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歐洲維京河輪遊》第十一篇:法國巴黎第四天

(2023-01-11 09:29:24) 下一個

老安遊記《歐洲維京河輪遊》第十一篇:法國巴黎第四天

上一篇講我們在法國巴黎遊覽的第三天(2022.11.7)。本篇講我們在法國巴黎遊覽的第四天(2022.11.8):巴黎先賢祠。2022年11月8日,上午9點半,我離開旅館乘地鐵,我兒有病在旅館裏休息。上午10點半,我到達先賢祠(Pantheon)。

下圖是從旅館到“先賢祠”的路線圖。

圖1. 從旅館到“先賢祠”的路線圖

“先賢祠”(Pantheon),位於法國巴黎第五區,最初是路易十五興建的聖女日南斐法教堂。曆經數次變遷後,現在成為法國著名文化名人的安葬地。先賢祠是希臘古典主義建築典範,其的正麵仿照“羅馬萬神殿”,所以又稱“巴黎萬神殿”。

1744年,法王路易十五(Louis XV,1715-1774)在一場大病初愈後,深信自己之所以擺脫病魔糾纏,是因為法國巴黎的主保聖人“聖女日南斐法”(Sainte Geneviève)的庇佑,因此決定建造一座雄偉的神殿作為紀念,即後來的先賢祠。

下圖是我在“先賢祠”門前的留影。再下麵的(左)圖是先賢祠的外觀,再下麵的(右)圖還是我在先賢祠門前的留影。

圖2. 我在“先賢祠”門前的留影

圖3. 先賢祠的外觀(左)我在先賢祠門前的留影(右)

先賢祠的整體設計是希臘式的等臂十字架,有一個帶有科林斯式支柱的雄偉門廊。主建築長110米,寬84米,圓頂高83米,圓頂上安有一個頂塔(類似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還有一個大致同樣大小的地下室。1758年,先賢祠奠基,1790年,先賢祠建成。

先賢祠竣工時,恰逢法國大革命開始,革命政權將先賢祠改為埋葬“偉大法國人”的陵墓。1851年,物理學家“萊昂-傅科”(Léon Foucault,1781-1868),在此演示了他證明地球自轉的著名實驗“傅科擺”(Foucault Pendulum)。

中午12點,我從北門買票進入先賢祠,門票價格11.50歐元。下圖(左)是先賢祠北門入口和大廳,大廳的中央是“傅科擺”,下圖(右)是先賢祠大廳裏的“主祭壇”(Main Altar)。

圖4. 先賢祠大廳中央裏的“傅科擺”(左)和先賢祠的“主祭壇”(右)

下圖(左)是先賢祠主祭壇的遠景,下圖(右)是先賢祠主祭壇的近景。先賢祠主祭壇的中央是“國民公會”(National Convention)。先賢祠主祭壇兩邊的大理石群雕是大革命時期守衛巴黎的士兵和改革派的代表。

圖5. 先賢祠主祭壇的遠景(左)先賢祠主祭壇的近景(右)

下圖是巴黎禁衛軍的大理石群雕。

圖6. 巴黎禁衛軍的大理石群雕

下圖是先賢祠大廳中央的“傅科擺”(Foucault Pendulum)。

圖7. 先賢祠大廳中央的“傅科擺”

“萊昂-傅科”是生於巴黎的法國物理學家。他最著名的發明是顯示地球自轉的“傅科擺”。至今傅科擺在許多科學博物館和大學裏,都是很受歡迎的展品。1851年,傅科在巴黎先賢祠大廳裏懸掛一枚很長的重擺,藉以顯示地球的自轉。

雖然人們早就知道地球在自轉,但這是首次以簡單的實驗予以證明。1855年,他成為皇家巴黎天文台的物理學家,同年皇家學會授予他科普利獎章。1868年,傅科在巴黎逝世,葬於巴黎的蒙馬特公墓

下圖是先賢祠大廳主祭壇的放大圖。主祭壇中央是法國雕塑家席卡爾(Sicard)在1924年創作的“國民公會”(National Convention)。這件作品以瑪麗安娜(Marianna)為中心,周圍聚攏共和派士兵和改革派代表。

圖8. 先賢祠中央主祭壇的放大圖

手持寶劍的瑪麗安娜暗指“聖女日南斐法”(Sainte Geneviève),亦稱“聖女吉納維夫”。“吉納維夫”的名詞源於古凱爾特語,意為“天女”(Woman of the Race)。公元422年,出生於法國巴黎西郊的一個富裕家庭,公元502年,卒於巴黎。

聖女日南斐法還是個小女孩時,就決定終身過貞節的生活,把時間都用在祈禱和沉思上。她7歲時,一個主教吻了她的額頭,賜予她有寶貴十字架的銅牌,預示她將來為基督拯救事業會有卓越貢獻。她發誓要將自己的靈魂與身體皆奉獻給天主。

