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峰的世界

在下山的路上,享受著上山的樂趣。我能做的,就是努力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寫出來,希望別人也能夠喜歡。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雙林奇案錄第二部之狼皮煙袋:第十三節

(2022-06-20 08:16:55) 下一個

雙林奇案錄第二部之狼皮煙袋

作者: 八峰

 

第十三節

 

下午五點半鍾,強巴手下的民警來報:他們已經從隆達曲村央金的家裏取來了她昨天夜裏穿的一套衣服和那個曾經裝有李智林寫來短信的信封。

“太好了!一起帶上吧,咱們現在就去雅江縣公安局。”剛剛回到會議室裏坐下的周源合上了筆記本,站起來向魯江和郭勝利等人說道。

專案組留下了從康定帶來的十四軍直屬通訊團警衛連兩個班的軍人和幾個民警,嚴密看守整個兵站大院,特別是暫時被禁閉的李智林和後院的爆炸與謀殺現場,其餘的人員則分乘數輛吉普車離開兵站、沿著川藏公路向東疾駛而去,不到半小時便來到了坐落在雅礱江畔的河口鎮。雅江縣政府和公安局就駐在這個藏漢雜居、人口不到四萬的小城市裏。

下車後,強巴帶領眾人首先來到了雅江縣公安局的技術檢驗科。在檢驗科的分析室裏,眾人先聽取了州縣公安局的兩位法醫對被害士兵丁巴槽屍體檢驗的結果、看了法醫們填寫的驗屍報告。報告中確定的死亡時間、死亡原因和傷口特征都與周源和定國先前檢查的結果一致。

“死者嘴唇和臉頰上的血跡檢驗過了嗎?跟他身體的血液一致嗎?”周源看完報告後問道。

“哦,檢驗過了,報告在這裏,”州公安局的法醫遞給周源另一張紙,“結果並不一致——死者的血液是B型,而他嘴唇和臉頰上的血跡則是O型,其他特征也不一樣,具體結果都寫在這張表格裏了。” 

“奇怪,如果不是丁巴槽的—— 那會是誰的血跡呢?”魯江疑問道。

“我想應該是凶手留下的。”一旁的周源點點頭道。

“凶手留下的?”魯江和強巴瞪大了眼睛。

偵探沒有理會他們的驚訝、繼續詢問並查看了對其他相關證物檢驗的報告。其中、對在李智林房間裏發現的藏式短刀的檢驗證明了該短刀的結構特征(刃寬、刀長、單麵開刃)皆與丁巴槽身上刀傷的創口吻合,而且刀上沾染的血跡也與受害人的血液特征一致,從而證實了該刀確為殺死丁巴槽的凶器。

離開檢驗科分析室,周源、定國和魯江又來到刑偵科強巴的辦公室,見到了民警從央金家裏取來的包在一個塑料袋裏的衣服和一個信封。 周源戴上了口罩、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件女式藏袍、攤開在寬大的寫字台上,在燈光下查看了一會兒,然後讓強巴找來一根幹淨的細木棍,在藏袍的領口與前胸等處用小木棍輕輕拍打起來。

“他這是在幹嘛?”一旁的魯江疑惑地看著周源、低聲對定國耳語道。

“別管他—— 他這樣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定國聳了聳肩。

周源持續拍打了幾分鍾,然後小心地拿起藏袍放在一邊,借著燈光用一把軟毛刷在寫字台上他剛剛拍打過藏袍的地方掃動起來,“好啦!”偵探終於直起腰發出一聲輕輕的歡呼,魯江和定國看見寫字台麵上他掃過的地方有小小的一堆被軟毛刷收集起來的淡黃色的粉末。

“這是啥啊?”魯江和定國好奇地彎腰湊近查看。

“當心!別靠得太近!”周源立刻對兩人發出了警告,他屏住呼吸、小心地把那些粉末裝進一個小瓶子裏,又抓過一個記錄本、掏出鋼筆飛快地在本子上寫起來,然後摘下口罩、撕下那張他寫滿字跡的紙折疊好、連同裝有黃色粉末的小瓶子一起交給魯江:“你立刻派人把這個小瓶和紙條連夜送到康定州公安局去進行檢驗,強巴他們這裏缺乏檢驗的設備和技術,讓他們按照我寫在這張紙條上的要求進行。”

