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財政軍事國家 信仰的顛覆(十九)

(2021-12-12 01:14:59) 下一個

原文再續,書接上回。話說英國“光榮革命”後,憑借金融信貸工具,實力大增,開始與歐洲列強展開爭霸。

1756~1763年,英國、普魯士同盟與法國、奧地利、俄國同盟為爭奪殖民地和歐洲霸權而進行的戰爭。又稱第三次西裏西亞戰爭。漢諾威等少數德意誌邦國參加英普同盟,瑞典、西班牙和薩克森等大多數德意誌邦國加入法奧俄同盟。

主要參戰國的戰略企圖各不相同:英國試圖打擊和削弱法國,擴大殖民地,建立海上霸權;普魯士企圖吞並薩克森,並將波蘭變為其附屬國;奧地利企圖削弱競爭對手普魯士,奪回西裏西亞;法國力圖吞並英王的世襲領地漢諾威,遏製普魯士的崛起,保護海外殖民地;俄國企圖奪取東普魯士和波蘭,向西部擴張領土;瑞典則要奪取普屬波美拉尼亞。此次戰爭是法國大革命前歐洲各大國卷入的最後一次歐洲大戰,戰場遍及歐洲、北美、印度和海上。歐洲是陸戰的主戰場,主要是反普同盟各國同普魯士交戰;在北美、印度和海上,主要是英、法之間作戰。

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了約900,000至1,400,000人死亡。

普魯士的惟一外部支持來自她的新盟友英國,因為英國王室的世襲領地漢諾威遭到來自法國的威脅。這對盟國可謂構成完美互補:英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且最高效的海軍,同時普魯士的陸軍是歐洲大陸上最令人畏懼的力量。這使得英國可以集中她的軍事力量投入殖民地的擴張。英國曾經希望這一在“外交革命”期間建立的全新同盟能夠維持歐洲的和平,但事實上,這一體係卻成了彌漫於歐洲各國上空的敵意的催化劑,最終在1756年爆發戰爭。

 

戰爭的另一起因則是大英帝國與法蘭西帝國間日益升溫的殖民地爭奪。他們的勢力範圍在兩個大陸上擴張。北美大陸上的衝突甚至要早於歐洲,位於大陸東海岸的英國殖民地於1740年代晚期與1750年代早期向西擴張時與法國宣稱主權的密西西比河穀構成衝突。為了防止英國人的擴張,法國人於1750年代中期在現在的西賓夕法尼亞地區建造一係列的要塞,而英國人為了將法國人趕跑,發動法國-印第安戰爭,這比歐洲大陸衝突的爆發提早了兩年。

 

1756年1月16日,英普首先締結《威斯敏斯特條約》(又名《白廳條約》),規定雙方負責在德意誌境內維持和平,並以武力“對付侵犯德意誌領土完整的任何國家”,保證英王在德意誌的漢諾威領土不受侵犯,這就大大觸怒與英國爭奪海外殖民地的法國。為了壓製在家門口的普魯士,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決心放棄原先簽訂的《俄英條約》,於1756年3月25日轉向同奧地利考尼茨親王結成攻守同盟。稍後,在奧地利女皇瑪麗婭·特蕾西婭積極策劃下,奧地利與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簽訂相互保證的第一次《凡爾賽條約》,雙方保證各自提供軍隊,援助另一方反擊任何敵人,漸漸給普魯士的脖子套上外交絞索,積極準備收複西裏西亞。

 

隨著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雙方都進一步爭取同盟者。結果,漢諾威(英國王室在歐洲大陸上的世襲領地)、黑森-卡塞爾、布倫瑞克等德意誌諸侯國以及葡萄牙先後參加英普同盟;瑞典、薩克森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大多數德意誌諸侯國以及西班牙則先後參加法奧俄同盟。

 

在十八世紀的大多數時候,法國一般是讓殖民地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衛自己,或僅向其派遣少量的或者缺乏作戰經驗的部隊。因為法國的殖民地離法國本土太遠,而法國海軍不如英國海軍,使得法國很難為其殖民地提供大量的補給與支援。同時法國數條漫長的陸地邊界需要一支高效的本土軍隊保護。故此法國政府將其戰略重心放在歐洲大陸也就理所當然。她將大多數軍隊集結於歐洲大陸,期望這支力量能在家門口取得勝利。她的計劃則是戰至在有利條件下結束敵對狀態,然後於條約談判中以在歐洲的領土所得換取失去的海外領地。但這樣的方式並沒有在此次戰爭中取得成功,因為殖民地確實毫無懸念地失去了;而歐洲的戰事雖然在多數情況下進行得很順利,但在其結束時,法國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可以補償殖民地損失的歐陸土地。

 

