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老兵

數十年研究國際戰略頗有心得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原創)為什麽歐美對奧密克戎病毒如此恐慌?

(2021-12-20 12:22:50) 下一個

多倫多老兵原創,歡迎轉發



(原創)為什麽歐美對奧密克戎病毒如此恐慌?


最近,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日本等國近日陸續報告感染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毒株的確診病例。為防範該變異病毒傳播,多國緊急取消航班、限製旅客入境、升級防控措施,美國紐約州宣布進入災難緊急狀態,日本甚至宣布封國,可見現在西方國家對這種變異病毒非常恐慌。






那麽,為什麽歐美對奧密克戎病毒如此恐慌?先解釋疫苗:


全球有一百多個大型醫藥和生物科技公司在研製疫苗,主要有:中國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科興公司等研製的3個滅活疫苗;美國有3個,包括莫德納公司的mRNA疫苗、輝瑞公司的mRNA疫苗、Inovio公司的DNA載體疫苗(mRNA和Inovio都屬於核酸疫苗);英國有1個,是牛津大學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大體上可以分成“滅活疫苗”和“核酸疫苗”兩條研製路線。
 




 

 


核酸疫苗包括mRNA疫苗和DNA疫苗,是將編碼S蛋白的基因,mRNA或者DNA直接注入人體,利用人體細胞在人體內合成S蛋白,刺激人體產生抗體。通俗的說,相當於把一份記錄詳細的病毒檔案交給人體的免疫係統。
 




 

 


核酸疫苗的優點是:研製時不需要合成蛋白質或病毒,流程簡單,安全性相對比較高。核酸疫苗是全世界都在積極探索的疫苗研發新技術。但這種疫苗的技術太新了,還沒有成功先例,所以也不知道研發過程中前方哪裏可能有坑!而且價格較貴,對冷鏈運輸要求高,特別是沒有大規模注射人體的經驗,產生的後果不明確。

滅活疫苗是傳統疫苗製造手段,是最傳統的經典技術路線:即在體外培養新冠病毒,然後將其滅活,使之沒有毒性,但這些病毒的“屍體”仍能刺激人體產生抗體,使免疫細胞記住病毒的模樣是注射已經滅活,從而產生抗體和細胞免疫。

 




 

 


優點是經典可靠,對冷鏈運輸要求低,特別對接種的後果比較清楚。缺點是研發進度緩慢,需要大規模人體反複實驗。所以中國公司在新冠得到控製時不得不去巴西等疫情仍然泛濫國家去做接種實驗。

西方國家走的是核酸疫苗路線,原因是來的快,因為當時西方國家疫情已經非常嚴重了。另外一個原因與資本有關,那就是利益驅使。因為能盡快研製疫苗意味著極高的利潤,而滅活疫苗周期長,不符合資本最大限度獲取利潤的本性。所以西方國家基本都走了核酸疫苗路線。

問題是,核酸疫苗技術未經大規模實踐檢驗,引起的後果不明確,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大問題,小則可能無法抵抗病毒,大則引起人體嚴重後遺症。

擔憂終於成為現實:奧密克戎毒株的突然爆發

奧密克戎毒株的身上,發現了駭人聽聞的50個突變,遠超德爾塔毒株,其中32個突變位於刺突蛋白上。

刺突蛋白是病毒借以侵入人體細胞大門的鑰匙,也是如今歐美核酸疫苗的主要免疫靶點。歐美賭核酸疫苗,賭贏了,這種新技術確實可以用。

但如今,奧密克戎有足足32個刺突蛋白出現了變異。

在最好的情況下可能使疫苗的效果降低 40%,那最壞的情況呢?
最壞的情況,就是所有的被當做靶點的刺突蛋白全部變異了,導致疫苗完全失效,效果降低100%。
就是說歐美疫苗可能全白打了!

雖然這種刺突蛋白大規模變異的新病毒,對目前市麵上所有的疫苗都有影響,但是對歐美mRNA疫苗的影響遠比中國的滅活疫苗大。西方國家很可能會在疫苗上賭輸了。


此外,西方大規模推廣核酸疫苗的後果現在還不清楚,會不會造成對人類毀滅性打擊是個疑問。可能:西方那些反對打疫苗的民眾是贏家呢,且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