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為什麽更相信《華爾街日報》

(2021-04-19 15:57:26) 下一個

雅美博主寫了篇很感人的博文,主要是從《紐約時報》搬了一段匈牙利移民科學家kariko的故事。kariko女士顯然是疫苗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能有人傳播到中文世界,功莫大也。我去年在《華爾街日報》第一次讀到kariko女士的事跡,就很感動。kariko女士的人生坎坷其實很多華人移民科學家也都經曆過,有些像北大畢業的數學家張義唐。當時就想傳播一下,不過博客未開,未能付諸行動。

 

把《紐約時報》原文找來讀了,覺得文章寫得確實感人。但隱約覺得哪裏跟以前《華爾街日報》報道有一點不同。於是又把《華爾街日報》去年11月17日的那篇找來,重讀了一遍。比較一下兩者的文風。

 

兩者的區別從者兩篇報道同一件事的文章就可以看出,差別遠不至是《華爾街日報》早了半年。

《華爾街日報》裏,kariko女士就是這個技術的原創和主創, 70年代在鐵幕後的匈牙利開始這項研究。 kariko女士後來來美國後,別的合作者和出資人都是加入和離開這個技術路線,美國沒有任何人,是她的學術導師。

《紐約時報》把一個很清晰的技術發展傳承線路大而化之搞得模糊起來。

第一次讀《華爾街日報》報道,有印象的一點是,奧匈帝國以後的科學傳統在匈牙利尚有傳承。我當時在研究L-System,(1968年,匈牙利植物學家Lindenmayer用一句話提出了一個包括所有植物生長形態的係統)本來就有點印象的苗頭,報道更強化了這個印象。

讀了《紐約時報》報道,完全沒有這個印象。

刻意以《華爾街日報》的印象找回《紐約時報》,終於找到問題的根源。當然《紐約時報》作家文字功夫是很棒的,文章也絕不會騙人。對《紐約時報》的記者來說,這麽一個重要的技術源於鐵幕之後的匈牙利,大概覺得有些政治不正確吧。所以有些用詞就往模糊的路子去。比如kariko女士來美國的身份就被說成‘學生’(post doctor student)這就像說《Tesla從奧匈帝國來美國愛迪生實驗室見習工程師,開始了他在美國的發明家生涯》。比較一下,《Tesla在奧匈帝國開始他的天才探索,來到美國愛迪生實驗室繼續他的發明家生涯》。兩種說法都沒毛病,不過對一個想去東歐找機會的基金經理來說,《紐約時報》的信息明顯不夠清晰。

 

《華爾街日報》是商務媒體,主要特點是準確,清晰,真實。即使不是政治正確的東西也要通過某個角度報道出來,不能遺漏和模糊。對很多讀者來說,信息是要用來掙錢的,記者的意見和政治傾向可以有,但與報道的事實要明顯區分,清晰可辯。《紐約時報》我當然也很喜歡讀,周日得半日閑,一杯清茶在手讀周日版成了生活的儀式,很愜意。如果是要從報紙中找信息而不是娛樂,《紐約時報》就不是上選,因為記者對意見和事實不作可以區分,從文章裏找事實會很累。

 

雅美博主在上一波對中國疫苗的差評當中,對中國疫苗一哥高福的獸醫出身頗有微詞,拿來當中國疫苗無效的證明。作為一個博文讀者,覺得跟他的免疫專家人設不大符合,評論裏提了幾句:

/*

雅美博主似乎對高層管理人士的學曆有特殊的偏好。高福的獸醫博士在免疫學方麵算是正統得不能再正統的學曆了吧。免疫學自牛痘以降,動物免疫算是整個body of knowledge裏骨架支撐性質的一大塊。現在美國的疫苗一哥輝瑞CEO就是獸醫博士,在輝瑞也是動物免疫一支上來,直至登上輝瑞總公司大位。你這套對學曆的看法不會在你工作的圈子講吧?你會得罪一堆人而不自知。

*/

如果雅美博主日常讀得是《華爾街日報》而不是《紐約時報》他的看法可能會有所不同。《華爾街日報》有一段講kariko女士在匈牙利作研究時,經常需要自己跑屠宰場,從牛腦中提取一種生物材料。這個經曆大概共產國家的科學家都會共情吧。獸醫出身的高峰應當也幹過同樣的粗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