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美國車牌背後的故事》第九篇:第36-40州

(2023-10-09 00:58:59) 下一個

老安遊記《美國車牌背後的故事》第九篇:第36-40州

上一篇講到美國的第31-35州,本篇講美國的第36-40州。

第36州:內華達(Nevada,NV)

內華達州的車牌上寫著它的別稱,“白銀州”(The Silver State)。

圖1. 內華達:白銀州

另外,本州的入口指示牌也標出了這個別稱。

圖2. 內華達州的入口指示牌

本來內華達州是美國生產黃金最多的州,占全美黃金產量的76%。但是由於加州發現的金礦早,而且已經號稱“黃金州”(Golden State)。該州隻好屈尊稱為“白銀州”(Silver State),因為該州還盛產白銀。

內華達州的地圖像一個“大楔子”。北麵是俄勒岡州和愛達荷州,以北緯42度線為界。東麵是猶他州,以西經114度線為界。東南麵是亞利桑那州,以科羅拉多河為界。西麵是北加州,以西經120度為界。西南麵是南加州,邊界是一條斜線。下麵是內華達州的地圖。

圖3.  內華達州(Nevada,NV)的地圖

“內華達”這個詞,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是“被積雪覆蓋”(Snow-Covered),因為全州大部分地區是白雪皚皚的高山。內華達山脈占據本州西部大部分麵積,南部是大沙漠,北部是大盆地。所謂的“大盆地”其實並不是常規意義上的“盆地”,而是一個很大的“高原”。

“高原”中間有幾十條山脈貫穿南北,山脈之間點綴著許多內陸河。由於找不到出海口,隻能注入到內陸湖或所謂的水洞之中。高聳的內華達山脈是一個巨大的屏障,擋住了來自太平洋溫暖濕潤的空氣,所以本州降雨量非常稀少,是美國最幹旱的一個州。氣候是夏季酷熱,冬季寒冷。

早期這裏是印第安原住民居住地。1775年,西班牙傳教士弗雷-弗朗西斯科(Fray Francisco)從南部到這裏傳教,宣稱此地為“新西班牙”。1821年,墨西哥獨立後歸墨西哥所有,1848年,美墨戰爭結束後歸美國。

1859年,在卡森城(Carson City)附近的弗吉尼亞城(Virginia City),發現了金礦和銀礦。想發財的人們爭先恐後地跑來,因此人口劇增。1861年,內華達領地成立,1864年10月31日,內華達加入聯邦,成為美國的第36個州。該州對個人和公司都不收所得稅(Income Tax)。

由於自然礦藏遲早會盡,所以該州獨辟蹊徑,尋找其它財源。很快把目光盯住位於本州東南部,具有豐富水力資源的科羅拉多河。從1931年起,用四年多的時間,建造了著名的“胡佛大壩”,科羅拉多河被攔腰截斷,憑空造出一個美國最大的人工湖“米德湖”,實際上是個大水庫。

下圖是胡佛大壩(Hoover Dam),再下圖是米德湖(Lake Mead)。

圖4.  胡佛大壩

圖5.  米德湖

胡佛大壩建成之後,每年生產40億千瓦小時的電力,成為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和南加州主要的電力供應來源。如今,胡佛大壩和米德湖周邊的綠洲,加上隨之崛起的拉斯維加斯,成為本州最熱門的旅遊度假金三角。2015年10月27日,我專門來到胡佛大壩和米德湖風景區觀光遊覽。

卡森城(Carson City)是內華達州首府,位於內華達州西部。2016年5月26日,我來到卡森城參觀“內華達州議會大樓”(Nevada State Capitol)。當時天空晴朗,陽光明亮,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於是我在“內華達州議會大樓”的前麵攝影留念。

下圖是我在我在“內華達州議會大樓”的前麵的留影。

圖6.  我在“內華達州議會大樓”前麵的留影

“卡森城”建於1858年,以早期著名拓荒者“基特-卡森”(Kit Carson,1809-1868)而命名。在1846-1848年美墨戰爭中,他略有參與。在南北戰爭中,他組織新墨西哥誌願軍,官至準將。如今,在內華達州議會大樓旁邊的廣場上,還有他的騎馬像。

下圖是“內華達州議會大樓”旁邊的“基特-卡森”騎馬像。

圖7.  “基特-卡森”的騎馬像

1855年,猶他州的摩門教牧師,來到內華達州東南部一個群山環抱的綠洲穀地。雖然沒有久居,卻為這個穀地留下了地名:拉斯維加斯(Las Vegas)。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是草地(Meadow)。拉斯維加斯是該州最大的城市,常住人口大約58萬。

拉斯維加斯以博彩業為中心,集觀光旅遊,會展購物和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產業而聞名於世,但早期隻是一片沙漠荒原。後來完全變了,第一是胡佛大壩建成,解決了當地的供水和供電,第二是本州賭博法案通過,可以發展賭博業以增加收入,所以拉斯維加斯迅速地發展了起來。

關於拉斯維加斯賭博業開發還有個有趣的小故事。1941年,當時有個很出名的壞小子來到拉斯維加斯。他受到賭博業合法性的誘惑,投下賭注買了城南的一個地段建造賭場,以一種長腿火烈鳥(Flamingo)為賭場命名,用以紀念他那長腿的女朋友。

1946年賭場開張,第二年就獲得了巨大回報。受到長腿賭場的鼓舞,附近的酒店賭場接二連三地拔地而起,形成如今兩旁酒店賭場林立的“拉斯維加斯大道”(Las Vegas Strip)。拉斯維加斯變成了舉世聞名的“博彩之都”(Gambling Capital of the World)。

為了吸引遊客,各個酒店賭場在建築設計上都絞盡了腦汁。到拉斯維加斯去遊玩,除了試試手氣和觀看表演之外,欣賞那些別出心裁的酒店建築,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經曆。讓我們從北向南隨手列出一些酒店的名字,就可以想象出它們是多麽豪華和氣派:

在“同溫層塔”(Stratosphere Tower)塔頂,可以俯瞰全城。在“馬戲團”(Circus)裏麵,可以免費看雜技演出。“幻影堡”(Mirage)“金銀島”(Treasure Island),都有海市蜃樓和海盜賊船。在“威尼斯人”(Venetian)外麵,有聖馬可廣場“歎息橋”(Bridge of Sigh)。

在“凱撒宮”(Caesar Palace)前麵,有古羅馬廣場論壇。“火烈鳥酒店賭場”(Flamingo),就是前述的長腿姑娘賭場。在“巴黎酒店”(The Paris)旁邊,聳立著“埃菲爾鐵塔”(Eiffel Tower)。在“米高梅”(MGM)門外,有巨大的臥獅。

在“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樓前,“自由女神”(Statue of Liberty)高舉火炬。在“埃及金字塔”(Luxor)外麵,趴著“人麵獅身”(Sphinx)的法老王。 “曼德勒灣”(Mandalay Bay),雖然建得最晚,但是麵積最大,裏麵的會展中心,日程總是排得滿滿。

我與我妻曾到過拉斯維加斯6-7次,每次都有不同的體驗。有時是去開會,有時是去遊玩,有時隻是想到美國西南部的其它地方,但還是先飛到拉斯維加斯住一晚,再從機場租車上路。酒店便宜,租車便宜,可以省下很多錢。

第一次去拉斯維加斯,是1996年10月23日。我與我妻從北到南走了整整一天。每到一個賭場,外邊拍照,裏邊參觀。當到達當時最南端的埃及法老金字塔時,已經感到渾身散架,兩腿發軟。下麵是我當時拍攝的一些照片。

