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瑞之傳奇世界

本微博所有連載文字都節選自鄧永瑞先生的原創傳奇-仙俠小說,由作者授權在這裏轉載。歡迎大家閱讀欣賞·善意評論。在未獲授權之前,請勿擅自轉載到其他平台!
正文

長篇小說《施施傳》· 第六章 2 金丹大道

(2021-11-21 16:26:27) 下一個

越國剛被吳國征服時,情況非常淒慘,全國的珍寶糧食布匹等,基本上被吳軍搜刮幹淨,真是民不聊生,單單餓死的戶數以千計,其他也在垂死的邊沿。

越王夫婦和範蠡已到吳國為奴,文種代理國政,派出8位使者向中原各大國借糧,如齊、晉、宋、秦等。那時各國都有互助互濟緩急的做法,今年天災歉收,向鄰國借糧,豐收後歸還。

但這得要有償還能力才能借到,而且使者通常是卑辭厚禮,那時的越國,哪有厚禮,好點的任何東西,都得向吳國進貢,所以隻有卑辭乞討甚至哭訴。

也有的大國被感動送來一些糧食,總算把還沒餓死的人生存下來。

以後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慢慢緩過勁來,甚至富裕起來。除返還借糧外,還有了些餘糧,生活有了改善。

40歲以上人,無論男女,都在那次大難後極為虛弱,壽命短促,即使苟活,也是衰朽殘年。

隻有極為強壯的基因,才能重獲生機,恢複健康。

 

文種大夫勤勞國事,沒有時間娶妻生子。

範蠡夫人也很不健康,不再有性愛的要求和能力,對範蠡的愛,隻表現在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和事業,絕無怨言,撫育兒子,操持家務,織布為生,也要下地種菜供全家食用,十分勞累。

所以兩人早就分房而居,再加上範蠡日夜為複國報仇謀劃,每天隻睡一個半時辰,夫人與他的作息時間也不同,實際上範蠡在吳國受的苦難淩辱,也毀滅性地摧殘了他的身心,即便因性格剛強,基礎體質極佳,健康有所好轉,卻也自覺失去了性欲敦倫的需求。

施施來後,總在範蠡身邊,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片刻不離,甚至熬夜也全程陪同,端茶倒水,噓寒問暖,捶腰捶腿,甚至洗頭洗腳,活兒全包,有時強逼範蠡休息片刻,就鑽入懷中撒嬌胡鬧逗笑,那是無法抗拒的,也是範蠡最幸福的時刻。

施施是有分寸的,鬧騰一會,讓範蠡得到休息緩解,就如小鳥飛了出去,呼喚也不回來,等他專心致誌以後,再回來侍候,這就是她的愛。

隻在範蠡出去上朝或公差,施施才甜甜大睡一覺,倒也不辛苦,而範夫人的擔子減輕了,也很高興,故而相處融洽。

施施年紀小,懂得愛而不懂性,自學習佛法以後,更是晶瑩剔透,純潔自然,喜歡就喜歡,愛就愛,沒有任何顧忌,一片天真。

 

  範蠡原來對民間傳說的少女劍仙,是不相信的,後來親見劍光伏虎,才知道真有其事,而且就在越國。

向少女劍仙學劍,隻傳他左手的玄女劍術,時間地點,自有一個竹簡或白絹在他案上出現,多半在湖邊、曠野、林中,時間恰恰是他有空閑越王不會召見時。

他對師傅已五體投地佩服,絕不多問。已有3次,每次約一個時辰。

劍法總領6式,每式變化為6招,共36,範蠡劍術高手,很能體會其奧妙,綿裏藏針,柔弱勝剛強。

由於基礎好,資質佳,第三次已能掌握自如。少女劍仙甚至用竹枝與他對刺,無窮變化,甚為滿意。

由於教學時隻顧劍法,說話極少,也不敢正視師傅,知道第四次是最後了,覺得有些問題不解,想借著最後一次機會請教。

飛書通知他在一處森林高崗,範蠡到達,見少女劍仙與前幾次不同,不是緊身黑衣,而是淡紫色飄飄仙袂。

範蠡不敢逼視,遠遠低頭躬身下拜:‘師尊,弟子範蠡來了,煩勞久等。’

