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嘉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正文

符其英,何其英!【原創】

(2021-11-11 22:10:57) 下一個

符其英,何其英!【原創】

 

周友嘉zyj2148@hotmail.com

 

 

我決定寫一寫符其英的故事。

 

我看到他的名字是在北京大學朗潤園發小的微信群裏,他曾是大名鼎鼎的朗潤園第一帥哥,第一才子,第一傳奇。

 

1989-1992年他太太和他在美國相繼失蹤、遇害,成為至今未破的美國華人社區名案。曾經熟悉他的人無不為此扼腕長歎。

 

 

一,                朗潤園

 

名字:坊間有多種寫法符其英,符其鷹,付其英,付其鷹,我這裏采用他在清華大學多數同學的寫法:符其英。

 

家庭:符其英父親曾是北京大學經濟係老師,1946年考入北大經濟係,畢業後留校任教,1957被打成右派下放,直到七十年代才回北大,

 

年齡:根據美國警方提供的消息,1992年,他被害時37歲,由此推算他應該是1955年出生。他的太太1989年8月失蹤,失蹤時32歲,應該是1957年出生。

 

1974年9月以前,他的小學,中學時代是住在北京大學朗潤園十二公寓二門洞一樓的家中。他是家中的獨子。

 

小學是在北大附小,是個“三道杠”(少先隊大隊長)。同學描述:符其英,小學同班,中學同隊。聰明、陽光,多才多藝。

 

中學是在北京第101中學,品學兼優。曾任學校文藝宣傳隊的隊長。在十二公寓,很多鄰居都記得他在樓前和兩位夥伴一起練習吹奏樂曲,他最擅長的是黑管。三人的演奏十分悠揚,令人印象深刻。

 

隊裏的首席小提琴手是沉靜聰慧的女同學李莉。是一個單親家庭的三個孩子中的最小一個,上有哥哥和姐姐,家住西苑附近,母親是位堅強自立的教師。

 

後來她成為付其英的妻子。

 

 

這是一張當年101宣傳隊老隊員留存的照片,第一排吹黑管的是符其英,旁邊拉小提琴的就是她的夫人李莉,都是非常好的有才華人。(101同學語)

 

 

二,                陝北

 

1974年夏天,19歲的符其英高中畢業。作為家中的獨子按當時的政策他是可以留在北京工作的,但他主動報名赴延安市棗園公社棗園大隊插隊落戶,一行8人。當時的【北京日報】以“八顆紅心,心向延安”為標題整版報道。並留下照片使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容貌,感受他的激情。

 

 

 

1977年9月他22歲,隨著文革的結束,中國恢複了中斷十年的高考,符其英首批考入清華大學物理係師資班學習。

 

 

三、    清華園 (本章全部摘錄於網上清華同學2012年關於符其英的回憶文章)

 

一九七八年三月初的一天, 是清華新一級七字班入學報到的日子。我一早就辦好了手續。把行李搬到了宿舍。我到時, 宿舍裏 沒人, 拿出一本書看起來。時間不長,一個新同學走了進來, 他一米七八左右中等個頭,穿著半舊 的藍布製服,頭發短平,稍寬的額頭,一張有棱角的臉,顴骨稍高,一笑帶兩個酒窩, 眉毛不是很濃,但很醒目,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雙眼睛, 明亮又特別傳神。 他把 行李隨便甩到一個上鋪上, 向我伸出右手:“你好,我叫符其英。”標準的普通話, 渾 厚帶有磁性的男中音。一握手就知道, 我們有著相同的經曆,有力,厚實, 還有幾塊 種地留下的膙子。

 

說起符其英的性格,想來想去, 我還是隻能用一些平常的大眾語言來描述, 但我 保證這些詞語描述的都是真實的符其英。符其英性格爽快,大氣,拿得起放得下,不計 較小事,講義氣,為朋友可以兩肋插刀。符其英在班裏沒有擔任過班長,支書一類的主要幹部,但他在大家心中的威信很高。不管是本班還是外班的同學, 也不管是在清華,還是在美國 ALABAMA 大學,幾乎 每一個認識老符的人都會說:“這個朋友值得交。” 這麽多年來,我從來沒聽到過一個 人說老符的不是。我不是說老符是個完人, 是我真的沒聽到過。

 

說起老付,他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激情四射、充滿活力’的人,是一個‘多才多 藝、吹拉彈唱、跑跳俱佳’的才子。每每回想當年的大學生活,腦海中時時會出現一個 鮮活的老付的身形。

 

符其英的音樂才華: 更讓人讚歎的是,符其英的藝術才華也同樣出眾。他是清華校文藝隊成員,專攻黑 管演奏。但同時,樂器中,他把手風琴,小提琴,黑管,圓號玩兒到了演奏的水平, 而 他的作曲和配器的才能也經常讓大家有意外的驚喜。