圖8.  我在景點“金銀島”的留影

圖9.  我在景點“幻影堡”的留影

圖10.  我在景點“米高梅”的留影

當時我還沒有數碼相機,以上的這些圖都是用照片掃描出來的,清晰度不太高,實在很抱歉。2006年8月26日,我們闊氣了一次,不住汽車旅館(Motel),而住在“同溫層塔大酒店”(Grand Hotel of Stratosphere Tower)。下圖是我與我妻在“同溫層塔”前的合影。

圖11.  我與我妻在“同溫層塔”前的合影

第二天上午我們還登上“同溫層塔”的塔頂俯瞰拉斯維加斯全城。

圖12.  我與我妻登上“同溫層塔”的塔頂俯瞰全城

“同溫層塔”的頂上還有個小小的娛樂園,雖然我年老體衰不能坐過山車,但是看到了人們那麽興奮,不由得自己也快樂了起來。下圖是“同溫層塔”頂上的過山車。

圖13. “同溫層塔”塔頂上的過山車

以後每次去拉斯維加斯,隻是挑選一些重點遊玩,為的是免得太累。2012年11月8日,我妻為了參加一次在“沙漠博覽會議中心”(Sands Expo & Convention Center)舉行的會議,我們就住在“帝國王宮”(Imperial Palace)。下圖是我妻在“沙漠博覽會議中心”門前的留影。

圖14.  我妻在“沙漠博覽會議中心”門前的留影

早先拉斯維加斯大道的兩旁還有些空場。後來酒店越建越多,難得再有空間。在後建的酒店中,有個英文名叫(Wynn)的,中文說明書譯為“穩贏”。雖然音譯不很準確,但是意譯卻很貼切,為的是討個吉利,很適合賭城的特定環境,不僅令人莞爾。

內華達州的文化教育水平在全美國排不上號,但是有一所大學卻很獨特,“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University of Nevada - Las Vegas,UNLV)。酒店管理和觀光旅遊專業非常紅火,因為本地的賭場和度假村,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實習和就業的機會。

我對大學情有獨鍾,所以我與我妻忙裏偷閑。2006年9月8日,曾經駕車到該校校園裏兜一圈。下圖是我在“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指示牌前的留影。

圖15.  我在“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指示牌前的留影

雷諾(Reno),是本州第二大的城市,位於內華達州與加州邊界的中段。這裏的天空萬裏無雲,清澈湛藍,每年有320個晴天。該城也是因博彩娛樂活動而出名,所以城市雖小但遊客很多。2008年8月29日,我曾經在雷諾市的一個汽車旅館住過一晚。

在雷諾市與卡森城之間,有個小鎮叫做弗吉尼亞城(Virginia City),是當年發現金礦的地方。2016年5月26日,我在卡森城去雷諾的路上,專門在該鎮停留了一下,還參觀了一個像城堡一樣古色古香的博物館,下圖是弗吉尼亞城的這個博物館。

圖16.  弗吉尼亞城的博物館

在參觀博物館時,我出乎意料地發現,年輕時的薩繆爾-克萊門斯(Samuel Clemens),曾經住在這個小城,並且擔任當地報紙的特約撰稿人。他在這裏第一次使用其後來大名鼎鼎的筆名,馬克-吐溫(Mark Twain)。下圖是年輕時候的馬克-吐溫。

圖17.  年輕時候的馬克-吐溫

另外,在到達弗吉尼亞城(Virginia City)之前,我還路過了兩個小鎮,名字也很有趣。一個叫“金山”(Gold Hill),另一個叫“銀城”(Silver City),可見當年此地處處有金銀。

“太浩湖”(Lake Tahoe),在雷諾市和卡森城的西麵,是與加州的分界湖。“太浩湖”的西半部屬於加州,東半部屬於內華達州,是一座高山湖泊,湖水透徹,空氣清新,景色迷人。雷諾市,卡森城和“太浩湖”風景區連成一片,構成本州休閑度假的另一個金三角。

2008年8月30日,我與我妻曾經來到過這個地區觀光遊覽,沿著“太浩湖”由東岸轉到南岸,再轉向西岸。邊走邊玩邊拍照,沿著湖岸玩了大半圈。下圖是我妻在“太浩湖”邊的留影。

圖18.  我妻在“太浩湖”邊的留影

該州東部的“大盆地國家公園”(Great Basin National Park),為保護大盆地沙漠景觀而建。公園有很多樹木,以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狐尾鬆”最為著名,這種樹木隻能生長在海拔9000英尺以上高山地帶,樹齡可達4000年。2007年8月25日,我與我妻曾經遊覽過這個公園。

下圖是我在“大盆地國家公園”指示牌前的留影。

圖19.  我在“大盆地國家公園”指示牌前的留影

第37州: 內布拉斯加(Nebraska,NE)

內布拉斯加州的車牌上寫著它的別稱,“玉米收割人之州”(Cornhusker State)。

圖20.  內布拉斯加:玉米收割人之州

內布拉斯加州議會大廈的頂上,有一個正在撒玉米種子的農民。

圖21.  大廈頂上撒玉米種子的農民

無論是本州的車牌,還是州議會大廈頂上的雕像,都清楚地標示著:本州是農業州,主要農作物是“玉米”。所以它的別稱“玉米收割人之州”(Cornhusker State),的確是名副其實的了。本州州名“內布拉斯加”,來自印地安原住民,意思是“平坦之水”(Flat Water)。

內布拉斯加州東麵是愛荷華州和密蘇裏州,邊界是的密蘇裏河。南麵是堪薩斯州,以北緯40度線為界。西南麵是科羅拉多州,以北緯41度線和西經102度線為界。西麵是懷俄明州,以西經104度線為界。該州的北麵是南達科他州,邊界的西段是北緯43度線,東段是密蘇裏河。

下麵是內布拉斯加州的地圖。

圖22.  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NE)的地圖

該州的地理樣貌可以分為如下兩部分:東部的提爾平原和西部的大平原。提爾平原占全州麵積的五分之一,是平緩的山丘地帶,適合農耕,種植玉米。西部大平原占其餘的五分之四,海拔逐漸升高。其中最著名的沙山,是古代冰川衝擊的結果,不適合農耕,隻能用於放牧。

但是這個地區的土層能夠保持水分,使得地下水的資源比較豐富。西北有一小部分是劣地,山丘上的砂石被嚴重地風化和侵蝕,形成了奇奇怪怪的蘑菇狀。這裏也是古生物猛獁象化石的寶庫。實際上,本州幾乎每個地區的地下都有猛獁象的化石。

早在十八世紀,法國人和西班牙人都曾來過此地,但是都沒有久留。1803年的路易斯安納購買,使得此地為美國所有。1806年,美國政府派遣澤布倫-派克(Zebulon Pike)來到此地調查,1820年,美國政府又派遣斯蒂芬-朗(Stephen Long)來到此地重新調查。

派先生和朗先生都做出了相同的結論,此地是美國的撒哈拉(American Sahara),幹燥荒涼不適合農耕。他們的調查沒有造假,當時的情況的確如此。然而還不到一百年,此地卻發展成為重要的農業州,多麽巨大的反差!

