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歡寫隨感,東南西北,想到啥寫啥
個人資料
gaobeib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候導的電影世界:小畢的媽媽

(2023-11-05 05:32:20) 下一個

前一陣子,聽說侯孝賢導演得了海默症,退出了電影世界,心裏一陣遺憾,人都會老的,都有終結的一天。他是我心目中,華人世界裏最佳的導演,不做作,正視世界現實,有悲天憫人之心。這是其他導演能比的嗎?

為了紀念他,我去找來了所有能在網上看到的同他有關的電影,我比較喜歡的有《小畢的故事》(本片被普遍視為“台灣新電影”的開端作品之一,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冬冬的假期》,前者得了第20屆金馬獎最佳編劇獎;後者得了第29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候導的電影,節奏比較慢,喜歡用長鏡頭,可能年輕人不喜歡,可是我就很喜歡,剛好符合我的節奏和口味。農村的田園風光:樹在風中搖晃、雲在天上飄,小孩在河裏遊泳、老牛在慢慢地嚼草、農人挑著擔子俏無聲息地走過,都是令人向往的,絕對快不得。特別是在《冬冬的假期》裏,冬冬的外公是位鄉村醫生,喜愛西方古典樂,家裏收藏有老式唱機和唱片;冬冬假期裏來到外公家裏度假,當電影呈現台灣的田園風光時,背景音樂響起了雄厚的交響曲,既突顯冬冬的那種矛盾感受,也展現出導演的特別功底。

這裏,我特別想要講一下《小畢的故事》中的人物----小畢的媽媽秀英。

這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很有中國女人的古典美,整天不聲不響,沒有大的動作,嫻淑溫柔。電影中能看到的是她為家庭操勞,沒有一刻休息,家裏的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雖然不算富裕,卻充滿了人世溫情。劇情是根據編劇朱天文小時候的經驗寫的,大約影片裏那個戴眼鏡的文靜小姑娘就是朱天文本身,電影的旁白說道:小畢的媽媽,每天把自己收拾得一塵不染,不像快樂,卻也不像不快樂。隻是每天安靜地做著家事,安靜地照顧小畢和老畢。

畢媽媽每天領著小畢從學校回家,中午還要親自去送盒飯,是為了孩子能吃到新鮮熱熱的飯菜,同時天涼送衣天雨送傘,比一般的媽媽更盡心。她這麽做,也許想彌補兒子的心理缺憾,為了日後兒子有出息。

小畢的媽媽年輕時遇人不淑,懷了孕,又被拋棄。為了把小畢拉扯大,好有個歸宿,就找了憨厚難看,年紀很大心腸不壞的老畢結婚。條件是供養小畢至大學畢業。所以小畢的這個爹是後爹,小畢原本姓林,媽媽結婚後改姓畢。

小畢很調皮,總是惹是生非,他的後爸不得不一處處地去求情;而且對他也不薄,給他買新皮鞋、教他寫毛筆字、給他做參謀如何喊口令等等;對他從來不說一句重話,更不要說動一個手指頭了。但是這父子兩的關係怪怪滴,不親近很疏離。

有一次,小畢偷了家裏的一萬塊錢,老畢實在是氣不過了;一萬塊錢不是個小數目,媽媽叫兒子跪在老畢麵前道歉,老畢說:我沒有這個福氣,受不起,給你親爹跪去!

這句話,嚴重刺激了站在邊上的小畢媽媽,她受不了了,第二天選擇開煤氣自殺。這時小畢已經有了二個弟弟,那都是同老畢生的,難道她就不痛惜那二個幼小的兒子,我覺得她是太脆弱太敏感了。

可能中國女人就是這樣,表麵上波瀾不驚,心裏其實委屈得很,嫁給老畢是不得已,沒什麽愛情,而兒子又不爭氣。想想自己忍氣吞聲地活著,一點都不值得。不要說這個媽媽生活在一個拚布家庭,就是原配夫妻,到自己孩子青春期叛逆時,都會氣得不行,後悔把孩子生出來。想想這個媽媽,為了小畢有多麽的忍受,結果她看到兒子是這樣的光景,能不失望嗎?

小畢媽媽自殺後,老畢一家馬上搬走了,小畢繼續生活在這個家裏直到高中畢業。老畢要實現承諾,讓小畢去讀大學;小畢不肯,他要走一條自己的路,選擇去讀軍校。我猜讀軍校是供給製的,無需用到老畢的錢了。小畢後來長成一個英俊的軍官,他同老畢關係變得好了,他經常去看老畢和二個弟弟,地下的媽媽該得安慰了,她是不是白死了?不過,小畢是在媽媽自殺後才清醒過來的;如果媽媽一直罩著他,他後來變成問題青年也難說。所付的成長代價是不是太沉重了????

這一場悲劇,誰對誰錯?好像都不是。生活真的是很難很難,所以,最後朱天文借著戴眼鏡的小姑娘的口吻說:我們希望有完美的關係,但是生活中的關係,其實是千瘡百孔的。

九份的風景很美,小畢的家裏是日據時代的房子,看著親切,很有時代特色。這個電影出名之後,九份成了旅遊網紅打卡之地。

扮演小畢媽媽的台灣演員叫張純芳,不太熟悉,但是非常清純,具有古典美,下麵放幾張她的照片,

小畢的故事(數位修復版)線上看-深度品味-電影-MyVideo|陪你每一刻

小畢一家。

張純芳個人資料/圖片/視頻全集-張純芳的電影電視劇作品-搜狐視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地中海阿明 回複 悄悄話 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有一種撼人心魄的力量,讓你隨之喜怒哀樂。感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