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早年的海歸經曆 22 (一位公交車司機)

(2023-05-24 03:41:31) 下一個

有一天,我坐公交車,突然一個急刹,公交車停住了。我一看,一輛SUV也急刹,停在旁邊,應該是發生了刮蹭。SUV的司機非常強勢,下車就罵公交司機。公交車司機剛開始十分謙卑,垂頭喪氣地下車查看情況。不料他看了SUV的車標之後,脾氣突然爆發了,罵道:“我還以為你開什麽車呢?你一個開哈弗車的人,也敢來罵我。” 公交車司機頓時勇氣爆棚,十分勇猛地罵那個哈弗車司機,哈弗車司機被罵後,漸漸氣餒,鑽進他的哈弗車裏不說話了。公交車司機揚眉吐氣、凱旋歸來,回到車裏,啟動公交車走人,嘴裏依然問候著哈弗車司機。但是他顯然並不盡興,走到半路,迎麵遇上一個回程的公交車,開車的司機,是他的熟人。他於是“滴滴滴”地緊急喚起那位司機的注意,然後兩車暫停在路上,車頭相錯,正好可供兩位司機短暫交流。我這車的司機喊道:“剛才和一個車剮蹭,我一開始以為他開的至少是奧迪呢,開始還不敢說他啥,結果他開的是10幾萬的哈弗,還沒我自己的開的車貴,我立刻就給他罵了回去…”

早期的哈弗車的設計,借鑒了國外的豪車的外形,有時候確實一眼難以確認。這是我自己經曆的一次讓我深思的公交車車禍。這裏麵沒有人管是非曲直,大家隻管誰的車更好。仿佛有錢的人可以理所應當地壓窮一點的人一頭,而且窮一點的人也認同這種價值觀。其實公交司機並不是社會強勢人群,但是他樂意去踩比他更弱勢的人。而且強勢與弱勢的定義,是由外在的東西來簡單確定的。如果那天刮蹭的車是個奧迪,而且掛的是政府牌照,他的態度隻怕就低入塵埃了。這事給了我深刻的印象,我覺得自己不太適應這種社會價值觀。

這事我在美國留學的時候也遇到過。我有一個從北京來的同學。我有天問他,最近怎麽樣?他說:“北京家裏出事了。我哥在酒吧和人打架了。不過沒關係,我爸認識人、有關係,準備把打我哥那人送進去。”過了幾天,我又遇見他,我問他,“你哥的事怎麽樣了。”他說:“嗨,別提了,我哥進去了。”我驚道,“為什麽?”他說:“誰知道那人的關係更硬,把我哥弄進去了。嗨,沒辦法,誰叫他的關係更硬呢。” 然後他把雙方的關係仔細分析了一遍,自己爸什麽行政級別,對方爸什麽行政級別,然後得出結論,他們確實弱了,心甘情願接受懲罰。他說的輕描淡寫, 我卻聽得背脊發涼,我想:“他從來沒有說過這事的是非曲直,隻論誰更強,強者就可以壓弱者一頭,而且弱者認同這種價值觀。”

這是我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價值觀不適應。我讀《三國演義》時,讀到司馬懿征公孫淵時,裏麵有段話印象很深。衛演來請降時,司馬懿說,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不能走,就隻有降與死可供選擇;如果不能降,就隻能死。我把這個思路用到社會中去,就是如果你不喜歡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就改變它;如果不能改變它,就嚐試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就離開這個社會;如果你沒有能力離開,就隻能想辦法高高興興的過日子了。我想了想,我完全可以走的,我不需要忍受這個。

我是2011年下半年決定移民的。最先發現的問題就是:我不太適應國內的自然環境。其時霧霾十分嚴重,有的時候,200-300米外的樓房都看不清楚。白天霧霾厲害的時候,居然可以直視太陽,並不覺得耀眼。我呼吸係統很敏感,害怕霧霾。我發現自己一旦開始咳嗽,就很難好。但是一旦去了山裏和海邊,到了沒有霧霾的地方,就感覺好多了。

今天提到內容,也許對你不是困擾,畢竟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比自然環境更難受的是社會人文環境。第一是上麵提到的價值觀不符合。第二是全社會的行為粗鄙,自身行為為所欲為,不顧及他人感受。我在公共場合經常看到抽煙的,我個人很煩抽煙。但是這個社會允許在公共場合抽煙,我也不能說啥。有一次在飯館吃飯的時候,坐我旁邊的人,轉頭打噴嚏,正好打在我的桌上。然後他麵無愧色,轉過頭去,又繼續和他的朋友聊天了。雖然這是小事一樁,但是這種事情很多,全社會的行為粗鄙,讓我覺得很難適應。

粗鄙的行為在學校也很多,每次在學校上衛生間的時候,我都要先小心翼翼的打開門看看裏麵的蹲坑的情況,怕上一個人沒有衝。有一次我在衛生間,看到同樓層的新晉長江學者在出恭。明明每個蹲坑都有門,他卻偏偏不關門,門大開著,他那個蹲坑正好位於衛生間的一條必經之路旁邊。我走過去,正好看到他。他顯然有便秘的問題,他蹲在裏麵,用力過度,滿臉通紅,拚命地用著力,以致頭部微微搖晃。我看著他因為用力過度而充血的雙眼,很困惑他為什麽不關門,難道不知道從這裏過來過去的人都能看到他的醜態?後來我每每想到這位長江學者,最深的印象還是他在衛生間蹲坑的樣子。我覺得中國的小學缺乏良好的行為教育。