1840年代,一些東部人穿過此地,到西邊的太平洋沿岸去拓荒,東西走向的普拉特河橫穿本州,河水淺河麵寬,兩岸平坦易行,是通向西部的天然走廊。1840-1866年的20多年裏,有35萬人通過這個走廊。

1854年,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令發布後,這裏變成美國正式領地,美國白人開始向此地移民。1859年,確定奧馬哈為橫跨美國大陸太平洋鐵路的起點。幾年後,由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所主管的鐵路建設在此破土動工,從而使得奧馬哈迅速崛起,變成拓荒者西進的十字路口。

內布拉斯加州最大的城市是奧馬哈(Omaha),首府是林肯(Lincoln)。全州有一半以上人口,都居住在奧馬哈和林肯兩大都會區。1867年3月1日,內布拉斯加加入聯邦,成為美國的第37個州,是美國唯一的一個單院製(Unicameral)的州,首府確定為林肯。

選擇首府的時候,州議會分成兩派:一派主張選擇河北的奧馬哈,另一派主張選擇河南的林肯。最後南派獲得勝利。當時的林肯還不叫林肯,而是一個叫“蘭開斯特”(Lancaster)的小村莊,成為首府之後才改名為林肯。

南派害怕把好不容易得到的勝利成果弄丟,開會之後連夜把財務和文件都搬到了林肯,盡管當晚是特大的暴風雪也不肯拖延。聽起來很有趣,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現在,奧馬哈已經發展成為本州最大的城市。是工業商業,財貿金融,交通和文化的大都會。2010年6月17日,我曾經到過奧馬哈並且在那裏住過一晚。但是覺得大都市見得太多了,沒有新鮮感,也就沒有到處去參觀。

1862年,林肯總統簽署了“家園法令”(Homestead Act),從而加速了拓荒者們西進的速度。根據這項法令,任何人都可以從聯邦政府免費獲得160公頃的土地,條件非常簡單:建造房屋,開辦農場,改良土壤,連續五年。

麵對如此優厚的條件,拓荒者趨之若鶩。法令實施之後,兩億七千多萬公頃的聯邦土地轉為私家所有,兩百多萬個人或家庭受惠。內布拉斯加也由美國的撒哈拉,變成為美國的第三大農業州,僅次於愛荷華和伊利諾伊。

2010年6月17日,我來到林肯參觀“內布拉斯加州議會大廈”(Nebraska State Capitol)。恰好天高雲淡,草木清新,於是在州議會大廈前麵拍下了一張照片。下圖是我在“布拉斯加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

圖23.  我在“內布拉斯加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

這個州議會大廈,與其它的州不同,不是通常帶有圓頂的希臘式建築,而是一座現代化的美式高層大樓。州議會大廈前還有林肯總統的雕像,雕刻家是丹尼爾-法蘭奇(Daniel French),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裏的林肯坐像,也是出自這位藝術家之手。下圖是林肯總統的站立像。

圖24.  州議會大廈前林肯總統的站立像

“家園法令”是關乎本州經濟命脈的裏程碑文件,美國國家公園局在最初實施家園法令後所建造的第一個房屋處,開辟了“家園法令國家紀念碑”(Homestead National Monument)。在林肯市南麵4-5個小時的車程,我原計劃要去參觀,但不小心弄成時間衝突,錯過了訪問的機會。

內布拉斯加州的自然資源真是矛盾得很,雖然氣候幹旱,但也不缺水。除了邊界上的密蘇裏河和內部的普拉特河之外,州內還有大河小溪成百數千,以至於本州的河流總長度在全國各州中名列前茅。天不下雨,隻有灌溉,到2010年的時候,全州70% 以上的耕地全靠灌溉。

內布拉斯加州的名人潘興將軍(John Pershing),曾經在本州的林肯市創立“潘興步槍隊”(Pershing Rifles),後來這個步槍隊屢立戰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美國遠征軍總司令(Commander-in-Chief of American Expedition)。下圖是戎裝的潘興將軍。

圖25.  戎裝的潘興將軍

內布拉斯加州的另一個名人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出生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是著名的投資家企業家慈善家。他在全球富豪排名中,2008年第一,2017年第二。由於他的眼光獨到又奇特,因此被眾多投資人尊稱為股神。下圖是股神沃倫-巴菲特。

圖26.  股神沃倫-巴菲特

在文化教育方麵,雖然該州在全美排名中沒有很靠前的大學,但是“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 - Lincoln),還是為當地培養了許多有用的人才。校內還有世界上猛獁象骨骼化石最多的“內布拉斯加州州立博物館”。下麵的兩圖是該校的校園。

圖27.“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校園

圖28.“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校園

第38州:科羅拉多(Colorado,CO)

科羅拉多州的車牌上寫著它的別稱,“百年紀念州”(The Centennial State)。

圖29.  科羅拉多:百年紀念州

1876年8月1日,在美國建國100周年的時候,科羅拉多成為美國的第38個州。所以該州的別稱是“百年紀念州”(The Centennial State)。

科羅拉多的正式州名來自一條同名的河流。1540年,西班牙傳教士科羅那多(Coronado)到本州探險。看到峽穀下麵的河水,呈鐵鏽般的紅色,峽穀兩岸的岩石彩色斑斕,就用西班牙語為此地起名為(Colorado),意思是“紅顏色”(Color Red)。

此後,人們就稱呼該州為“豐富多彩的科羅拉多”(Colorful Colorado)。這個稱呼寫在該州的車牌上,也寫在該州入口的指示牌上。下圖是帶有“豐富多彩的科羅拉多”字樣的車牌,再下圖是帶有“豐富多彩的科羅拉多”字樣的入口指示牌。

圖30.  帶有“豐富多彩的科羅拉多”字樣的科羅拉多車牌

圖31.  帶有“豐富多彩的科羅拉多”字樣的入口指示牌

“豐富多彩的科羅拉多”(Colorful Colorado),此言名副其實,絕非吹噓誇大。該州有十幾個國家公園,國家紀念地,著名地標和州立公園。本人到過的景點有十多個,以後我將逐個敘述。不過我們首先看一下本州的地理概貌和簡要曆史。

科羅拉多州的地圖是一個標準的長方形。北麵是懷俄明州內布拉斯加州,以北緯41度線為界。東麵是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以西經102度線為界。南麵是新墨西哥州和俄克拉何馬州,以北緯37度線為界。西麵是猶他州,以西經109度線為界。

下麵是科羅拉多州的地圖。

圖32.  科羅拉多州(Colorado,CO)的地圖

在科羅拉多州的西南角,有一個著名的“四角十字標誌”(Four Corner Cross),四個方向分別是科羅拉多,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猶他四個州。下圖是從東南方看去的“四角十字標誌”。

圖33.  從東南方看過去的“四角十字標誌”

有人說科羅拉多州可以摸到天(Colorado Touches the Sky)。此話雖然誇張,但也不無道理。全州海拔平均3000多英尺,是全美最高的一個州。該州境內14000英尺以上的山峰有50多座。最高的艾爾伯特峰海拔14440英尺。落基山主山脊從北向南經過該州中部,構成北美大陸的分水嶺。

落基山山地占全州總麵積的1/3。落基山以東為大西洋水係,占全州總麵積的另一個1/3,以高原丘陵和農田牧場為主。落基山以西為太平洋水係,占全州總麵積的第三個1/3,是崎嶇的高原,由於大河小溪的橫切豎割,形成許多深邃的峽穀(Canyon)和平坦的台地(Mesa)。

羅拉多州有四條主要的流,都發源於落基山脈:向西南流的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向南流的裏約-格蘭德河(Rio Grande River),向東北流的普拉特河(Platte River)和向東南流的阿肯色河(Arkansas River)。

該州的氣候總體來說幹燥涼爽。但隨海拔高度,山脈走向和大氣環流不同,各地有很大的變化。東部地區多雨,日照強夏天熱,有龍卷風等惡劣天氣。中西部山地天氣多變,降雪較多。落基山上終年被積雪覆蓋。該州自然資源豐富,有森林,煤炭,原油和天然氣,還有金銀等礦藏。

科羅拉多州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原住民。17世紀時,西班牙探險家曾來科羅拉多淘金。1682年,法國殖民者到此探險。1706年,西班牙宣稱擁有科羅拉多。1802年拿破侖崛起後,宣稱科羅拉多屬於法國。1803年,由於路易斯安納購買,科羅拉多州的東部屬於美國。

