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老兵

數十年研究國際戰略頗有心得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原創)?美國的印太戰略必然失敗

(2021-01-18 12:53:11) 下一個

 

?

(原創)?美國的印太戰略必然失敗

 

地產老黃


川普離任前解密了一份關於2018年美國製定的“印太戰略”框架的敏感文件,這個印太戰略的核心是對付中國。川普公開這份秘密文件的目的是要迫使就要上台的拜登政府繼續遵從這個戰略。估計,拜登政府應該會在這點上繼承川普的遺產,實行這個戰略。

 


其實川普政府製定的這個戰略與奧巴馬政府時期製定的重返亞太戰略基本框架相同,目標都是遏製中國,隻不過把框架範圍擴大到印度洋而已,所謂新內容無非是要在印度洋慫恿印度對抗中國。

 

我們先看看奧巴馬時期推行的重返亞太戰略。美國從2012年開始推行重返亞太戰略現在是什麽結局呢?

當年美國糾結了日本、澳大利亞、韓國、菲律賓、泰國、印尼等組成聯盟一起推行這個戰略,利用台灣牌,策動越南加入。在政治上用所謂“民主”普世價值作為旗幟,經濟上搞TPP,軍事上用所謂第一島鏈圍堵中國。


這個戰略的關鍵是聯盟的建立,沒有亞太諸國作為堅定盟友是無法順利推行的。但結果是韓國沒有興趣,泰國、菲律賓、印尼拒絕加入,越南首鼠兩端。能夠聯盟的隻剩下與中國經貿密切的日本和澳大利亞,根本無法形成圍堵中國的包圍圈。至於台灣這張牌打的也不是很順利,當時的馬英九政府與北京領導人眉來眼去,台灣在經濟上與大陸更加不可脫離。那個“民主”普世價值的旗號也沒有得到相應,大家都明白美國的那麵政治旗幟沒有經濟援助做底襯就是一句空話,可是財政上捉襟見肘的美國拿什麽經濟援助給其他國家?


在經濟上,美國搞的TPP一直困難重重,直到奧巴馬政府結束都沒有完成。加之中國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TPP圍堵中國的戰略價值大大降低。倒是亞太國家(包括美國)與中國的經貿往來更加密切,包括美國在內,他們最大貿易國都是中國。人家為什麽要犧牲自己經濟利益為美國戰略火中取栗?

 

 

軍事上更沒有其他國家響應這個戰略。雖然日本和澳大利亞也派出幾艘軍艦戰機配合美軍行動,但大多時候口頭說多實際動作少,做做樣子而已。美軍隻能自己勉為其難的從萬裏之外趕來單打獨鬥在南海和台灣海峽搞事,結果因為軍艦出動過於頻繁超長巡航導致事故頻發。


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可以說是失敗的,至少是難以推行。


看看奧巴馬政府時期的那個亞太戰略,再看看川普政府製定的印太戰略,失敗的結局就基本上可以預見到。


美國的這個印太戰略與亞太戰略相比無非是擴大了範圍到印度洋和增加了個印度。如果這個亞太戰略能夠成功推行,印度的態度是關鍵。


美國搞出這個亞太戰略,是看到印度與中國在邊界問題上有衝突,一度劍拔弩張,幾乎開戰。於是就認定印度必然會與中國對抗,加入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行動行列。可是,老黃我認為美國人並沒有搞明白印度人想要什麽,不清楚印度的宏大戰略目標。印度有印度自己的發展戰略,印度總理與美國總統一樣也想讓印度偉大呢。

