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龍師講課文集 2019年6月12日北京

(2022-05-11 21:20:06) 下一個

2019年6月12日北京講課

晴天整理

入唯識見與藏傳佛教觀修的三個次第 

沒有神識入胎,生命這事兒是不可能實現的,不是說僅憑男女和合就能造出生命來,實相比現象要深多了。唯識今學是在夢裏麵講的,唯識古學是在醒位上講的。現在的西方宗教還是在夢裏講,隻是名言上的宗教、名言上的一神教、第一因,和真實的天道還是不同的。當年玄奘法師也沒理解一能變,以至於後來窺基弟子對圓測講唯識古學有不同的看法。

什麽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牽扯到能相第一因的建立,西方宗教犯的錯誤,是把人類的認知作為緣起的第一因,以人為本就是最好的證明。現代科技不是講得很清楚嗎?現在有試管嬰兒,人什麽都可以造出來,我們已經可以替代上帝的職責了。在我們沒有接觸變現理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接受,學佛一旦接觸變現理,覺知的生命層麵就不一樣了。唯識變現理是很深的,我們是以個體的視角來看世界的、是以夢境裏的視角來看的,不是依能相變現的境覺視角,引入背景的看是全息的、有生命的。

我們過去學佛有一個問題,顯密修學都是以個體來建立觀修境。還有我們的觀心,包括劉校長發的觀心法門,多數是落在個體上,沒有引入境相的覺知。我們放過一個印度禪師薩咕嚕的演講視頻,薩咕嚕在他的講座裏有一個內容,我們都忽視掉了。薩咕嚕說這片麵包是在你體外,當你把它吃進去以後,它就變成是你的一部分,這麵包到底是在你的外邊,還是在你的身內?薩咕嚕說我們一進來首先看到的是這個境,如果引入境覺的話,你的目光所及都是你,而不是僅以身體為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你的身識和心識的差別,我們很容易弄混,個體的認知多數都是安住在身識上。為什麽我們說根境識的覺受和心境識是不一樣的?根境識是以身體為界限,薩咕嚕說這個麵包片,一旦吃進去就突破了身識的界限,你的目光與心念所及,就突破了你的這個界限。很多人念佛,如果以身見念的話,結果一定是對待的,比如小中觀講心識和外境、心性和法性的相對。如果依心境識念佛就超越了對待,心境識實際上講的就是法相唯識,在漢地叫唯識,在藏地叫大瑜伽,大瑜伽的生起次第才超越了心識和外境的對待。

我們在新疆講過大瑜伽,大瑜伽修學不關身口,行人把根境識變成心境識。你觀身口意是以你為中心,所觀肯定是對待的,所以學佛不要小看法相唯識,這些我們以後還會講。佛說修學要入唯識見,入唯識見要懂得能緣變所緣。入唯識見在藏傳佛教要經過大瑜伽生起次地、無比瑜伽圓滿次第和無上瑜伽生圓雙運來完成。生起次第就可以離對待,圓滿次第觀所有顯現都是心的行相,實際八有就是八不,到生圓雙運就沒有外境了,一切顯現都是心,這塊兒內容在哪本經裏有?佛在《入楞枷經》裏講得很清楚。過去我們沒有談,以後這些都要講。學佛入唯識見,這句能緣變所緣就是竅決,這句話在藏傳佛教用三個次第的觀修來完成。大瑜伽通過生起次第的修學進入一心,這時你的世界觀就要轉依一心了,最重要的就是根境識一定要轉變成心境識,如薩咕嚕說的,你眼睛看到的都是你的身。

同樣,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比喻就是鏡子,我們也說成喻境。天空中的月亮很遠,用一盆水就可以把月亮帶到麵前。我們去公園經常會看到這麽一個現象,站在湖邊看,遠處的高樓都能倒映在水裏,實際那些樓離這個水麵有好幾站地遠,但是照樣可以投影過來,同樣,空中的月亮離地麵也很遠,通過水麵也能顯現,這就是心境識的境界。鏡麵如水,天道的青金石幹淨得有如鏡麵,能清晰地反映出三千大千世界的影像,以我們的目力頂多看十裏。攝影師到香格裏拉梅裏雪山拍風光片,在半山腰上找到一個小水塘,隻是一米見方的一個水坑,清晨的陽光投影到水麵上,直接能把雪山的倒影拍出來,從光學上講,水麵把遠處的景物借調過來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把水麵比喻為心,道理也是一樣。你理解的境界自然超出了根識,這個能聽懂嗎?