父母過世後,她來到居住在巴黎的教母處,照顧貧窮及生病的人們。在巴黎,她嚴格執行禁欲主義,傳說她從15歲開始直到50歲,每周隻進食大麥麵包和豆子,並隻喝水兩次。據說在這期間,她經曆了持續三天的全身癱瘓,她聲稱天使帶她去天堂。

從15歲開始,她進入寺院修行並創造許多的奇跡,例如關於蠟燭的故事。故事講述了她和修女們在一個狂風席卷的夜晚走回教堂的路上,狂風吹滅了她們手中照明的蠟燭,修女們都害怕極了。她對其中的一個蠟燭劃十字,蠟燭又重新燃燒並指引一行人返回教堂。

傳說她阻止了阿提拉(Attila the Huns,406-453)對巴黎的入侵。當阿提拉逼近巴黎時,她動員巴黎女人們都來祈禱,天主會庇佑他們周全。男人們都來保衛城市,可是男人們不相信她,想用石頭砸死她。女人們則真正和她一起祈禱,結果阿提拉果真撤了兵。

傳說她還對當時的法蘭西國王克洛維一世(Cloxis I,481-511)皈依基督教做出過貢獻。這位國王是歐洲第一位接受基督教洗禮的國王,從而使法蘭克帝國(Empire of Franks)得以基督教化,這對整個歐洲曆史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聖女日南斐法逝世後,被安葬在巴黎的使徒教堂(Abbaye Sainte-Geneviève de Paris)。這座教堂在十二世紀時被重修,並從此改名為聖女日南斐法教堂。由於她把基督教的理念傳授給法蘭西國王,形成了她與法國王室的特殊關係。

1793年,聖女日南斐法的聖骨匣安放在巴黎聖女日南斐法廣場上的一個教堂中。天主教中,聖女日南斐法紀念日是每年的1月3日,她在藝術作品中的標誌象征是蠟燭聖杯天使與巴黎城的鑰匙

下圖是先賢祠大廳裏“狄德羅”(Denis Diderot)的雕像,再下圖是大理石群雕像。

圖9. 先賢祠大廳裏“狄德羅”的雕像

圖10. 先賢祠大廳裏的大理石群雕像

下麵的兩圖是先賢祠大廳的牆上,關於“聖女貞德”的油畫。左圖是聖女貞德從英軍手中解救奧爾良,右圖是聖女貞德在扶助查理王子登基為國王查理七世。

圖11. 先賢祠大廳牆上關於“聖女貞德”的油畫

“聖女貞德”(Joan of Arc,1412-1431),法國軍事家天主教聖人,法蘭西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戰爭中(1337-1453),她帶領法蘭西王國軍隊,對抗英格蘭王國軍隊的入侵,最後被捕並被處以火刑

貞德是出生於法國農村的少女。傳說她13歲時,在村後的大樹下遇見了天使,從而得到了“天主啟示”,要求她帶兵收複當時被英格蘭侵占的法國失地。

後來她幾番轉折得到兵權,1429年,她帶兵解救了奧爾良(Oleans)之圍,成為法國聞名的女英雄,她又帶兵多次打敗英格蘭侵略者。1429年7月16日,促使擁有王位承繼權的查理王子加冕,成為國王“查理七世”(Charles VII,1429-1461)。

1430年,貞德在一次戰役中被勃艮第公爵(Duke of Burgundy)俘虜,不久被英格蘭人以重金購去。在英格蘭當局控製的宗教裁判所,以異端女巫罪判處火刑,1431年5月30日,在法國的魯昂(Rouen,France)被當眾處死。

二十年後,英格蘭軍隊被徹底逐出法國,年老的母親說服教皇伽利略三世(Pope Galileo III)重新審理貞德的案子,1456年,為她平反。1920年,教皇本篤十五世(Pope Benedict XV)封貞德為聖女。貞德成為後世西方文化中的一個重要人物。

拿破侖時代到現代,法國的政治人物常以她的偉大形象進行宣傳。眾多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亞伏爾泰席勒馬克-吐溫柴可夫斯基蕭伯納等,創作過有關她的作品。大量以她為題材的電影,戲劇和音樂一直持續發展到今天。

我在先賢祠的大廳裏,前後左右都參觀完了。然後進入地下室,那裏有各位先賢的陵墓。在地下室的中央,有一座“伏爾泰”的大理石立像(下圖左),身後是他的石棺(下圖右)。

圖12. 先賢祠裏“伏爾泰”的大理石立像(左)和他的石棺(右)

“伏爾泰”(Voltaire,1694-1778),原名為(François Arouet)。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啟蒙運動的領袖和導師。他不僅在哲學上有卓越成就,而且以捍衛信仰自由司法公正而聞名。他的思想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運動都有重大的影響。

伏爾泰出生在法國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是家裏五個孩子當中的幼子。父親是一位法律公證人,後任審計院司務。母親來自普瓦圖省的一個貴族家庭。伏爾泰先後在巴黎耶穌會和巴黎的路易大帝高中接受教育。