 

每一次係裏和學校的文藝活動中,我們都少不了老符的組織和貢獻。還記得在某年 的聯歡會上,老符自己作詞作曲編了一首英文歌兒。這歌很入耳,是一首男聲小合唱。 其中幾句我聽了一遍到現在還忘不了。

 

老符打橋牌的曆史可謂悠久。我記得在大二時,由於在我班裏找不到對手,他隻好 與其他班裏的高手過招,比賽的結果如何已記不清 了。但同學的情誼我終生難忘

 

我跟符其英接觸最多的一次是某一年為我們係準備節目參加學校組織的文藝匯演。我去向符其英討教,出乎我的意料,他自告奮勇組織一個弦樂四重奏,我真的喜出望外!會中提琴的人很少,多才多藝的符其英便充當了其中的中提琴手。選擇曲目,找齊曲譜,召集排練,直到一台精美的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弦樂四重奏《如歌的行板》演出成功,都是符其英一手操辦的,他付出了很多心血,卻舉重若輕,好似信手拈來。

 

老符生性樂觀,心胸開闊,性趣很廣。運動天賦極高。在田徑場上,他是校田徑隊 員,跳高,跳遠,三級跳,鉛球,手榴彈全上。在球場上,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 的係際比賽中哪項也少不了他。而他的拚命精神和對集體榮譽的重視,則時常激起我們 對那個時代的回憶。

 

同學四年半,畢業後各奔東西,提起符其英,我會想起他在排球場上的矯健身影,在校係運動會上運動健將水平的成績,在課餘生活中吹拉彈唱無所不能的文藝天賦,在集體活動中的感召力和組織才能,對集體的熱心和對同學的真誠。提起符其英,我更會想到他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正直的好人。他留在我記憶中的音容笑貌永遠年輕,永遠朝氣蓬勃。

 

1982年8月(27歲)他從清華畢業,身影留在了清華東門內主樓前的千人畢業照裏。

 

 

 

 

四、    美利堅

 

 

清華畢業後他被分配在中國農業大學任教任教。

 

他大概在農大時和以前101中學的學妹李莉結婚。

 

他大約在1987年去了美國。在阿拉巴馬大學就讀研究生。

 

1988年他太太李莉去了美國。

 

冰冷的事實是: 1989年8月,他32歲的太太到美國一年後在美國失蹤。三年後,1992年,37歲的他,被發現陳屍在阿拉巴馬城郊外的樹林裏,屍體已經開始腐爛,身中7槍,是從身後被射中的。

 

美國警方至今也沒能找到李莉的下落,1995年2月3日星期五,杭慈威爾 Huntsville的法官宣布失蹤五年的李莉在法律上認定死亡,符其英的案子也沒有任何進展。

 

百度百科:阿拉巴馬大學位於阿拉巴馬州的塔城 (Tuscaloosa),這座城市大約有90,000 名居民。塔城有溫和的氣候,冬季較短且夏季較長。這裏離美國南部幾個主要大城市很近。

 

阿拉巴馬大學是阿拉巴馬州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學之一。 每年平均有來自全美各州及許多不同國家的19,000名學生就讀於此。國際學生占了阿拉巴馬大學學生人數的5% 。學校以全美最美麗的校園之一和齊全的設備自豪,學校裏有6個圖書館、9個計算機教室和現代化的娛樂休閑中心。而其全美前100名大學的排名更是使其聲名遠揚,而其工程學的本科教育更是美國數一數二的。

 

 

我有一位同學曾在阿拉巴馬大學工作:我去過Huntsville, 是一個很漂亮很有文化的城市!  當年好多德國火箭專家聚集這裏,有一個很大的NASA博物館, 有不少高科技的公司。阿拉巴馬大學的校區非常漂亮!

 

 

五,兩個版本:

 

當年坊間對於他的遇害有多種說法,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兩個版本。

 

一說符李二人關係緊張,後來李莉失蹤,李家人認為是被符其英所害於是報複殺了他。

 

另一說是他妻子因偶然沾上毒品,後發現到擺脫不了程度,符其英多次勸說並幫戒毒,未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身邊有一幫毒友無法擺脫,實際就是當地一個黑社會,符其英曾多次找到他們希望不要再與其妻來往,仍然無果,並繼續糾纏她老婆,還多次威脅恐嚇符其英,符其英一怒之下,黑市購買一把手槍,去找人家當麵理論,沒想到被黑社會連打七槍身亡。

 

第一個說法顯然不靠譜,沒有人會因為妹妹失蹤就殺掉妹夫,如果有證據是妹夫殺人,就應報警,如果沒有證據,就不會殺人,更不要說妹妹還沒找到呢!再說策劃殺人,買凶殺人也不是哪個平民一跺腳就能辦成的,即使是在美國。(詳細的分析我在後麵附上)

 

六,真相

 

那麽有沒有可靠的線索呢,有沒有新的發現呢,今天的我們比美國警察高明嗎?我們能得出什麽結論呢?

