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國時代

閑暇時,也關心點身外事
正文

新中國如何擊敗西方的金本位(上)

(2021-06-09 16:06:29) 下一個

中國革命經過了二十三年的武裝鬥爭,建立了新中國。從1949年到1971年,又是一個二十三年,新中國在金融領域,成功地顛覆了資本引以為傲了幾個世紀的金本位製度

擊敗金本位,這是一個被西方長期刻意遮掩的偉大成就。我們的改革開放是和西方合作的大型跨國經濟活動,顧及合作方的臉麵,我們也沒有刻意去那壺不開,提那壺。

可是,曆史總得有人書寫,曆史把這個機會留給了我,我就帶著大家來一起回顧一下,新中國擊敗金本位這段精彩的過往。

1 什麽是金本位

金本位是一種貴金屬貨幣製度,於十九世紀中期開始盛行。是黃金在國際貿易中確立了儲備和交易功能的基礎上,才衍生出後來的金本位。 

在金本位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幹重量的黃金,即貨幣的含金量。在不同的國家之間進行商品交換,國家之間的匯率由他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值,即金平價來決定。

如果紙幣的貨幣單位和若幹重量的黃金或白銀建立起等價關係,那麽,紙幣就可以替代金銀在現實中進行流通。

為什麽要用紙幣取代金銀?因為,金銀實在是不易攜帶,金銀的大量運輸,也是高風險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流通於外的金銀,容易流失。流失的金銀匯集起來,就可以轉化為能夠挑戰資本的金融力量

如果,大家僅僅是到街口上買倆燒餅,兜裏放幾個銅板就可以了。但是,像左宗棠遠征新疆那樣,大軍每天的消耗用度是非常驚人的,如果隨軍攜帶這麽多金銀,那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戰爭因為某種原因一直沒有結束,那麽,不足的軍費要長途運輸,那就更危險了。黃泥崗的智取生辰綱和長葉林小姑山的劫皇杠,都是大家熟知的反映此類風險的民間故事。相反,紙幣(或者票據)因為便攜就顯現出無與倫比的優越性。

金本位下,紙幣的發行量和金銀的庫存量,總是有著某種對應關係。而商品的總量又和紙幣的發行量存在著某種關聯。受限於金銀保有量的限製,流通商品的總存量就會受到某種限製。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商品的庫存總量是有限的,通常和貴金屬的存量有著某種等價關係。

受限於金本位的緊箍咒,為了增加財富,新興的資產階級資助各類亡命徒,諸如達伽馬、哥倫布、詹姆斯庫克、麥哲倫、迪亞士、德雷克、卡博拉爾、阿布開克、科爾特斯、皮薩羅等,滿世界尋找財富和資源。

大航海時代,其實就是資本驅動歐洲的亡命徒滿世界尋找金銀的時代。有了金銀,就能增發貨幣,就意味著歐洲經濟總量的增加。

貴金屬存量相對有限,且容易保存,在瑞士找個隱秘的山洞放起來,就無需太多的人參與這些金銀的管理。所以,金本位意義下的資本主義,在財富分配上,其實更像是封建時代的延續,不過是資本家取代了封建統治者來占有和支配財富而已

兩者的區別是,封建統治者往往在自己的割據範圍內就可以找到小富即安的感覺,促進更大範圍的流通才是資本得以呼風喚雨的秘密

金本位產生的基礎,是國際黃金交易體係。國際黃金體係的曆史非常悠久,幾乎等同於一部人類的文明史。東方國家是人類社會手工業生產階段的絕對王者,而黃金又是被東方手工生產體係認可的少數交易物,所以,國際黃金交易體係和東方國家就有了與生俱來的藕斷絲連。曆史上,東方國家任何大的社會變革,都少不了國際黃金交易體係的參與。

在東方的手工藝體係中,勞動者獲得的報酬,充其量是銅板,而資本在歐洲嚐試從事生產的初級階段,給工人支付的是金銀做後盾的貨幣。金本位意義下的貨幣,就等同於金銀。銅板體係和黃金體係進行競爭,結果是不言自明的,金本位體係由於高成本和金銀存量的先天不足,自然就很難取得競爭的優勢

