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後雨前的博客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個人資料
正文

巴洛克之城維爾紐斯

(2021-01-29 07:38:34) 下一個

維爾紐斯 (Vilnius) 老城區是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的曆史中心,北歐規模最大的現存中世紀古城之一,由於各種政治及軍事的原因曾經屬於不同國家。經過幾百年的曆史變遷,形成了70條街道及各種風格的1487棟建築,迷宮般的老城區,天際線密布閃閃發光的十字架、尖塔與穹頂,各種建築風格混搭。1994年維爾紐斯老城被收入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全城共有40多座教堂,多種宗教並存,大部分教堂都是巴洛克風格,因此具有"巴洛克之城"的美譽,又被稱為"歐洲晚期巴洛克的最後一道光芒"。2019年5月到此一遊。

"維爾紐斯"是由立陶宛語"維爾卡斯" (狼) 一詞演變而來,相傳14世紀的立陶宛大公Gediminas在狩獵時夢見一匹鐵狼佇立山頭,望月嗥叫,左上圖是"Gediminas騎士"雕像紀念碑。他醒來後遵從祭司的預言,在狩獵處的山崗上建造了紅磚八角形古城堡 (右上圖),並在山下修建了大公宮 (左下圖)。城堡現在是立陶宛國博的附屬館,也是維爾紐斯老城和新城的分水嶺。Gediminas的理想是各族人民彼此寬容以待,在這裏過著和諧平靜的生活,他邀請天主教徒、猶太人、外國手工匠人和商人前來定居,維爾紐斯逐漸成為以建築、貿易、學術成就和多元文化而著稱的繁榮城市。

維爾紐斯是歐洲最後一個泛神論國家的首都,1386年波蘭公主下嫁立陶宛大公,次年立陶宛成為歐洲最後一個基督教化之地。維爾紐斯因此成為唯一的一座接壤並吸納希臘 (或拜占庭) 與拉丁兩大歐洲文明傳統的城市,並且建造了天主教區主教座堂 (Cathedral Basilica of St Stanislaus and St Ladislaus)。大教堂最初是木結構的哥特式,現在的建築是新古典主義風格,52米高的鍾樓是13-17世紀的古城堡了望塔,教堂南側的St Casimir禮拜堂仍保留17世紀的巴洛克原貌。

Casimir是15世紀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王子,因對上帝的虔誠奉獻以及對病人和窮人的慷慨大方而聞名。他25歲病逝,17世紀封聖,成為維爾紐斯的保護神,右上圖是禮拜堂中他的銀棺。2018年教宗聖方濟各曾來訪維爾紐斯,並對信眾發表演講。大教堂在蘇俄統治時期被用作倉庫,直到1989年才恢複主教座堂的地位,很難不讓人產生某種聯想。大教堂在2006-2008年間重新裝修過,但似乎缺少了滄桑感。左下圖的紀念性建築三十字架原建於1916年,蘇俄統治時期被毀,1989年重建。

16世紀初維爾紐斯達到了發展的頂峰,1503-1522年間老城區周邊建立了圍牆。1569年立陶宛與波蘭結盟組成共主聯邦"波蘭-立陶宛王國",成為當時歐洲麵積大、人口多的國家之一。聯邦實行被稱為"波蘭選王製"或"金權自由製"的政治製度,是現代民主製、君主立憲製及聯邦製的先驅,並以當時歐洲少有的宗教自由聞名。18世紀早期聯邦達到其黃金時代,還於1791年通過了《五三憲法》這個現代史上第二悠久的成文憲法,18世紀後期遭到強鄰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大公國的三次瓜分後於1798年解體。千麵之城維爾紐斯,旅店五層大廳北麵大玻璃窗正對老城,全景盡收眼底。右下圖是建於1799年的市政廳,新古典主義風格。

維爾紐斯的羅馬天主教堂屬於多個教派,上方二圖是現存最古老的St Nicholas教堂及主保聖人,大約始建於14世紀初,鍾樓建於17世紀,磚砌哥特式,在1901-1939年間是維爾紐斯唯一使用立陶宛語作彌撒的教堂及文化中心。下方三圖分別為屬於道明會的St Philip and St. Jacob教堂、主升天教堂 (Church of the Ascension of the Lord),以及廢棄不用的安慰聖母瑪利亞教堂 (Church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of Consolation)。後者屬於奧斯定會,最著名的會士是1517年發動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雖然年久失修,但看上去比那些粉刷一新的更有味道。道明會和奧斯定會都是天主教托缽修會的主要派別,即完全依靠捐助而生存的天主教修會,他們不積蓄財產,需要發貧窮誓願,以便將所有時間和精力投身於宗教工作。

