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蔣介石與甘地 信仰的顛覆(三十九)

(2022-05-15 02:54:07) 下一個

原文再續,書接上回。話說甘地與國大黨領導第二次不合作運動後,奠定了甘地與國大黨領導印度的地位。1934年甘地與眾多國大黨入獄兩年後出獄,更是光芒四射。

等這些明星出獄後,1935年頒布《印度政府法)》,它設計了一個聯邦製下的中央政府,拋棄兩頭政治,從本質上來說是擴大了各省的自治權,各自治省的部長對省立法會議負責,掌管政府的所有部門。一半大土邦王公表麵同意,但對聯邦中央政府非常不信任。畢竟選舉不是他們的強項,聯邦政府成立後,隻會越來越膨脹,慢慢就侵蝕他們是勢力。

選民的規模從也大增,大約3000萬的1/6的印度人獲得選舉權,包括一些婦女。在甘地的領導下,國大黨的聲譽因為公民不合作運動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誌願者可以將他們的信息傳遍全國各個角落。1935年《印度政府法》下的選舉,令國大黨從群眾運動的領導者到政治黨派的轉換。在1937年的省立法會議選舉中,國大黨獲得了驚人的勝利,獲得各省立法機構總席位1500多席中的758席,並在馬德拉斯、孟買、中央省、比哈爾和聯合省等7個省組織成立了省政府。

執政期間的國大黨鮮少兌現競選承諾,反而和他們的前輩們一樣與英國省督友好合作,執行法令維護治安。作為一個由工商業精英和殷實農民組成的政黨組織,除了采取措施減輕債務外,它沒有能力發起廣泛的土地改革。省一級的國大黨領袖們在自己追隨者的支持下不斷追求自身的利益,根本不理會國大黨中央土改的要求。無論如何,經過培訓的國大黨政客,曾經隻是反對黨,如今終於有實際施政機會。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們已富有才幹與經驗,並準備好了執起韁繩自己掌管印度。

兩次世界大戰間的數年,印度不斷出現政治動蕩與嚴重的經濟衰退。印度曆經多次危機的磨煉,包括1918年的大流感以及1930年的經濟大蕭條都給印度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20世紀20年代中期,經曆一段相對的穩定之後,大蕭條引發物價急劇下降,農作物價格下降一半,同時海外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也降至零點。相較進口的成品價格,食品和原料價格下降得更加厲害,這讓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而農場主的種植成本,特別是土地稅以及累積的債務,以固定現金形式保持不變,這使得剝削變得更加難以忍受,人民的負擔倍增。

在印度國內,人口增長與土地流失問題疊加,更進一步加重了大蕭條造成的惡劣影響。一直到20年代之前,印度的人口增長一直受貧困及疾病帶來的高死亡率的製約。公共衛生的些微改善,以及自1910年之後幾乎50年內沒再發生大饑荒,導致人口一直以緩慢但持續加速的速度增長。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平均每年的人口增速超過1%。但不幸的是,伴隨著人口增長的並不是相應的糧食生產的增長。

原因是商業種植擴大速度大於可灌溉的耕地麵積增加,因此,印度人均糧食產量整體下降。在孟加拉,1911-1941 年,人均糧食產量下降約40%,缺口隻能通過從緬甸進口來補償。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在東南亞發動進攻, 菲律賓、印尼、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先後失陷, 英軍則節節敗退, 戰事直逼緬甸、印度東部邊境和滇西。而印度國內的反英情緒自1939年以來日益高漲, 以甘地和尼赫魯為首的印度國大黨對英屬印度政府不經印度立法議會便對德宣戰極為不滿, 在全印範圍內發動聲勢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拒絕支持英國作戰, 英印關係急劇惡化。與此同時, 日本則向印度民眾提出“ 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 “ 驅逐英美帝國主義出亞洲” 等口號, 煽動印度民眾的反英情緒。太平洋戰爭爆發後, 英國與中國簽訂《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 同意中國派遠征軍入緬, 並希望中國能勸說印度與英國合作, 共同抵抗日軍。

