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

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
正文

仇富心理及其他

(2005-12-12 15:57:08) 下一個
兩個中國學生在加拿大被殺身亡,國人一片叫好之聲.這主要源於他們遺留在酒吧外的奔馳和寶馬,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此後他們的blog顯露的他們在加拿大的花銷。很明顯,他們來自經濟上富裕的家庭,他們生活經驗少自理能力差。國人的言論大多為:他們的前來路不整,他們該死。 就遇難學生而言,他們的身份如何,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說法。即使他們的確是貪官或者奸商的子女,但並不表明他們的生命權可以被人隨便剝奪。他們也許墮落,也許無賴,也許貪婪,也許作威作福,但是這些道德和素質上的缺陷並不足以說明他們“該死”。這隻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但是放在這個社會特殊的背景下卻不再簡單了。因為,他們被符號化了,成為了貪官和奸商的象征。人們對與貪官和奸商的仇恨就這樣的釋放出來,發泄在他們身上,盡管這樣的發泄也許並不恰當。這兩個青年對網友來說是陌生的,他們生命的個體價值被置換成一種符號:來自欠發達地區有錢留學的他們,已經不是具體的人,而是權力與財富結合的代表。那些“叫好”的人所恨的不是他倆,而是隱身其後的權力加財富。 所以人心並不像有的人說得那樣邪惡。這些叫好的人並不真的是“冷酷”和“冷血”,而仇富也並不能簡單的用妒嫉二字來理解。特別是這樣大範圍的仇富,決不是“人性”或者“國民性”可以簡單解釋的。對於利用正當手段取得的財富,人們很少有加以嫉恨的。因此可以認為仇富來自對不公的不滿。社會製度不公,社會分配不公。公權力一次一次突破界限,侵占有限的社會資源。人們便懷疑財富和權力擁有者的正當性,進而萌生恨意。這就是仇富的根源。 當然也有人說這兩個學生自己不知道檢點,在國內驕縱慣了在國外才會如此蠻橫為了衛生間發生衝突,從而遭致殺身之禍。這說明了他們遇難的自身原因,同時也和沒有相應正確的教育有關。據我所見,中國的富人子女大多呈現同樣的習氣。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這個悲劇有其必然性。也許這就是佛教中的因果,或者說報應,隻不過,這樣的報應實在太殘酷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