據說伏爾泰非常聰明,3歲即可背誦文學名著,12歲能夠做詩。在高中時代,他便掌握了拉丁文希臘文,後來通曉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英語。1711-1713年間攻讀法律。伏爾泰還當過法國駐荷蘭大使的秘書。

事實上,伏爾泰在高中畢業後便有從文的願望,但他的父親希望他讀法律。伏爾泰假裝在巴黎為一名律師擔任助手,實際上大多數時間用在創作諷刺詩上。這件事很快就被他父親發現,把他送到外省(離開巴黎)讀法律。

然而,伏爾泰堅持寫作論文和曆史研究。當時法國的絕對主義君主製度已經發生深刻危機。伏爾泰曾擔任過駐外使館秘書和法庭書記,得以出入於貴族圈中。他以詩人的敏感,經常針砭時事評論朝政,以談鋒犀利和妙語連珠引人矚目。因此他遭到封建專製統治者的迫害。

1715年,伏爾泰因寫詩諷刺當時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被流放。1717年,他因為寫諷刺詩影射宮廷的淫亂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獄,關押了11個月。在獄中,他完成了第一部劇本《俄狄浦斯王》,是關於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二世的諷刺劇。

在這部作品中,首次使用筆名“伏爾泰”,是他在法國南部故鄉一座城堡的名字。1718年,《俄狄浦斯王》在巴黎上演引起轟動,伏爾泰贏得“法蘭西最優秀詩人”的桂冠。1726年,伏爾泰又遭到貴族的誣告,再次被投入巴士底獄,出獄後立即被驅逐出境流亡英國

伏爾泰流亡英國時(1726-1728),進入一個新的人生時期。他對當地的政治,社會,宗教,科學等狀況很感興趣。他詳細考察了君主立憲的政治製度和當地的社會習俗,形成了反對封建專製主義的政治主張和自然神論的哲學觀點,並撰寫了他的專著《哲學通信》。

1729年,他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默許,回到法國巴黎。1734年,正式發表《哲學通信》,宣揚英國改革的成就,抨擊法國的專製政體。《哲學通信》出版後立即被查禁,法院下令逮捕作者。他逃到女友夏特萊侯爵夫人(Marquise Du Châtelet)的莊園,隱居了15年。

1743年,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746年,他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寧靜的隱居生活使伏爾泰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寫下了哲學著作《形而上學》和《牛頓哲學原理》,還有戲劇《凱撒之死》,《穆罕默德》,《放蕩的兒子》和《海羅普》等。

這些作品的發表使得伏爾泰名聲響亮。除了討論哲學之外,他們在同居處設立物理實驗室,一起研讀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夏特萊侯爵夫人是最早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從拉丁文翻譯成法文的人。

伏爾泰深信牛頓的理論(尤其是光學),牛頓發現了白光是由光譜上所有顏色相合而成的,伏爾泰對此做過不少實驗。還有重力理論,許多關於牛頓的故事都是伏爾泰所寫的,例如蘋果從樹上掉下的故事,是他在倫敦時從牛頓的侄女那裏得知的。

伏爾泰和侯爵夫人對於萊布尼茨(與牛頓同時代的競爭者)的哲學相當有興趣,而且侯爵夫人還采用了部分萊布尼茨的說法來反駁牛頓。但他們倆仍然是忠實的“牛頓主義者”。她翻譯的牛頓著作,直到二十世紀,仍然是最重要的版本。

伏爾泰所著的《牛頓哲學原理》(Elements of Philosophy of Newton),有可能是與侯爵夫人所合著的,他們把牛頓的理論介紹給廣大民眾。許多學者都認為,這本著作使牛頓的光學與力學理論,終於被廣大民眾所認識與接納。

1749年,夏特萊侯爵夫人因難產逝世,伏爾泰短暫回到巴黎。1750年,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伏爾泰,應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 of Prussia,1740-1786)之邀來到柏林,得到了一個宮廷文學侍從的職位以及很好的待遇。

他作為一名哲學家,與法語說得近乎完美的普魯士國王建立了友誼。但是這兩位朋友沒有能夠長時間地互相包容對方。前者擁有高超的智力與犀利的性格,後者則喜怒無常,習慣於別人的唯命是從,分歧的擴大不可避免。

1753年,伏爾泰與另一位國王賞識的科學家莫佩爾蒂(Mauperthuis)發生爭執,伏爾泰寫文章諷刺莫佩爾蒂的荒謬論文。但後者得到國王的支持。此事件導致他與國王關係的破裂,促使他離開普魯士。他在柏林時期最重要的出版著作是《路易十四時代》。

伏爾泰離開普魯士後,在法國和日內瓦邊境上的“費內”(Ferney)置產並定居。此後,他全心投入到火熱的啟蒙運動中。一方麵用化名寫作和印發大量小冊子,猛烈抨擊天主教教會的宗教迫害和專製政府草菅人命的罪行。