印度人的反抗,對英國榨取印度資源支持戰爭影響並不大,如1943年,英國殖民當局對已經嚴重缺糧的印度農村無情搜刮,特別是在鄰近印緬戰區的孟加拉用低價強製征購大批糧食,其總量相當於農民當年收成的3/4,從而加劇了戰時印度糧荒,全印饑民達1.25億,占全國人口三分之一。1943年饑荒達到頂點,僅孟加拉地區就餓死350萬人,為二戰期間印軍陣亡人數的30倍。大批農民破產。

自1941年12月與日本交戰,印度成為英國的人力、物資以及安全基地。印軍擴增10倍,一方麵赴中東及東南亞作戰,同時在1942年日本進軍阿薩姆時守衛本土。英國統治者因竭力裝備、補給這支龐大的軍隊,消耗了自己在印度的投資。在戰爭結束之前,印度已不再是英國的債務國,反而在倫敦積累了超過100億英鎊債券。

美國羅斯福總統認為這不是一場維護大英帝國的戰爭,因此,駐德裏的美國代表路易斯.約翰遜(Louis Johnson)一直竭力推動英屬印度政府走向和解。英國戰後把政權移交給自己培養已久的甘地與國大黨已經不可避免,因此甘地與國大黨得到國際的認可就至關重要。中國當時國民政府領袖蔣總統就是一個合適人選。

印緬的安危對中國抗戰至為關鍵。隨著日本對中國海岸的全麵封鎖以及滇越鐵路的中斷, 戰時中國隻有通過印緬陸路交通才能獲得英美等國的物資。倘若印緬為日軍占領, 並加入軸心國作戰, 則後果不堪設想。1942年1月2日, 準備就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致電美國總統羅斯福, 希望他轉告英國首相丘吉爾“ 確保大戰期間使印度與南洋各殖民地民族貢獻其人力物力而不為敵國所煽惑, 甚至於發生叛亂也。否則, 各殖民地最後必被敵國利用倒戈, 此比軍事計劃更應注重也” (蔣介石《蔣介石日記》(手稿)1942年1月2日, 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藏。以下不再標注館藏。)。如果英國不改變其殖民地政策, “ 其殖民地民族必動搖, 且必為倭軍所利用, 則大局不堪問矣”。因此, 勸導英印合作, 說服印度加入盟國作戰也成為中國政府的一項迫切任務。

中國駐印軍在訓練基地列隊接受蔣介石檢閱。按史迪威原來的計劃,他想在印度訓練10萬中國新軍。

其實, 蔣介石此時訪問印度還有一個重要目的, 就是為戰後中印關係的發展進行鋪墊。出於對戰後亞洲格局的考慮, 蔣介石力圖幫助印度戰後獲得民族解放與自由獨立, 從而削弱英國在亞洲的殖民統治, 為戰後中印兩國的合作奠定基礎。而此時英國忙於歐戰戰場, 迫切需要中國出兵緬甸, 從而為中國介入英印關係提供了契機。因此, 蔣介石認為:“ 此時訪緬訪印最為相宜, 為戰後對英植一重要政策之根基也。” 1942年1月30日, 他召集戴季陶等人商討訪印問題, 決定了“ 訪印目的:甲, 勸英印互讓合作。乙, 勸印多出兵出力。丙, 勸英允許印度自治。丁, 為將來中印合作基礎。戊、宣傳三民主義”。

1942年1月23日, 蔣介石向英國駐華大使卡爾(Archibald C. Kerr)提出希望訪問印度, 並以私人身份前往甘地故鄉華達與甘地、尼赫魯會麵, 以勸說印度國大黨支持英國對日作戰的想法(From Chungking to Foreign Office, January 24, 1942, British National Archives, Prime Minister’ s Office Records (PREM), 4/45/3.)。尼赫魯曾於1939年訪問重慶, 受邀在黃山官邸住宿。蔣介石與之“ 暢談印度革命方略” , 並商定了“ 中印合作與組織辦法” 。此次訪問, 尼赫魯給蔣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甘地是印度國大黨精神領袖, 主張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 爭取印度獨立。自1939年尼赫魯訪華之後, 蔣介石與甘地長期保持信函往來, 彼此神交已久。此時, 蔣介石向英國提出前往華達訪問甘地, 既是出於對甘地個人之情誼與尊重, 也希冀借此給印度國大黨和印度國民留下良好的印象。

