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淡如菊

北美小張老師的生活隨筆 烹雪飲茶琴棋書畫 攜幼扶老精耕細作 煮酒對詩談吐春秋
個人資料
正文

中美建交45周年,有何感想?

(2024-01-03 15:51:07) 下一個

 

Image中美聯合公報。(圖片來源:公共領域)

2024年元旦。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建交公報》正式生效,所以,今天是兩國建交45周年紀念日。

與往年給朋友拜年不同的是,我在朋友圈裏隨機選取了200位朋友,我的問候語是:中美建交45周年,有何感想?

Image

1979年1月29日,鄧小平在美國華盛頓肯尼迪中心觀看表演時與美國總統卡特一起向觀眾致意。(圖片來源:新華社)

這些朋友絕大多數是華人,知識分子,年齡從25歲到85歲不等,地域以美國和中國居多,也有其他國家。

200份隨機問卷中,回收100多份有效答案,在此向這200位朋友表示感謝,打擾你們了。就像幾位朋友調侃:剛起床,小張老師突然來個靈魂拷問;感覺上課開小差,突然被小張老師點名了。哈哈哈,不過,看在增進中美友誼的份上,請大家見諒。 

問卷發出後...

5%幾乎是秒回的:不敢想

5%的回複:真的有45年啦?中美關係時好時壞,懶得理會它了。

5%的回複:這跟我有關係嗎?沒感想

5%的回複:命題太大,感覺我拿這麽些工資沒有能力來回答這個問題。   

5%的回複:同意官方的說法:“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

5%的回複:你問我嗎?我不懂政治。

8%的回複:顧左右而言他,亦或我很忙/我要睡覺了,我沒有時間想這個問題。

有4%打來電話,熱切表達了他們的所思所想,感覺有些話沒辦法在微信上表達,太隱晦又怕小張老師看不懂,電話裏講講比較清爽。我聽明白了,鑒於兩國的製度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誌不同不相為友,至於實例,我就不在此贅述了。

有3%特地指正:

中美交流不止45年,美國曾退還庚子賠款,用於清政府派遣中國學生留美,美國人到中國建立現代大學、醫院;美國飛虎隊不顧生命安危通過駝峰航線為中國運送戰略補給,幫助中國抗日,美國在反法西斯戰場上與中國並肩作戰,最終使中國成為二戰戰勝國,美國與中國近代曆史進程息息相關。

有2%非常形象地將中美關係比作夫妻關係:暗戀、戀愛、熱戀、結婚、相互依存、同床異夢、貌合神離、打打鬧鬧、冷戰、分居...但是隻要那張契約還在,婚姻還得維持下去。中美關係好不到哪裏去,也不會糟透了。 

有2%詳細表述了當時在大學裏聽到中美建交這一消息的情形,其中一位的回憶:

清楚地記得,1979年1月1日,在大學食堂裏聽到了中美《建交公報》的廣播,很突然,很吃驚,但立刻感覺到這是一個大事,會對自己的未來有很大影響,但究竟會是什麽樣的影響不清楚,那時候的我們做夢也想不到後來中國天翻地覆的變化,做夢也想不到我們現在的樣子。

大學畢業後,我考入美國研究生,已在美國度過了將近四十年的求學、工作和生活。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我親身見證了中國發展的巨變。感慨萬分,深感慶幸並感激自己有幸生活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中美建交以及兩國友好關係對中美雙方帶來的巨大利益,尤其是對中國的貢獻,令我深感讚歎。

回首過去四十年,可以說除了鄧公決定改變中國走向,啟動改革開放之路之外,中美友好合作關係的恢複和發展,是中國發展的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在這期間,美國的技術、資金、人才以及市場等方麵的支持,尤其是給予中國最優惠的貿易待遇、協助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脫貧致富、高速發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或地區對中國過去四十年的發展有比美國更大或更接近的貢獻。

超過半數(5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是中美關係正常的受益者,那些來美國學習、工作乃至生活的人當然是受益人群,不過,在中國的普通老百姓也充分享受到經濟發展和擁抱世界的巨大紅利,解決了溫飽問題,教育、文化和經濟領域的互動改變了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位國內朋友的回複:

非常感激四十五年前卡特和鄧公為我們敞開了那扇大門。透過門縫湧入的文明之光改變了我的生活和工作。身為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我和我的家庭是幸運且受益的。我深切希望這扇大門能夠一直敞開,而且越來越大。期望美國先進的人文思想和領先的科學技術能夠持續地造福更多中國人。四十五年,對於一個人來說,僅僅是中年的起步,還有更多精彩的時光等待著我們。然而,有些人卻已經選擇忘記或遺忘那扇門和那道光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對於國內現狀,我感到悲觀,內心也有一份不甘。希望我們能夠回顧曆史,珍惜中美友好的成果,保持開放的心態,以便為未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和機遇。

一位美國朋友的回複:

感謝建交,讓我能夠辦簽證去看看長城,實現了小時候的夢想,我去過中國五次了。最近,聽說辦理去中國簽證簡化了,也許我會再去看看我在中國的朋友們。

有孩子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家長回複:

從務實的角度來說,中美建交突破了意識形態的壁壘,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基石,也標誌著近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起點。我對美國的喜愛,最初是因為對美國教育的欣賞,希望我的孩子能有機會去美國上大學,以免其思考能力和才智被一成不變的填鴨式教育所束縛。

擁有涉外婚姻的朋友寫道:

對中美建交我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我的祖父母輩都有海外關係,如果沒有建交,我將錯過見到那些親人的機會。同時,建交也讓我有幸結識了許多外教和曾經留學海外的教授,這為我的思想提供了更為開放的視野。建交為我的生活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如果沒有建交,我先生不可能帶美國旅遊團來中國。我將無法認識他,與他結婚,也不可能有現在可愛的女兒。因此,我個人深感感激,感謝當年那些放下兩國差異,努力推動中美建交的領導人。他們絕對是高瞻遠矚的偉人。

對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20%表示悲觀:30年河東,30年河西,時過境遷,漸行漸遠,回不去了,好日子到頭了。下麵是一些觀點:

45年了,該變的不變,終於把人的耐心耗盡了。好不容易看到文明社會的曙光,轉眼又去與野蠻人為伍。

感覺美國人民覺醒了,尤其是在疫情之後。前景堪憂,居安思危吧。

對於那句外交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目前中美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是因為中國崛起後與美國的利益發生了更多的衝突,從而導致了兩國關係上的疏遠和敵對,這些衝突不容易調和。

中美建交以前,中國窮得叮當響,美國七十年代早已是發達國家。建交45年,中國從中得益遠大於美國。可惜這幾年又開始折騰了,悲哀的倒退,不知道要奔向何方。

在我看來,最近幾年外商撤資與中方有關,例如,疫情期間的封控措施使人感覺政府幹預過多,市場看不到的手被政治這隻看得見的手替代,這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30%的受訪者對中美未來的走勢充滿了樂觀,提出了自己希望:

在美國的華人更關心政治了,他們樂於為增進中美關係做出貢獻。這批人中,他們的孩子出生在美國,他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在中國,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更加期望兩國關係穩步發展。

中美兩國的良好關係是推動全球和平發展的重要因素,兩國有很多共同利益,珍惜已經取得的巨大成果。兩國需要交流而不是對抗,美式政治會選擇對抗,中國需要用東方智慧尋求對抗大勢下的交流與合作空間。

45周年了,這是一段充滿曲折和變化的曆史。建交以來,中美關係經曆了許多挑戰和變化,包括貿易、安全、人權等方麵的問題。在這段時間內,中美兩國之間的經濟聯係變得越來越緊密,但在一些政治和安全問題上仍存在分歧。貿易戰、技術競爭、地緣政治等問題成為中美關係的焦點。同時,兩國在一些全球性挑戰上也有合作的空間,如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

公元前46年,當凱撒皇帝(Julius Caesar) 修改日曆並將1月1日定為新年的第一天時,英文的“一月”(January)用雙麵神Janus(雅努斯)的名字命名的,羅馬人相信雙麵神回顧著過去,展望著未來,能給人類帶來智慧與希望,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

Image梵蒂岡博物館裏的雅努斯胸像。(圖片來源:公共領域)

建交45周年恰逢元旦正是一個回顧過去、思考未來的時刻。風物長宜放眼量,這個時刻可能是對雙方關係進行深入審視,尋找共同點和合作機會的時刻。中美之間的合作與對話對於全球和平與繁榮至關重要,因此,希望未來的中美關係能夠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隻有通過這樣的努力,才能更有利於中美兩國,也有利於全球的繁榮、富強和發展。

於個人來說,相信中美關係的希望在民間,作為一名在美國的中文教師,我渴望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幫助兩國的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對方。聽說弗吉尼亞大學將派遣12位大學生開啟一月份的中國乒乓外交之旅,這著實是一則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盡管時代的格局不是由小人物的意誌所轉移,但滾滾長江東逝水,涓涓細流最終能夠匯聚成大江、大海。通過不懈努力,我們可以期待未來中美關係的和諧發展,因為每一個微小的努力都會為這關係的長遠穩定貢獻一份力量。

親愛的讀者,你的觀點怎麽樣?歡迎留言。

--寫於2024年元旦

尊重原創;轉載請與作者聯係

Image

請掃二維碼關注小張老師

感恩的心  感謝有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3227 回複 悄悄話 古人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irisin2021 回複 悄悄話 建交前是無邦交國,建交45年是敵對國。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秋萍 回複 悄悄話 農夫與蛇再現
WorkforwalI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refox01' 的評論 : 這是事實,前幾年台灣駐美外交官可以隨時進入國務院。中方近一年門都不能進。這兩年好些。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感覺:建交45周年的PRC,在與美關係上,還不如斷交45周年的ROC,這實在是國際關係中的一朵奇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