英國人同樣基於現實理由做出戰略傾斜。他們傾向於避免在歐洲大陸上的大規模會戰。他們試圖尋求一個法國敵人結盟,以彌補其在歐洲大陸的不足。在七年戰爭中,英國選中那個時代最優秀的軍事家腓特列大帝,以及他的普魯士王國,一個逐漸崛起的中歐強權作為她的主要夥伴,並為腓特烈提供大量的資源以支援其作戰牽製法國。解除歐陸本土後顧之憂後,英國充分利用其海軍力量積極打殖民地戰爭。英國人采用了海上封鎖與炮擊敵港口的雙重戰術,並且將海上運兵做到了極致。他們有效襲擾了敵方船隻,並且在鄰近的己方殖民地支援下對敵方殖民地展開攻擊。

腓特烈大帝

俄國人和奧地利人則旨在同法國一道削弱普魯士,全力對付這個家門口的全新威脅。他們在1756年提出共同防禦(普魯士)的計劃,以及由奧地利和俄羅斯對普魯士發動進攻,由法國提供經濟支援的計劃。

戰爭從1756年持續到1763年才結束,至1762年初,交戰雙方已精疲力竭,普魯士幾乎瀕臨絕境。戰爭爆發時,普魯士軍隊約20萬人,訓練有素,戰鬥力強,但四麵受敵,戰線太長,兵力不足,其主要盟國英國僅能對其提供財政援助;法奧俄同盟戰爭潛力雄厚,總兵力約63萬人(法軍21萬、奧軍9萬餘、俄軍33萬),但彼此戰略目標各異,步調不一,行動遲緩。針對這種情況,普王腓特烈二世決定采取先發製人、各個擊破方針,首先打擊薩克森。

以後普魯士勢如破竹,好運一直延續到1758年,才開始進入膠著狀態。到1761年底,普魯士麵臨了兩個挑戰:奧地利攻占了希維德尼察,另一方麵俄軍將領紮哈爾·切爾尼舍夫和彼得·魯緬采夫率軍包圍並攻陷科沃布熱格,使普魯士失去在波羅的海的最後一個港口。一直以來,俄軍的主要問題在於後勤補給過於脆弱,使得他們難以擴大暫時的優勢。現在俄軍可以借由海路更快速且安全的運輸補給至前線,因為普魯士騎兵無法在海上攔截船隻。由於腓特烈無法分出軍隊保衛首都,這個轉變扭轉了俄普之間的陸軍實力。此時,英國人認為普魯士即將要崩潰了。

於是英國威脅普魯士跟交戰國妥協讓步以換取和平,否則將撤出對普魯士的軍事援助。此時普魯士的狀況非常艱困,普軍已經銳減到剩下60,000人,而且柏林已經被包圍了。普魯士可以說從一開始就選擇一個不可靠的盟友。猶太人的帝國怎麽可以相信?

英國人的算盤是這樣的,1757年,英軍攻占孟加拉。1758年後,法國因深陷歐洲戰場,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爭奪中連遭失敗。1759年,法國艦隊先後在拉古什和基伯龍灣被英國艦隊擊敗。1760年,英國占領法屬加拿大、路易斯安那部分地區和西班牙殖民地佛羅裏達。1761年,英國占領法國在印度的主要據點本地治裏等地。此時放棄普魯士毫無損失。

從腓特烈大帝的普魯士到希特勒元首的德國都不能擺脫被群毆的命運,真是令人感歎。

好在1762年1月5日,俄國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病逝,親普魯士的彼得三世即位後立即與腓特烈議和,並歸還俄國占領的東普魯士與波美拉尼亞,這便是著名的勃蘭登堡王室的奇跡。彼得三世甚至讓腓特烈指揮自己的軍隊,腓特烈因此得到喘息之機,集結更多軍隊,約12,000人,專心對抗奧地利。於是腓特烈攻陷希維德尼察,將奧軍逐出西裏西亞,然後在薩克森,他弟弟亨利在弗賴貝格戰役(1762年10月29日)中擊敗奧地利,同時,普魯士的盟軍布倫瑞克則拿下哥廷根和卡塞爾。

其後交戰各方都筋疲力盡,也同時背上沉重負債,加上俄國新皇帝彼得三世突然轉向普魯士,令俄國軍政雙方對於彼得三世的不滿。接著瑞典也跟著退出戰爭,普魯士得以起死回生。1762年6月28日,彼得三世在宮廷政變中被妻子葉卡捷琳娜(葉卡捷琳娜二世)廢黜。隨後,被廢的沙皇彼得三世被謀殺,葉卡捷琳娜對外宣稱是消化不良而死,10月底,葉卡捷琳娜基於她的政變而俄國內部不穩,不願意再繼續戰爭,這時俄國正式退出七年戰爭。俄國退出使反普同盟瓦解,1763年2月10日英法簽定《巴黎和約》。15日普奧簽定《胡貝圖斯堡條約》,普魯士同意撤出薩克森,而奧地利承認西裏西亞歸普魯士所有,奧地利未能收複西裏西亞領地。

