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

一人一故事,一夢一人生
全部原創,轉載敬請注明來源
個人資料
海風隨意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漂亮的是司令媳婦,能幹的是司令女兒

(2021-03-16 12:14:41) 下一個

前兩天為我們打疫苗的,不少是加州醫療隊的軍隊衛生員,看著一個比一個年輕,也就二十來歲吧。這讓我想起了遇到過的一群年輕軍醫。

1979年,同事小華僑來找我,讓我去上海警備區兼課。那年頭,我任教的大學,管頭管腳,兼課這樣的自由散漫、經濟利益至上的資本主義行為,極有可能遭到批判。小華僑十幾歲從印尼歸來,畢業於上外,無曆史問題,卻總是不受信任。小批判對他來說,家常便飯,他的不守紀律,愛說怪話,奇思妙想,領導隨手拈來,就是子彈。

我任教的大學,文革後複了校,教職員工中有一大批不適合“涉外”的資本家、華僑、海外關係太多的、教會大學畢業的,他們在運動裏吃了不少苦頭,特別怕事。

彼時,我年少氣盛,不諳世故,毫不怕事,路見不平,就一人衝到領導辦公室抱怨,由此獲得了同事們的信任。領導也不跟我一般見識,偶爾勸我,別耍小孩脾氣。小華僑說,兼課這事,別人縮頭縮腦的,就你不怕,你去吧。

這是警備區的軍醫進修班,學員是文革中培養出來的軍醫,年齡在30歲以下。除了專業課,一周四節英文課,英文課分兩天上,報酬是一個月20元,還送公交月票一張(6元)。七十年代末,小青工每月收入36元,我的工資54.50元,一節課時費相當於街道廠工人一天的工資。這等美差,管他什麽主義,接下再說。

上課的地點在複興中路一幢三層樓的小洋房裏,黑色的大鐵門關得緊緊的,按門鈴後,有個穿四個兜軍裝,挺精神的高個子來開了門。那時的軍人一身綠,紅領章,根據兩個兜還是四個兜決定軍階。進門去,一條水泥車道,挺大的一個花園,關上鐵門,一街熙攘嘈雜被隔在了牆外。高個子自我介紹說是進修班班長,熱情地把我領進教室。估計那是原來的客廳,挺寬敞的,四扇並排的落地玻璃門直通綠茵茵的大花園。

教室裏,也是一片綠,坐了三十多人,有說有笑,有男有女。我剛站到講台前,班長大吼:起立。一班人齊刷刷地站了起來,立正敬禮,大聲說:老師好!嚇了我一跳,忙說:同學們好,請坐。屋子裏頓時一片靜寂,畢竟是軍人,哪像大學學生,請坐後還忍不住前後左右嘀咕幾句。

這個脫產進修班,開辦幾個月了。英語課用的是醫學英語類的教材,教學是業內說的公共外語課,不外乎講解語法,英譯中,中譯英,學生能閱讀就行了。不像大學的英語專業課,小班上課,聽說讀寫並進。所學的課文裏,有一些多音節的醫學名詞,如病名:appendicitis(闌尾炎)、gastritis(胃炎)、tonsillitis(扁桃腺炎),至今看到tis結尾的字,就猜想是什麽病。講語法是我的強項,一開講,下麵沙沙沙一片記筆記聲。學生還要求我領讀課文,他們跟讀,有時候,讀完了一遍,還要求讀第二遍。

提要求的,往往是坐在第一排的一個女生,身材纖細,嗓門卻很大。一班人中,數她最積極,搶著發言,還愛提要求,直截了當,口氣不容置疑,課間休息,常聽她哇啦哇啦,指手劃腳,“某某某,你去跟院長說,就說這三點,一,二,三……”;“某某某,這個星期天的電影票,去找X處長要,看他敢不給我。”給我留下狂妄自大的印象。不用猜,一定是高官家出來的。

其實,這個進修班,光看點名冊,就知道有不少軍幹子女,勝利、和平、解放,還有一個字重複兩次,酷似小名的大名,如:平平、燕燕、玲玲。

過了一陣,跟學生熟了,班長私下裏告訴我,班裏的男生多數來自工農兵家庭,就是軍人家庭出身,父親的官職也不高,而班裏的女生,父親的軍職較高。我順勢問了一句,大嗓門的父親呢?班長說她是華東某省軍分區司令的女公子。