然而, 英國政府雖然歡迎蔣介石訪問印度, 但卻不願他去華達拜訪甘地。1月27日, 英國外交部複電卡爾, 歡迎蔣介石訪問緬甸和印度, 並強烈建議蔣介石先與總督林裏資哥進行會談, 了解英印關係之後再與甘地、尼赫魯在新德裏會麵。為此, 他曾專門寫信給蔣介石, 告以“ 必須考慮會見國大黨領袖特別是甘地所帶給同盟國的不良後果”。雖然這封措辭強硬的信件被印度總督林裏資哥和駐華大使卡爾所勸阻, 但他們反對蔣介石赴華達拜訪甘地的態度是一致的。

因此, 卡爾在答複蔣介石的信函中除了希望蔣介石發表勸告印人合作之宣言外, 還明確向蔣介石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蔣介石最好在新德裏與甘地、尼赫魯會晤, 而不是去華達; 二是在與甘地和尼赫魯見麵之前, 蔣介石最好先與印度總督會談。遺憾的是, 蔣介石並沒有注意這兩個要求,因此, 中英雙方在訪問一開始就在此問題上引起了風波。

1942年2月4日, 蔣介石夫婦在王寵惠、英國駐華大使卡爾等人陪同下, 開始對緬甸、印度為期近二十天的訪問。5日, 蔣介石一行抵達加爾各答, 並與尼赫魯約定10日上午在新德裏會麵。9日下午, 蔣介石一行抵達新德裏, 當印度總督得知蔣介石將於10日上午與尼赫魯會麵的消息後, 試圖加以勸阻, 因為此時他本人尚未與蔣介石進行正式會談。10日晨, 卡爾麵見蔣介石轉達了印度總督的意見, 請蔣不要親自前往華達拜會甘地, 最好召甘地來新德裏會麵, 並希望他先與總督會談後再接見尼赫魯。

然而, 蔣介石卻在日記中說:“ 朝餐後, 卡爾來會, 轉達其總督之意, 請餘不必親往華達訪問甘地先生, 不如請其來此相晤。餘聞此甚覺奇異, 而且失望, 以餘此來乃親訪甘先生等, 可為英國從中斡旋, 使之與英國合作也。彼乃以為階級與英國臉麵關係不可親訪, 以提高其地位。又不願餘先見尼赫魯先生, 必欲待下午與其總督詳談後再見尼先生。餘乃允之, 隻可屬(囑)妻與尼先生代為先見。”顯然, 蔣介石雖然答應卡爾暫時不見尼赫魯, 但為了顧及尼赫魯的感受不得不讓宋美齡代為接見。然而, 對英方而言, 無論是蔣介石本人, 還是宋美齡, 在與總督會談之前先見尼赫魯都是有損英國顏麵的。因此, 當印度總督得知宋美齡將會見尼赫魯時, 決定打破慣例, 親自前往蔣介石住處, 當麵請求宋美齡暫時先不要會見尼赫魯。然而, 印度總督的要求遭到了宋美齡的拒絕。

尼赫魯會麵風波令印度總督頗為不滿, 他在10日下午與蔣介石正式會談時表示:“ 閣下暨夫人與尼赫魯的友誼很好, 這是印度國民周知的事情。閣下此次前來, 國民大會份子在報紙曾經大施宣傳, 如果在民眾心目中, 以為閣下此來有如審判官地位, 將判斷是非曲直, 並且是袒護國民大會的, 那麽將使我感覺十分困難。” 很顯然, 總督在提醒蔣介石, 訪印的目的是勸告印度支持英國參戰, 而不是調停英印關係, 更不能袒護印度國大黨。

