖人才,為“兩彈一星”的成功作出了貢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