我們修學唯識引入境相的概念,這在佛法修學就是一場革命,是宗教體驗的革命。過去傳統修學都是落在根識上體驗,甭管是觀心識、觀外境,很容易落在色身上。觀修引入境相的話,境覺就是你的背景,聽懂了嗎?如果你是以個體觀心的話,就很容易把這個心放到身心裏,如果是依境相觀修,就能體會識變眾生與法的境覺,觀修背景就完全不同了,這內外間隔的個體與境相完全是兩個概念。

個體念佛,念阿彌陀佛蒙佛接引,是站在凡夫唯識上念佛,站在境相上念佛,整個背景就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你念阿彌陀佛就是佛念佛、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是給一切有情一個真實之際。把極樂世界看成一心,就是一切有情的背景,佛說淨土菩薩所做是真實功德,那就完全不同了。所以佛說圓人修一日,庸人修一劫,這還是很客氣地講,因為圓覺與虛妄分別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這能聽懂嗎?

我們以後講真實的佛法,要超越以前的內容。以前我講過,佛法身的教法和報身、化身是不一樣的,法身的教法就是一個信字,但這個信是有層麵的。比如說,這次你的講課也不是很滿意,跟完成任務似的把信仰這塊兒講完了。我不是讓你講兩個題目,是要講出信仰的兩個不同平台,緣起是個體麵對的,還沒有談到平台的問題,學佛一旦談到平台,背景就出來了,生命本身是全息的,再看《華嚴經》講的十玄門就能理解了。從個體根境識不能進入大乘修學,依心境識才能理解大乘佛教。比如說唯識今學和唯識古學,一個是在夢裏,一個是在夢外。

田老師一直給我推薦一個美國來的朋友,說他可以聯係社會的專家學者對話。他不明白我們這裏講佛法隻跟佛菩薩對話,很少跟神對話,我們跟神對話的目的主要還是跟佛對話,學佛跟人對話我們不感興趣。因為跟人對話不是我們的強項,社會上各行各業都有精英,都是在緣起裏競爭產生出來的。學校主要解決的是生死問題,探討的是生命實相。這塊兒跟人對話沒有意義,我們這樣說不是對人家有意見。

人類認知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有問題的平台,產生問題的平台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學佛必須超越你的世界觀。你現在做工作必須得跟人對話,你跟神對話人家不回應你,跟人對話與跟佛對話的內容是不同的。上次講到香積佛國的菩薩都是香雲,六識平台是聚脂菩薩,七識平台是散脂菩薩。散脂菩薩沒有眼耳鼻舌身意,這些器官你安在哪兒?菩薩是雲的狀態,隻有聚脂才具備根識,這麽一講就很清楚了。散脂菩薩雖然沒有根識,但七識具備根識的功用,散脂菩薩可以顯現成聚脂菩薩,聽明白了嗎?實際上夢境中的我們就是散脂菩薩,夢裏的一切都是電信號,電信號一定是散脂的,聚脂菩薩在大腦裏也裝不進去,唯識教法講上上含攝下下,七識含攝六識。

比如說網上播放的靈魂視頻,都是個體認知的習氣,神識往生不了,都是認知比較執著,靈魂顯現出人形的樣子,就如我們在監控攝像中看到的。靈魂是天道獨有的,在佛法裏沒有,因為聚脂在能相看是不存在的,聚脂是依識變而存在,這個放在夢境裏講就很清楚了。放在世間來說,我們感知不到地球的自轉,因為我們的認知跟地球自轉的頻率不同步。

我們現在要做的工作是學懂大唯識如來藏教法。從科學來說,第四次革命是大數據5G時代,信息量超過了以前,以前社會一對一的交流模式已經沒有意義。學校為什麽讓你們多寫經論作業?就是為社會提供大乘佛法修學的大數據,提供佛法交流的平台。現在網絡傳播的速度非常快,學校要給社會提供大乘經論修學的信息,我們老師一直在做的就是這個工作。以後的佛法修學都是依心境識,有點兒像香積佛國的佛給菩薩們講課,香積佛國的菩薩是一形多想,對我們來說如天上的雲,他們的思想可以在磁場內自然溝通,就像鐵被磁化一樣。

