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627)
2022 (1672)
2023 (1804)
王羲之親筆寫的“不想上班”,是真的嗎?
的確是真的,隻不過這四個字來自四部王羲之的碑帖。
不:《霜寒帖》
想:《平安帖》
上:《樂毅論》
班:《興福寺半截碑》
王羲之《霜寒帖》
最近在微博上,書法表情包一下子火了起來,除了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蘇軾、趙孟頫、米芾這些書法大家的字都成了“集字大賽”的主角,網友的各種集字表情包被開發出來。
上班的網友想著“績效翻倍”。
而不想上班的網友,在更早之前就“不想上學”。
不管小時候,還是長大了,不變的是“想天天玩兒”。
對於被疫情折騰了大半年的國人來說,感慨一句“二零二零真是太難了”,可謂說出心聲。
“我想有錢”這麽俗的話,用大家的筆寫出來,好像也沒這麽難以啟齒。
事實上,書法集字自古就有,古人從比較經典也比較熟悉的字帖裏挑選出合適的字,進行拚貼,創作出新的內容。在書法史上,比較有名的當屬懷仁和尚的集王羲之《聖教序》。
集王羲之《聖教序》
《聖教序》的全稱是《大唐三藏聖教序》,由唐太宗撰寫,最初是由褚遂良所書,名叫《雁塔聖教序》。懷仁和尚從王羲之的各個帖子裏把《聖教序》的字找全了,然後一個字一個字的拚起來,刻成碑刻。
集字看似簡單,其實很有技術含量,特別是行書草書,都有很明顯的筆意。同樣一個“之”字,王羲之寫過很多形態各異的“之”,在集字的時候,要根據上下文的連貫性而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之”。
集王羲之《千字文》
集字而成的王羲之《聖教序》,其章法布勢已作了很大的調節,但終因不是一氣寫成的,故此間稍有缺憾,即某些字勢連貫不夠,行氣不足。
盡管在藝術性上有所缺失,在當下的語境下,“集字書法”的出現是一種好現象,讓活躍在互聯網上的年輕人看到中國傳統書法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互相發幾個“不想上班”表情包,如果能帶動更多人學習書法,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