而且禮貌的行為常常並不為人所接受。有一次,我和夫人去一個縣城玩,晚上我們吃燒烤。老板給我們端上來時,這時我習慣的說了聲“謝謝”。沒想到,老板嚇了一跳,他搓手戳腳地、囁嚅地,陪笑著問:“你不是要給錢的嗎?”我頓時明白,這聲“謝謝”嚇著他了,他以為我說了“謝謝”就不給他錢了。我忍不住笑了,說:“是的,要給錢的。”他才放心的走開。我突然明白和有些人交流,不能太客氣,因為他們不習慣禮貌,他們平時經曆的社會環境肯定是毫無禮貌的。這些都讓人感覺很遺憾。

我決定移民還有一個原因:我太累了。我當時既在大學工作,又在外麵公司兼職,還合夥辦了一家公司。可以少幹一點嗎?現實又不允許,有好多生活開支需要支付,需要養房養車,還要為未來生小孩做打算。中國的消費其實並不便宜,尤其是你想把生活水平提高一點點的時候,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另外一個原因是社會戾氣太重。我夫人在某大型國企上班,她感受的比我深刻,據她說她的單位裏麵,關係緊張,隨時有可能開始對罵。她的上司有句經典話,“現在人人頭上頂個雷,誰也別惹誰。”結果他上司自己,有次喝了酒,和更大的上司因為業績考核,對罵起來了,他頭上的雷先爆了。我有次在等公交車時,旁邊有個大媽,沒有趕上她的那班車,於是咬牙切齒的說:“咒這車燒起來,把裏麵的人都燒死。”我聽了感覺很可怕,就是錯過一班公交車而已,不至於這麽咒人吧。我不知道現在國內的戾氣怎麽樣了。

學校的人際關係,我處理的非常得體。但是問題是:我並不喜歡處理這些人際關係,但是又不得不參與到人際關係中去。我不想當官,但是又明白必須當官,因為學校的資源和職位掛鉤, 必須去爭搶職位,才能獲取資源。而我希望能過的簡簡單單的。我想來想去,我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在美國的生活。美國當然也有複雜的人際關係,但是也給了空間,讓那些不願意參與的人去體麵的生活。

我思考自己需要什麽樣的生活:(1)幹一份大學教授工作,重讀“一份”,我隻要一份工作,幹兩份太累。錢不需要多,隻要夠養家,過上基本體麵的生活就行了,(2)自然和社會環境相對寬鬆。我希望給自己換一種活法,給未來的孩子換一種人生。我把想法告訴我夫人後,她雖然從來沒有去過北美,但是很支持這個想法。我於是就挑了加拿大,當時的想法是:加拿大移民很容易,而且福利好。移民一開始肯定是十分困難的,那去福利好的加拿大就很符合我們的利益。最後雖然也沒有留在加拿大,但是感謝加拿大對我們的熱情接納。這是一個善良、慷慨的國家。

我想的是要穩紮穩打,先拿到加拿大身份,但是不放棄國內的工作。然後從國內直接申請加拿大的大學教職,拿到就走,拿不到就算了,畢竟我在國內幹的也不錯,而且肯定越來越好。結果不料因為我不懂移民,所以走出的每一步都完美地把自己逼到牆角,沒有退路,隻能硬著頭皮向前。我們身邊的華人教授,好幾位都是從加拿大過來的。都是因為加拿大的大學教授職位太少,每年空缺的職位數量,還不到美國的零頭。加拿大畢竟工作市場太少,沒辦法的事情。如果我在加拿大找到了教授職位,我會毫不猶豫地留在加拿大的。我們好多人都這樣從加拿大來了美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桃源凡人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是先到加拿大留學,然後工作,再跳到美國至今,掐指一算前後已有三十多年了。
乃遷 回複 悄悄話 佩服得緊!我也海歸過的.文科生,經歷也不少.也是重新出來找了個教職.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作者對社會的洞察力很強
老沉 回複 悄悄話 共產黨要你死就得死,這才是關鍵
nanjing2 回複 悄悄話 讚與人為善
GreatDao 回複 悄悄話 嗬嗬,等級尊卑寫在國人的骨頭裏呢。不過話說回來,這樣的係統效率是真高,講究民主平等的國家比不了。競爭以後,未來的世界會不會都是這個樣子?想想就頭大
L94607 回複 悄悄話 握手!移民到海外,是我和夫人,孩子們一致認為我們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
燕麥禾兒 回複 悄悄話 有一段,沒看明白。你說謝謝,那個老板反而擔心你不給錢?應該是你凶,老板才擔心呀。
AP33912 回複 悄悄話 “咒這車燒起來,把裏麵的人都燒死。” 這點俺當時在北京或上海好不少(但主還地鐵上下班人太多:)
chufang 回複 悄悄話 估計現在要好點了吧。
smithmaella 回複 悄悄話 好恐怖,會展開寫寫移民及逼到死角的詳細嗎?考慮把這個係列和國內的五毛親戚、三毛同學分享,如果博主允許。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我一直在讀您這個係列。建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要畏手畏腳。怕就不要寫,寫就不要怕。君子坦蕩蕩。
燕麥禾兒 回複 悄悄話 在國內開軍車的最牛最橫,軍車私家車可以逆著車道開,對著別的車開,沒人敢說什麽。
NIHJSDONG 回複 悄悄話 十分欽佩,博主正直善良且才華橫溢。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