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夫話吧

談醫療、談養生、談人文、談人生 – 聽趙大夫怎麽說
個人資料
趙大夫話吧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共戰神粟大將為何挨整、平反艱難?

(2024-06-08 08:37:06) 下一個

粟大將,在當今廣大軍迷的眼中,是無冕之王、沒有元帥軍銜的元帥。究其原因,當然不是紅軍與抗戰時的表現平庸,而是因為粟大將在解放戰爭中的逆天表現。

1. 粟大將的主要功勳

有好事者將粟大將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做出如下歸納,本人沒有進行核算,不知是否準確無誤、少誤,還是全誤?

1)解放戰爭頭半年,我軍進行較大戰役22次。殲敵2萬人以上者3次,粟大將指揮了2次;殲敵3萬人以上者1次,為粟所指揮。

2)解放戰爭第一年,我軍進行較大戰役42次。殲敵2萬人以上者11次,粟大將指揮了6次。殲敵3萬人以上者8次,粟指揮了4次。

3)解放戰爭開始到渡江戰役前,不算三大戰役和太原戰役,我軍進行較大戰役103次。殲敵2萬人以上者35次,粟大將指揮了10次;殲敵3萬人以上者20次,粟指揮了8次。

如果上述總結正確,或大部正確的話,按照古語“木秀於林而風必摧之”的說法,必將遭人嫉恨或忌憚。加之不少人認為粟大將的軍事水平與政治水平並不匹配,而且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照此說法,一旦戰事結束,粟大將的日子就不會好過。

2.粟大將的四大罪名

果不出所料,粟大將在58年軍委擴大會議上遭到批評或批判。其“罪名”主要有,一是一貫反領導,與陳總、聶帥和彭總三位領導都搞不好;二是向黨要權,“向國防部要權”;三是爭奪軍隊領導權;四是告洋狀。

罪狀總要有事實根據,據說有下列事實:

新四軍時期1943年在淮南黃花塘批鬥陳總,最終趕走陳總,後人把罪名推到了饒政委頭上,其實當時粟大將等都是積極的參與者。

據說聶帥擔心主席事情太多,因此要求軍隊方麵的報告,都要經他批閱後,再根據情況看是否有必要上報。然而粟大將卻事事匯報,冷落了這位元帥,主席肯定了粟大將,使聶帥受到批評並檢查,因此留下芥蒂。

1951年擔任副參謀長的粟大將以總參謀部名義調誌願軍5個軍15個師回國。違背了“有關國防部署調整方案、計劃,以及國防要地步兵師以上部隊,特種兵團以上部隊的調動,均應用軍委名義批準,呈主席閱後發出。”

1955年6月,粟大將自行布置準備攻占馬祖列島(福建閩江口外)。此事因為福建軍區副司令皮中將認為不妥被彭總知道,認為粟大將繞開國防部長擬定作戰方案有越權之嫌。

1955年粟大將任總參謀長半年後即提出劃分國防部與總參職權,始終沒有回應。

1957年訪蘇時,直接到莫斯科向蘇方要國防部與參謀部職權劃分的文件資料。一般情況下,中國國防部是國務院下屬機構。中方想了解蘇聯國防部職責權限,最低應由總理向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相當總理)提出,而且事先必須經主席同意。粟大將已是第四次出國,未經請示,向蘇方索取國防部職責資料,是有違外事紀律嫌疑的。

陳總在批判粟大將會議上說:粟大將“爭權利,跑到外國去找點根據”。不僅指名道姓說他“陰”,而且慷慨激昂,一針見血,把本來以反“教條主義”的批判轉到了對粟大將“個人主義”的人身攻擊。

彭總表揚陳總“陳同誌的發言對我們有很大教育意義,對我們反個人主義有很大作用”。

聶帥的發言比較嚇人:“作為總參謀長來講,有了嚴重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這不是做小偷,而是要做大盜,大盜盜國!”

粟大將先後在大小會議上檢討了八次,被迫承攬了幾乎全部罪名。粟大將最終沒有成為敵我矛盾。 軍委擴大會議結束後,粟大將被解除了總參謀長的職務,調任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黨委第一副書記,至此開始擔任閑職,坐上了冷板凳。

84年2月5日下午4時33分,粟大將去世。臨終,他也沒有得到徹底平反。

94年12月25日,劉、張兩位中央軍委副主席共同署名的“追憶粟同誌”文章,在“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同時發表,此乃粟大將得以徹底平反的標誌。

3.粟大將遲遲沒有平反的原因

1)主席方麵


粟大將功勳卓著、性格孤傲、不尊重上級領導。從主席的角度看,肯定有敲打的必要。58年軍委擴大會議,肯定不是背著主席開的。但粟大將畢竟是嫡係人馬,又沒太大個人野心,敲打是必要的,但沒必要徹底打倒。所以文革後期,粟大將被委以重任,主抓國防工業,也就不奇怪了。粟大將的待遇與彭總相比,顯然有天壤之別。