然而, 尼赫魯會麵風波未平, 雙方又因甘地會晤地點風波再起。11日, 蔣介石向尼赫魯表示, 他將親自前往華達拜訪甘地。為了阻止蔣介石前往華達, 總督要求卡爾拜見蔣介石, 向其解釋不能前往華達的理由。然而, 卡爾的要求遭到了蔣介石的拒絕。蔣介石顯然沒有意識到反對他去華達是英國政府的旨意。因此, 他對印度總督阻止他前往華達至為不滿, 堅持要求前往華達。他甚至向卡爾表示, 如果不能去拜訪甘地他就直接回國。

為了阻止蔣介石前往華達與甘地會麵, 卡爾當晚又給宋美齡寫信, 要求蔣介石取消華達之行。卡爾認為, 總督並不反對蔣介石與甘地在新德裏會麵, 但倘若蔣介石要親自前往華達拜訪甘地, 不僅會有幹涉印度內政之嫌疑, 而且將使總督聲望受損, 並遭到英國政府的責難。蔣介石收到卡爾的信函之後非常生氣, 對總督的要求置之不答。他在日記中說:“ 彼(卡爾)乃於晚十一時來函, 強勸餘不赴孟買會甘, 餘置之不答。”

蔣介石的態度令印度總督極為被動與難堪, 不得已向倫敦報告此一情形。英國首相丘吉爾於12日親自給蔣介石發來一封私人電函, 他說:“ 我們內閣認為您去華達訪問甘地將不利於我們號召全印度人民抵禦日本。我衷心希望英國、印度以及所有大英帝國的軍隊能夠團結起來, 像中國軍隊一樣能夠長時間抵禦日軍的侵略。”對於總督的要求, 蔣介石可以置之不理, 但對丘吉爾的電函則不能不重視。他在日記中說:“ 晚應總督邀宴, 十時回寓。接英丘吉爾電, 勸餘萬勿往華達親訪甘地於其家中, 其狹小殊可怪也。”

蔣介石終於意識到, 若他執意要去華爾達拜訪甘地必然會損害中英之間的同盟關係。次日, 蔣介石複電丘吉爾說:“ 我抵達新德裏之後就已決定改變我的行程, 並放棄了華達之行的想法, 請不必懸慮。”至此, 蔣介石似乎已放棄與甘地會麵的想法了。然而, 其內心卻是極為不甘, 他說:“ 自覺心氣和平, 但終日對此不能不為之遺憾耳。”

13日, 蔣介石致函尼赫魯, 告以不能前往華達拜訪甘地。14日, 尼赫魯複函表示非常遺憾。他在信函中說:“ 吾人之領袖甘地先生未能與閣下相見, 餘尤深惋惜。夫以印度目下之地位, 能向閣下作最明白之解釋者, 莫如甘地先生, 且亞洲及世界之兩大偉人, 其意見及情誼若能當麵溝通, 對於貴我兩國必有遠大之貢獻。” 甘地則親自致電蔣介石, 告以:“ 餘夫婦及此間人士正盼望迎接閣下及夫人, 今悉閣下等不克前來, 餘感覺萬分之遺憾, 餘又不能趨前訪謁, 隻得以與閣下神交為滿足矣。敬向閣下及閣下領導之國家表示頌祝之意。” 尼赫魯與甘地的函電極大地喚起了蔣介石的同情心, 也激起了蔣介石倔強的性子。他在日記中說:“ 昨晚午夜接甘地先生函電各一件, 讀之悲愴不能成眠, 更覺亡國者失卻自由之苦痛也, 乃決心與之謀麵。”此時, 蔣介石決心不計一切後果要與甘地會麵。

15日晨, 蔣介石約見卡爾, 告以離印前必須與甘地晤麵。他說:“ 我此行目的希望能感召印度國民不反對英國而支持戰爭。關於此事, 我將於發表告別印度國民書中說明, 力量或者不如我日常於印度領袖的談話。我昨天收到甘地先生的一封信及一通電報, 昨夜我整夜的考慮這件事情。甘地於信中表示他不能與我相見頗感失望, 我見了他或者能勸說他采取別的途徑, 倘能與甘地相見, 或許能有很好的結果。我擬於國際大學與之相見, 我是該校的名譽校長, 我想在那裏與他談談。”