所以,資本執掌的國際黃金體係要在生產上取得統治地位,首要的任務,就是幹掉東方的手工生產體係

歐洲的這種企圖,從1511年,葡屬印度果阿總督率領艦隊占領馬六甲海峽就開始了。葡萄牙的行動,對於大明王朝而言,意味著以馬六甲為中繼的明朝海洋朝貢體係被扼住了咽喉。

(屯門海戰想象圖)

由於葡萄牙的通商要求沒有獲得大明王朝的首肯,隨後就演變為1521年的屯門海戰,海戰以明朝大捷告終。不過,這是歐洲和東方國家爭奪貿易和生產控製權的博弈的開始,最終,以明清的封建體製徹底崩潰而告一段落。

2 金本位和兩次世界大戰

關於兩次世界大戰的真實原因,是永遠不會出現在資本所控製的全球官方媒體上的。是金本位導致的通貨緊縮,引發了經濟危機和對外輸出危機的戰爭。

要消滅生產過剩的危機和無休止的戰爭,就必須在資本體係內完成金融和生產的大一統,兩次世界大戰就是為了實現這個使命而出現的。

2.1 金本位、通貨緊縮和世界大戰

資本所導演的兩次世界大戰,其目的是為了調和資本主義列強為了爭奪工業大生產控製權所進行的群毆亂鬥

資本主義列強爭奪大生產控製權的背後,是金本位製度所伴生的通貨緊縮。彼時的西方列強,其貨幣製度是金本位,金銀的存量是相對固定的,任何一個列強,隻要開動機器生產,隨著社會商品的增多,就必然會出現產品的擠壓,也就是出現生產的過剩。在貨幣存量穩定的情況下,社會商品數量的增加,其本質必然帶來通貨緊縮

這些列強搞生產,本質就是要賺錢,如果生產的增長都被通貨緊縮內耗了,那麽擴大生產就沒有意義了。

要保證商品不降價,就得麵對如何處理生產過剩的問題。所謂的生產過剩,其實是包含兩大類的,自由式的生產競爭會帶來生產的過剩;國家之間的惡性競爭也會帶來生產的過剩。

生產過剩出現後,生產就無法進行下去了,依靠經濟危機可以消除生產過剩。

曆史上,定期發作的經濟危機確實是消耗生產過剩的一種方式。這種定期打擺子,會給國家的治理帶來很大的麻煩:普通民眾的生活會起伏不定;即使是資產階級,也會惶惶不可終日。

對比讓經濟危機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裏頻繁地發作,對外發動戰爭,也可以消耗過剩,相當於把經濟危機的爆發點轉移到了境外。 

為了避免通貨緊縮,就隻能人為地通過經濟危機或者以戰爭的形式將社會財富消耗掉。資本,曾經就是如此愚蠢過,這是怎樣的一種教條主義?!為什麽就咬定金本位不放鬆?

單純為了消耗過剩而發動戰爭,資本也知道這種做法多多少少有點神經病。資本開動自己花崗岩的腦筋,終於找到恰當的理由來升華自己鼓動戰爭的愚蠢行為。

如果鼓動大家打架,打架的國家在打光自己庫存的情況下,為了把戰爭維持下去,就必須向資本借債。借貸肯定需要抵押,如果鬥毆的國家把國家的管理權抵押給資本,那麽,給資本帶來麻煩的生產過剩反倒可以為資本換回覬覦已久的統治權力。

資本是不會改變自己的金本位製度,那麽,列強們就隻能接受金本位的現實,接受在戰爭中不斷讓渡主權給資本的現實,來解決自己所引發的生產過剩問題。

通過戰爭,資本在歐洲逐步控製了國家權力,具備了實現國家層麵的計劃經濟。但是,資本僅僅在國家層麵實行計劃經濟,還是無法避免由國家之間的競爭所帶來的生產過剩危機。

要想最終避免這種由於國家競爭所引發的生產過剩危機,就需要實行超國家的計劃經濟。隻有在超國家層麵實現生產計劃的大一統,才能最終避免國家之間因排他性的惡意競爭所引發的生產過剩。隻有消除了這種生產過剩,歐洲才能回歸和平,和戰爭從此說白白。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需要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在超國家聯盟出現之前,資本還需要忍受因為機製的缺陷而引發的經濟危機和戰爭。

