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地道笑話是濃縮社會的味道
個人資料
正文

《天下第一標》第五章:四方城(1)-初次見識繁華

(2023-01-08 21:01:56) 下一個

戒惡一行三人沿著官道行著,由於多了靈修,所以行走的速度慢了許多。戒惡性急,嫌行路太慢,免不了多番催促。無解細心許多,看到靈修實在辛苦便喊戒惡停下休息。

戒惡滿腹牢騷:“像這般磨磨蹭蹭何日才能到汴京,隻怕即便是到了汴京,武林大會也早就結束了。”

“師傅,靈修一個女兒家走這麽遠的路甚是辛苦,我等應該體諒才是。”

“怎的生得這般嬌氣,大小姐一樣好難侍候。”

靈修從小生在女皇大客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少風吹缺日曬,身體自是柔弱,如今在野地裏行了這麽遠的路,臉上的皮都曬爆了,腳底下磨起了泡,本已十分辛苦,又聽到師徒二人的對話心裏委屈得不行,一個人躲在後邊偷偷地抹眼淚。

戒惡看到她這副可憐的樣子也不好再說什麽,讓大家停下來休息。戒惡架起篝火開始燒飯,鍋裏煮著的玉米是他半路上順手牽羊放在包裏的,這一次又是犯了偷盜之戒。無解腹中饑餓,對戒惡的行為之裝作沒看見。戒惡反倒是心中坦然,反正已經犯戒無數次,再多一次也無大所謂。

三人正吃飯,忽見兩駕馬車自遠而近。車隊在三人邊上停下,從車上下來一位須發皆白的老道人。

戒惡等人急忙起身行禮寒暄。

老道人自我介紹說是清風山之清風觀之清風上人,此番遠行是帶著家眷去汴京參加武林大會。清風上人解釋說,出家之人淡薄名利,參加武林大會既不為名也不為利,隻是想借助這次機會宣揚一下清風觀,弘揚老祖宗留下的玄妙道法,同時向京城百姓推薦清風觀的兩樣寶貝——長生增智功和養顏保鮮丹。

提到武林大會,戒惡立時來了精神,邀請清風上人坐下敘談。清風上人叫兩個隨行的小道童取了茶幾、板凳、茶壺、茶具等物。清風上人和戒惡落座,小道童支起水壺在一旁煮水。戒惡心想:這位上人好生繁瑣,紅木雕花茶幾、紫砂茶具、上好的茶葉…… 荒郊野地停下來喝口水解解渴也要這樣講究嗎?

水煮好了,小道童將茶沏在茶碗裏。清風上人說了聲“請”端起茶杯。戒惡舉杯一飲而盡,再看清風上人雙目微閉,將茶杯從鼻前慢慢劃過,然後將茶水倒在地上。清風上人解釋說:“飲茶之道這第一泡是不能飲的,需是到了第二泡才是最佳的。” 戒惡聽了一陣臉紅,慚愧自己才疏學淺讓人看了笑話,於是自我解嘲說:“上人雅致,我等山野粗人行為魯莽讓您見笑了。” 清風上人受了恭維有些飄飄然,開始長篇大論地講起課來。

“雅俗之分全在精致,以飲茶為例,同樣一款茶葉,拿一隻農家大粗碗飲用為俗,用一隻官窯青花瓷此為雅;一口喝幹此為俗,小口慢慢飲此為雅。因此所謂雅士其實就是其人生活得精致矣。”

“如此,追求高雅豈不是要花很多功夫在一些無端小事上?”

“這正是追求高雅之樂趣所在,如此一來你的時間才能被安排的滿滿的,這樣的生活才足夠充實。”

“上人所說的境界小僧一時還參不透,隻是這樣做可有什麽實際的好處?”

“自然好處多多,高僧看我,年近四十,身體還這麽硬朗,這都是平時生活精致的結果。”

清風上人道場一開便停不下來,上、中、下三卷,每卷一百零八章,好一篇長文。戒惡不耐煩可又舍不得道人的好茶,隻好耐著性子假裝傾聽。

清風上人談性正濃,這時候馬車車廂上的窗簾一挑,一個年輕女子探出頭對著清風上人喊:“上君,聊了這許久該聊完了吧,時間不早了,該上路了。”

清風上人對戒惡拱拱手說:“今日幸會高僧三生有幸,真是相見恨晚,相談甚歡,雖意猶未盡怎奈夫人催促得急,就此告辭,咱們後會有期。”

一隊車馬揚長而去,無解看著車隊遠去,問正走過來的戒惡:“師傅與那道人都聊些什麽,第一次見到師傅能坐住聽人講話這麽長時間。”

戒惡自己也覺得坐在那聽清風上人講了這麽長時間有些不可思議,對無解說:“照此情形看來,為師的修為定是上了一個層次?”

無解回答:“被施了催眠術也不一定。”

吃過午飯,師徒三人收拾好繼續趕路,行了數日,來到四方城下。

 

四方城原本是個隻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後來起了戰亂,強勢諸侯各自封國,這裏成了國界交錯之地,成了三不管的地界,於是各色人等從四麵八方不斷湧入。本朝建立後戰禍漸平,人們開始定居下來,十數年後這裏已成為一個貨商雲集,路通八方的大城池。

四方城建立的時間不長,卻有過很多個名字,開始時人口流動大,因此在某一時期人口占優勢的人群便按照自己的喜好起一個名字,被另一個人群取代後便又換另一個名字。多年後這裏形成了四大族群,城北以商人居多,城南以流民居多,城東多為匠人,城西多為書香。各大族群為起什麽名字爭執不下,最後終於想出一個照顧到各方利益的名字——四方城。