1848年,美墨戰爭結束之後,科羅拉多全部歸美國所有。1858年,在丹佛市的附近發現了金礦。1861年,建立了科羅拉多領地。1876年8月1日,科羅拉多從領地(Territory)升格為州(State),是年正逢美國建國百年(1776-1876),首府定為丹佛(Denver)。

丹佛(Denver),是本州最大的城市,位於本州的中北部,坐落在落基山東麓,人口60萬。丹佛是美國中西部的大都會,也是本州政治,經濟,工業,交通,文化,教育和旅遊事業的中心。丹佛是一座高原城市,海拔高度恰好是一英裏,所以稱為“哩高城”(Mile-High-City)。

前麵曾經說到,“豐富多彩的科羅拉多”(Colorful Colorado),本人曾到過的景點有11個,下麵我將逐個敘述:

(1)丹佛的地標,“科羅拉多州議會大廈”(Colorado State Capitol)

2011年6月12日晨,當我駕車來到丹佛時,恰好旭日東升,陽光明媚,天空瓦藍,空氣清新。於是在州議會大廈(State Capitol)的前麵,拍下了一張照片。下圖是我在“科羅拉多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

圖34.  我在“科羅拉多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

科羅拉多州議會大廈是模仿“美國國會大廈”(United States Capitol)而修建。主體建築用白色花崗岩建造。獨特的黃金圓頂使用真正的金塊,用以紀念科羅拉多州的淘金熱。內部采用罕見的玫瑰色大理石。大廳裝飾著每位總統的肖像。整個建築金碧輝煌,美輪美奐。

(2)“眾神花園”(Garden of the Gods)

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市(Colorado Springs),在丹佛南邊約50多英裏處。整個城市位於落基山脈東部邊緣。該城是本州著名的旅遊勝地。“眾神花園”(Garden of the Gods),位於該城西北的派克斯峰山腳下(Foot of Pikes Peak)。下圖是“眾神花園”的指示牌。

圖35.  “眾神花園”的指示牌

“眾神花園”裏的巨大砂岩千姿百態,極富神奇色彩。有的像駱駝接吻,有的像兄弟搭肩,有的像烏龜爬山。更有一個平衡石,有幾層樓那麽高,卻隻靠一個麵積小小的支撐點保持平衡。真擔心哪天一陣風吹過來會翻倒。

下圖是我在“眾神花園”裏的留影,再下麵的圖是我當時拍攝的一些照片。

圖36.  我在“眾神花園”裏的留影

下麵這個砂岩像不像“駱駝接吻”?

圖37.  眾神花園裏的“駱駝接吻”

下麵這個砂岩像不像“兄弟搭肩”?

圖38.  眾神花園的“兄弟搭肩”

下麵這個砂岩像不像“烏龜爬山”?

圖39.  眾神花園裏的“烏龜爬山”

“平衡石”以麵積小小的支撐點保持著平衡,擔心會不會來一陣風吹倒?

圖40.  眾神花園裏的“平衡石”

(3)“風之洞”(Cave of the Winds)

在“眾神花園”西邊的不遠處,有一個景區“風之洞”(Cave of the Winds)。這是一個以地下溶洞為主的綜合遊樂園。2011年6月9日,我遊覽“眾神花園”後,曾經到此景區參觀。下圖是景區的大門,再下麵的兩圖是溶洞裏的鍾乳石。

圖41.  “風之洞”的大門

圖42.  “風之洞”裏的鍾乳石

圖43.  “風之洞”裏的鍾乳石

下圖是“風之洞”外的遊戲架“挑戰勇敢的心”(Brave Heart Challenge),人們玩的都很開心。

圖44.  “風之洞”外麵的遊戲架

(4)“美國空軍學院”(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

科羅拉多斯普林斯附近,有眾多與空防相關的軍事設施。包括彼得森太空軍基地西瑞佛太空軍基地夏延山太空軍基地北美空防司令部總部等。還有“美國空軍學院”(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

“美國空軍學院”,位於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市北郊,是美國空軍的最高學府。我到過美國陸軍學院,即西點軍校,也到過海軍學院。這次對於空軍學院,當然不會錯過,在校園裏參觀了半天。下圖是“美國空軍學院”的指示牌,再下圖是校園裏展示的飛機。

圖45.  “美國空軍學院”的指示牌

圖46.“美國空軍學院”校園裏展示的飛機

校園裏最為奇特的建築是它的大教堂。從正麵看,是一個巨大的“A”字等腰三角形,穩穩地立在那裏。從側麵看,有十幾個箭頭一樣的小三角形指向蒼穹。看起來,它的建築師與幾何三角有著不解之緣。下圖是大教堂的內部,再下圖是我在大教堂外麵的留影。

圖47. “美國空軍學院”大教堂的內部

圖48.  我在“美國空軍學院”大教堂外麵的留影

我在“美國空軍學院”的遊客中心買了一件T-恤衫,胸前印著美國空軍學院的縮寫“USAFA”。可惜字太小了,看不太清楚。但我還是立刻穿上照了相。想不到這件衣服還真耐穿,洗了多少次也記不清楚了。現在仍然完好無損,至今還掛在我的臥室衣櫃裏。

(5)“落基山國家公園”(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科羅拉多州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所以美國國家公園局在該州開辟了十來個國家公園或紀念地。最著名的是“落基山國家公園”(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縱貫北美大陸落基山,在丹佛附近達到海拔最高點,“朗茨峰”(Longs Peak),是公園裏的最高峰。

該公園成立於1915年,以眾多的雪山高峰和高山公路而聞名。2011年6月10日,我曾經用一整天的時間開車遊覽這個公園。下圖是我在“落基山國家公園”指示牌前的留影。

圖49.  我在“落基山國家公園”指示牌前的留影

我從東南門的遊客中心拿到地圖之後,沿著自駕車道一路爬升。海拔越來越高,空氣越來越稀,氣溫越來越低,積雪越來越厚。下圖是我在“落基山國家公園”的自駕車道上。

圖50.  我在“落基山國家公園”的自駕車道上

在自駕車道一路上看到的,盡是逶迤延綿的山巒,高峻突兀的雪峰和怪石嶙峋的山脊。在路旁的“高山觀測點”,六月的大夏天,遊人們不得不穿上厚厚的外衣才能出車參觀。下圖是遊人們在“高山觀測點”上觀賞和拍照。

圖51.  遊人們在“高山觀測點”上觀賞個拍照

就這樣邊開邊看邊拍照,一直開到海拔高度11796英尺的“高山訪客中心”(Alpine Visitor Center)。買了紀念品吃了午餐,才向東北門方向開去,最後離開了這座公園。下圖是“落基山國家公園”的“高山訪客中心”。

圖52.  “落基山國家公園”的“高山訪客中心”

(6)“皇家峽穀大橋”(Royal Gorge Bridge)

科羅拉多斯普林斯西南方,一個小時車程的“加農市”(Canon City)附近,有個很深的峽穀,穀底是流向東南方的阿肯色河。1929年,在峽穀上方修建了一座大橋,高出河麵1000多英尺。在大橋的兩邊開辟一個綜合遊樂區“皇家峽穀大橋”(Royal Gorge Bridge)。

遊人不允許在峽穀大橋上開車,但是人可以走過去。大橋對麵是一個野生動物園,遊人可以近距離地接觸各種動物。還有空中纜車和鐵軌纜車可以玩。下圖是“皇家峽穀大橋”的指示牌,再下圖是我在“皇家峽穀大橋”上的留影。