少女說:‘少白,你起來,放鬆些,看著我,這次就是隨便聊聊,不必拘禮。’

這是第一次稱他為少白,範蠡抬頭走近,看到的是一位十五六歲的美麗少女,隻是氣質高雅無比,有飄飄如仙隨時飛去之感。

 

少女劍仙語音優美悅耳:‘我知道你有些疑問,你的左手玄女劍術初通,以後勤加練習即可,更高一級的“落鳳三式”劍術極峰,天下無敵,我也不會,今天不提了,隻是隨意閑談,我帶你到我修行的地方品茗,如何?’

範蠡恭敬回答:‘弟子不勝榮幸。’

少女說:‘你比我年長,不必再師傅弟子,平等相待,我名字是梅芯。拉著我的手,我們走吧。’

拉著如脂的玉手,慢慢起步,覺得是緩步而行,似乎又很快,不敢動問。

少女看出他的心思:‘這不是騰雲駕霧,也不是禦劍飛行,隻是列禦寇前輩的禦風之術,你可以隨意上下左右看看。’

確實,遠山近景,十分清楚,又似緩步,又似漂浮。

 

來到滿山鬆柏柳和梧桐的一座山峰,有一大片梅花林,清香陣陣。

少女劍仙說:‘我的家,也是我修行處就在這裏了。’

一片空地,一大寬湖池,其中有橋有亭,旁邊一塊巨岩突起,依石而建一精致房舍,不甚大,卻玉石為牆,楠木為柱,巧奪天工。

範蠡不覺讚曰:‘神仙福地。’

少女劍仙梅芯說:‘這是先師的府邸,留給我居住練功的。’

進門後,隻覺古色古香,看來有八九間屋,三間甚大,似做客廳,一間書房,琴劍棋簫,竹簡滿架。

‘我也有間臥室,作為睡眠神遊,調心養氣之用,就不必看了,就看看我練氣修道的石室吧。’

原來是巨岩鑿成,方圓過10丈,高過20,光線甚好,顯然是巨石幾處縫穴透入。

室內有一長榻,一石案上古香爐,香煙嫋嫋。範蠡讚歎不已。

少女說:‘這是我花時間最多的地方,現在請到小客室說話。’

 

  小客室精致幽靜,兩個石墩鋪有錦褥,中有一小石桌,點塵俱無。

梅芯請範蠡坐下,從壁穴中取出一壺二杯,斟了兩杯瓊漿,一杯放在範前,自持一杯對麵坐下:‘首先我再次告訴你我的名字,姓梅名芯道號芬雅,你有許多疑問,開個頭吧。’

範蠡:‘不想我凡俗之人,能有榮幸得遇上仙,進入仙境,奇妙難言,但內心確實有些疑問,第一次相遇,仙子曾說,從嬰兒修道,成劍仙也需百年,但我看仙子如此青春,又說比我年輕,不知是何道理?’

梅仙子笑說:‘請飲點瓊漿,我來告訴這個道理。一人學劍,修成劍仙,至少百年,還需許多條件,千萬人中難得一人成功,故而罕見。我的機緣太奇,極難一遇。嬰兒時被一女劍仙碧梧娘娘收養,生而練功,我世俗年齡19歲,看起來也許更年輕一些,三年前師傅飛升前,把內丹傳我,那是136年道行,因而我的道齡150多歲, 故而學成劍仙之術。’

範蠡覺得瓊漿有鬆柏之味,滿口梅花清香,慢慢酌飲品味:‘請恕愚鈍,請問什麽叫內丹?’

梅芯:‘我們是道家,正如你的兵家和鬼穀子縱橫家。 也有許多門派,我自己練的名叫金丹大道,被認為玄門正宗,我倒覺得不必如此叫法。所練的內氣和道行,凝聚為一粒金丹存於丹田之中,這又名內丹,難於煉成凝縮,功力越高,內丹越小,可如芥子胡椒。

我師傅是絕世奇才,才有此功力。道家還有許多支派,各練各的的功和道,說起來是很複雜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