無解在書上讀過許多關於外麵地界的描述,但那些都是些很抽象的概念,來到四方城才終於明白何謂繁榮,何為闊綽。靈修雖沒在寺裏修行,女皇大客店也是極盡豪華之處所,可老板娘不許她們踏出客店半步,因此街市上的這些大場麵也是頭回見過,看著街上女孩子們花枝招展,穿著漂亮的衣服,帶著精美的頭飾不由得羨慕不已。戒惡當年闖蕩江湖也到過不少地方,但那時心裏隻有恨,看見什麽都覺得可惡,修行了幾年後再回過頭看這個世界,忽然覺得其實它挺美。

街上人潮滾滾車流不斷,街兩邊店鋪林立,各色招牌爭奇鬥豔。三人一路走著,東張西望,眼睛都不夠使。進了北門行不多遠處,三人來到一家名為“無欺”的客店前停下。由於有了女皇大客店的經驗教訓,這一次先由無解進去查看。

無解進了大門,看到這家客棧與其他的並無兩樣。店小二笑盈盈地跑過來問:“歡迎光臨天下第一公平客棧,請問這位師傅,您是打間還是住店?”

無解聽了這話不禁打了個寒顫,女皇大客店的經曆現在還讓他心有餘悸。

“請問住宿一晚需要多少錢?”這一次無解多了個心眼,先問價格。

“五兩銀子。”

“當真?” 無解以為自己聽錯了。

“當真,本店服務都是明碼標價,客官請隨我來。” 店小二引著無解來到櫃台前。

客店掌櫃的是個三十來歲的漢子,穿著整齊,頭發梳得光亮,一雙眼炯炯有神透著精明。掌櫃的告訴無解,他的店之所以取名“無欺”,是因為本店確實無欺,凡住店事宜皆白紙黑字寫的清楚。

無解拿過《客店免責聲明》,上書:為避免日後糾紛,凡住宿本店之客人需仔細閱讀本聲明並簽字同意後方可入住本店。根據本朝之《根本尊法》——參見法典第一卷,第二十章,第三條之第五十款、第二十一章第十條之第十款、第三十章……

店掌櫃又搬出一摞《法典》。無解問: “這個也要讀嗎?”

“一定要細讀,所有一切皆以此法典為據,小師傅不要有隻字疏漏。”

無解左手拿著《客店免責聲明》,右手翻著《法典》讀起來。這個《客店免責聲明》寫得非常之細,不單涉及到《法典》還涉及到《店鋪經營規則》、《臣民行為規範》等等一係列典籍,掌櫃的不怕麻煩,把所涉及到的書全部搬來,滿滿堆了一櫃台。無解讀書的速度極快,可以過目不忘,即便是這樣,要把如此多得書讀完也需花些時間。

戒惡在外麵等了很久也不見無解出來,耐不住性子衝進客店,看著無解正趴在櫃台上讀書,心中不禁火起,大聲道:“你個書呆子,讓你來查看怎麽反倒在這裏讀起書來!”

“師傅不知,這店裏的規矩是要把這些書讀明白了才能入住。”

“這規矩蠻新鮮,現在讀得怎樣了?”

“剛剛讀到:依據法規,本店住宿一晚需五兩銀子,下麵正要讀《住客指南》。”

“這便罷了,比起女皇大客店便宜了許多,就住在這家吧,我去把靈修喊進來。”

“這《住客指南》還沒讀呢。”

“好囉嗦,不是寫清楚了住宿一晚需五兩銀子嗎,這就夠了,無需再往下讀。” 戒惡轉頭對店掌櫃說:“就住你家店。”

店掌櫃問是否讀清楚了,確定並無疑問。戒惡說並無任何疑問,於是戒惡按照店掌櫃的指點在同意書上簽了字。

三人進了房間才發現屋子雖大卻隻放了一張床,戒惡對店小二說:“我等三人,隻一張床如何睡得?”

店小二答:“這也不難,喚雜役再搬兩張床來便是。”

無解心細,考慮到靈修是女兒之身有所不便,又向店小二要了根繩子和一張布單。

客房清潔整齊,床也鋪的舒適,戒惡躺在床上覺得很滿意,他對無解說:“這家客棧甚好,客房整潔,做事中規中矩,價格也很合理,想這世上還是守規矩的商戶居多,並非都像女皇大客店那般齷蹉。”

“師傅,我覺得那店掌櫃看上去甚是精明,二位師傅應加以堤防才是。” 靈修在一旁提醒道,她雖沒有半點江湖閱曆,可畢竟是女皇大客店老板娘調教出來的,機靈勁遠勝過師徒二人。

聽了靈修的話,無解也覺得沒把聲明讀完就簽字有點草率。戒惡笑話他說:“靈修是個女兒家,心眼細小也就罷了,你也跟著這樣簡直像個女人。”無解想爭辯,戒惡和他打賭不會有任何問題,如果贏了,今後一切聽他戒惡的,如果輸了隨便他們兩怎麽處置。無解說如果戒惡輸了今後一切都要聽他這個臨時方丈的,又問靈修有什麽要求。靈修與師徒二人相處了幾日,已經對二人的脾氣有所了解,別看戒惡凶神惡煞一樣,其實他骨子裏簡單得像個孩子。聽著無解問,便壯起膽子說,如果那樣戒惡今後不許再惡聲惡氣對她講話,不許貶低女人,不許嫌棄她嬌氣,不許…… 沒等她說完,戒惡便打斷了她的話:“好啦,這些足矣,女人就是囉嗦。”被戒惡一喝,靈修嚇得立刻閉了嘴。

晚飯很豐盛,店小二服侍得也很周到。所有一切都表明戒惡的判斷沒錯,這是家很規矩的客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