把粟大將沒有徹底平反,歸於主席,確實不太客觀。

難怪粟夫人有些激動地說:“我巴不得是主席整粟裕!你想想主席要整的人,1976年後,哪一個還沒有平反?地富反壞右都一風吹全平了反!”。

2)鄧政委

鄧政委是58年軍委擴大會議的決策者及參與者之一,在徐蚌會戰的領導權和功績方麵,與粟大將確有爭鋒之嫌。坊間不少人認為,粟大將遲遲沒有平反,是鄧政委的意思。然而粟大將徹底平反於94年,而鄧政委97年去世。從這一點上說,邏輯上也講不通。

3)林總

林總是58年軍委擴大會議的參與者不假,但起多大作用,和他真實的態度不得而知。

有人聲稱,很少誇人的林總,也惟獨對粟大將讚揚有加,而且還把粟的用兵比做神仙之舉。解放戰爭中其他戰區的戰況通報林總基本不看,華野的戰報林總卻都認真研讀。豫東之戰勝利後,林總感慨地對後來的空軍司令劉上將說:“粟盡打神仙仗。”見劉沒聽懂,林總接著又解釋道:“像豫東戰役那樣的仗,我是不敢輕易下決心打的。”

4)陳總

陳粟倆人長期合作,默契有,矛盾和不滿肯定也不少,否則陳總就不會在批判大會上說他“陰”。然而陳總72年就已去世,與粟大將的平反無關。而且後來兩家成了兒女親家,可見問題不大。

5)聶帥

聶帥是後來的軍委楊副主席聲稱的,粟大將得罪的兩個半元帥(彭總、聶帥、陳總)之一,而且在去世時間(1992年)上也比較相符。但聶帥在粟大將平反這件事情上能起多大作用,就很難說了。

粟大將在解放後幾年,就遭整肅,從此坐上了冷板凳,直至94年徹底平反,遭受了數十年的冤屈。沒能在建國後,充分發揮他的才幹,不但對國家,還是個人都是極大的損失。但另一方麵,粟大將雖遭受冤屈,但與同為戰神的林總、彭總相比,其結局則是大大地好,這一點可與劉帥相比。

縱觀中國曆史,洋洋數千年,真正令人關注的朝代並不多,無非是秦漢、唐宋、明清等。本朝鑒於建政的艱辛及後來在全球的影響,可以想象,數千年後,必是令人格外關注的政權之一。到那時,林彭粟也將會像韓信、秦叔寶、關張趙馬黃一樣,為曆代中華後人所稱道,從而名垂千古。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也值了。

第一次看粟大將的視頻。粟大將雖是湖南人,但口音不重,很好懂。徐蚌會戰是粟大將軍事生涯的巔峰之作,聽聽他怎麽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liu98065 回複 悄悄話 七拚八湊。粟裕根本沒被打倒,隻是被棄用,這怎麽平反?會議中那麽多他的領導批評他,難道都是造謠,居心叵測?難處是如何否定這些老領導的發言?這不是路線之爭而是人品的認定。上級領導質疑粟裕的人品,然後不予重用,誰能多說什麽?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有人聲稱,很少誇人的林總,也惟獨對粟大將讚揚有加,而且還把粟的用兵比做神仙之舉。解放戰爭中其他戰區的戰況通報林總基本不看,華野的戰報林總卻都認真研讀。豫東之戰勝利後,林總感慨地對後來的空軍司令劉上將說:“粟盡打神仙仗。”見劉沒聽懂,林總接著又解釋道:“像豫東戰役那樣的仗,我是不敢輕易下決心打的。”】
林彪和粟裕,可能都把對方看作國內唯一和自已在一個水平的將才。
不過兩人的風格還是不一樣。
粟裕敢打險仗。像在孟良崮包圍74師,自己又被國民黨軍隊包圍,哪點出了差錯,可能造成大敗。
而林彪小心謹慎,不愛打險仗,即使哪點出了差錯,也不會造成大敗。
林彪看粟裕的戰例,也許就像聶衛平看李昌鎬的戰例一樣。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粟大將在解放後幾年,就遭整肅,從此坐上了冷板凳,直至94年徹底平反,遭受了數十年的冤屈。沒能在建國後,充分發揮他的才幹,不但對國家,還是個人都是極大的損失。但另一方麵,粟大將雖遭受冤屈,但與同為戰神的林總、彭總相比,其結局則是大大地好,這一點可與劉帥相比。】
說得非常對!
粟裕、劉伯承雖坐冷板凳,實際上是因禍得福,正是因為沒實權,而得以善終。像範蠡,幫越王實現霸業,即泛舟五湖。
相比之下,林彪、彭德懷卻正因為有實權,而沒能善終。狡兔死,走狗烹。

Kaile 回複 悄悄話 江胡在位時都想給粟徹底平反,但阻力很大---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什麽時候說粟裕是反革命了?黨內批評都不行,都要改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