另一方麵,伏爾泰熱情支持年輕一代的啟蒙思想家,特別是“百科全書派”的鬥爭,積極為他們撰寫條目,《哲學辭典》就是他為《百科全書》所寫哲學條目的匯編。

除了繼續創作戲劇作品外,還完成了《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羅斯》和《議會史》等曆史著作,還有《老實人》和《天真漢》等哲理小說。伏爾泰奮戰不懈,推動了啟蒙運動的蓬勃發展,因此被人們尊稱為“費內教長”。

1778年,83歲高齡的伏爾泰回到闊別29年的巴黎,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此事已經成為伏爾泰一生中最輝煌的頂點,不久他與世長辭。伏爾泰臨終前,對自己的後事做了交代:把棺材的一半埋在教堂裏(上帝讓他上天堂),另一半埋在教堂外(上帝讓他下地獄)。

伏爾泰的靈柩被巴黎人民永久地擺放在先賢祠中,並親切地稱他是“精神王子”。伏爾泰是啟蒙的鬥士,一生都在為思想和言論自由而戰,靠自己的一隻筆,過一種獨立的生活。“伏爾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時代”(維克多-雨果)。

伏爾泰反對君主專製製度,提倡自然神論,批判天主教會,主張天賦人權,宣揚言論自由,聲稱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一段箴言以伏爾泰的名義廣為流傳:“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後人認為這句話代表了他對言論自由的主張。

伏爾泰欣賞中國的孔子,認為孔子是用道德的說服力來影響他人,而不是利用宗教狂熱和個人崇拜,他視孔子為真正的哲學家。他崇拜中國的儒家思想,把中國的政治體製視為最完美的政治體製,中國的文官製度能讓下層階級的人得以晉升為統治階層。

伏爾泰把天主教教皇比作“兩足禽獸”,說天主教傳教士是“文明惡棍”,天主教教義是“狡猾的人”設置的最可恥的“騙人羅網”。他號召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與駭人聽聞的宗教狂熱作鬥爭:一些人咬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他的肚子,還有一些人從遠處痛罵他。

對於神聖羅馬帝國,伏爾泰批評它“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現代有人用上述語調來反諷早期美軍口糧的難吃程度 ,“既非食品,也非現成,更不能吃”。聽完這話,令人莞爾一笑。

在伏爾泰立像和石棺的對麵,是“盧梭”的陵墓,下圖是盧梭陵墓的正麵(左)和側麵(右)。

圖13. 先賢祠裏“盧梭”陵墓的正麵(左)和側麵(右)

“讓-雅克-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啟蒙時代法國哲學家政治理論家,文學家音樂家。1712年,盧梭出生在當時還是獨立國家的日內瓦(Geneva),即一個信奉新教的獨立城邦。下文中的讓-雅克-盧梭,一律簡稱為“盧梭”。

從1536年起,日內瓦屬於基督教的加爾文教派。盧梭的前五代先祖是一個書商,因為印製新教的書籍,受到天主教的迫害。1549年,他的先祖逃避到信奉新教的日內瓦,不久成為一個酒商,後來又轉變為製表商。

盧梭的父親艾薩克(Isaac Rousseau),也投身於製表業。盧梭的母親蘇珊娜(Suzanne),出身於上流社會,他出生後母親因產褥熱過世。他的家庭是日內瓦有投票權的中產階級,這讓他終生引以為榮,他通常的簽名是“讓-雅克-盧梭,日內瓦公民”。

年輕的盧梭去法國謀求發展,成為華倫夫人府中的仆人,也成為這位夫人的幹兒子兼情人。他在這裏學會了上流社會的禮儀,改信天主教。在修道院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又重返新教。1742年,盧梭搬到巴黎,結識了狄德羅(Diderot)等許多著名思想家和學者。

1745年,盧梭在巴黎時,與泰蕾茲-勒瓦瑟相識。後者成為他的情婦,為他生了5個小孩。後來,盧梭與泰蕾茲-勒瓦瑟結婚,她不識字,但廚藝很好,這是他們的共同興趣之一。

1749年,盧梭應狄德羅之邀,為《百科全書》撰寫音樂方麵的內容。在狄德羅的鼓勵下,盧梭以一篇論文參加第戎學院征文並獲得了名次,這使其在法國名聲大振。隨後第戎學院再次征文,盧梭以另一篇論文再次應征,雖未入選,但確立了他的名聲。

1756-1762年間,盧梭隱居在巴黎近郊,發表了《社會契約論》,《愛彌兒》(Emile)等書。起初,法國啟蒙運動的自由主義作家都是盧梭的朋友。但他的思想與其他人出現嚴重不合,盧梭指責伏爾泰建立一家劇院是傷風敗俗,結果導致他們兩二人反目,成了終生的仇敵。

