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子君

中年男人,無意識的來到英國,想用自己生活在英國的眼睛審視正在麵對的生活。或許有點片麵,但隻是自己的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個人資料
正文

從大英博物館說起

(2006-03-26 12:52:55) 下一個
從大英博物館說起 南山子君 最近有兩條新聞都與博物館有關,也與中國有關。一件事情是說一個英國人在劍橋一家博物館參觀時不小心絆倒,將一個價值不菲的中國古代瓷花瓶碰碎,令在場的所有人目瞪口呆。這件事情後來還引發了關於如何更好的保護博物館展品的口水之爭。另一件新聞是說大英博物館將在中國舉行有史以來第一次的藏品展出,展品包括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羅賽塔碑。對於許多仰慕大英博物館珍藏寶物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福音。 大英博物館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如雷貫耳,我來到英國之後在倫敦遊玩的第一天就慕名前往,由於時間較緊當時隻是走馬觀花的瀏覽了一下,腦子裏確尋思的卻是找機會一定要再來好好的細細參觀。國內許多前來英國公務商務的代表團行程之中,一定不能少了參觀大英博物館的時間,並為不到此處為一大憾事。其實這並不是說中國人多麽向往它,而實在是參雜了許多中國情結,因為那裏麵也收藏了許多中國的珍寶和文物。所以英國人很聰明的告訴國人,此次前往中國的參展展品不涉及中國展品。盡管大英博物館名聲在外,但是知道大英博物館來曆的人也許不是很多,當然我也是偶然的機會從一片文章中了解的。大約在250年以前當時國王的一個私人醫生愛好收藏,他的一生除了看病之外,就是頃其所有收集各種文物珍品,到了老年的時候,他發現除了數萬件各種收藏品之外竟然沒有一點財產留給心愛的女兒。萬般無奈之下他懇求國王能夠買下他的收藏,國王答應了他的要求,同時開辦了大英博物館的前身。過了一百年,由於當時的大英帝國正處於最輝煌的時期,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物被源源不斷的送到大英博物館,原先的展館已經無法滿足需要,於是政府投資建起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大英博物館展館。當我們置身於這個恢弘的建築物之內,看著來自埃及的木乃伊、來自中國的敦煌壁畫和許許多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而珍貴的文物,相信每個人的心情都會不一樣。據說來自希臘衛城神廟的一組精美石雕藝術品是希臘人的心愛,要求歸還的呼聲一直不斷。2004年希臘舉辦奧運會,政府有關部門最後希望以暫借的形式讓這些文物回國展覽,英國有關部門一口回絕,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當我們置身於大英博物館參觀之餘,心中不免也產生一些其他的想法,在大英博物館參觀一天竟然看到了全世界各地的珍貴文物,不也是一件幸事? 英國的博物館事業令人羨慕,除了大英博物館之外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有當地自己的博物館,就是一些小城鎮也不例外。我剛到英國的時候,在肯特生活,參觀過當地首府Maidstong的博物館。這是一座外表看去很普通的房子,進去以後才發現裏麵曲徑通幽,除了當地的一些曆史文物外,還收藏了許多油畫之類的藝術品。當時令我興奮的是,那裏麵還有幾個很大的中國瓷花瓶。仔細看一下說明,都是一兩百年之前從中國運過來的。在博物館門口的標牌上我知道了,這個博物館的館址原先是一個私人住宅,主人後來捐助給當地政府作為博物館。在倫敦,除了大英博物館外還有許許多多我們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博物館,比如曆史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國家藝術博物館、戰爭博物館等等不勝枚舉,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博物館中許多都是免費的。出了倫敦走遍英國,不同類型的博物館也比比皆是。在約克你可以參觀火車博物館,在曼徹斯特有工業博物館......了解了英國博物館的現狀,不得不承認我們國家在這方麵還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不說現在博物館的建設投入不足,就是現成的一些博物館也讓人望洋興歎。我在國內生活的城市是一個有悠久曆史傳統的古城,前多年國家投資新建了一個氣勢恢弘的曆史博物館,展出我們當地的曆史文化和出土文物。然而建成之後昂貴的門票令許多人望而卻步,包括我身邊的許多人至今也沒有進去參觀過。作為一種文化事業,博物館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除了增加知識、了解傳統、傳承文化之外,博物館事業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素質、修養等潛在的內涵。去年國內一個朋友隨一個公務團前來英國,臨時需要參觀一個消防博物館,我幫助他們在網上尋找,後來終於在倫敦找到一家這樣的博物館。聯係預約時非常不巧我朋友希望參觀的時間恰好有中學生安排參觀不能接待。最後反複解釋,這家博物館才勉強同意安排了一個小時的參觀時間。 說起博物館,忽然想到其實英國本身就像是一個大大的曆史博物館。今日的大英帝國在曆史上曾經有過遭受侵略受人奴役的曆史,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大民族也有著數不清的恩恩怨怨,在近代大英帝國更有著日不落的無限輝煌,而今天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沒落貴族的無奈身份。來到英國,與包括我們新興國家所理解的現代化感覺不同,倫敦乃至全英國其實更像是一個老古董,大本鍾、威斯敏斯特、倫敦塔橋、聖保羅教堂和巨大的倫敦城市中的老式建築,都像是一個缺乏現代化氣氛的古城。你再放眼整個英國,到處是城堡、到處是教堂,所有的城鎮、鄉村都是風格相似的建築,建有幾百年曆史的居所仍然在使用,有些House外麵特意加上建築年代的字樣。而且這裏的人以建築的古老而自豪,一座一二百年前的石頭建築的茅草頂房屋,其出售價格足以使人目瞪口呆。再加上郊外農村原汁原味更接近於自然的田園風光,我們不能不感到在英國你其實就是處在一個巨大的曆史博物館之中。 2006-3-11 nanshanzj@googlemail.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