跟學生越來越熟,大嗓門變得不那麽討厭了。她的嗓門是有點大,也不會看臉色,但是直爽熱情,自來熟。下了課,還拉我去樓上她的宿舍小坐。上了樓才知道,幾個大房間裏,擠滿了雙層床,學生在往日富豪的大洋房中過著非常簡樸、集體主義的軍營生活,隻有周末才能回家。

一屋的女生,隨便東扯西拉,話題無非是文革那幾年,你在哪裏幹什麽。宿舍裏的女生,都有了十年以上的軍齡,她們參軍時,大的18歲,小的14歲,進了部隊就當衛生兵,什麽雜活都幹,洗玻璃瓶,煮針筒,打掃衛生,護理病人,開始幹的就跟現在的“護工”差不多,慢慢升級到了護士,學會打針量血壓,後來又上了軍醫大。

她們跟我是同齡人,曾經是我羨慕的對象,不像我,她們不用去農村插隊。可能因為在與世隔絕的軍隊裏度過了青少年和青年時期,她們對大千世界的複雜險惡,沒切身體會,思想單純,就象一群中學生。聊天中得知,平平、燕燕,平時不聲不響不張揚,三十歲不到,居然是營級幹部,住在淮海路警備區司令部對麵的光明公寓裏。這讓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我的小學同學,不少來自光明公寓,他們的父親曾經是團長營長,白駒過隙,營長成了同齡人了,而且還是女性。

還有個女生,叫秀梅,性情溫和,身材苗條,長相甜美,白皙端正的瓜子臉上一雙靈動的大眼睛,走在路上回頭率極高。一個周末,在路上遇到了秀梅,才知道她家住在安福路,離我家兩三條街。她身邊是個四個兜的軍人,中等身材,靦腆寡言,忠厚老實得一塌糊塗。秀梅介紹說,那是她丈夫。漂亮的秀梅怎麽找了這麽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丈夫?

過了幾個月,五一節到了,大嗓門命令我,她說是邀請,去參加她30歲的生日聚會,大聲地重複了兩遍時間和地點。我推說有事,她嗬道:“囉嗦什麽啊,叫你來就來。”

到了五一,我猶豫不決。大嗓門可厲害了,知道我住在淮海路附近的一幢公寓裏,快到飯點了,騎著自行車就衝過來了,進了公寓門,哇啦哇啦四處一問,一下子打聽到我住在幾號,就跑來敲門。我打開一看,大吃一驚,她不由分說,拉起我就走。想著在路上拉拉扯扯不是回事,又是跟女軍人,路人會把我當做壞人,隻得乖乖跟她同行。

她家住在吳興路一個小院裏,兩層樓的小洋房,隔著籬笆,看到隔壁有一棟同樣顏色的三層樓大洋房,可以猜出,這裏曾經是車夫廚子們住的仆人樓。樓下原來是兩個車庫,現在改造成了住宅,一間是她家的廚房加飯廳,另一間住著一家軍人,她醫院的同事。大嗓門的先生,很普通,穿便服,已經做了一桌的菜,席間也少言寡語。在座的還有一名能說會道的軍人,是大嗓門的發小,光聽他們倆侃了。終於得知大嗓門有個三四歲的兒子,由於她脫產學習,無法照顧,被外公外婆接去了。吃完飯,去了二樓,那裏有兩個大房間,都是她家的。這是1980年,上海的住房非常緊張,一家三口人,住三間屋子?地方上的部局長也沒有這個待遇。

我很好奇,你們這是哪門子醫院,房子多得分不掉了?大嗓門倒也誠實,一五一十道來。原來她曾跟公公一家住在三層樓的大洋房裏,公公去世了,婆婆回了南京,部隊讓她家騰房子,就騰過來了。原來如此,看來公公也是大官。

有一天,剛走出公寓大門,聽到有人叫我,是一名矮矮的女軍人,滿臉笑容。仔細一看,竟是曾經住在光明公寓的小學同學,六年級她父親調防,轉學去了浦東周浦鎮,我們當時覺得,她去了非常遙遠的鄉下。老同學相見,分外親熱。她15歲當兵,衛生員,十多年來,轉戰華東各部隊醫院,現在上海的部隊醫院做藥劑師。她父親也已經從當年的團級幹部晉升為警備區副司令,搬到了巨鹿路。巨鹿路那一片小洋房,當時被軍隊控製了不少,包括空四軍招待所,林立果搞571工程所在之地。