我們學佛關注的是生命背景,學佛不要僅停留在緣起這兒。我們剛才講到散脂菩薩和聚脂菩薩的例子,通過水麵反映遠處的景色,還有薩咕嚕吃麵包,以及精神籠罩外境的例子,講根境識念佛和心境識念佛的差別。作為觀察者,視角不同得出的結論完全不一樣。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再到量子力學在認知上都是突破,大乘佛法修學是在能相上的突破,不是所相上的突破,你還得好好用功!大家修學都是同步向上的,整體帶動個體,學佛大方向對了,配合不同平台的施設,跟人對話、跟神對話、跟佛對話,境界是不一樣的。站在佛法修學的平台上,你的世界觀自然而然就能調整過來,認知自然就不同了。大數據信息時代對人類的整體提升是非常好的,社會溝通的渠道已經建立,作為大學教授學者,不一定非得跑到講堂上去演講,網絡平台同樣可以提供麵對麵的交流!先進文化都有一種臨界點的突破,就跟一百隻猴子的故事,有一隻會開罐頭,隔壁島上的猴子也就跟著會開罐頭了。

問:我有一個疑問,就是剛才說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生圓雙運?

龍師:生起次第的修學是一個錯綜複雜的過程,看你是以根境識還是心境識來修學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大乘教法見修是一體的。我們這裏的學習進步都非常快,大乘佛法一直是在能相上講說,就是禪宗講的你不是你,禪宗修學有法身向上事。如果你真看懂了真諦三藏的唯識古學,三無性超越三性就是法身向上。六祖當年受戒的戒台,就是真諦三藏給修的。法相唯識與禪宗教法有錯綜複雜的關係。玄奘法師批評真諦的翻譯不純,他把經文和解說揉到一塊兒了,當時真諦三藏對漢語不熟悉,加上戰亂,佛經翻譯遇到很多障礙,後人把經文和解說放在一起是筆誤。如果你真懂唯識古學的教法,看大乘經論一點問題都沒有,禪宗所有的教法都在經論裏麵。

密乘的生起法是依一心,為什麽我們不理解?是因為我們的認知落在所相根識。為什麽學佛要從實體有轉依到境界有?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境相的認知不可能超過境覺,甭管地球上有多少惡人,這個惡也超不出地球的引力,都會在地球中自我消化,依宇宙的視角看自然不增不減。

問:我還在想這個問題,其實空氣跟水是類似的,就像之前你說的水活魚才活,人就像是水裏的魚,空氣裏的漩渦比如龍卷風跟水裏邊的湍流也很像。

龍師:海水底層有深海動物,有些人也去不了高原,魚看水就是宮殿,古人說看水不是水,生命就向前邁出了一步,修學道場必須得轉依境覺,要不然很難打破個體思維。印度薩咕嚕的演講實際多數人並沒有聽懂。《宗境錄》講心境有如一個水麵,可以把很遠的東西反射出來,清晰的影像已經超過你的目力。佛法講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心境的倒影,這個倒影有如海市蜃樓都很清楚,可以把不同空間的東西反射過來。佛說心淨則國土淨,這是很深的唯識道理,目前我們突破不了根識的認知,我們觀心跟佛法講的觀心是兩回事。佛法不斷地強調修心不是修肉團心,是修證你的世界觀。老子說吾有大患莫過於有身。人和動物都一樣,真正的覺知不是活在色身裏,支撐生命的是背景。

古人講混沌請幾個大王吃飯,他們看混沌很慘,要給混沌開出七竅,結果把混沌弄死了。我們覺得有眼睛才能看,實際七識覺知比根識感知的範圍更廣,學佛一定要記住散脂菩薩的例子,散脂菩薩你怎麽給他安上眼睛?你看寧瑪派有個報身護法渾身都是眼睛。大乘佛法有法報化三身教法的建立。

為什麽我們很多人不會觀心?覺知一旦落在根識上,你攝受不住自己,你怎麽觀?眼耳鼻舌身前五識與第六識是平行的,五蘊色受想行識,隻有識是屬於精神的,前四個色受想行都是物質的。法相唯識有諸識藏、諸識聚、諸識顯,識藏就如磁盤一樣,磁化的空間說為密,磁盤的播放說為顯,同樣一個事物都有顯密幾個層麵。你的認知在表層則寸步難行,到處都是相礙,覺知越往內相礙越少,到一心佛覺就徹底離礙,你聽懂了嗎?心境識看根境識的生死是幻,實有的生死隻在根境識,心境識的覺知還沒到一心,佛法要講到一心就更深奧了。



中觀與唯識有不同層麵的佛法修學 

問:我有一個朋友是做手術搶救過來的,他有瀕死體驗。他當時看到一片白光,然後有一股引力把他往白光那兒吸,感覺身體非常輕安、很舒服、很愉悅,這時候如果跟著光去了,就融進光裏了,但是這時候他想到他的女兒,就回來了。咱們好像也說過,這個光如果讓你不舒服才是更高層的,這個光如果讓你舒服了,那可不一定是好事。

龍師:藏傳佛教有中有的修法,包括頗瓦法都屬於中有解脫,平時如果沒有這方麵的訓練,不是說臨終時你照本宣科死者就能解脫。密乘修法強調的是相續,覺知一直安住在觀修境裏,隻是知道一點相似的信息,那時候臨時抱佛腳,是攝受不住死者的心識的,因為根識的認知是平行的,你必須進入七識能相,才能超度死者的亡靈。

問:要說是子光明融入母光明,這感覺有點像,但這也不對呀?