七年戰爭最冤是普魯士,腓特烈因為俄羅斯在戰爭後期的沙皇倒戈至普魯士才保住西裏西亞,使他獲得“軍事天才”及“大帝”的榮譽;但他終其一生也隻是讓普魯士崛起,並沒有成為能和英、法、俄相提並論的歐洲列強(great power);隻能算是比瑞典、西班牙略強的中等強國(middle power),較好聽的稱呼是——“半個列強”。

由於英國的出賣,普魯士隻是替英國作嫁衣裳,自己不但毫無所得,甚至戰爭使王國本土成為一片廢墟,需要戰後的腓特烈全力投入重建和平,才讓普魯士的地位變得穩定。英國讓普國在七年戰爭成為孤軍,必須要對付三國(法奧俄),普國上下彌漫著仇英態度。而後美洲爆發獨立革命,普魯士有意無意站在美軍這邊,並且派軍事觀察團觀察美英之戰。後來普魯士軍被拿破侖打得幾乎滅絕,直到俾斯麥的出現才真正的讓普魯士強大。

法國成為最大的輸家,放棄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東岸。雖然法國仍然擁有密西西比河西麵的紐奧良和瓜德羅普島,但是這次失敗令法國失去新大陸。法國的外交策略黯然失敗,聲望也顯著下落。這次戰爭亦使路易十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並且在他死後成為了法國的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間接為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埋下伏筆。

七年戰爭前後英法北美殖民地的變化

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隻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可惜勝利的果實,人民不能分享半分,甚至付出沉重的代價,包括高稅率與子弟兵的生命。

可以說英國是以自身成為債務奴隸的代價把歐洲甚至整個世界帶入萬劫不複之地,當今世界的亂局,英國應記首功。

說到底,英國在七年戰爭中所取得的勝利,既是皇家海軍的勝利,同時也是確保包含龐大的海陸軍運作費用在內、高額戰爭經費的財政能力的勝利。而英國之所以能夠成功籌措到如此龐大的戰爭經費,是仰賴於將十八世紀的英國轉變成“財政軍事國家”的財政革命。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項籌措戰爭經費的手段,那就是對國民課稅。透過當時的諷刺畫,我們相當熟悉英國人為了高於法國兩倍的課稅而痛苦的模樣,而那些畫也同時說明了英國卓越的征稅能力。不過,光是這樣也不可能籌措到延續超過一個世紀以上的戰爭經費。

因此,受到注目的便是發行長期國家債券的轉貸製度。英國在光榮革命後成為英格蘭國王的荷蘭貴族奧蘭治親王(Prince of Oranje-Nassau),也就是威廉三世(Willem III)的統治之下,向荷蘭學習了財政製度,接二連三施行了各項財政改革措施,如設立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和成立證券交易所等機構。英國政府所發行的國債,在議會保證將會償還本金與利息的前提之下,提升了國際信用度,因此能在當時的世界金融中心荷蘭成功動員到大量的資金。因為有這些資金作為戰爭經費,財政支援普魯士以及充實皇家海軍和陸軍之用,讓英國得以在對法戰爭中取得勝利,並且迅速攀上了歐洲霸主的地位。

不過代價就是到了七年戰爭尾聲,英國的負債已經超過一億三千萬英鎊,大約是十八世紀初的十倍,也是當時國家歲入的近兩倍,因此是一筆相當沉重的財政負擔。雖然英國政府抱著可能會導致國債信用下跌的心理準備調降了利息的利率,但也不過是杯水車薪。為了確保國債的利率,在這一百多年間,英國國民負擔的稅賦膨脹了將近二十倍。轉變成為“財政軍事國家”的英國,成了歐洲有史以來課稅最重的國家。

然而英國國內對於政府的不滿,並不隻是針對沉重的稅賦而已。軍事財政改革,帶來了公職人員、金融業者和禦用商人之間的勾結;一七六三年,在締結結束七年戰爭的《巴黎條約》後,國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的寵臣比特伯爵(3rd Earl of Bute)所領導的政權瓦解, 那些人稱「國王之友」的比特親信腐敗的作為,陸陸續續暴露在陽光下。在這樣的情勢下,腐敗(Corruption)一詞成為政治語言,且大為流行。

然而,在改革“腐敗”的手段上,英國人始終企圖透過議會改革,來推動政治的民主化。英國的政治激進派,雖然認為由極少數特權階級壟斷選舉權是個問題,但完全不會去否定議會的權威。他們確信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是掌握在議會的立法權之上。而且,隻要守住經由光榮革命所確認的「君臨國會」原則,英國也不曾萌生出推翻國王的想法。在英國,反倒是因為議會與國王的關係從本質上產生了改變,讓兩者間的關係變得更為親密,才得以實現君主製的民主化。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去說,英國人已經失去反抗的本錢了。以前國王需要征稅,需要地方諸侯的同意,如果國王強行征稅,諸侯會帶兵造反。現在哪裏還有封建諸侯,誰還有軍隊去對抗議會軍隊?