由於盧梭和百科全書派人士意見不合,使得《愛彌兒》一書的出版,法國及整個歐洲掀起一片反盧梭浪潮。他的言論也受到審查,從此他開始逃亡生活。1765年,盧梭住處被攻擊,他到英國避難。1767年,他用假名進入法國。1768年,他與情婦泰蕾茲-勒瓦瑟結婚。

1770年,盧梭和泰蕾茲-勒瓦瑟被允許進入法國,但不允許出版著作。1772年,盧梭寫了《論波蘭政府》,這也是他最後的政治作品。1776年,他開始寫作《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盧梭除了寫作外,也複製音樂,研究植物學。

盧梭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在飯館裏端過盤子,也當過使館的隨員。最後隱姓埋名居住在一個村子的茅屋裏。因此盧梭經曆了每個社會階層,是個從每個社會層麵觀察社會的評論家。1778年一天的早晨,盧梭在巴黎東北部的別墅散步時,因中風而死,享年66歲。

盧梭是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及教育家,他的思想是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旗幟,其中‘人民主權’和‘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思想,是其精華和原則。他的“社會契約論”是其民主政治思想的集中表現。

盧梭認為,人類最初處於原始的“自然狀態”。在這個時期裏,不存在私有製和不平等,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無法得到公正的解決,國家是因“訂立契約”而產生。人民是製訂契約的主體,由此他提出“人民主權”的思想,國家主權不能分割,也不能轉讓。

在哲學領域,盧梭的兩篇論文,確定他在哲學史上的地位。他說:“自然界中很少有不平等的現象,當今流行的不平等現象是人類在追求生存和進步的過程中,人為逐漸衍生成的”。他的哲學思想,影響到後來馬克思的《資本論》。

盧梭的教育哲學與政治哲學相繼融貫一體,在《愛彌兒》裏,盧梭提出了三種教育,一種是自然的教育,一種是事物的教育,一種是人的教育。盧梭認為最好的教育者必須要根據人的自然本性施加教育,力圖使這三種教育相對和諧而不相衝突。

在自然狀態下,常有個人能力無法應付的境況,必須通過與其他人的聯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願意聯合起來。人們聯合在一起,以一個集體的形式存在,這就形成了社會。社會契約是人們關於成員社會地位的協議。

下圖是維克多-雨果的陵墓。

圖14. 先賢祠裏“維克多-雨果”的陵墓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十九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的卓越作家。維克多-雨果幾乎經曆法國十九世紀的所有重大事變。下文中的維克多-雨果,一律簡稱為“雨果”。

1802年,雨果出生在法國東部的一座城市。父親是一位自由思想共和主義者,母親是一位天主教保皇主義者。雨果的童年在國家的動蕩中度過:雨果出生兩年後拿破侖稱帝,13歲時波旁王朝複辟。雨果父母政治宗教觀點的對立,反映了當時法國上層的政治宗教鬥爭。

雨果的父親是拿破侖手下的將軍,因此全家人不得不經常奔波,雨果從旅行中學到了很多知識。童年時代全家前往那不勒斯。雨果看到雄偉的阿爾卑斯山和山上皚皚的白雪。還有遼闊的藍色地中海。他也歡度過羅馬假日。全家在那不勒斯住了幾個月後返回巴黎。

在父母婚姻之初,雨果的母親和父親都住在意大利和西班牙。1803年,母親與父親分居,回到巴黎帶孩子。原因是軍旅生涯不穩定,加上丈夫不喜歡天主教。就這樣,幼年的雨果在母親的主導下教育和成長。

10歲時,雨果回到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後進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中得獎,17歲時,在百花詩賽中獲得第一名,20歲出版一部詩集,因為歌頌波旁王朝複辟,獲得路易十八的賞賜。在這之後他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

然而,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讓他感到失望。法國二月革命爆發後,雨果開始反對天主教的保皇教育,轉向共和主義的自由思想。他還寫過許多詩歌和劇本,還寫了幾部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的小說。

1822年,20歲的雨果與青梅竹馬的阿黛爾結婚,他們在一起46年,生四個子女。1868年,妻子阿黛爾去世,當時雨果依然流亡在國外,無法回來參加妻子的葬禮。

雨果年輕時候的小說和詩歌,作品熱情而早熟,年紀輕輕就掙得了成功和名譽,並且獲得“最佳哀歌體”和“抒情體詩人”的稱號。

1822年,雨果出版第一部小說,1825年,出版第二部小說。1822年,雨果出版第一部詩集,當時他不過20歲,就從路易十八那裏掙得了皇家津貼。這些詩集因熱情和嫻熟而被喜愛。1826年,又出版了一部詩集,更顯示出他是個偉大的詩人,抒情和創意的天才。

1829年,雨果出版第一部成熟的小說《一個死囚的末日》,小說反應出他敏銳的社會意識。對後來的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他造訪土倫苦役犯監獄,並做了大量筆記,在有關監獄的一頁裏,他用大字寫下了自己的英雄:“冉阿讓”(Jean Valjean)。