1907年,資本內部召開會議,研究資本超越國界大一統的問題。討價還價一直持續到1913年,成立美聯儲就是最終的討論成果。大一統不是請客吃飯,和中國革命一樣,是要通過戰爭來實現的。七個月後,第一次世界大戰就迫不及待地爆發了。

2.2 蘇聯是個值得觀察的意外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正當大家打地不亦樂乎,猶太人賬麵上的“債”(戰爭債務)與“權”(國家權力)不斷轉換的時候,在俄國,居然爆發革命了,一個生來就迫使資本主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斷奮發向上的國家誕生了

對於蘇聯這個意外出現的怪物,資本主義列強迅速放棄既定的劇本,立即轉為對新生蘇維埃的聯合幹涉。

按理說,蘇聯和這些要幹涉新生蘇維埃的國家之間,既沒有多少新仇,也沒有多少舊恨。這些國家既然正忙著鬥毆不斷,自然是他們之間有著優先級更高的矛盾要解決。現在,這些國家之間的疙瘩突然莫名其妙地一起消失了,反倒是捐棄前嫌共同幹涉起蘇聯,這該有多麽地奇怪。

這不正說明,彼時的歐洲國家已經完全被資本操控了嗎?鬥毆隻是解決其內部危機的既定劇本而已。

從1918年到1922年,共有14個國家聯合起來,從不同的方向對蘇聯展開圍攻。按理說,幹涉方的實力是絕對不容置疑的,工業基礎平平的蘇聯,應該可以一舉被拿下。

不幸地是,武裝幹涉失敗了。蘇聯在外來的圍剿麵前,表現出超強的生命力和戰鬥力。為什麽會失敗?事後經過總結,是參戰國心懷鬼胎,各自的小算盤影響了合力的效果。事實上,資本是由幾個大莊家掌控的,所謂資本控製的國家和軍隊,都是資本雇傭來的。既然是雇傭製,誰還會為資本的利益去和蘇聯真地拚個你死我活

(14國對蘇聯的幹涉示意圖)

同時,兩個大胡子對資本主義1.0的經濟危機做過深度分析,在他們看來,如果以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1.0,就能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後來又出現了一個專揭帝國主義短處的列寧。按照這些聰明腦殼的分析,世人普遍認為,資本主義或許真地走到盡頭了。

資本是資本主義1.0的監護者,洞曉1.0版運營的一切內幕,他們很清楚生產過剩產生的根源,他們並不認為以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1.0是唯一的方案。

兩頭下注,是資本特有的本性。事實上,兩頭下注的資本這次是賭對了。蘇聯的社會主義嚐試連一百年都不到就自我崩潰了。而且,在蘇聯九十年的社會主義實踐中,資本並沒有從蘇聯的實踐中汲取到特殊的營養,反倒是蘇聯長期存在的腐敗,讓資本對初級社會主義有了深層次的認知

蘇聯的崩潰是後來的事情,一戰之後,蘇聯的生命力是蓬勃的。相比資本陣營內部的不安定,彼時資本主義世界的民眾,開始對社會主義製度充滿渴望。1929年的大蕭條發生後,美國民眾的生活徹底失去了保障,甚至出現了成千上萬的美國公民申請移民蘇聯,以換取溫飽的保障。

有點慌了手腳的資產,這次要給自己確立一個大目標,要來點大動作,改善資本主義的不良形象,恢複資本主義遭遇的信任危機。

2.3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金本位最後的輝煌

要徹底解決民眾對資本主義的信任危機,本質在於解決經濟危機的問題。要避免經濟危機的出現,首要的問題是避免資本之間的惡性競爭,也就是避免由於不同資本坐莊的國家之間的惡性競爭。

要避免惡性競爭,就需要資本之間完成合流,由此製定一個超級經濟計劃來協調資本之間的利益和協調各國的工業生產。為了讓各國都聽命於新的生產計劃,就必須把相關國家的權力予以統一

