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來一碗涼皮!再加一個肉夾饃!

(2020-11-30 11:32:32) 下一個

 

涼皮,是一種陝西涼拌小吃,有米皮和麵皮兩種。樣子看起來象麵條,但比麵條勁道更有嚼頭。

涼皮鋪子,通常很小很簡陋,同時兼賣肉夾饃。

提前蒸出的涼皮,一層壓著一層疊在一起,中間刷點菜油隔著,己經切好的整齊地碼著,放在大盤子裏,罩在玻璃櫃下,旁邊是一排湯湯水水的調料碗,還有一大盆紅豔豔的辣椒油。

“來一碗涼皮!再加一個肉夾饃!”

店夥計左手拿碗,一小撮豆芽撒在碗底,幾片麵筋,一把涼皮,然後是左一勺花椒水,右一勺蒜水,...... 最後的幾根涼皮,放在辣椒油裏沾一下,有多辣,就看沾多沾少了。

這邊紅油涼皮調好,那邊“噔噔”的剁肉聲停止,肉夾饃準備停當。

肉夾饃,就是將用老湯燉爛的豬肉,細細地剁碎,可以是全瘦,也可以是肥廋兼顧,澆上原汁,塞進對半切開的燒餅大小的白吉饃中。

聽起來,肉夾饃應該叫饃夾肉,不是一兩人個琢磨過這事,西安晚報上也討論過。有人說是古漢語,肉夾於饃中或者夾了肉的饃。總之,一直叫它肉夾饃。

最有名的是樊計臘汁肉夾饃。淡黃色的白吉饃,散發著淡淡的麥香,完美的“鐵圈虎背菊花心”圖案,肉是用樊家老汁熬製的,據說是百年老湯,爐火生生不熄。我弟弟的老嶽父,每次從西安去深圳看望女兒女婿,必帶十個樊計肉夾饃,當天出爐當天到深圳。

咬一口汁濃味香的饃,就一口滑溜溜的涼皮,吃幾根清脆爽口的豆芽,再微微地出點汗......一頓實實在在,地地道道的陝西飯。

街上隨處可見涼皮店,家家都說自己是最正宗的"秦鎮涼皮”或者“岐山麵皮”。愛吃涼皮的西安人,心裏都有個自己喜歡的涼皮店,也許就在家門口的小巷深處,百吃不厭。

西安人有多愛吃涼皮?我的西安朋友老段和老劉,年輕時,小兩口,曾經一頓吃了兩斤。

涼皮,顧明思義要涼吃,不能加熱,三九寒冬,也有很多人吃,賣的人,凍得嗖嗖的,吃的人,也凍得嗖嗖的,但還是要吃,特別是剛過完年,一肚子的雞鴨魚肉,山珍海味,都想來點清爽的,吃的人更多。

涼皮說到底,也還是北方小吃,南方人不一定愛吃。我的爸媽,從江蘇來到西安,幾十年了還是吃不慣。

在北京吃過一次陝西涼皮。按照西安的習慣,一人點一份。西安涼皮,二兩一小碗,北京的,放在大盤裏,堆得高高。端上桌,目瞪口呆,陝西涼皮到了北京,怎麽變成這樣了?四個人,四大盤涼皮,吃到最後剩下三盤未動。

“西香記”是香港的一家陝西小吃店,我經常去。老板是幾個陝西港漂。鋪麵窄小,門口是涼皮攤,顧客隻能單進單出。兩三張小長桌,簡單純樸,努力還原真實的陝西涼皮店,味道正宗可口,一碗涼皮,一個肉夾饃,再加一瓶“冰峰”牌汽水,如果沒有耳旁的廣東話,真的好像回到了西安。

我每次回西安,第一頓是涼皮,離開時,最後一頓也是涼皮。

您要是去西安,別忘了嚐一碗涼皮,再加一個肉夾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張曉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順序是否有要求' 的評論 :
真好,一飽口福。
順序是否有要求 回複 悄悄話 紐約的西安小吃店裏賣的涼皮肉加饃相當於百分之七八十西安的味道了,有十幾年分店
張曉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alidali' 的評論 :
哈哈哈,畫餅充饑。
Dalidali 回複 悄悄話 看見涼皮!肉夾饃,就跟著進來了!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