 

在這裏我們有必要梳理一下我們所掌握的有價值、有來源、靠譜的線索。

 

我歸納了一下,來自美國警方的白紙黑字的說法隻有3句:

1、         李莉於1989年8月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2、         符其英於1992年3月失蹤,幾個月後發現屍體,已經開始腐爛,身中七槍,是從身後開的槍。

3、         警察判斷是仇殺。

我認為還有一部分資料可以算作是有價值靠譜的線索。那就是今天我們所掌握的符其英的生平和2012年他的清華同學們聯名寫的關於符其英的長篇紀念文章,我想不出這裏麵有任何作假的動機和可能。

特別是他們所描述的李莉失蹤到他遇害之間的情況。這部分是美國警方不掌握或不完全掌握的。因為文章是在2012年用中文寫成的。

A同學:符其英去世後我聽說,在阿拉巴馬就業不順利時,他曾經動過到達拉斯找工作的念頭,可是最終沒有成行。沒人清楚地知道那時他的生活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他有著怎樣的困擾。

 

這些年,每當我遇到從阿拉巴馬州來的中國人便會說:我有一個同學在那裏......。非常巧,每次別人都會問:“你說的不會是符其英吧?”我又聽了許多關於他的故事,每個人講得最多的仍然是他的熱心和他的真誠。

 

B同學:1991 年上半年的一天, 我還在紐約哥大。忽然接到老符電話,說他人在紐約,要過 來見一麵。我一聽高興壞了。五、六年沒見了。忙問,要不要找人打幾副橋牌。他說不用 了,沒時間,說幾句就走。老符來了,真的說了幾句話就走了。他人沒怎麽變,但眼睛 裏流露出幾絲憂慮。看得出,他心裏有事,又不願多說。這是我見他的最後一麵。後來 回想,他那時應該是已經遇到麻煩了。 差不多一年後,1992年春,我搬到加州時間不長,接到老符一個電話,說他也在考 慮到加州來找工作。我問到他家裏的情況,他顯然不願多提,隻是說都挺好的。

 

沒想到 大約一個月後,我接到 ALABAMA 大學一位中國同學的電話,說符其英失蹤了,在老符的近期通話記錄上發現了我的號碼,所以打過來問我知不知道老符的行蹤。我說我不知道。 我立刻與湯潮通了話,但他也毫無線索。盡管我們有些擔心,但也沒想到會出什麽 事。直到三個月後報紙上的一篇報道,讓我們的心都碎了:‘在 ALABAMA 通往 GEORGIA 的一條公路邊的密林中,發現一具身中數槍而死的男性 遺體。經確定是數月前失蹤的 ALABAMA 大學學生符其英。’

 

 

七,心路

 

這裏麵的真實,20多年後的今天已無從考察,已經湮滅在時間的長河裏。但我隱隱感到我有點理解符其英的內心。

 

我也是北大子弟,也是家中的獨子,也曾住在朗潤園,74年到77年我也在陝西,也是恢複高考後考入的大學,讀的也是物理係,88年也出洋闖蕩,在國外也經曆過毒品、凶殺,也和警察法庭打過交道。

 

一眼看去,有幾個情節顯然不容忽視。

 

一個是他的遇害顯然是與她的失蹤有著因果關係的。

 

另一個是兩個事件相距近三年。這三年符其英是怎麽度過的,他在想什麽,做什麽?

 

從前麵清華同學的回憶中可以看到,符其英在李莉失蹤之後,沒有向任何人訴說,即使是到最後時刻,即使是對最要好的同學和朋友,即使在掩飾不住的憂慮被好友看穿並反複追問的情況下。同時他對同學對朋友一如既往的熱情和真誠!