印度自獲得獨立激發起的強烈民族主義意識就有了建立一個印度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建立的戰略架構的核心是主宰從非洲沿岸、阿拉伯半島、波斯灣到東南亞的整個印度洋,要成為環印度洋地區的盟主/霸主。印度偉大的戰略驅動下的印度怎麽可能甘心為美國的戰略當個馬前卒?太小看印度人了!印度偉大的戰略發展下去還會與美國的印度洋和中東戰略發生衝突呢。美國牢牢控製的波斯灣產油區也是印度想控製的,印度要把印度洋變成印度的內海。印度與中國有邊界衝突,但對抗中國不是印度的最主要戰略方向。想一想就明白,印度應該向北傾全力仰功海拔數千米的西藏高原還是向南控製遼闊的印度洋,那個更符合印度的戰略利益,那個更現實和容易些?當然首選是南向印度洋了!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衝突是印度國防上的重中之重,印度一直想打敗巴基斯坦,迫使其成為印度的附庸。印度還要東向進軍東南亞,事實上也與孟加拉和緬甸有邊界問題。這些衝突矛盾都比印度與中國邊界衝突重要。印度為什麽要與在實力上遠超自己的中國戰爭?隻要有基本智商的印度戰略家都不會主張與中國開打。至於近年來為何印度在中印邊界挑起紛爭,其實是印度現任政府煽動民族主義情緒,轉移國內矛盾視線的政治操作。中國真的認真起來,印度就會老實下來,印度決策層還是明白人多,印度人很聰明的(一個新加坡人告訴老黃的,新加坡有很多印度人)。


美國要把印度拉入他的印太戰略就得給印度實際經濟利益。可是美國在經濟上能給印度什麽好處?印度自莫迪政府上台後提出了“印度製造”主義,目的是推動印度工業製造業的發展。印美貿易,一直是印度出超,2018年印美貿易額1450億美元,印度出超250億,隨著印度製造的強化,印美貿易印度出超局勢隻會越來越大。這與川普政府美國偉大戰略的核心恢複美國製造業有嚴重衝突。因此美國2019年終止了給予印度的最惠國待遇,並且對印度數十億美元產品加增關稅。美國不能在經濟上給印度好處,印度為什麽要跟著美國指揮棒走?

 

 

在軍事上,美國會給予印度一定支持。比如2020年2月川普訪問印度期間,美印達成30多億美元的軍售協議,包括24架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和6架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等。據說還有近百億美元軍售在談判之中。但是熟悉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軍事裝備大多數是從俄羅斯進口,數量比從美國進口大數倍。比如近來印度僅僅購買的5套俄製S-400防空導彈係統就花費了50多億美元。印軍軍事裝備體係是俄製,讓印軍放棄俄羅斯體係轉而采用美製很難。印度對西方國家一直抱有警惕,印軍軍事采購絕不提一個籃子,而是俄羅斯為主,其他多國為輔,因此印度也不會在軍事上依賴美國。


地緣上印度的印度洋戰略與美國控製中東、波斯灣的戰略衝突,在經濟上美國偉大(拜登也必須繼承)與印度製造矛盾,在軍事上印度不肯離開俄羅斯與美國緊密合作,美國怎麽能順利把印度套入圍堵中國的印太戰略四架馬車上?何況,印度與這四駕馬車中的日本、澳大利亞也沒有太多的利益關聯,得不到他們的什麽利益。在美國眼中,印度隻是其執行這一戰略、向中國施壓的工具之一。憑什麽聽任美國驅使去圍堵占據經濟、軍事和地理優勢的中國?印度的好處在哪裏?


此外,印度人也看清楚美國的實力在無可挽回的衰退,美國其實已經無力向冷戰才結束時那樣頤指氣使,想打誰就打誰了,美國的戰略收縮不可避免。美國拉印度搞印太戰略是需要花錢的,成本會非常高昂,美國能支付得起高昂的代價嗎?美國拉攏印太地區國家對抗中國,是想讓這些國家與中國前沿對抗,美國則在後麵漁翁得利。在這樣大勢下,印度為什麽要跟著日益沒落的美國跑?


印度總理莫迪曾經說過“印太”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不是一個戰略概念。他說,“印度不把印太地區視為一個戰略、一個排他性的俱樂部或者一個尋求主導權的集團。我們也絕不會認為它是針對任何一個國家的。”顯然,莫迪講話與美國“印太戰略”並不合拍。印度不可能被美國“收編”,成為其“馬前卒”,印度仍將繼續維護其“戰略自主”政策,遊走於大國之間,從各方得到好處。


所以,美國的這個印太戰略與之前的那個印太戰略一樣會遭遇失敗,因為美國拉進這個圈子的各方都各有各的打算,都不願意為美國偉大犧牲自己的利益。

老黃一家之言,多予指教
(2021年1月18日多倫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