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因疫情困擾,天下很不太平,多麽希望2021 否極泰來。2021年新年伊始,天降滂沱大雨,《易經》雲遇雨則吉,雨是天地交合的表現,能滋潤萬物, 豐產大地,不禁暗自竊喜。
新加坡平日的雨是急性子,來得快走得急。孰料2021年的大雨與之迥異,從1日下到2日,連下40多個小時,兩天的長命雨造成坡島多處淹水,溫度降至22攝氏度以下。微信朋友圈不是抱怨住處積水,就是吐槽新加坡天寒寒,進入冬天。
在家裏翻出前年回國的夾克衫,趕緊穿上。坐在陽台上聽著雨聲,繼續閱讀周文毅《是非紅樓:俞平伯1954年以後的歲月》。因文獲難,俞平伯與其曾祖俞樾遭遇幾近相同的命運,令人扼腕。俞樾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進士第十九名,在詩題為“淡煙疏雨落花天”的複試中,以“花落春仍在”深得主考官曾國藩賞識,孰料在河南學政任上被禦史曹登庸劾奏“試題割裂經義”,因而罷官。其曾孫也因研究《紅樓夢》而遭毛澤東的批判。命乎?
不過,禍矣福之所倚。罷官後的俞樾不問時事一心治學,湖山勝地講經術,精舍課藝傳家法,不僅培養章太炎、吳昌碩等大批江浙才俊,而且也將自己的孫子俞陛雲教成探花。不過更讓人豔羨的是在蘇州構曲園,園中設春在堂,並鑿水為池,池中有船曰小浮梅,僅容二人促膝。夏日與妻子姚文玉坐其中聊天,並錄其閑話稍有依據者為一編雲《小浮梅閑話》。他還將自己與妻子的落齒收到一起,一同埋在西湖小孤山俞樓後麵,“他日好留蓬顆在,當年同咬菜根來”,取名為“雙齒塚”。
而俞平伯也因一往情深令人感懷。1954年後的暴風驟雨中,幸得妻子許寶馴不離不棄,生死相依。即使1969年俞平伯下放信陽五七幹校,年近七旬的許寶馴毅然陪伴丈夫前往,風雨同舟。因為妻子相伴,苦難中也不乏情趣甘甜。“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兩人結婚六十周年之際俞平伯寫下情味深醇風調高華的一百句七言長詩《重圓花燭歌》,既是情詩也是史詩。“願與蒼生共憂樂,何妨一往自情深”,及許寶馴病逝,俞平伯將其骨灰安放在臥室內,晨昏相對,朝夕相伴,以往逝的美好記憶滋潤因她離去而幹涸的日子,將無盡的思念化為一縷舊時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