 

這太不正常了!細一想這又太說明問題了。

 

 

八,煎熬

 

1989年李莉失蹤,符其英遇到了此生最大的麻煩。一個強有力的邪惡(最有可能就是毒品,黃、賭、毒裏以毒最甚!)在他麵前眼睜睜的奪去了他心愛的太太。“心愛的”是根據101中學之後他經曆了三年插隊,五年大學,見到了無數的新人。他品貌兼優,多才多藝,不會缺少追求者,但他仍然選定了青梅竹馬的李莉。

 

以他的聰明和閱曆,當然知道太太失蹤的原因。這時他的選擇是什麽?他可以報警,可以報複,也可以離開這座城市,選擇回避。

 

但他都沒有,他選擇了留下來,他選擇了極力掩飾,照原樣生活,選擇了不進也不退。

 

這說明他沒有失去理智,他是想好了才這樣做的。他在等待,盡管這中間曾有過動搖。等什麽呢?我以為最大的可能是在等李莉。等她回來。(哪怕是遍體鱗傷、哪怕是麵目全非、哪怕是支離破碎)同時,他也在絞盡腦汁、積極奔走、與邪惡周旋。企圖尋找、發現、營救失蹤的李莉。(哪怕是遍體鱗傷、哪怕是麵目全非、哪怕是支離破碎)在這個過程中他沒有和任何人商量,義無反顧,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危。他不願放棄自己青梅竹馬的結發妻子,哪怕她已身染痼疾,哪怕她已經拋棄了自己,哪怕她已不再是以前的樣子。

 

他做過哪些努力呢?有沒有考慮報警?有沒有和警方合作?有沒有買槍、試槍、練槍?有沒有取證?有沒有哀求?有沒有討價還價?有沒有威脅對方?有沒有逼迫擠壓對手?我可以告訴你,三年的時間太長了,他一定試過一切手段,逐步升級。直到邪惡將他吞噬。他隻想得回自己的妻子,哪怕是遍體鱗傷,哪怕是麵目全非,哪怕是支離破碎。

 

這才符合他的人格,他的教養,他的品行,他的思維方式,他的處事原則。他一定是把對手逼急了。試想邪惡會平白對一個受害人的家屬下手嗎?那不是要殺更多的人?假如符其英不去找他們,他們早就忘了,他們害的人太多了!

 

這是我的版本,一個不棄不離的淒婉悲壯的愛情故事!

 

 

九,天堂

 

23年後的今天,我坐在悉尼的電腦前,當然沒有辦法替美國警察抓住凶手,但是我實在不願意看到符其英和李家遇害之後還要背負殺人的傳聞。

這是我所能維持的公正,我盡力而為,為他們呼喊,為他們正名。文章是我寫的,推斷是我做的,我個人為此負全責。為此我特意在標題下署上我的名字,附上我的郵箱。如果哪位有其他證據和說法,可以直接和我談,如果能夠說服我,我將從善如流,一定修改文章。

 

在這裏,我用清華同學的文字結束本文:

 

符其英一生於人為善,符其 英父母功不可沒。這世上固然好人很多,豈不知,豺狼也不少!當父母的也教過嗎?他們知道世上有豺狼嗎?能識別 豺狼嗎?能對付豺狼嗎?若你我能帶著這三個問題安然入睡,這不該發生的事就不會輕 易發生了。

 

嗚呼!老符,到底發生了什麽?你怎麽就這樣走了? 嗚呼!老符,那幾個月你躺在那裏冷嗎? 嗚呼!老符,這二十年來你的同學一直在想念你! 嗚呼!老符,你在哪裏等著,我們遲早會與你相聚,來世再做同學!!!

 

 

符其英,何其英!

 

周友嘉2015年複活節於悉尼   

==========================================

周兄,你好。

我叫趙昆鴻,現在日本。今天在網上搜符其英時看到了你的博文,寫的真好!

    符其英是我在101中宣傳隊時的隊友,按現在的叫法應該稱他為大哥,我想,如果他比我小我也願意稱他大哥,如大家所述,在他身上幾乎找不到任何缺點!我很尊敬他,也很懷念他……。

 

    直到看了你的文章,我才知道他的妻子是李莉(李力?),李莉與我同級,在西苑小學時就是同學,她母親曾是我們的班主任,叫潘玉賢……。在我的印象裏,李莉是個既不漂亮也不顯眼,老實巴交的女孩,怎麽也不會想到她會成為符其英的妻子……?!

    初中畢業後我隨父母去了四川,直到出國就再也沒有聽到過有關符其英的消息……後來,大概是九十年代後期,流傳著好幾種有關符其英慘死美國的版本,看了你的博文後腦子裏才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

 

    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太久,但相信很多關心他的人心裏都存有許多個為什麽……我隱隱有種感覺,覺得李莉的出走可能還是與他們夫妻關係出現了不調和有關,符其英毫無疑問是個非常好的人,李莉也可能是個很好的人,但他們倆的夫妻關係也許並不融洽,不是有句俗話麽,鞋穿在腳上合適不合適隻有自己知道……剩下的,你文章裏分析的很正確,他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不願意把自己的苦悶向任何人訴說,哪怕是最好的朋友……可誰又是他最好的朋友呢??

 

    唉,我隻為符其英感到惋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xuemei-ky 回複 悄悄話 令人歎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