1831年,新小說《鍾樓怪人》出版,譯本很快遍布歐洲。《鍾樓怪人》的直接效果是對年久失修的“巴黎聖母院”進行翻修,後者因前者而聞名。好萊塢據此拍成電影“巴黎聖母院”。中國將這部電影譯成中文放映,一時間全國轟動,萬人空巷。

1845年,雨果被路易-菲利普封為貴族世卿,成為貴族議員。他發言反對死刑和社會不公,主張出版自由。1848年,雨果被選為第二共和國的國民議會議員。1849年,他發表演說呼籲終止不幸與貧困。呼籲普選和免費義務教育。

1852年,拿破侖三世稱帝時,雨果流亡海外,先在布魯塞爾,後到海峽群島。在流亡中,雨果發表了反對拿破侖三世的政治手冊《小拿破侖》和《罪惡史》。雨果還用拿破侖一世的功績和拿破侖三世的恥辱作對比。這些手冊在法國被禁,但是依然影響巨大。

1862年,雨果在流亡中出版了他花了17年才完成的最佳小說《悲慘世界》。早在三十年代,他就打算寫一部有關社會苦難和不公的大部頭小說。雨果在給他出版商的信中說:“我確信如果這不是我的最佳作品,那也是高峰作品之一”。

《悲慘世界》的出版競價為最高,比利時出版商一反常態,在出書前6個月就大幅宣傳。最初,小說隻出版第一部分“芳汀”,在多個主要城市同時出售。小說在幾個小時內售罄。最後加入故事主角“柯賽特”,《悲慘世界》對法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震撼。

《悲慘世界》出版時,雨果正在度假。雨果僅以“?”號打電報給他的英語出版商,以詢問小說的銷情。作為回應,英語出版商僅以“!”號電告之,表示銷情很好。大眾則熱烈追捧《悲慘世界》。直到今天,該小說依然暢銷世界,多次改編成電影電視和舞台劇上演。

1870年,法國的不流血革命推翻了拿破侖三世,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後,雨果才回國,並被選入國民議會。1874年,最後一部作品《九三年》出版,涉及到之前回避的政治話題: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恐怖統治

雨果雖然博才多藝,但音樂方麵平平,不過他的作品為十九和二十世紀作曲家提供靈感,對音樂產生重大影響。從十九世紀以來,有1000多部音樂作品從雨果那裏獲得靈感。他的戲劇和小說成為作曲家的參考,推動他們創作歌劇,音樂劇和芭蕾舞劇。

雨果創作了4000多幅畫。開始時隻是個人興趣愛好,流亡前不久他停止寫作,專心從政時,花更多功夫在繪畫上。在1848-1851年間,繪畫成為他唯一的創作發泄。雨果沒有把繪畫作品公布,害怕影響他的文學作品。

1870年,當雨果回到巴黎時,國家像歡迎英雄一樣歡迎他。1876年,他被選入新成立的參議院。1881年,在雨果的79歲生日之際,巴黎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遊行隊伍從他家所在的街道經過,官方的導遊帶著“矢車菊”,是《悲慘世界》中“芳汀”的花。

1885年,83歲的雨果因患肺炎不治,舉國致哀。有兩百多萬人參加葬禮遊行。他的遺體由靈車拉著,緩緩運到凱旋門下,棺上覆蓋著黑紗,安放在凱旋門下巨大停靈台上停靈一夜,供人民瞻仰,之後“雨果”的靈柩被安葬在“先賢祠”。

有一件值得記憶的事情是,雨果在聽到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氣憤地說:“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巴黎有聖母院,而中國有圓明園。但這個奇跡已經消失了,將受曆史製裁的是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這時雨果特別偉大的地方。

下圖是大仲馬的陵墓。

圖15. 先賢祠裏“大仲馬”的陵墓

“亞曆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1802-1870),是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文豪。“仲馬”的中文譯名,是清末翻譯家林紓依照福州話的語音所譯。其子仲馬也是法國著名文學家,為了區分兩人,稱其為“大仲馬”,稱其子為“小仲馬”。

大仲馬的祖父是個侯爵,曾經在法國政府裏任職炮兵總軍需官。1760年,移居到聖多明各(今海地)。1762年,一個叫“塞塞特-仲馬”(Cassette Dumas)的女黑奴為他生下一個男孩,取名亞曆山大,即大仲馬之父,“仲馬”是女黑奴的姓。

1780年,侯爵和他的兒子回到巴黎。1786年,亞曆山大從軍,以“仲馬”為姓入伍,是為“托馬斯-亞曆山大-仲馬”(Thomas Alexandre Dumas)。不久之後,爆發了法國大革命,他以過人的勇武與膽識,從行伍的底層,升為拿破侖麾下的將軍。