圖53.  “皇家峽穀大橋”的指示牌

圖54.  我在“皇家峽穀大橋”上的留影

遊客還可以乘坐“空中纜車”跨過峽穀,從高空俯瞰峽穀和大橋。另外還可以乘坐“鐵軌纜車”下到穀底,沿著河岸邊走邊玩,從下麵仰視大橋和天空。下圖是我在“空中纜車”上俯瞰峽穀和大橋。再下圖是我乘坐“鐵軌纜車”下到穀底,從穀底仰視雄偉的大橋和碧藍的天空。

圖55.  我在纜車上俯瞰皇家峽穀和大橋

圖56.  我從穀底仰視雄偉的大橋和碧藍的天空

2011年6月12日,我在這個公園裏轉悠了一整天。老當益壯,每個節目都嚐試了一番。還在禮品店裏買一件印有大橋的T-恤衫作為紀念。和在美國空軍學院買的T-恤衫一樣,這件T-恤衫也很耐穿,洗了多少次也不壞,至今也還掛在我的臥室衣櫃裏。

(7)“大沙丘國家公園與保留地”(Great Sand Dunes National Park & Preserve)

在該州的中南部,有一個“大沙丘國家公園與保留地”(Great Sand Dunes National Park & Preserve)。這裏是古代的海床,經過千萬年的滄桑巨變,沉積大量的黃沙。因周圍群山環抱,沙子太重,很難靠風力翻過高山,所以在平坦的穀底積累起來,形成了許多巨大的沙丘。

以崎嶇群山為背景的沙丘景色,看起來十分壯觀,群山之上有藍天白雲,沙丘之前有清澈小溪。2011年6月13日,我曾經到過這個公園參觀遊覽。下圖是我在“大沙丘國家公園與保留地”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圖57.  我在“大沙丘國家公園和保留地”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下圖是“大沙丘國家公園與保留地”裏的沙丘和小溪,再下圖是我以沙丘和小溪為背景的留影。

圖58.“大沙丘國家公園與保留地”裏的沙丘和小溪

圖59.  我以沙丘和小溪為背景的留影

以上的景點都在洛基山的東部,下麵再看洛基山的西部。

(8)“科羅拉多國家紀念碑”(Colorado National Monument)

在本州西部入口的不遠處,州際公路 I-70的南邊,城市“大交界”(Grand Junction)的附近,有一個風景區“科羅拉多國家紀念碑”(Colorado National Monument)。實際上是一個很大很深的峽穀,峽穀裏有許多怪石嶙峋的山丘。

沿著峽穀的邊緣,有一條14英裏長的自駕車道,沿途有許多觀景點,可以供遊客參觀。2006年8月31日上午,我與我妻從猶他州過來時,曾經沿著這條自駕車道,邊走邊玩邊照相。下圖是我在“科羅拉多國家紀念碑”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圖60.  我在“科羅拉多國家紀念碑”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峽穀裏有許多怪石嶙峋的山丘,下圖是四個連續排列的“大地瓜”。

圖61.“科羅拉多國家紀念碑”的“大地瓜”

(9)“甘尼森黑峽穀國家公園”(Black Canyon of the Gunnison National Park)

我們從“科羅拉多國家紀念碑”一直開到“甘尼森黑峽穀國家公園”。這個公園位於落基山脈的西麓。由於峽穀很深,峭壁很陡,岩石很暗,帶有陰影,所以稱為“黑峽穀”。沿著峽穀峭壁的邊緣,有一條7英裏長的自駕車道,沿途有很多觀景點。

2006年8月31日下午,我與我妻駕車遊覽了這個公園。印象最深的是公園裏的樹木都是黑乎乎幹巴巴的,真不愧是“黑”峽穀。下圖是我在“甘尼森黑峽穀國家公園”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圖是我與我妻在“黑峽穀”邊緣的合影。

圖62.  我在“甘尼森黑峽穀國家公園”指示牌前的留影

圖63.  我與我妻在“黑峽穀”邊緣的合影

(10)“梅薩沃德國家公園”(Mesa Verde National Park)

在該州西南角的高原上,小城“科爾特斯”(Cortez)的西邊,有一個“梅薩沃德國家公園”(Mesa Verde National Park)。西班牙語(Verde)意為“綠色”,(Mesa) 意為“台地”,所以也叫“綠色台地國家公園”。這是印第安人在公元6-12世紀時期居住地的遺址。

有趣的是,他們的村落不是建築在平地上,而是懸掛在半山腰。由於不知道的原因,公元13世紀以後,突然全部消失了,可能是由於天災或者戰爭而遷到了其它地方。然而這些懸崖房屋卻完整地保存了下來。下圖是我在“梅薩沃德國家公園”指示牌前的留影。

圖64.  我在“梅薩沃德國家公園”指示牌前的留影

1906年,這個地區被開辟為國家公園,其中有峭壁宮殿,有磚石房屋,有開闊庭院和宗教儀式的場所。遊客們為了參觀峭壁宮殿,需要走過荒野的小徑,攀登陡峭的懸梯,很是刺激驚險。公園裏最為著名的景點是“峭壁宮殿”(Cliff Palace)。

下圖是我所拍攝的“峭壁宮殿”。從遠處可見,一群遊客正在聚精會神地聆聽工作人員的講解。

圖65.“梅薩沃德國家公園”裏的“峭壁宮殿”

2006年9月1日,我與我妻遊覽了這個公園,重點是“峭壁宮殿”。導遊小姐是一位本地出生的印第安姑娘,活潑熱情,開朗大方。每到一處,講解得十分詳細和生動。我妻高興地邀她合影,下圖是我們與導遊小姐合影留念。

圖66.  我們與導遊小姐合影留念

(11)“恐龍國家紀念碑”(Dinosaur National Monument)

在科羅拉多州的西北角,與猶他州和懷俄明州的“三州交界處”,有一個“恐龍國家紀念碑”(Dinosaur National Monument)。園內有國家恐龍中心。中心有一麵牆壁是石山陡壁的斷麵,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恐龍遺骨貯藏所。

古生物學家在此清理出恐龍,鱷魚,烏龜等爬蟲類動物的遺骨。其中有生活在1.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的圓頂龍骨化石。在保護區內,遊人可以觀賞到經過專業人員複原的這些動植物原形。

2007年9月4日,我參訪過這個景點,下圖是我在這個景點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圖67.  我在“恐龍國家紀念碑”旁邊的留影

第39州: 北達科他(North Dakota,ND)

北達科他州的車牌上寫著它的別稱,“和平花園州”(Peace Garden State)。

圖68.  北達科他:和平花園州

北達科他州名稱中的“達科他”(Dakota),是蘇族印第安人的語言,意思是朋友(Friend)。在北達科他州中部的美加邊境上,有一座龜山(Turtle Mountain),旁邊有一個1932年開辟的“國際和平花園”(International Peace Garden)。

“國際和平花園”一直由美加兩國政府共管。這裏還是兩國互通的邊境口岸(Port of Entry),下圖是“國際和平花園”,左邊是美國,右邊是加拿大。

圖69.  美加邊境上的“國際和平花園”

1956年,北達科他州交通局將銘刻“和平花園州”(Peace Garden State)字樣的車牌,作為新車登記時的選項之一,結果大受歡迎。第二年州議會就正式采納它做為本州的官方別稱,所以,該州亦稱為“和平花園州”(Peace Garden State)。

北達科他州地圖幾乎是個長方形,除了東部邊界。該州的北麵是加拿大的薩斯卡切溫省和馬尼托巴省,以北緯49度線為界。西麵是蒙大拿州,以西經104度線為界。南麵是南達科他州,以北緯46度線為界。東麵是明尼蘇達州,兩州的邊界是“北部的紅河”(Red River of the North)。