從老同學嘴裏得知,平平、燕燕、秀梅、大嗓門都是她同事,那個部隊醫院裏,一轉身,不是司令女兒,就是司令媳婦。雖然那麽多幹部家的女眷在一起工作,卻鮮有爭風吃醋,互相打擊的事發生。那個年代,一般的軍幹家庭,對子女要求嚴格,不許張揚,不許狂妄,當然也有管不住的,如天生的大嗓門。他們都是十幾歲當兵,生活在人事關係相對簡單的部隊環境裏,思想單純,不通世故,彼此之間像是學校的同學,保持著一份純真,不耍心機。

我也終於得知,大嗓門的公公,曾任南京軍區副司令,這些軍分區警備區的正副司令,都是他的下級。想到大嗓門的先生,為人低調,腳踏實地,買菜做飯,刷碗洗鍋,跟小說電影裏,臉譜化的高幹子弟,大相徑庭。大嗓門呢,跟她接觸久了,發現就是上海人說的“吃相難看”,骨子裏卻是古道熱腸,有情有義,而且也很敬業,四十不到就成了科室主任醫生。最吸引我的,是她的好奇心,她願意去了解,去理解跟她不一樣的人,有好奇心,說明她是一個思想開放的人。

後來跟大嗓門夫婦成了朋友,經常走動,每次去,她家都人來人往的,多半是來求大嗓門幫忙的,看病、上學、參軍、買車票、買機票、搞內部電影票、補課、找保姆,大大小小,七零八碎,什麽事都有,大嗓門是天生的“老百搭”,各行各業都有熟人。將門虎女,豪爽大氣,來者不拒,做雷鋒做得高興得不得了。