為了能與甘地會麵, 蔣介石做了實質性的讓步。他主動改變了與甘地會麵的地點, 以消除印度總督及英國政府的疑慮, 同時又以發表告印度國民書為誘惑條件。其實, 英國政府和印度總督並不反對蔣介石與甘地會晤, 隻是反對他們在甘地故鄉會麵, 認為“ 蔣介石前往加爾各答與前往華達會見甘地, 是兩件性質不同的事”。加之英國方麵也一直希望蔣介石能夠公開勸說印度國民支持英國作戰。因此, 蔣介石的轉變與要求獲得了印度總督的認可與讚賞,。

18日, 蔣介石在尼赫魯等人陪同下抵達加爾各答與甘地相見。蔣介石與甘地先後進行了三次談話, 共曆時5個小時。蔣介石向甘地建議, 希望國民大會能夠改變不合作政策, 參加盟國作戰, 以便將來求得真正的民族獨立。甘地則強調中印兩國的革命武器不同, 非暴力運動已給印度國民以希望及勇氣。他說:“ 我經過36年的經驗, 這種運動是百分之百的正確, 在印度還沒有組織暴力來抵抗英人的時候, 隻有作非暴力運動。” “ 我們心中絕無餘地可以容納英國的帝國主義, 但我們可以接受閣下的忠告, 不作節外生枝的舉動, 讓他去自生自滅。” 對於蔣介石提出的中印兩國合作問題, 甘地則置之不答。

對於此次期盼已久的會晤, 蔣介石在日記中有詳細記載:“ 十一時, 甘地先生到加爾各答, 住於白爾拉公園其友人家中。餘與妻親自往訪其寓所, 先道彼此想往之切, 繼談其革命奮鬥之經過, 約一小時餘。隨在其寓中休息留餐, 午後三時再談餘對其所言者之感覺各點。彼意甚以為餘之所感者與彼意大略相同。彼並明言國民會議如有正當主張, 雖與彼見解不合, 亦不加反對也。言至此, 各休息卅分時再談。此為最後之談話, 彼之大意歸結於對華抗戰表示同情, 亦不妨礙英之助華, 但其對餘之中印共同奮鬥為兩國合作求得共同自由之基礎一點, 竟置而不答。並言餘不勉強其變更宗旨一語。彼以為友義(友誼)關係, 隻要不用武力壓迫, 甚願彼此辯論, 無不可改正也。言至此, 彼乃即搭其紡機紡棉花矣。”從日記來看, 甘地不僅拒絕了蔣介石的建議, 最後還無禮把蔣公涼一旁,自顧紡機紡棉花,傷了自尊心。

蔣介石訪印的最大心願是與甘地會晤。為了能與甘地會晤, 他不惜與英國政府和印度總督進行抗爭。然而, 曆經各種周折才得以進行的蔣甘會晤卻是如此結局, 因此蔣介石對此次會談極度失望, 對甘地也至為不滿。次日, 他在日記中說:“ 昨日會晤甘地先生後, 對其態度不覺失望, 此或餘熱望過度之故亦未可知。彼受英人統治之苦痛而演成今日鐵石心腸, 無論任何革命熱忱亦不能轉移其忍心之毫末。餘對其觀念之綜論, 彼惟知愛印度而不知有世界及愛其他人類, 可謂忍心極矣。此殆印度哲學與傳統精神所造成, 隻知忍痛而毫無熱忱, 實非革命首領之特性。餘乃斷言, 印度革命之不易成功也。”

蔣介石還將甘地與尼赫魯進行比較, 他認為尼赫魯“ 其人實富於感情者, 與甘地之性質完全不同也”, “ 甘地之虛偽與自私乎?餘不敢臆斷, 而其冷刻與隱忍之性則甚深也。尼赫魯之通明與堅定亦可斷言”。2月21日, 蔣介石離印返國。臨別之際, 蔣介石問宋美齡對印度“ 有否惜別之感” , 宋之回答為“ 毫無此感” 。蔣感歎道:“ 餘每離一地必有戀惜之意, 惟於印度亦不覺有此感念也。”可見, 其對甘地不滿之甚, 真可謂相見不如懷念。宋美齡對甘地同樣極為不滿, 以致她在1943年對美國記者發表談話時仍稱“ 甘地思想褊狹與混沌”。

