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夏日重遊渥太華

(2023-08-07 05:57:42) 下一個

 

夏日重遊渥太華

 

七月底的一天,兒子告訴我們,兒媳即將告別一年多的產假,八月上旬將重返工作,趕在此前,他們已為全家預定了八月一日開始的三天渥太華自駕遊。對於這樣的安排,秋天即將入讀小學的長孫自然歡樂雀躍,對全家六口的首次出遊,太太讚成有加,而我,已太太說出了我的心聲,內心更不平靜,因為這將是我第三次出遊渥太華,時隔三十年後。

上午,兒子開著SUV帶著全家向渥太華駛去。坐在車上向外看去,熟悉的道路,熟悉的風景,我思緒萬千,三十年前往事,三十年家庭變遷曆曆在目。第一去渥太華是在1992年的初夏乘長途汽車去的。那不是旅遊去的,是時加拿大科學院(NRC)的一個研究所對我的工作感興趣,希望我前去工作,特邀請我去麵談。NRC的研究設施,芳草鋪地綠樹成蔭的環境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NRC方麵承諾盡快辦好相關手續,不巧的是不久由於經濟衰退,政府凍結了所有招聘,機會得而複失,也改變了人生軌跡。第二次是1994年加拿大國慶那天,新拿到駕照的我們開著新買的二手車帶著時年十一歲的兒子去渥太華觀光的。在國會山莊前國慶集會上掂起腳跟如願地見到了在主席團就坐的時任總理克裏田。至今常感愧對兒子的是,當年從零開始的我們隻能為他提供了一次能省則省的旅行。

三十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三十年對我們的人生是怎樣一個時間跨度!是人生的大部,是白手起家,有奮鬥的艱辛,也有希望顯露的喜悅,如今小家變成了六口之家。在車上一歲多的小孫子不時為束縛在小車座位裏表達不滿,大孫子總喜歡和爺爺嘻鬧,使旅程增添了歡樂的氣氛,不知不覺中經過四個多小時車子開進了溫哥華。

兒子兒媳為這次渥太華之行預先做足了功課,旅店就選在市中心,步行幾十步到路口就能見到幾百米之外的國會山莊正門,所有景點的參觀門票預約到位。到達渥太華的當天下午,首訪了加拿大科學技術博物館,生動翔實的實物和文字介紹了加拿大火車,汽車,通訊,工業技術的方方麵麵發展史,六歲多的長孫穿梭於展台之間,或在展台前在專為兒童設計的相關內容遊戲機上玩一把,滿足了好奇心,又長了知識。

依據預約的時間,第二天上午十時,我們一家準時來到惠靈頓大街,依次參觀了加拿大參眾兩院,見識了加拿大政治體製和議員們履行職責的方式和工作場景。 國會山莊正在進行為期十五年的維修裝飾,參議院暫設在惠靈頓大街東側一幢大樓。聯邦政府機關設在國會山莊東西兩幢英式建築,在東大樓裏,早年政府總理,總督辦公室保持依舊。在參觀間隙,在惠靈頓大街的Rideau運河河口向北,但見渥太華與魁北克隔著渥太華河相望。上午的參觀行程中長孫除了新奇並沒有更多興趣,坐在推車的小孫子更不用說了。下午依約參觀了加拿大造幣廠,那些精密造幣機吸引了長孫的眼球,特別是機器持續吐出一排排硬幣的情景。最後作為爺爺爺奶奶的我們為他買了一套2023年硬幣,他滿心歡喜地離開。

第三天上午10時,兒子兒媳預約了觀看國會山莊衛兵上崗儀式,蘇格蘭著裝的儀仗樂隊,奏著一曲又一曲的蘇格蘭樂曲,穿過惠靈頓大街,從正門入口,從右側繞廣場草坪一周後在廣場正中立隊演奏,完成整套節目後緩緩向左側離開。長孫始終異常興奮,盡管未必看懂。節目過後,一家踏上了歸途。車子路過Kingston,在千島湖畔一家露天飯店用了午餐,享受了美味加湖景,然後繼續回家之路。 沿途歡聲笑語夾帶著小孫子不時的“抱怨”。

三天的渥太華之行是快樂的,令人難以忘懷的。要說渥太華有什麽特色,最主要的是首都的政治功能,惠靈頓大街宏偉的帶有英國皇家風格的建築,與作為經濟中心的多倫多是鮮明的對照。渥太華諸多花團錦簇的步行街及兩旁露天酒吧和飯店,仿佛置身於歐洲文化和習俗的氛圍。隨處可見的法文招牌和說法語的人群,明確告訴你這裏是英法裔混居地區,在渥太華河對岸就是魁北克,安省和魁北克以渥太華河分界。佩服政治家們的智慧,把首都設在安省和魁北克邊界對於安撫法裔從而抑製魁北克的分離傾向是多麽的明智。

三十年後重遊渥太華,景觀並無大變,但我和太太已從中年邁入古稀,當年操控方向盤的我們坐到了受照顧的位置,當年尚是童年的兒子挑起了大梁,不能不感歎,山河未變,人生易老。 不過,當年奮鬥,晚年家庭溫馨也是極大的欣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