如果說光榮革命後的英國議會投票權與財產掛鉤,還有一點羅馬帝國的權力與責任相匹配的遺風的話,引入猶太高利貸製度以後,各位議員的金主背後都需要猶太金融資本的支持才能生存,結果是前文所提及的公職人員、金融業者和禦用商人之間的勾結,而議會變成一個猶太人操控的一個工具。

在所謂民主化的甜言蜜語哄騙下,加上英國國內再無可以真正抗衡議會軍的力量,英國人也隻能自我安慰,在議會內鬥爭與改革了。

現在歐美實行普選製幾十年,完全拋棄了投票權與財產掛鉤的原則,也拋棄僅剩不多的權力與責任匹配的原則。目前狀況是一半不交稅的人決定交稅的交多少稅,以交稅人不反抗為原則,結果就是稅率越來越高,中產負擔越來越重。自1960年代起,歐洲和日本也在戰後的恢複中,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民眾快速變得富裕。而大多數美國人的財富狀況開始惡化,真實收入開始停滯,進而不斷下降。

隨著科技進步,世界經濟日益整合,逐漸成為一體,從經濟大區化,到全球化經濟(globalized world economy),再到經濟全球一體化/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全球化權貴集團以美國為中心和基礎,通過控製世界經濟整合的過程,進而全麵控製全球化經濟以及全世界的資源和人口。

全球化集團在掌控世界權力的過程,集中針對人們隻關注自己眼前“一畝三分地”的思維狀況,實施係統的操作。當人們隻考慮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對真假財富毫不關心,全球化集團便進行大規模的價值觀宣傳,促使人們更關注自己的眼前利益,更不關心真假財富,更不關心社會財富的整體狀況。

隨後,在全球化集團的全方位宣傳洗腦下,世界範圍的民眾,都積極接受虛假的價值觀。人們在接受虛假的價值觀後,不會輕易改變,而是固執地相信黑白顛倒。

普選不可行早在羅馬時期已經證實。羅馬在希臘全民直選最鼎盛的伯裏克利時代,就派考察團去希臘考察希臘政體一年,伯裏克利在長達三十年內,年年當選“國家戰略官”,並且大部分時間當選議長。不過也隻有他天生有個人真正魅力,讓大眾如癡如醉。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指揮雅典人,一個接一個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就如一個閃耀著白光的大理石神像。

但羅馬人並沒有被鼎盛時期的雅典所迷惑,這些隻有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與閱曆的元老院才可以做到。當時三個羅馬考察團成員一定深切感受到人間象伯裏克利這樣非凡的人才太少了,而雅典的全民直接民主體製必須具有非凡魅力的人才可以發揮優越性。

羅馬時期《曆史》的作者,也是政治領袖的波利比烏斯認為羅馬興盛的要因在於羅馬確立了獨特的政治體係。像王政、貴族政體、民主政體,都比較容易傾向於代表共同體的一部分利益。但是,羅馬人不執著於政體。波利比烏斯把羅馬興盛的要因歸結於羅馬共和政體所特有的政治體係。那就是通過執政官製度、元老院製度和市民大會有效利用王政、貴族政體和民主政體的優勢。由於確立了這一獨特的政治體係,羅馬消除了國內的對立關係,建立了統一的體製。

猶太人熟讀曆史,通過他們掌控的媒體,經過長時間的洗腦,讓大家認為普選是理所當然的事。媒體的操控加上普選令猶太人掌握人類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權力。

一戰以後的美國,其實也是財政軍事國家。二戰後,也是四處東征西討,而且還故意拖延戰爭,犧牲美國子弟兵的性命與發軍火財,債務與稅收也就節節上升。現在歐美澳洲這些所謂民主國家的人民,不但沒有能力反抗高稅收,甚至沒有能力反抗選舉舞弊,反抗強迫大家打一種不透露成分,醫藥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的疫苗,澳洲還建立集中營,禁閉所謂感染者。當然誰感染是他們說了算。

好在歐洲澳洲的人民每周都大遊行,除非猶太人決定開槍,估計他們必須暫緩推行強製疫苗計劃,美國法院已經全麵推翻拜登的強製疫苗計劃,算是一個好兆頭。可惜美國人目前還是繼續相信體製,甚至學校推行男女共用廁所情緒還是相當穩定,何以至此,下回我們繼續英國的土改故事與改造新人的手段。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