 

此時,已經接近七點。天色完全黑暗下來,雪山高原上的這座小城也亮起了滿街的燈火。按照約定、廖新平和專案組的幾個人員從康定趕到了雅江縣公安局。魯江和縣公安局局長在公安局機關食堂裏招待專案組和協查小組的軍警們吃了頓簡單的晚飯—— 麵條、炒粉、酥油茶。

晚飯後、雅江縣公安局的會議室裏燈光明亮,廖新平在這兒主持召開了案情調查碰頭會。

他首先語氣沉重地向與會者介紹了對疑似爆炸物和爆炸裝置的檢驗結果:“根據對現場收集到的樣本、包括雷管殘片等進行的化驗分析,這枚炸彈的裝藥是硝酸銨基的軍用炸藥,威力強大,通過無線遙控方式引爆;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印度國防情報局(DIA)特工實施重點爆破時經常使用的炸彈;”

專案組長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也就是說,這次發生在剪子灣山口兵站針對十四軍運輸車隊的爆炸、極有可能是由潛伏在我境內的外國間諜人員策劃實施的。”

接著,專案組中的軍方無線電專家和列席會議的陶躍進參謀向與會者匯報了下午才完成的十四軍車隊重要物資損毀情況清查結果。

“本次受命押運的兩輛軍車上、共載有配屬十四軍部隊的小八一II型新式電台八十部;全部裝載於01號車上;02號車上裝載的是電台的配屬器材、包括電池。 經過現場搜索和清查後的統計:被炸後嚴重損毀、可直接按報廢處理的電台有四十二部;中度損毀、經修理後可恢複使用的有二十六部;輕度損毀的有十一部;失蹤的一部,”

“什麽!?還有一部電台失蹤了!?”廖新平煩躁地打斷了陶躍進的匯報、眼睛裏幾乎要冒出火來。

“是的,”十四軍的通訊參謀點了點頭,“每一部電台裝入木箱後都會鉛封,我們反複搜查了整個後院,在現場一共找到了七十九個鉛封標記,缺少了一個,編號是6907。”專案組的無線電專家解釋說道。

“會不會是木箱被炸壞之後、那個鉛封的標記脫離木箱飛到了哪個角落裏沒有被找到?”郭勝利追問了一句。

“應該不會,我們搜查得很仔細,範圍也從車輛被炸處擴大到整個後院,反複搜查了三遍,把後院的每個旮旯角落都翻了幾遍,就是沒有找到6907這個鉛封標記。而且,我們還把找到的所有電台、不論其受損毀程度如何,包括殘片和損壞的部件,都收集在一起進行了單機配套清點,也發現確實少了一部電台。”陶躍進低聲說道,還偷偷地瞥了專案組長一眼。

“這下子更麻煩了!”廖新平沮喪地摘下軍帽、重重地摔在桌子上。

“裝入電台後木箱有多重?”周源沉吟了一下問道。

“電台自重九點五公斤,一塊電池約一點五公斤,天線附件一公斤左右,木箱毛重一公斤多,加在一起大概十三四公斤吧。”陶躍進答道。

“你們在兵站裏的搜查進行得徹底嗎?沒有任何發現嗎?”郭勝利追問道。

“沒有,我們搜查了兵站裏每棟建築的每一個房間,包括電台室、馬廄、食堂和柴房,還讓陳隊長打開後院的幾間庫房都仔細地檢查過,就是沒有發現失竊的電台。”陶躍進沮喪地答道。

“那就擴大搜索範圍,對兵站附近的山坡樹林也進行仔細搜查!一定要找到那部電台!”廖新平大聲地命令道。

“唉,也許那部電台已經被盜取它的敵特分子帶走了。”郭勝利歎氣道。

“也許還沒有—— 攜帶那麽重的一件設備,要在山路上行走很遠是很困難的,而且還很容易被人發現。”周源表示了不同意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