16世紀初的維爾紐斯老城區城牆共九門三塔,現在隻有左上圖的"黎明之門"保存完好。右上圖是1671年建於城門之上的聖母瑪利亞小禮拜堂,供奉的黑金雙色聖母像是波蘭天主教最神聖的聖象之一,幾個世紀以來這幅畫像一直是這座城市的象征之一,同時也是羅馬天主教徒和東正教居民崇敬的對象。1993年9月4日,教宗保羅二世曾到訪此地,並誦念敬獻聖母的《玫瑰經》。左下圖是城門左邊1650年完工的St Theresa教堂,外表很普通,但內部極為精美。這個教堂及城門上的聖母小禮拜堂內,是維爾紐斯十分罕見的不準拍照的地方,聖母像是在樓下手機放大十倍拍下的。右下圖是城門右邊的聖三一教堂 (Monastery of the Holy Trinity) 前的聖殿大門,第一座石質教堂建於1514年,現在屬於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內部已很破敗,大門建於1761年。

1495-1500年間重建的三塔St Anne教堂及旁邊的St Francis & St Bernard修道院,前者是以曲線花飾窗格為主要特征的華麗哥特式和磚砌哥特式建築,外牆使用了33種不同形狀的紅磚,塑造了其挺拔優美的線條。教堂右側新哥特式的鍾樓建於1873年,充分傳達了哥特式建築"上達天聽"的概念。500多年來教堂外觀沒有太大變化,被譽為哥特式建築藝苑中的瑰寶。傳說1912年俄法戰爭期間拿破侖路過維爾紐斯,十分喜愛這座教堂,甚至想把St Anne捧在手心裏帶回巴黎。後者建於17世紀,其正立麵上是哥特式尖拱形窗戶和支柱,山牆兩側是雙八角形塔樓。

16世紀基督教宗改後,為抵禦新教,第一批耶穌會士於1569年來到維爾紐斯。耶穌會的最大特色是興學,其格言是"愈顯主榮",現任教宗方濟各是首位出身耶穌會的教宗。十年後成立了波羅的海國家最古老的大學——維爾紐斯大學,上方二圖是全城最高的St Johns教堂鍾樓及周邊的大學校舍,其68米高的鍾樓是全城最高點。下方二圖是始建於1604-1618年間的St Casimir教堂,維爾紐斯第一座巴洛克教堂,由耶穌會捐資修建。18世紀修建了巨大的穹頂,在立陶宛前大公國整個地區都是獨一無二的,教堂在二戰後損毀嚴重,戰後修複。明末清初前往中國傳教的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以及19世紀中期到上海開辟法租界的傳教士都是耶穌會士。

上方二圖是始建於1620-1630年間的諸聖堂 (Church of All Saints),諸聖堂和St Teresa教堂屬於加爾默羅會,其會規包括苦行隱修。二戰期間曾有一條地道連接諸聖堂和猶太隔都,神父通過地道運送食物及藏匿猶太人。19世紀加爾默羅會傳入上海,建立了土山灣聖衣院,因建造上海電影博物館拆除。位於猶太區的St Chatherine教堂 (下方二圖) 建於18世紀,外觀十分漂亮,屬於本篤會。該會產生過24位教宗,重視教會音樂,1925年美國本篤會神父來到北京,創建了輔仁大學。St Catherine教堂在二戰中被毀,是1990年代立陶宛獨立後重建的第一座教堂,現在是古典音樂廳。

從13世紀開始,維爾紐斯就擁有東正教團體,17世紀以來該城又數次被俄羅斯占領,因此建立了多座東正教教堂。上方二圖是聖母主教座堂 (Cathedral of the Theotokos) 和St Nicholas東正教堂,均始建於14世紀。左下圖是1749-1753年間重建的聖靈修道院 (Orthodox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內部,洛可可裝飾風格。傍晚來到聖靈修道院,夕陽從穹頂和正西大門打進來,照在聖母像上,一片聖潔。去St Anne教堂時也是傍晚,而且有一個晚禱。不同的是,天主教堂的神職人員穿白袍,東正教堂神父穿黑袍,而且東正教信眾是在教堂內東南角的小房間裏唱聖歌。

右下圖是St. Paraskeva教堂,1705年大北方戰爭期間,俄羅斯沙皇彼得大帝來到這座教堂,為自己的軍事勝利祈禱,同時其教子漢拔尼在這裏受洗。漢拔尼是來自非洲的黑人,參加了大北方戰爭並受到重用。北歐霸主瑞典就是在這次戰爭中敗北俄羅斯北極熊,例如聖彼得堡就是在芬蘭灣原屬瑞典的土地上建造的,幾年後彼得大帝還將繳獲的瑞典國旗賜給這座教堂。2019年6月5日是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的大文豪普希金220歲誕辰,漢拔尼是他的外曾祖父,因此普希金有八分之一的非洲血統。

維爾紐斯曾經擁有數目龐大的猶太族群,被稱為"立陶宛的耶路撒冷",是全世界學習摩西五經的中心。左上圖的合唱猶太會堂 (Choral Synagogue) 建於1903年,羅馬-摩爾式建築,維爾紐斯唯一的一座仍在使用的猶太會堂。二戰前維爾紐斯曾有超過100座猶太會堂,均在二戰及戰後的蘇統時期被毀。二戰期間德國人在猶太人眾多的維爾紐斯舊城中心地區建立了兩個猶太人隔離區,在其存在的大約兩年中,由於饑餓、疾病、街頭處決、虐待、驅逐到集中營和滅絕營,隔都的人口從大約四萬減少到幾乎不剩一人。