1802年,“大仲馬”生於法國中北部,與母親相依為命。十三歲還未能就學,隻能整天在森林裏遊蕩,肚子餓了就射獵野鳥以果腹。後來在公證人事務所裏當見習生,認識了一個貴族朋友阿道夫,引導他進入了文學殿堂,從此大仲馬立誌要成為一個作家。

大仲馬拿九十塊法郎前往巴黎打天下,一位將軍看在他父親的麵子上,又見他寫一手好字,推薦他到奧爾良公爵府裏當書記員。由於書法精良,他經常替法蘭西喜劇院去謄寫文字以貼補家用。後來自己也寫起劇本來,第一出劇本《亨利三世與其宮廷》使他嶄露頭角。

1844年,他的《基督山伯爵》一書,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大作家,從此聲名不衰。大仲馬風流之極,情婦無數,私生子也無數,“小仲馬”也是其中的一個私生子,一直到小仲馬七歲時,大仲馬才將之認領,但仍不認小仲馬之母為妻子。

大仲馬原本生性豪爽不羈,在成名後更變本加厲。他一擲千金,經常遊曆四方,足跡遍及整個歐洲。他以自己筆下的“基督山伯爵”自居,不惜花費巨資,在巴黎附近的森林裏,蓋了一座“基督山城堡”,在那裏款待朋友和情婦們,舉行盛宴和舞會。

1847年,大仲馬宴請50位客人,包括法國大作家巴爾紮克。他在一片森林中建造了另一個 “基督山城堡”。但他揮金如土的生活,使他負債累累。雖然聘請了許多門客為他捉刀,得到大量稿酬,但是晚年大仲馬依然非常貧困,為了抵債,把兩座基督山城堡都拍賣了。

他的最後一位情婦是美國女演員,後來在演戲時墜馬摔死,大仲馬埋葬她以後,醉醺醺地來到小仲馬家中,喊道:“孩子,我是來你這裏等死的”。半個月後,大仲馬去世,享年68歲。兒子小仲馬整理他的遺物,發現他的遺產隻有幾塊錢。

大仲馬自學成才,以小說劇作著稱。他的小說大多以真實曆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往往出人意料,這些都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

他的一生著有150多部小說,90多個劇本,250卷文集。創作量驚人,在法國通俗文學的魅力曆久不衰。不過由於他的經濟問題,以大量作品賺取巨額稿酬,托人代寫捉刀,甚至有些作品連他自己都沒看過,因此他的作品良莠不齊,飽受研究者的批評。

大仲馬的長子小仲馬也是法國著名作家,是大仲馬(21歲)與一名女裁縫(30歲)的私生子。大仲馬成名後,混跡於上流社會,將他們母子拋棄。直到小仲馬七歲時,大仲馬終於良心發現,在法律上承認了這個兒子。小仲馬善於寫戲劇,《茶花女》為其代表作。

2002年,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1995-2007)宣布,將“大仲馬”移靈“先賢祠”,從而與大作家“維克多-雨果”等人共享此殊榮。

下圖是左拉的陵墓。

圖16. 先賢祠裏“左拉”的陵墓

“埃米爾-左拉”(Émile Zola,1840-1902),十九世紀法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自然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法國自由主義運動的重要角色。左拉出生於巴黎,父親是意大利工程師。他的童年在普羅旺斯度過,後來就讀波旁學院,18歲那年返回巴黎,在聖路易學校學習。

聖路易學校畢業後,左拉從事過幾年低級牧師的工作,接著又開始為一份報紙撰寫文學評論。左拉從一開始就毫不掩飾自己對拿破侖三世(Napoleon III,1852-1870)的厭惡,認為他以第二共和國為跳板來複辟帝製,建立獨裁政權。

左拉小說中有超過一半被他匯編成係列作品《盧貢-馬卡爾家族》,這些小說在情節和人物上亦存在連續性和相關性。這一係列小說都以法蘭西第二帝國治下的大家族“盧貢-馬卡爾家族”為中心,通過對五代人生活的敘寫,探索遺傳因素對暴力酗酒賣淫等行為的影響。

在這一大家族的兩個分支中,盧貢(Rougon)家族行為比較端正,受人尊敬,但是馬卡爾(Macquart)家族則聲名狼藉。左拉和法國著名畫家塞尚(Cezanne),從童年時代就是摯友,但是當左拉在他的小說中,虛構了塞尚和畫家們放蕩不羈的生活時,兩人斷交。

1898年,在後來的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Clemenceau,1906-1909)所擁有的《震旦報》頭版頭條上,刊登了左拉寫給總統菲利斯-弗爾(Faure,1895-1899)的公開信我控訴》,指責法國政府的反猶太政策並為猶太軍官德雷福斯(Dreyfus)的迫害事件發聲。

