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雲影

記錄生活,分享感悟
正文

離別在即的久別重逢詩(三)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2022-03-12 10:47:50) 下一個

唐朝安史之亂(公元755年至公元763)給唐朝帶來巨大的政冶動蕩,造成深重的民生災難,很多人的人生軌跡都被這個曆史事件改變了。安史之亂雖然在公元763年結束,但是由安史之亂引起的藩鎮搳劇而引起了一些戰爭與社會動蕩,一直延續到公元785年。唐朝詩人由安史之亂而寫出了一些詩歌的名篇名句,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別,春望……白居易的長恨歌,元稹的行宮,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三首,還有李益的喜見外弟又言別。

安史之亂發生時,杜甫己40多歲了,李益才八歲。在這段動蕩不安的時代裏,李益與表弟很多年沒見了,驟然見麵,猶如陌生人。

 

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益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前四句詩寫李益與表弟這次重逢的場景,李益與表弟幼年離別後因為生活動蕩很久沒見了,這裏的十年應該是泛指,不一定是精確的十年。因為很久沒見麵了,雙方因為年齡成長而使容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李益見到陌生人來訪,問及姓名,驚喜地發現原來是表弟呀。這裏的描述是很富於戲劇性的,詩人的感概,驚喜,傷感都在這開始的四句詩裏。李益與表弟有那麽多的事急於交流,沒有注意到時間的流逝,直到聽到傍晚的鍾聲,才意識到己經天晩了。明天表弟又要遠赴巴陵郡,層層秋山增加人的惆悵與思念。

這首詩前四句體現了詩歌與散文敘事的不同。如果是散文就可以用幾個句子說明前因後果:有一個陌生人來訪問我,問及姓名,才知道是表弟呀。我們十年前因戰亂分離,那時還小,一直沒有再見麵。彼此容貌已經變得認不出來了,今天互通姓名後才又回憶起舊時的容貌。但是詩歌有字數的限製,還要遵循韻律的規則,所以詩人先點出背景,少小分離,長大重逢,然後再倒敘見麵經過。從這個見麵的描述仍然不清楚他們見麵的前因:是在旅途中偶然相遇而且彼此並沒有認出來,直到通報姓名才認出來?還是表弟去拜訪李益?第二種情況表弟應該是有準備而來,而李益則完全是意外。從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兩句來看,應該是表弟來拜訪李益。因為如果是在旅途中偶然遇到的兩個陌生人,互報家姓,不會有"我們初次見麵,你與我表弟同姓呀"的驚奇。但是如果換作另一個場景,李益看到有人特意來拜訪,而且與表弟同姓,就會聯想這個陌生人會不會與表弟有關係,所以說"驚初見",然後說起名字就完全確定是表弟了,彼此回憶起兒時的容顏了。這大約就是所謂的"詩家語",語言簡潔,敘事跳動,意在言外。

 

同樣是久別重逢又即將分別,時代的背景不同,詩句用詞不同,予人的感覺也不同。對比李益的"別來滄海事,話罷暮天鍾"和王安石"示長安君"一詩裏的"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李益幼年時經曆安史之亂,正如詩開題所說"十年離亂",所以與表弟重逢所敘的是"滄海事",語含人生滄海桑田的感觸,所聞的是"暮天鍾",傳達出惆悵的感覺。王安石與妹妹長安君生活於宋朝升平的年代,那時宋朝雖然有邊境憂患,但是國家局勢安穩,平民百姓生活安定。王安石詩中隻是"話平生",而不是"滄海事",因為知道將來會再相聚,所以這次相聚是"笑語",對比暮天鍾和昏昏燈火,前者傳達了一種悵惘的感覺,後者則予人親人相聚隨意而溫暖的感受。

 

大曆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有一首與友人重逢詩寫得很生動形象。這首詩描述對於久違後驟然相聚的不敢置信以及用環境渲染對於即將到來的又一次分別的惆悵感傷。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詩人司空曙在旅館中不期而遇幾年未見的老友韓紳,開始以為是做夢。他們雖然幾年未見,但是還可以認出對方,而不是像李益那樣己經認不出對方了。司空曙與韓紳見麵後互相詢問年齡,顯見容貌己變得蒼老了。對映杜甫的贈衛八處士詩,同樣是"少壯能幾時,   鬢發各已蒼。"的感慨。司空曙的詩接下來描繪客館的景色烘托離愁別恨黯然神傷的感覺:孤伶伶的燈在雨夜發出寒冷的光,濕漉漉幽暗的綠竹煙靄繚繞。這兩句詩情景相生唯美雅致,體現了文人學士的審美情趣。司空曙生活時期(公元766年前後)也包含在安史之亂的時代,這首詩不僅寫與舊友久別重逢的不敢置信與驚喜,也寫今後的人生蹤跡如浮煙無定。將這首詩與杜甫的"贈衛八處士"和李益的"喜見外弟又言別"放在一起讀,因著安史之亂,社會動蕩,民生凋敝,久別重逢後,這三首詩在寫離愁別恨之外,又增添了沉鬱蒼涼,杜甫得知一半的朋友都過世了"訪舊半為鬼,   驚呼熱中腸。",而李益則是"別來滄海事",人生身不由已,變化如滄海桑田。題外話,這首詩裏的韓紳可能是韓愈的四叔韓紳卿,而司空曙與另一個著名詩人盧綸是表兄弟。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

平民百姓總是戰亂的受害者,而且身不由己,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這四首久別重逢又離別在即的詩,描繪了與久別親友重逢的喜悅與美好時光,抒發了對又一次離別在即的憂愁感傷。因著作者所處吋代的不同,身處戰亂的杜甫,李益和司空曙的詩較身處安定時期的王安石,除了共同的離愁別緒外,又多了一些人生滄桑的沉鬱悲涼。

最近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烏克蘭國家陷入戰亂,百姓逃離家園。在電視上看到烏克蘭平民正在經曆的苦難,讓人不禁感慨萬千。願世界和平,百姓能安穩地生活。

 

 

 

3/12/2022

莊科長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