河的名字叫得有點囉嗦,印象中好像沒有什麽“南部的紅河”。這條河由南向北流,經過兩個城市法戈和大分叉,最後流入加拿大的馬尼托巴湖。該州與它的孿生兄弟南達科他州的邊界,曾經有過爭議,最後還是劃定以北緯46度線為界。

本州的首府是俾斯麥(Bismarck),最大城市是法戈(Fargo)。下麵是北達科他州的地圖。

圖70.  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ND)的地圖

北達科他州的地理樣貌可以分為四個區域。第一個區域是紅河河穀,在本州的東部。遠古時期的湖泊留下了淤泥,使得土壤肥沃,適合農耕。第二個區域在第一個區域的西邊,叫漂移草原,是個較高的平原。第三個區域又在第二區域的西邊,一直到密蘇裏河河穀。

第四個區域是西南草原,海拔開始升高。這裏既有草原,又有劣地,“羅斯福國家公園”就在這個地區。密蘇裏河首先從西部流入,然後斜穿本州大地,最後在南部流出。河東麵與河北麵是密蘇裏高原,有起伏的丘陵和眾多湖泊。河西麵是大草原,顧名思義,是草的海洋。

北達科他州的氣候是東部多風多雨,夏季潮濕,西部氣候幹燥。全州夏季多雷雨暴風雨和龍卷風,秋季涼爽有微風,冬季寒冷而多雪。

很久以前,此地就有人居住,靠捕獲猛獁象和野牛為生。幾千年後,此地有三個印第安人部落。因為疾病和紛爭,三個部落合而為一,統稱為“曼丹”(Mandan),如今都住在該州保留地裏。另一個印第安人部落奧吉布瓦,住在北部的龜山地區,如今還在那裏。

第三個印第安人部落是拉科達的蘇族,住在本州西南部,擅長射獵,與曼丹人做生意。1738年,法屬魁北克人是第一個來到此地的歐洲人。四年後他的兒子也來了,作毛皮生意,由“曼丹”作中間人。1804年,由於路易斯安納購買,這裏已是美國的領地。

路易斯和克拉克的探險隊來到這裏。他們與蘇族人談判交易,用物品交換來獲得通過他們領地的權利。蘇族人不友好,索價又太高,探險隊沒有那麽多錢,於是談崩了。曼丹人卻熱情地歡迎他們,於是探險隊在此地安營紮寨過冬。

第二年,印第安婦女“薩卡卡維亞”(Sakakawea)充當向導和翻譯,帶領他們沿密蘇裏河西進。薩卡卡維亞是個不可多得的人物,在路易斯和克拉克的探險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州最大的湖,“薩卡卡維亞湖”(Lake Sakakawea),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在北達科他州議會大樓的山坡上,還樹立著她的塑像,2010年6月14日,我參觀北達科他州議會大樓時,見過這個塑像,當時沒太留意,隻是照了張相。下圖是北達科他州議會大樓山坡上的薩卡卡維亞雕像。

圖71.  州議會大樓山坡上的薩卡卡維亞雕像

密蘇裏州以後,差不多每個路易斯和克拉克探險隊所經過的州,都有這位印第安婦女的紀念物。名字的拚法雖然各州略有差異(Scajawea,Sagakawea,Sakakawea,etc.),但可以肯定都是指同一個人。另外,美元紀念銅幣的“彎刀啦”(One Dollar)上,也有她的頭像。

我在公司工作時,常在“販釘馬神”(Vending Machine)買咖啡。用大票(10元,20元)時,找零就會嘩啦啦地掉出一大堆銅幣。一元銅幣的反麵,就是她揹著孩子的頭像。下圖帶有是“薩卡卡維亞”頭像的一元紀念銅幣。

圖72.“薩卡卡維亞”一元紀念銅幣

十九世紀的中葉,大批歐洲新移民來到此地。多數是乘坐汽輪到達的,東邊是從紅河,西邊是從密蘇裏河。所以,沿河的港口城市很快發展了起來,例如東部的法戈(Fargo),西部的威利斯頓(Williston)。尤其是中部的俾斯麥(Bismarck),迅速地繁榮起來,並成為本州的首府。

1861年,聯邦政府建立了達科他領地,包括如今的南北兩個達科他。1888年,鐵路修到了這裏,帶來了更多的新移民,此地建州的事宜被提到了桌麵上。1889年11月2日,兩個達科他分別以單獨的州加入聯邦,北達科他成了美國的第39個州。

在達科他建州的過程中,兩個達科他州誰先誰後很難決定。時任總統本傑明-哈裏森(Benjamin Harrison,1885-1889),采取了抓鬮的笨辦法,先把兩份文件攪混,不知道誰是誰(which was which),然後大筆一揮,兩份文件都簽了字。

直到如今也不知到底誰先誰後,每次排列時總是以英文字母先後為序,因此,北達科他就成了雙胞胎中的老大。顯而易見,該州的正式名稱來源於當地印第安人的部落“達科他”(Dakota)。另外,本州還有一個別稱“和平花園州”(Peace Garden State),前麵已經提到過。

然而該州還有一個奇怪的綽號, “抖動者州”(Flickers State),什麽意思?查過資料才知,這個抖動者是指當地的一種小鬆鼠。這種機靈的小動物,每當出洞時,總是先抖動著尾巴,探頭探腦地察看了一番,感到安全之後才爬出來。

農業和農場過去是,現在是,將來可能還是本州的經濟支柱。盡管常有幹旱,塵暴,蟲災,還有嚴寒的冬季,但是他們仍然辛勤地耕種各種莊稼:小麥,燕麥,大麥,大豆,油菜,亞麻,還有向日葵。能源既有地下的,也有地上的。地下的有石油,天然氣和褐煤,地上的有風力發電。

“俾斯麥”(Bismarck),原來是個軍事站(Military Post),用於保護鐵路員工,後來改名為俾斯麥。俾斯麥是普魯士首相,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打敗法國,在凡爾賽宮宣布成立統一的德意誌帝國。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為帝國皇帝,自己任帝國首相。下圖是普魯士首相俾斯麥。

圖73.  普魯士首相俾斯麥

由於作風強勢,又在德國統一的過程中功勳卓著,被人稱為“鐵血首相”(Iron Chancellor)。北達科他州的德裔移民眾多,早就對俾斯麥崇敬致至。後來他還鼓勵德國人投資,把鐵路修到了這裏,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座城市,可謂是眾望所歸。

1997年8月31日,我曾經到過俾斯麥。但卻趕上了暴風雨,還夾雜著碩大的冰雹,偏偏車又出了毛病,所以隻能修車,什麽都沒有做,卻領略了該州暴風雨的厲害。但是我心有不甘,2010年6月14日,又來到了這個城市,以了卻心願。

當我驅車來到俾斯麥的時候,雖然已經是下午五點多鍾,但依然是天高雲淡,草木青青。於是在州議會大樓(State House)的前方拍下了一張照片。不像許多州的議會大廈那樣,有著標誌性的圓頂,它更像一座普通的辦公大樓。不過標記石牆倒是不小,很有點西部牛仔豪邁粗獷的特色。

下圖是我在“北達科他州議會大樓”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圖74.  我在“北達科他州議會大樓”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位於本州東北部的城市“大分叉”(Grand Forks),名字的來源是它的位置,恰好處於兩條河流的交叉口。一條是名字有點囉嗦的紅河(Red River of the North),另一條是“紅湖河”(Red Lake River)。這也是一個容易誤解的名字,強調一下,是河不是湖。

“大分叉”是本地區工業,農業,商業和文化教育的中心,其中“北達科他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是本州最早最大的大學。更讓我吃驚的是,在這個遙遠的荒涼州,竟然有一個“太空科學中心”(Center of Aerospace Sciences),專門訓練太空飛行員。