為實現這一目標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受到意外的幹擾而摁下暫停鍵。眼看對蘇聯的幹涉一時半刻達不到目的,資本就開始積極地籌劃更大的動作,迎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早日到來。

一戰後,對美國的依賴不斷加深的德國和日本,必須在東西兩線同時對蘇聯發起新的幹涉,以贏得資本的支持,來換取各自生存所需要的資源。

蘇聯自誕生後,滿世界地傳播自己的理論,鼓動殖民地國家起來反抗傳統的殖民統治。因此,打擊蘇聯,是所有老牌帝國主義列強的共同心願。蘇聯也不是麵捏的,讓德國和日本去咬人,首先要增強這兩頭狼的體質。

(日本企圖殖民東北)

一切都按照既定的劇本在穩步推進,歐洲列強忙著陪希特勒在歐洲布局。日本在東方也獲得了授權,可以染指中國作為進攻蘇聯的跳板。緊張的斯大林一隻眼睛盯著西方,一隻眼睛盯著東方。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放之四海而皆準,戰鬥民族也不例外。

蔣介石和日本是同一個金主,他們都需要在既定劇本的統一安排下行事。這就是為什麽蔣介石要求東北軍不抵抗日本對東三省的占領,不能讓日本在進攻蘇聯之前,在同盟內部先內耗力量啊

這就是為什麽蔣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內的名義,優先消滅蘇聯在中國潛在的同盟:中國工農紅軍。

大家都知道投鼠尚且忌器,一間正在營業的古玩店,怎麽可以在不歇業的情況下,來完成大規模的翻新和改造?同理,在歐洲和亞洲同時開戰,這不是要砸了資本這些年積累起來的家底?

壇壇罐罐不重要,手握的黃金和白銀才是關鍵,這是金本位的根基。美國在歐洲之外,如果把美國作為一個緩衝池,把歐洲的金銀搬到美國,把留在歐洲的壇壇罐罐讓希特勒打爛,當歐洲各國失去了討價還價的本錢,就可以按照資本的藍圖再建設一個新歐洲。如此,不就可以徹底治愈歐洲國家長期以來難以協調統一的頑疾,形成國家權力的大一統?

資本為了完成金融和權力的大一統,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期爆發了。為了支付戰爭消耗,歐洲列強們紛紛把金銀運到美國作為抵押,換取戰爭所需要的資源。資本在歐洲和美國之間,順利地完成了乾坤大挪移。

通過兩次世界大戰,美國作為資本的總代理,代管著全球大部分的貴金屬和持有大量的債權,美國開始富甲天下。

資本通過馬歇爾計劃塑造了歐洲,美國和歐洲之間,在金融這條主線的關聯下,形成了事實上的依附關係。由此,由內部惡性競爭而引發的經濟危機,在資本陣營內部不複存在。

統一列強陣營,這僅僅是個小目標。掌握著全球黃金和白銀的絕對存量,如何推動著美元這個前台的馬甲,來實現資本一統全球的野心?資本的核心策略,還是金本位。

資本的如意算盤是依靠自己金銀的絕對存量,通過金融上的借貸關係推動金本位的全球化,以此對全球其他國家展開金融圍獵和對生產的控製,直至一統全球

翻譯成白話文,意思就是,這個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要通過辛勤勞動來創造財富,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看美國借給這個國家多少錢。也就是說,不是你有多能幹,你就能有多大的收獲。而是,你先得允許美國剝削你多少,然後才能決定你有資格收獲多少

這也算邏輯?翻譯成白話文,連白癡都知道這種想法是狗屁不通,資本居然滿世界地推廣這種理念N多年。

地球上沒有人讚同美國的這種邏輯,所以,美國就借助地球最強大的武力,到處掃蕩挑戰者。也有不少喜歡爬行的人,居然從不懷疑資本的這種癡心妄想注定不會成功。

二戰結束的四年後,一個湖南人和他的戰友們,要開始挑戰金本位的愚蠢邏輯了

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衛六芒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