龍師:這是密續修學的講法,我們為什麽講淨土法門最殊勝?因為淨土是密乘顯說,修學條件最簡單,但是最難信入。經過學校八年教學的鋪墊,使你對淨土法門生起信心,大唯識教法引入生命的背景、引入一心法報化的教法,凡夫念佛帶業往生淨土,在淨土跟成佛的待遇一樣,在一心念一句阿彌陀佛就等於加持一切有情,當然一切有情也包括你自己。所有的眾生都是安住在一心上,都是無衰無變,常樂我淨。覺知要安住在阿賴耶上還是攀緣心,有攀緣覺知就會忽上忽下。佛在《楞嚴經》裏說到兩種根本,一個是涅槃根本,一個是生死根本。你在根識上認知的是生死輪回,覺知安住在一心就不一樣了。《楞嚴經》隻是講了兩種根本的道理,但是理沒有對應上事,學佛要把《楞嚴經》跟《無量壽經》合起來看,那就理事無礙了。

你現在不用問往生的問題,你現在能一念住在一心上,就可以得到佛的加持,不僅加持你,還加持整個國土、加持整個法界,那你跟佛做的就是一樣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智識雙運。你的認知是識,一心是智,一心的六識就是智識雙運,也是生圓雙運,但是生圓雙運還沒有徹底醒。生圓不二就是大手印境界,心性跟法性相契就是大手印,如果念佛能蒙佛接引,大手印下一步就是大圓滿。佛說離世得見轉依者,我們以後要講淨土,包括密教中有解脫這一塊。

真正的法相唯識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教法就是密法,大唯識是真正的密法。唯識是從法相抽出來的,把唯識宗的因明量學去掉,唯識變現講的就是大瑜伽的生起次第,生圓雙運講的就是唯識古學的識變眾生與法,藏傳佛教的大瑜伽修學解決了學佛入唯識見的問題。你看《入楞枷經》,智識雙運講的就是夢醒同時,但緣起中的認知是不同時。修學佛法就是學佛的法,但是你沒有同時雙運的覺知,你修不了佛法,你的認知永遠是錯開的,學佛得依大唯識兩重識變。好好地用心。你還有什麽問題嗎?

問:有問題剛才也都說了,還是剛才說的生起次第,剛才說到把唯識中的因明量學抽掉,就相當於生起次第?

龍師:唯識是佛三轉法輪的教法,唯識教法要高於中觀,中觀是心識跟外境相對。唯識教法講識變都是心,唯識是講萬法唯心,是不落相對的,在一心識裏建立見、相兩分,唯識教法不是心性跟法性相對。佛說修學大乘必須要入唯識見,入唯識見在藏地就是大瑜伽講的生起次第,已經不是凡夫的認知經驗了,這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密乘的法本講的都是中觀見,沒有對應一心識變,還是自相跟共相的分別,真正大乘教法沒有自相跟共相的差別,密乘觀修到無上瑜伽才徹底解決自相跟共相的問題。

問:學佛唯識今學這一關還是得過啊。

龍師:甭管過不過,學佛必須得記住一心。咱們這裏不是科研單位,佛法修學是一種覺受,這在平時聊天裏沒用,學佛是佛法的實踐者,不是布道的牧師,你有心識變現的覺受,就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把你的覺受跟別人分享。

因為佛法修學不是在人生裏達成,解脫道是超越人生的,學佛不是要過人的日子,至少要過天人的日子、過菩薩的日子。過菩薩的日子不能跟過人的日子來對比,無為法不同有為法,你犯了一個根本的錯誤。

極樂世界人和人長得都一樣,淨土沒有門牌號碼,極樂世界隨意所需,應念現前,那裏沒有競爭,把你熟悉的人際關係搬到淨土沒有用。阿彌陀佛淨土佛國無女人,沒有女人也就沒有男人,淨土行人不是胎生都是化生,化生不需要男女,這聽懂了嗎?我們這兒的認知、四季更替、時空定位,到淨土那裏都是零。學佛拿娑婆世界的經驗和涅槃佛國對照沒有意義,生滅與涅槃是不同的世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