甘地的冷刻與隱忍之性早在1940年英國政府邀請時任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出訪印度,與甘地會麵表現出來。在會晤中,甘地語出驚人:“不管怎麽說,中國不是在實行非暴力。它能英勇對日抗戰,說明中國從來沒有非暴力意願。說它隻是自衛,從非暴力原則來說,這不是理由。從非暴力主義者的立場來看,我必須說,以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中國,來對付一個開化了的日本,還是不得不以日本人的同樣手段來抵抗日本侵略,我以為這是不適當的。假如中國人有我這樣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樣的最新毀滅手段。中國人可以告訴日本人,‘帶著你們的毀滅手段來吧,我們以兩億人給你,可是剩下的兩億人我們是不會屈服的。’假如中國人真的這樣做了,日本人就會變成中國人的奴隸。”

在甘地看來,中國人民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前前後後近10年的努力和犧牲都是錯誤的。按照他的說法,中國人應當放棄抵抗,讓日本侵略者意識到即便是中國人民隻剩下了兩億,也一定會繼續以非暴力的方式反抗侵略者。隻要讓日本認識到:占領中國是沒有希望的,就能夠獲得勝利。很明顯甘地是把自己這種鬥爭方式,全盤複製到了中國。

從客觀上看,甘地的言論幫助蘇聯與日本瓜分中國,如此中國目前可能已經分裂成為幾個國家。如果有人希望日本殖民中國後會行仁政,輕徭薄賦就太天真了。日本對自己的國民都是橫征暴斂,以支持秦製軍國主義政府擴張。目前所有教科書都對明治維新讚譽有加。不過明治維新是英國人支持的薩長同盟戰勝法國人支持的幕府。英猶支持下,用天皇名義撤藩,山縣有朋1878年設立參謀本部,“參謀本部”權力極大,直屬天皇,可以直接指揮陸軍,負責所有陸軍作戰計劃的製定。對參謀本部來說,政府和議會隻是一個擺設,不僅政府無權管它,它還可以操縱政府。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已經成為共濟會國家。日後有機會寫日本明治維新前後的故事,也是引人入勝的。

不知為何現在這麽多人為汪精衛洗地,難道大家希望一個對本國人民不仁的國家殖民統治?老蔣最後敗走台灣固然令人遺憾,中國傳統不以成敗論英雄,以當時中國的國力,同時麵對蘇日兩大強國壓力,求美猶借錢借軍火也是萬不得已的事。當時的蔣公也可能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而已。

這場來之不易的蔣甘會晤之所以未能獲得預期的效果, 其原因除了蔣介石過高地估計了自身的影響力, 對印度問題的複雜性和特殊性認識不足外,關鍵他不了解甘地與國大黨是英國人扶持的可控反對派,為英國撤出印度後,代表英國人管理印度的代理人。英國人隻是希望通過蔣介石大國領袖地位來提高甘地,尼克魯與國大黨的國際聲望而已。

既然甘地與蔣介石隻有會麵一個目的,甘地隻好故意表現出對蔣介石要求印度國大黨放棄不合作運動抱有高度的警惕, 甚至懷疑蔣介石是英國請來的說客為由拒絕蔣介石。可以說, 蔣甘會晤令蔣介石訪印陷入僵局, 因為他既不能說服甘地和印度國大黨放棄不合作政策, 甘地不配合,自然也無力向英國施壓幫助印度在戰時實現民族自治。

由於未能說服甘地和印度國大黨放棄不合作運動, 蔣介石隻得在《告印度國民書》中呼籲英印雙方進行妥協與合作, 以共同應對日軍侵略。1942年2月21日, 蔣介石在離印前夕發表了《告印度國民書》, 文中一麵呼籲印度國民擁護大西洋憲章, 參加反侵略陣線, 聯合中英美蘇等同盟國共同奮鬥; 一麵勸告英國政府從速賦予印度國民以政治上之實權, 使印度國民全力支持盟國作戰。英國人得到他們想得到的,而老蔣一無所獲,蔣公不如英猶老謀深算。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甘地教會了印度人自私冷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