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41)
2022 (436)
2023 (328)
2024 (325)
今天挺忙,門診結束後又連著兩個會,快8點才到家。照舊按計劃去跑步,還體驗了Dan Fitzgerald的熱身動作,很喜歡。今天跑得比較快,5K用時27分53秒。隻要在28分以內,對我來說都是很滿意的。最近花了幾筆錢,感覺都花得特別“到位”。因為它們都算是投資認知紅利的事情,收獲很大,總結一下:
哈佛AI課程:前半年學了一門哈佛的AI,學費將近3000美元。雖然不便宜,但對AI的認知大幅提升。每天都在用,立刻站得高、看得遠。很多以前覺得累死人的任務,現在輕輕鬆鬆就能完成。就像突然邪修成了“十八般武藝”,效率, 生活質量翻倍。
馬欣教授的一對一輔導:每天打卡,每周聽直播,費用非常合理,但更關鍵的是我願意花時間和心力去實踐。效果顯著。
Peter Attia的Early Medicine:去年開始跟隨他的理念,對延長健康壽命有了全新的認知。他提出一個觀點:要讓各項指標在比自己年輕20歲的人群裏排到前5%。這徹底改變了我的思路。現在我特別喜歡和90後、00後朋友交往,把自己融入他們的體驗中。跑步、擼鐵、睡眠、柔韌,我都不差。就是老花眼,暫時還沒辦法回到30歲。
回過頭看,有錢的人往往舍得投資認知。因為認知紅利,不隻是知識本身的提升,而且能帶來巨大的經濟與生活層麵的超額收益。這,也許就是所謂跨越階層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