至於漂亮的秀梅,原以為是哪位司令的女公子,同學告訴我,她是某副司令的媳婦。站在她身邊那老實巴交的丈夫,是又一名不露聲色的高幹子弟。我這同學,快人快語:我們醫院啊,漂亮的是媳婦,能幹的是女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5)
評論
f2022f 回複 悄悄話 毛時代高幹子女最大的好處就是參軍,當工人。對比現在真是一個平等的世界。 軍民一致,軍政一致,官兵一致,全軍一致。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上海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繞來繞去,都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巨鹿路的小學同學搬走了,小蓮搬進了空軍招待所旁邊七十二家房客的小樓。另一棟有幾年常去的是675號,記得你提起。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我每次回上海,去巨鹿路老同事家,警備區的房子,原來樓底是離休的副司令,我記得他揮手。我老同事父親原來是參謀長。你的經曆豐富。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謝謝鼓勵。這些軍醫的單純,至今難忘。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很多軍人有獨特的個性,寫得好!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吾道悠悠' 的評論 : 謝謝!正是正是,多數是85的。
吾道悠悠 回複 悄悄話 思忖了下,上音旁的那院子是警備區下屬的警備師師部,後警備師劃歸武警。警備區司令部從50年代起一直在常德路北京西路,原來大門朝常德路,現改建在北京西路上。
當年你的學生是警備區85醫院軍醫吧。
謝謝你的文章,讓我回想起很多往事。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吾道悠悠' 的評論 : 司令部曾經在淮海路音樂學院校園的旁邊,門口有軍人日夜站崗,可能是九十年代搬遷的,有一年回國發現沒人站崗了。外灘以西的一篇文章“淮海中路繁華地段上藏著都市裏的村莊”曾有過描述。該文訪問一位光明公寓的原住民,其父是警備區司令部團級參謀,每天過條馬路去上班。謝謝你的問題,讓我去核實信息,寫的時候基本憑記憶。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omo_sharon' 的評論 : 不喜歡霸道的,霸道代表了陳腐的封建觀念。喜歡上海人講道理,有分寸,代表了較為公正的公民社會。
吾道悠悠 回複 悄悄話 警備區司令部不是在北京路常德路嗎,浦東周浦鎮是警備區15師師部駐地。
momo_sharon 回複 悄悄話 你是老前輩了呀!高幹子弟高調的不多見,我認識的都很霸道。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梅華有投資遠見 :)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雅佳園' 的評論 : 歡迎歡迎。這一帶還有很多不露聲色的名人,資本家,高知,老白俄,挺有意思的多元社會。
雅佳園 回複 悄悄話 都是熟悉的路和地方,前輩分享的故事有意思, 當年很多這一帶的高幹子弟都是不露聲色, 低調中的“威武” :)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是啊,上海一套房子留到今天可以買喬州3,5個小房啦,嗬嗬!!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古樹羽音' 的評論 : 歡迎古樹。祖上上海人不多,我媽也是,上海本地人,抗戰逃難到租界去了。上海的故事說不完啊。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你們是正統的考進去的新三屆,我是插隊推薦上來的,後來隻好逃出來正正名,比多數人早走一步,機會較多。
是啊,警備區好房子多得不得了。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你很厲害啊,1979年就已經在大學任教了,我們那時才剛剛是乖乖讀書的學生呢:),名副其實的前輩!
你上課的地方估計是在複興中路茂名南路口的地方,阿拉以前稱為三角花園的,文革時是少兒圖書館,文革後還給了部隊,屬於警備區的地盤。
古樹羽音 回複 悄悄話 阿拉媽媽的祖上是上海寧(人),出差也總是住在淮海路一帶,沒想到世界就那麽小。你寫的生動得很呀,那個時代就是那樣。謝謝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灣區範兒' 的評論 : 歡迎新朋友灣區範兒。上海人嗎?眼光很準。
灣區範兒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分享。看來您以前住在上海淮海中路、複興中路、常熟路法租界一帶啊。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格利' 的評論 : 歡迎格利!人來人往的城市,容易遇到故事。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經曆奇特。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謝謝梅華同行,教書挺好的,我喜歡跟不同的學生在一起。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哈哈,一群漂亮的女軍人都被你鎮住了呀,你當老師的時候我還在讀高中,82年當老師,也是從此走遍當地各方各校,不過不是在大海啊,在我們那個地級市!謝謝好博文分享啦!!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夕陽給往事抹上了一層金黃色吧:)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心中之城' 的評論 : 謝謝來訪鼓勵!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遠山W' 的評論 : 謝謝留言。同感,任何族群裏都有各種各樣的人。
心中之城 回複 悄悄話 “漂亮的是媳婦,能幹的是女兒”。這是文章的亮點啊!好文!
遠山W 回複 悄悄話 中小學同學中,有一大群軍隊幹部子女,大多低調律己,踏實肯幹,到社會工作後也算正常發展。個別張揚跋扈的,後來也結果不佳。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華府采菊人' 的評論 : 哦?79年上海青工工資不是36元嗎?街道廠好像是一塊多錢一天。謝謝賜教指正。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時間工資等等不太match啊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不問收獲' 的評論 : 哈哈哈,還有一種可能是各取所需吧。
不問收獲 回複 悄悄話 曾經與某上將的兒子是鄰居,那媳婦真的貌美如花,據說是軍藝畢業。很好地詮釋了鮮花插牛糞。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過去的生活豐富多彩。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ufang' 的評論 : 謝謝chufang,我八十年代初就離開上海了,隻記得政法學院,不知後來有了二外。
chufang 回複 悄悄話 上海二外是上海市在原華東政法學院裏成立過一個光華學院,專給沒考上大學的學生補習,後來改為二外,也是專給沒考上大學的學生。裏麵請了許多老人員為老師。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是啊,這些人都退休了。一年老一年,一輩催一輩。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哈哈, 老黃曆了。 :)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ufang' 的評論 : 沒有教過。二外是北京的吧?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上海大城市,千奇百怪,藏龍臥虎,上海寧格故事講勿光。
chufang 回複 悄悄話 你以前在第二外國語教過英語嗎?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海風的經曆真有意思,上海寧啊:)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的確有兩棟,裏邊是七十二家房客,現在還是,房管局等著裏邊的住戶自然淘汰呢。
鐵釘 回複 悄悄話 唉,當初巨鹿路那一長排花園洋房,隻有中間兩家的大門院牆年久失修,一看就是老百姓住著的。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