同年左拉被檢方指控誹謗罪,法庭宣判左拉有罪,左拉被迫逃往英國。直到1899年政府發現案情有誤,左拉得以回國。1902年,左拉因壁爐堵塞引起的中毒在巴黎的寓所與世長辭。雖然有人懷疑左拉之死係政敵謀殺,但缺乏證據。

左拉的葬禮於同年10月5日舉行,數千名敬慕者護送其靈柩到蒙馬特公墓,法國各界知名人士參加了他的葬禮。1906年,德雷福斯事件獲得徹底平反。1908年,“左拉”的骨灰移至“先賢祠”,與“雨果”等人葬於一處。

下麵的兩圖是“瑪麗-居裏”和“皮埃爾-居裏”的陵墓。

圖17. 先賢祠裏“瑪麗-居裏”的陵墓

圖18. 先賢祠裏“皮埃爾-居裏”的陵墓

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裏(Maria Sk?odowska-Curie,1867-1934),通常稱瑪麗-居裏(Marie Curie)或居裏夫人(Madame Curie),法國波蘭裔物理學家化學家。她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首位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女人,首位巴黎大學的女教授。

1867年,瑪麗生於俄羅斯帝國統治下波蘭華沙。她在華沙地下移動大學讀書,開始接受真正的科學訓練,她在華沙生活到24歲。1891年,追隨姐姐到巴黎讀書,在巴黎取得學位,畢業後留在巴黎從事科學研究。

1903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裏(Pierre Curie)以及亨利-貝克勒爾(Henri Becquerel)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性化學方麵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她在巴黎華沙各創辦了一座“居裏研究所”,這兩個研究所至今仍是重要的醫學研究中心。

瑪麗-居裏的成就,包括開創放射性理論,放射性的英文(Radioactivity)是她造的詞。她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發現了兩種新元素(Po)和(Ra)。在她的指導下,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腫瘤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創辦了第一批戰地放射中心。

瑪麗在法國時,法國大革命隔年即規定:“任何公民都不能冠上與其出生證明紀載不符的姓或名”。雖然她沒有“換夫姓”,但她使用雙姓。在“冠夫姓”之外,仍保留她的波蘭原姓“斯克沃多夫斯卡”。

雖然瑪麗-居裏是法國公民,身在異國,但是她從未忘記祖國波蘭。她教女兒波蘭文,多次帶她們去波蘭。她以祖國波蘭的名字命名她所發現的第一種元素釙(Po)。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瑪麗-居裏利用她本人發明的流動式X光機協助外科醫生

1934年,瑪麗-居裏病逝於法國上薩瓦省療養院,享年66歲。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裏一起移葬先賢祠,成為第一位憑自身成就入葬先賢祠的女性。

在先賢祠安葬的名單裏,我看到“拉格朗日”這個名字,但沒有找到他的陵墓。“拉格朗日”的名字我很熟悉,早在大學一年級的高等數學課裏,就有“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約瑟夫-拉格朗日”(Joseph Lagrange,1736-1813),出生時為意大利名“朱塞佩-拉格朗吉”。他是一位法國意大利裔的科學家,在數學力學天文學三個學科領域中都有曆史性的重大貢獻。

他的成就包括著名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創立了拉格朗日力學等等。他最突出的貢獻是把數學分析的基礎,脫離幾何與力學方麵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使數學的獨立性更為清楚,而不僅僅是其他學科的研究工具。

拉格朗日曾為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1740-1786)在柏林工作20年,被腓特烈稱作“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後來受法國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1774-1792)之邀定居巴黎,繼續做科學研究,直到1813年去世。

當天下午3點,我結束了先賢祠的參觀。在禮品店裏,我買了一本英文書《Pantheon》和和兩張明信片,共10歐元。因為明天上飛機,今晚將住在機場附近的旅館。我兒已經提前到了,發給我地址,我按地址乘車去那個旅館。下圖是從先賢祠到機場旅館的路線圖。

圖19. 從先賢祠到機場附近旅館的路線圖

下圖是旅館附近的火車站(Gare du Parc des Exposition)。

圖20. 旅館附近的火車站

2022年11月9日,早上6點半,我們乘機場大巴去戴高樂機場。下圖是戴高樂機場候機室,再下圖是戴高樂機場候機室裏的雕塑藝術品“昏睡的懶貓”。

圖21. 戴高樂機場的候機室

圖22. 戴高樂機場的候機室裏“昏睡的懶貓”

下圖是我們將要乘坐的法航(Air France)航班(AF734),正在等候乘客登機。

圖23. 法航的班機正在等候乘客登機

2022年11月9日,上午10點半(巴黎時間,東二區,Zone +2),我們的法航(Air France)航班(AF734)從巴黎機場(CDG)起飛。飛行正好9小時,2022年11月9日,上午8點半(太平洋時間,西八區,Zone -8),飛機到達溫哥華機場(YVR)。進關後乘公交車回家。

到此為止,我們的“歐洲維京河輪遊”安全順利地結束了,總的消費是8200美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