2011年8月10日,我在去加拿大馬尼托巴省之前,曾經路過這個“大分叉”,並且到這所大學的校園裏參觀過,沒想到它的地位還這麽重要。下圖是“北達科他大學”的指示牌,高高地懸掛在高速公路的大橋上。

圖75.“北達科他大學”的指示牌

“西奧多-羅斯福國家公園”(Theodore Roosevelt National Park),位於本州的西南部,在州際公路 I-94北邊的劣地地帶。這是美國國家公園係統中唯一的一個以總統名字命名的公園。下圖是我在“西奧多-羅斯福國家公園”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圖76.  我在“西奧多-羅斯福國家公園”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西奧多-羅斯福熱愛大自然,在他的任內,4千2百多萬公頃的土地被列為自然保護區。1883年,他到此地狩獵野牛的時候,就看中了這個地方,第二年買下了一塊地建成農場。“西奧多-羅斯福國家公園”分為兩部分,北部和南部。現在,他的農場也成為公園的一部分。

在西奧多-羅斯福國家公園內,風化了的山丘和砂岩呈現出五顏六色“紅黃蘭灰褐”。有一種被太陽烤焦了的自然紅磚,可以用作建築材料。下圖是奇形怪狀的“風化山丘和砂岩”,再下圖是我在“風化山丘和砂岩”地帶的留影。

圖77.  奇形怪狀的“風化山丘和砂岩”

圖78.  我在“風化山丘和砂岩”地帶的留影

“石化樹”(Petrified Wood),也就是在亞利桑那州的“石化森林國家公園”(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裏的那種“樹狀石頭”,在這裏偶爾也能看得到。

下圖是我在“石化樹”前邊的留影,再下圖是公園裏到處出沒的“野牛”。

圖79.  我在公園裏“石化樹”前邊的留影

圖80.  公園裏到處出沒的“野牛”

第40州: 南達科他(South Dakota,SD)

南達科他州的車牌上寫著“偉大的麵龐,偉大的地方”(Great Faces,Great Places),背景是總統山上四位總統頭像。

圖81.  南達科他:偉大的麵龐,偉大的地方

該州高速公路入口的指示牌上,也寫著同樣的押韻詩,印著同樣的總統圖像。

圖82.  南達科他的入口指示牌

南達科他州的官方別稱是“拉什莫山州”(Mount Rushmore State),因為拉什莫山上有四位美國總統的頭像。人們用兩句押韻詩來概括本州的特征:“偉大的臉龐,偉大的地方”(Great Faces,Great Places),本州的車牌和入口指示牌都帶有這兩句押韻詩。

該州地圖也幾乎是個矩形,除了東邊界。東麵是明尼蘇達州和愛荷華州,邊界線不是河就是湖,隻有中間一段是直線。南麵是內布拉斯加州,邊界的西段是北緯43度線,東段是密蘇裏河。西麵是蒙大拿州和懷俄明州,以西經104度線為界。北麵是北達科他州,以北緯46度線為界。

在該州的東北角,與明尼蘇達州的邊界,是兩個窄得像河一樣的湖,“橫跨湖”(Lake Traverse)與“大石湖”(Big Stone Lake)。在該州的東南角,與愛荷華州的邊界是“大蘇河”(Big Sioux River),與內布拉斯加州的邊界是“密蘇裏河”(Missouri River)。

下麵是南達科他州的地圖。

圖83.  南達科他州(South Dakota,SD)的地圖

該州的內部也有許多河流和湖泊。“密蘇裏河”(Missouri River)呈蛇形穿過本州腹地,但是形狀有點腫脹,因為此河有四個由大壩憋成的水庫,也可以叫“湖”。“大蘇河”(Big Sioux River)位於本州東南部邊界,在蘇瀑布城附近翻個跟頭,形成一個瀑布,用來發電和旅遊。

密蘇裏河把該州從中間切成兩半,河東是起伏的丘陵和平原,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湖泊,可以種植玉米和小麥,還可以養豬養雞開辦農場。河西是崎嶇的地形,有草原丘陵,還有峽穀,隻能放牧和開礦。該州西南部的黑山區,是本州的搖錢樹,礦業和旅遊是本州重要的經濟收入。

1743年,法國人乘船來到這裏,宣稱此地為法屬。1803年,因路易斯安納購買,此地歸屬美國。第二年,路易斯和克拉克在去太平洋的途中,來到過這裏。1861年,建立達科他領地。1889年,達科他領地分裂為兩個州,單獨加入聯邦。南達科他成為美國的第40個州,首府為皮爾。

皮爾(Pierre),是南達科他州首府,位於該州中部的密蘇裏河畔。人口為13000 人,是美國人口第二少的州府。2010年6月16日,我到皮爾來參觀“南達科他州議會大廈”(South Dakota State Capitol)。恰好陽光明媚,萬裏無雲,於是在大廈前麵拍下了一張照片。

州議會大廈旁邊的草坪像一個公園,還有一個小湖。在不遠處,有一個“南達科他二戰紀念地”(South Dakota WW II Memorial)。紀念地中央插著一麵美國國旗,旁邊還有本州的州旗和各種軍旗。中間的石碑上鐫刻著本州陣亡將士的名單,石碑的對麵是六個軍人在敬禮。

下圖是我在“南達科他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再下圖是“南達科他二戰紀念地”的紀念碑,第三圖是“南達科他二戰紀念地”的軍人在敬禮。

圖84.  我在“南達科他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

圖85.“南達科他州二戰紀念地”的紀念碑

圖86.“南達科他州二戰紀念地”的軍人在敬禮

南達科他州大部分地區是草原,隻有西南部的黑山地區有森林。1874年,黑山地區發現了金礦,從而導致了淘金熱。大量的移民湧入到黑山地區,與印第安人發生衝突。印第安人與美軍作戰失敗後,被迫離開黑山地區進入保留地。如今本州人口1/12是印第安人,住在九個保留地裏。

拉什莫山是黑山地區的一座高峰,是質密堅硬的花崗岩石頭,能夠雕刻成像。1927年,天才的雕塑家古宗-博格魯姆(Gutzon Borglum)開始在巨大的山崖上雕刻四位總統的頭像。他動用400多個人工,時間曆經14年,終於在 1941年完成了,可惜他在完工前幾個月不幸去世。

下圖是雕塑家古宗-博格魯姆。

圖87.  雕塑家古宗-博格魯姆

現在這個巧奪天工的人間奇跡,被開辟為“拉什莫山國家紀念地”(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每年有300多萬人前來參觀訪問。海外華人旅行社為了大家好認好記,把這個景區形象地叫做“總統山”。下圖是“拉什莫山國家紀念地”的指示牌。

圖88.“拉什莫山國家紀念地”的指示牌

總統山上的雕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刻藝術品。光是臉部就有60多英尺高,麵部有表情,有細節。遊客不僅可以在平台上正麵觀察,還可以沿著小路繞山腳轉一圈,從不同的角度仰視。觀察平台下麵是個展覽館,有展品也有電影,旁邊還有雕刻工作室,夏天夜晚還有燈火秀。

總統山上的雕像再現美國建國150年來最偉大的四位總統:華盛頓代表美國的誕生和立國原則。傑斐遜代表美國的成長和擴張。林肯代表美國的完整和統一。羅斯福代表美國的自然資源保護,他劃定了大片自然保護區,將永遠惠及子孫萬代。下圖是美國四位最偉大總統的雕像。

圖89.  美國四位最偉大總統的雕像

1996年10月29日,2007年9月1日,2013年8月9日,2023年7月11日,我曾四次到總統山去參觀。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去總統山,是與我妻在樓下“看展覽,看電影”,最後參觀雕刻工作室。下圖是我與我妻第一次去總統山時的合影。

