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國時代

閑暇時,也關心點身外事
正文

是誰破了美國財富係統的不敗金身?(下)

(2021-06-03 13:01:54) 下一個

3 民營企業的遊擊戰

小留學生們和資本均貧富的背後,就是改開後崛起的中國民營企業群,他們的使命就是完成美國主導的國際大生產所派發的國際生產訂單。

3.1 逆境中求生存和求發展

中國的民營企業,從誕生的那一天起,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為外向經濟服務,也就是為了美國的大生產體係服務

為了避免有限的生產端利潤被不斷地壓縮,中國留學生把民企的產品直接推向美國市場,自始至終就沒有人認為這種舉措是不合理的。

長期以來,中國隻有生產的份,在終端市場卻沒有任何話語權,這才是不正常的現象

中國的民營企業,為了不被永久地壓縮在生產這個環節,為了減緩利潤的縮水速度,為了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他們的廣泛出擊是很正常的商業行為,是樸素的自發行為

當獲取了足夠的利潤,他們會選擇繼續拓展有利於自我的產業鏈條,向上,在原材料的源頭上做文章;向下,渴望直接麵對零售客戶,甚至,最好擁有自己的研發機構,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不斷的微創新,來鞏固自己所占有的市場份額。

對於美國而言,這就有點不妙了。我們在前麵已經分析了財富寄生之下,美國經濟實體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同時,在金融和其它公共服務方麵,財富也是深度寄生,所以,在資本無孔不入的財富回收機製麵前,美國的實體其實都比較脆弱。

這些公司的存在就如同高速公路上的車輛,沒有交通事故的時候,大家都可以跑到100公裏以上,一旦出現交通事故,就會出現大麵積和長時間的擁堵。

當中國的民營企業直接進入美國後,美國原有的產業生態鏈就必然遭到破壞,那麽,在此基礎上存在的實體,沒有誰能做到獨善其身;同時,寄生於傳統體係之中的財富回收機製,自然也無法正常運轉了。也就是說,受到這種外來因素的擾動,美國的財富寄生體係可能有徹底坍塌的可能。

如果美國的財富回收機製受到了影響而無法正常幫助資本回收財富,那麽就沒有必要把資本所掠奪的國際財富一定要在美國變現了。不在美國變現,那麽會在哪裏呢?我想,聰明的讀者,一定會瞬間明白標準的答案是什麽了。

3.2 民營企業的遊擊戰

由於中國產品的門類異常齊全,生產能力也非常強悍,這就意味著,中國民營企業對於美國市場的楔入,是多方位的、多角度的、多層次的,這就容易形成一種現代商業遊擊戰。每一家企業對美國的影響可能都不大的,但是把這些小影響累積起來,效果就非常可觀了

這種玩法是第一次出現在西方經濟領域,但這不是什麽新生事物,中國一直擅長這種玩法。

聶榮臻元帥曾倡導過:咱邊區(晉察冀根據地)有200多個縣,每個縣每天打死一個鬼子,一個月就能打死他六七千,就相當於他一個旅團。

朝鮮戰爭進入相持階段,誌願軍集中大量狙擊手和神炮手,發起了冷槍冷炮運動,共斃傷美韓等聯合國軍5.2萬餘人,效果非常顯著,而且自身傷亡極低。

麵對這種經濟層麵的群眾戰爭(民營企業)、遊擊戰(在美國內部零敲碎打)、冷槍冷炮(美國消費者通過快遞在中國采購),美國是驚恐萬狀而對策有限。

有人或許會說,海淘人數更多,購買量更大,一裏一外,美國不也可以做到持平嗎?

事實並非如此,首先,中國民營企業對美國的入侵,直接破壞的是美國經濟的大環境。美國的經濟環境如果崩潰,這就意味著資本的財富寄生及回收體係就無法順暢運行了。如果不加禁止,進入美國的中國民營企業的財富收割能力將越發強大,也就意味著,中國可以兵不血刃,在美國國內,用和平的手段,將資本千辛萬苦從全球剝削回來的財富,又被原封不動地劫持回中國。

美國對中國的經濟演變多年,還沒有取得如此驕人的實戰效果。美國的在華資本,一直如同小腳媳婦一樣,接受中國政府和社會輿論的強力監督。

麵對這樣一種結果,叔可忍,嬸不可忍。這是美國自立國以來,從來沒有麵對過的尷尬局麵:競爭者居然摸到村裏了!

