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正文

【獨步天下】唯識十一之:吉祥三寶

(2022-03-07 09:21:14) 下一個

今天繼續講《大乘莊嚴經論》。

今天講吉祥三寶。

這個不是在春晚上唱歌的吉祥三寶,

而是說的佛門三寶:佛, 法, 僧。

 

若人歸三寶  大乘歸第一

一切遍勇猛  得果不及故

 

釋曰:“一切歸依三寶中, 應知大乘歸依最為第一。 何以故? 由四種大義自性勝故。 何者四義? 一者一切遍義, 二者勇猛義, 三者得果義。”

 

何者四義?

一者, 二者, 三者, 好像沒有四者。

這個大家不必吹毛求疵。

說法開示的時候, 有時難免口誤。

人都一樣, 你說話時, 也難免講錯話。

 

在佛門中, 我們常常講皈依三寶, 就是皈依佛法僧。

其實就是皈依佛。

沒有佛, 何來法, 何來僧?

隻是因為佛已經滅了, 沒有辦法皈依佛了。

隻好皈依佛傳下來的法, 以及佛的弟子, 就是僧了。

 

可是佛臨滅時說:“四十九年, 不曾說一字。”

那就是說佛不承認傳過法。

沒有傳法, 就沒有得法的弟子 。

於是, 沒有法, 也沒有僧。

什麽也沒有, 何來三寶?

皈依什麽?

 

釋曰:“菩薩善生有四義。 一者種子勝, 以菩提心為種子故。 二者生母勝, 以般若波羅蜜為生母故。 三者胎藏勝, 以福智二聚住持為胎藏故。 四者乳母勝, 以大悲長養為乳母故。 複次善生者。由勇猛故恒得勝身。”

 

福德及尊重  有樂亦苦滅

證樂證法陰  習盡有滅舍

 

菩提心,

般若波羅蜜,

福智二聚住持為胎藏,

大悲長養,

 

這些都是彌勒菩薩在教授修行的法門, 也是他認為一個佛菩薩應該要具備的品質。彌勒菩薩認為, 照此修行法門, 勇猛精進, 就能成就。

這些法門, 你如果仔細看,

關鍵還是在種子。

一者種子勝。

 

所有他說的這些法門是為了一個目的:

剔除壞的種子, 發揚善的種子。

求樂而滅苦。

 

我們上本書說了欲界天。

欲界天就是求樂。

所以彌勒菩薩現在還在欲界天求樂呢。

 

有智慧的修行人, 會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我們修行的目的是什麽?

是為了解脫生老病死, 而不是求樂滅苦。

 

世尊本是太子, 什麽樣的樂他沒有? 山珍海味, 金銀珠寶, 綾羅綢緞, 美女嬪妃, 應有盡有。

結果世尊出家了。

苦行林六年苦行, 衣不遮體, 食不果腹。

結果世尊喝完羊奶, 走了。

 

世尊初轉法輪, 度化五比丘, 就是四個字:苦集滅道。

沒有苦, 沒有樂, 就是道。

六祖慧能接著說:

沒有善, 沒有惡, 就是本來麵目, 就是道。

 

求樂滅苦, 揚善棄惡。

從根本的方向上來說就錯了。

本來沒有。

如何求, 如何滅?

如何揚, 如何棄?

 

昨天, 用大便做了個例子?

大便給人吃, 是惡。 給蔬菜, 就是施肥, 是善。

如果你是宇航員, 到了月球, 憋不住了, 拉了一泡屎, 而後回來了。 請問:“月球上那泡屎, 是善是惡?”

非善非惡, 因為月球上沒有人和蔬菜, 不受那泡屎的影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