左下圖是位於維爾紐斯猶太人隔都中心的大屠殺犧牲者紀念碑,2018年教宗聖方濟各來訪時曾在紀念碑前祈禱。在1942年相對安定的時期,隔都設有劇院、圖書館、檔案館、統計局、科學工作室、博物館、書刊亭、郵局和運動場,右下圖中立陶宛語Parduotuve是"店鋪"的意思,好像是個書店。

維爾紐斯種族屠殺受害者博物館,位於蘇俄時期KGB總部大樓內,又稱為KGB博物館,是波羅的海三國中規模最大的一個。1939年8月23日蘇德秘密簽訂《互不侵犯條約》,9月1日清晨德軍入侵波蘭,二戰正式爆發。1940年蘇軍占領立陶宛,1941-1944年間立陶宛落入納粹德國手中,之後又納入蘇聯版圖,直到1991年獨立。在蘇聯占領40多年的曆史中,有40多萬立陶宛人被逮捕、流放、殺害。博物館中展示了蘇統時期對立陶宛人民的殘酷鎮壓迫害、抵抗組織的頑強鬥爭,以及KGB的組織機構。

左下圖是一個紀念碑模型,右下圖是監獄裏政治犯精心製作的女紅。1989年8月23日條約簽訂50周年之際,波羅的海三國舉行了一場名為"波羅的海之路"的追求獨立的和平示威,200萬人手拉手組成一條超過600公裏的人鏈,維爾紐斯大教堂廣場就是人鏈的起點。這一天後來成為波羅的海三國和歐盟的紀念日,被稱為"黑絲帶日",1990年立陶宛成為第一個宣告獨立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博物館地下一層是從前的監獄,包括審訊室、囚室、禁閉室、水刑室和處決室,先後被蓋世太保和KGB使用過,記錄了20世紀立陶宛苦難和悲慘的曆史。除了規模很小外,比奧斯維辛有過之而無不及,讓人感到人性之醜惡、自由之寶貴。左上圖的監房是紀念被屠殺的天主教神父的展示室,中間是教宗聖方濟各來訪時的贈禮。右下圖的監房用於紀念被納粹德國屠殺的猶太人,1941-1944年德國占領期間,在維爾紐斯郊區發生了對猶太人慘絕人寰的大屠殺,20多萬猶太人命喪九泉。

維爾紐斯老城區的Uzupis"對岸共和國",簡稱UZ,被Vilnele河環繞,是當地一群藝術家、文化人和流浪漢的集中地,到處洋溢著波希米亞風情。1997年愚人節,該地區宣布成立一個獨立的"共和國",以複活節彩蛋作為標誌,並擁有自己的國旗、貨幣、總統、憲法,但暫時未被任何政府承認。對岸共和國的憲法共有41條,其中第1條為"每個人都有權在Vilnele河邊生活,Vilnene河有權在任何人身邊流過",第13條"一條狗有權去作狗",第13"貓沒有義務愛它的主人,但需要時就要幫忙",第16條"每個人都有權快樂",第17條"每個人都有權不快樂",每一條都散發著無可救藥的迷人氣質。

左上圖是UZ橋頭的共和國界碑,右下圖是多種語言的共和國憲章牆,對岸共和國的標誌後來換成右上圖的守護天使,位於共和國中心廣場,以表現該區的藝術自由氣氛。彩蛋則被拍賣,某日在老城漫遊,無意中在街頭發現了這枚孵出對岸共和國天使的彩蛋 (左下圖)。Vilnius市長也經常出席對岸共和國的活動。

位於維爾紐斯郊外的特拉凱 (Trakai) 是14世紀的立陶宛舊都,維爾紐斯的後花園,國家公園的湖光山色與斯德哥爾摩有幾分相似。特拉凱以14-15世紀建在加爾維湖湖心的半島城堡聞名,有一條長橋與陸地連接。城堡為磚石結構,其整體樣式為帶有羅曼式色彩的哥特風格,屋頂琉璃瓦及玻璃彩窗十分漂亮,塔樓內設有特拉凱曆史博物館。城堡建造之初用於抵禦條頓騎士團的襲擊,後來曾用作監獄和修道院。特拉凱是世界上少數有卡拉伊姆人居住的地方,大酋長於1397年邀請了來自克裏米亞的數百個卡拉伊姆家庭到特拉凱居住,擔任城堡警衛和仆人。卡拉伊姆人是信奉卡拉派猶太教的說突厥語民族,是目前僅存的幾個古老民族之一,現已麵臨絕跡的危險。

維爾紐斯的小確幸:大街上居然有一間喵星人咖啡吧,還在一家以加州冠名的餐廳中發現李小龍的一顆星,一個月前在好萊塢星光大道都沒有找到,商店門口及櫥窗的擺設也很有趣。

五月初夏,滿街都是賣畫賣花的大娘及跳躍的音符。 ????這裏比斯德哥爾摩緯度低,鈴蘭都已經開花了,真是一個讓人流連的地方。

日期:2019-10-0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