重要的是,和中國有關的這些經濟活動,都是合理合法的。如我們前麵所言,是美國當初為了剝削中國,直接把中國民眾的勞動貶值了八分之七。今天,這個賺中國便宜的神機妙算,反而變成了被反攻倒算的陰平小道,這實在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3.3 美國模式走到了盡頭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隻要美國和某個國家存在匯率差,那麽,這種漏洞就無法堵塞。即使強行堵塞,未來的變種運作,依然會讓美國吃不消,從這一點看,經濟上的這種“新冠”變異,給美國帶來的夢靨,也會長期存在的。

同理,藍色星球上的任何兩個國家,如果存在著絕對的匯率差,如果運作巧妙,那麽,兩者之間的貿易往來,就存在贏利的可能。也就是說,資本發明的利用匯率差進行剝削的機製,基本上可以壽終正寢了。

中國政府對於民企在美國的活動也是無能為力的,要禁止某種行為,那必須有相關的法律條文來核準。可是,無論美國還是中國,對於這些合法的活動,都不存在相關法律來進行幹預。

美國的這種漏洞,實在是個天大的笑話。也就是說,按照美國某些人的意願,即使現在中國從地球上消失了,那麽,替代中國的位置印度或者越南等,必然將和美國重複中美之間曾經有過的故事,結果會依然一樣,因為觸發危機的機製依然存在

所以,是美國的寄生財富回收機製,以及他和這個世界的交往規則出了問題,這才是問題的本質不從自身找問題的根源,把自身的問題渲染成中國威脅論,這不過是肚子疼嫌肚臍眼透風罷了

中國的民眾,在戰爭年代,用非對稱的鬥爭方式,淘汰了蔣介石,把日本人送回了老家;在朝鮮和越南,也讓美國一籌莫展過。

到了玩經濟的時候,這幫人連個正式編製和正式番號都沒有,不就是所謂的民營企業或鄉鎮企業嗎?誰曾想到,強大的美國,就這麽稀裏糊塗地被中國農民打地暈頭轉向?!

不過,也到了中國民營企業做出改變的時候了,而今邁步從頭越,新的曆史使命正在召喚中國的民營企業及早做出華麗的轉身。

4 新的次貸危機正在形成

就像我們在上節提到的,是美國的財富剝削機製存在係統性的漏洞,如果不做出根本性的改變,那麽,美國就無法避免其財富大池中財富的再泄露。

疫情期間,美國做出了不少調整,來堵塞已經存在的漏洞。可是,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如果攻擊者用變通的手法對美國進行新的攻擊,美國應該是防不勝防的。隻能坐等新的漏洞加大,然後才能給出防堵的措施。

葫蘆還沒有摁下,新次貸危機的瓢又要浮出水麵興風作浪了。

疫情期間,美國的房地產業進入狂飆時期。這就是非常奇怪的一個現象了,疫情期間,整個市場的經濟都進入不同程度的停滯,那麽,居民的正常收入必然受到影響。

雖然在疫情期間,美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救濟發放,可是,那隻是最低的收入保障,也就意味著僅夠支付正常的生活開銷。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房地產市場一片火熱,這就非常違背經濟學規律的。而且,房地產市場是交易量放低,交易額卻在放大,這明顯是人為操控的結果。

而且,如同我們之前懷疑的,2007年的次貸危機是美國故意操縱的資財掠奪,我們之前一直沒有拿到實證的。這一次,美國房地產新危機一旦爆發,那麽,美國為2007年次貸危機所提供的任何遮羞布,都將掩蓋不住美國的真實嘴臉了。

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如果在未來三年內,美國的疫情無法消除,那麽,一場級別更大的次貸危機將無法避免。屆時,就不是如何保住美國財富係統金身不失的問題了,而是美國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了,帝國的虛弱要徹底暴露於世人的眾目睽睽之下了。

【更多的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衛六芒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