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糖雜雜啦啦

不會科研的設計師不是一個愛藝術的農婦
正文

土壤的秘密(二)——野草的迷思及除野草的方法

(2020-12-14 07:21:32) 下一個

大家對上一期《土壤的秘密》非常感興趣,提了好多看法;但短短幾分鍾視頻,隻能簡單解釋土壤生態的基本原理,今天會先結合大家的問題來討論實際的情況,然後再告訴大家關於野草的迷思及除野草的方法。

 

問題要點:

*都是粘土怎麽種菜:

後院種植是無法等待漫長的自然改造,需要人工幹預創造合適的條件,而之後,我們就應該盡可能地讓地下工廠去發揮作用

*肥料不能深入土壤深處,植物的根就長不深:

土壤裏有充足的養分,但是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植物會分泌精準的滲透液來吸引合適的微生物,從而吸收它們的排泄物,以達到自己的養分需求;所以當植物長不好的時候,不是土壤裏肥料不足,而是土壤真菌和細菌的比例不適合植物生長;雖然需要精準的儀器才能快速調整微生物比例,但是通過使用堆肥和耐心,土壤的結構會越來越完善的。

*怎麽除草坪野草:

野草的去除沒有捷徑,但是,隻要堅持給草坪添加有機土,假以時日,野草會消失的。如果你的草坪已經完全都是野草,而你沒有時間等待,那就重新再鋪一次草皮。具體做法請查看我關於草坪維護的視頻。

 

 

在加拿大,幾乎所有的房子都是蓋在粘土上的;而原始森林經過了幾萬年的發展才形成陸地核心的生態係統,我們自然不會指望自家的粘土幾個月甚至幾年就能擁有完美的生態結構;所以種花種菜種草都要先改良土地,最常見的做法是建raised bed,也可以將有機質翻入粘土,這些都是必須的幹預手段;隻是如果了解了土壤的奧秘——基礎原理之後,在未來的種植過程中就會尋找更有效更經濟的方法——即不耕田,不施肥(化肥),不殺蟲,不用輪作,甚至不用澆水。

我們回頭來看看大家最頭疼的草坪野草 。

光禿的地方最容易長野草,這是大自然母親的安排,你會在野草,特別是蒲公英、車前草這些根部非常發達的野草下麵會挖出蚯蚓來,說明這些植物來幫忙我們改善土壤了;當然人類有追求美的需求,不會願意自己的院子長滿了野草,所以需要進行一些改造。但是前麵說了,粘土幾乎沒有孔隙就沒有氧氣,真菌不能生長,草皮也就長不好;真正能長的好的,隻有那些能夠快速蔓延的野草。所以如果有可能,在鋪草皮之前最好要先鋪一層有機土,我們這裏是加拿大南部,種的冷季草一般不需要非常肥沃的營養土,但是盡量讓土壤裏含有多種成分以利於微生物的生長。然後每年至少添加一次有機土在草皮上,最好春秋兩次,雖然剛開始的幾年會覺得很麻煩,也不如撒化肥見效快,但是長此以往,你會發現草皮越來越茂密,從物理層麵上也減少了野草生長的機會,隨著微生物的生長,條件更不適合野草了,野草也就越來越少;以後每年的勞動量就會減少很多。給草皮打孔也有利於向粘土輸入氧氣,也是有利於草皮的生長的,也沒有破壞土壤結構,當然打孔後別忘了鋪有機土。但是如果隻使用化肥,卻沒有添加有機土,那麽1、2年後草皮就退化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我的關於草地維護的視頻。

科技一直在發展,說不定再過十幾年,Dr Elaine的研究結果也會被否定掉,但是隻要是更接近大自然的真理,我們就願意再來一次革命。我們要學會像大自然那樣全麵係統的思考問題,這個世界本沒有害蟲,因為每一種害蟲都有幾百種捕食者等著它;也沒有野草,因為它們隻是來幫忙改善環境的;所以我們要尋找的不是殺蟲劑和除草劑,而是這個生態裏,哪裏出了問題。當我們習慣依賴某種東西的時候就會懷疑其他的,甚至更好的東西,就好比病人去看病時,如果醫生說:“你不需要吃藥”,他就會覺得醫生有問題。

自然農法不會讓我們消除勞動,隻是讓我們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堆肥和收獲,以及思考、向大自然學習。這不就是我們自己種花種菜的樂趣所在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收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