圖90.  我與我妻第一次去總統山時的合影

第二次去總統山,主要是與我妻“繞山走”,從不同的角度仰視這四位總統的雄姿。

圖91.  我與我妻第二次去總統山時的合影

第三次去總統山是與我兒重複第二次的程序,下圖是我們的合影。

圖92.  我第三次去總統山時,與我兒的合影

第四次去總統山,是與我的另一個兒子重複第三次的程序,下圖是我們的合影。

圖93.  我第四次去總統山時,與另一個兒子的合影

我拍攝了很多照片,下麵這張可能是最滿意的。

圖94.  我在總統山留影紀念

好像故意與總統山的雕像一爭高下,在不遠處的“雷頭山”(Thunderhead),正在修建“瘋馬”的雕像。“瘋馬”(Crazy Horse),是拉科達蘇族印第安部落的酋長。他智勇雙全,英武過人,曾經指揮族人,在蒙大拿打敗“卡斯特”(Custer),後來被尊為全美印第安人的象征。

“瘋馬雕像”工程全是集資,不用政府一分錢,目前九層樓高的頭部已經完成。全部完成的話,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山體雕像。訪客中心有一個縮小的白色大理石模型。他騎著戰馬,手指前方,意氣風發,鬥誌昂揚。遊客們紛紛跑去照相留念。

下圖是“瘋馬雕像”的白色大理石模型。

圖95.“瘋馬雕像”的白色大理石模型

2007年9月1日,我與我妻曾經參觀過這個景點。不僅在訪客中心參觀展覽,觀看電影,還乘坐遊覽車到山腳下仰望高山上的“瘋馬頭像”。下圖是我在山腳下拍攝的“瘋馬雕像”。

圖96.  我在山腳下拍攝的“瘋馬雕像”

在總統山的西南方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有個“珠寶洞穴國家紀念碑”(Jewel Cave National Monument)。是一個長滿水晶石的地下洞穴,據說有世界上第二長的地下通道,約146英裏長。2023年7月11日,我與我兒在曾經到過那裏去參觀。

下圖是珠寶洞穴國家紀念碑的指示牌。

圖97.“珠寶洞穴國家紀念碑”的指示牌

“珠寶洞穴”的景點本身不收門票,但是進洞參觀要收門票,而且每天進洞參觀的人數有限製。當天還有一場叫做“Discovery”的導遊項目,人數限定20,進洞時間是下午2點55分,參觀 “大洞房間”(Big Cave Room)。下圖是我在“大洞房間”裏拍攝的照片。

圖98.  我在“大洞房間” 裏拍攝的照片

今天我們在“大洞房間”裏所看見的,不過是一些洞壁上的“裂縫”,不太像是“珠寶”,與我前一次看的不太一樣。1996年10月29日,我與我妻曾經參觀過同一個景點。導遊帶領我們下降到一個地方(不是今天的“大洞房間”),下圖是我當時拍攝的“方解石水晶”。

圖99.  珠寶洞穴國家紀念碑裏的“方解石水晶”

洞穴的牆壁上有五顏六色的“方解石水晶”(Calcite Crystal)。有紫色的,有棕色的,有黃色的,有黑色的,還有白色的。可以看,可以摸,也可以照相,但是不許采集。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到禮品店裏去購買。

在總統山的南方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有一個“風洞國家公園”(Wind Cave National Park)。這是一個巨大的地下石灰石溶洞,由於強風的吹進吹出發出聲響,因而得名。洞裏有一條130多英裏長的地下通道,據說是世界第四長。下圖是我在“風洞國家公園”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圖100.  我在“風洞國家公園”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再往南走不太遠,是“熱泉小鎮”(Hot Springs),旁邊是“猛獁象遺址”(Mammoth Site)。這是美國唯一的一個猛獁象發掘現場的遺址。大約在兩萬多年以前,猛獁象群在河邊落水而死,深埋在地下很多年,最後終於被發掘出來。

發掘現場用一個大棚罩上,就像西安臨潼的兵馬俑一樣,不過罩的不是陶俑,而是猛獁象骨骼。解說員向遊客們講解猛獁象故事的來龍去脈。下圖是我在“猛獁象遺址”指示牌旁邊的留影,再下圖是發掘現場的猛獁象骨骼。

圖101.  我在“猛獁象遺址”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圖102.  猛獁象發掘現場的猛獁象骨骼

在本州黑山地區的東麵,州際公路 I-90 的南麵,有一個“劣地國家公園”(Badlands National Park)。“劣地”其實並不惡劣,隻是風景奇特。由於千百年來大自然的風化與侵蝕,使得此地的山丘形成奇形怪狀的峭壁和溝豁,因為各種沉積的礦物質,這些山丘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劣地國家公園”裏還有許多野生動物:野牛,麋鹿,狐狸和山羊。還有一種所謂的“草原狗”(Prairie Dog)。其實是鼠而不是狗,比家鼠略大一些,但是不像家鼠那樣偷油吃。它們集聚的洞穴甚至叫做“狗城”(Dog Town)。

2007年8月31日,我與我妻曾經來到這裏遊覽。由於劣地氣候炎熱幹燥,我妻眼睛上火紅腫,但還是堅持下來。下圖是我在“劣地國家公園”指示牌旁邊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妻在“劣地國家公園”裏的留影。

圖103.  我在“劣地國家公園”指示牌旁邊的留影

圖104.  我妻在“劣地國家公園”裏的留影

南達科他州處於大陸腹地,離海岸很遠,美國人認為這裏很安全。於是在此修建一個軍事基地。目前軍事基地已經退役,把地下導彈發射場開辟為博物館,以供人們參觀,叫做“一分鍾人導彈國家曆史遺址”(Minuteman Missile National Historic Site)。

2007年8月31日,我與我妻在去“劣地國家公園”之前到過那裏。不巧那天閉館,但是從地上的玻璃天窗看下去,有一個巨大的洲際導彈樹立在下麵。下圖是我與我妻在“一分鍾人導彈國家曆史遺址”的合影,再下圖是“一分鍾人導彈國家曆史遺址”中的導彈。

圖105.  我與我妻在“一分鍾人導彈國家曆史遺址”的合影

圖106.“一分鍾人導彈國家曆史遺址”中的導彈

“蘇瀑布城”(Sioux Falls),在本州東南部,是南達科他州最大的城市。我曾幾次停留住宿。有一次在入住旅館的時候,計算機出了毛病。我累了一天心情不佳,嘟囔了一句:這個偏僻地方真糟糕!櫃台後的漂亮小姐,把本來很大的眼睛瞪得更大:“偏僻地方?這可是大城市耶!”

我立刻反唇相譏,大城市有多大,比得上紐約,洛杉磯和芝加哥嗎?可是這次我是孤陋寡聞了。由於年輕人的外流,本州的人口一直在減少,但蘇瀑布城卻是個例外,人口不減反增。現在這個地區的人口已經占全州的三分之一,是這個地區的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

蘇瀑布城的北邊,還真有一個瀑布,是這個地區的熱門休閑旅遊勝地。第二天大清早,我就趕到“瀑布公園”。一看,哇嗷,風景真是美極了。於是橋上橋下,左岸右岸,上竄下跳跑到腳軟。上遊下遊,迎水背水,相機快門按到手軟。

下圖是“瀑布公園”裏的瀑布,再下圖是我在“瀑布公園”裏瀑布前的留影。

圖107.  蘇瀑布城的“瀑布公園”

圖108.  我在蘇瀑布城“瀑布公園”裏的留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雪中梅:
謝謝你的鼓勵,我會更加努力。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好,跟著學習了,平安是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