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教授的故事:15歲和弟弟去北京玩。19歲:一個人500塊錢,北京,廣州,嶽陽樓,九江,黃山,南京,揚州,真厲害!馬欣教授媽媽說:我兒行!莫言在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提起媽媽對他的認可。1996-馬欣教授拿到北京駕照。後來去了瑞典,在芬蘭開車旅遊,挪威,北極。
擴展:知識空間(互聯網,英語),物理空間(學會開車)
孩子心靈中的力量:來源於父母對孩子的認可
---
社會現象:名校學生無法完成學業,無法入世工作。
案例舉例:4個月就要高考的藝術生,總分100->300+。杭州爸爸兩個兒子,玩手機。爸爸太刻薄,家庭暴力。另外一個女生:天天玩遊戲,大學畢業,6年沒有工作。抑鬱,肥宅。
--
70後的長大的中國人:父母小時候不認可孩子,打是疼,罵是愛,很少誇獎孩子,怕孩子驕傲,謙遜過分到貶低自己孩子。結果:孩子長大後,自我認可困難,找的對象不理想,因為自己不認為自己值得最好的。還有職業焦慮。克己忘我,透支自己。
焦慮的父母,災難化思維,對孩子不認可,會讓孩子也焦慮,3個特點:
–敏感脆弱,顧影自憐,玻璃心,一說就哭,內耗嚴重
–膽小怕事,社恐
–杠精/反叛,很難與家長和他人溝通
對遊戲,手機,小說,貪戀愛的迷戀是表現,不是問題本質。單純戒斷沒有效果。
–父母對孩子的認可是:認可孩子的品質,不是隻看各種成績,才藝。
–什麽是成熟,成長:家裏最小的孩子,容易不成熟,缺乏理性,情緒不穩定。優點:老小重感情,對爸媽,原生家庭毫無保留。
表現在自己身上的健康隱患:焦慮,憂鬱,失眠。需要關注,刷存在感。
–老小一定要完成角色蛻變,從被照顧的孩子變成心智成熟的大人。我的看法:我是家裏的老二,但從小沒有和姐姐一起生活,所以比較獨立。隻要父母對孩子們都給與話語權,獨自做決定的機會,鼓勵互相支持,那樣老小也可以長成人品人格完善的人。我家老二就很獨立成熟。
--
–原生家庭的作用,讓家裏的孩子們按部就班(不過度早熟)成長成熟,有自己的identification(身份認同:品格,責任,能力,特點)
–孩子的自我認知:知道自己是誰,在和家庭社會的互動中,不斷發覺認知自己的過程。信仰,價值觀,能力培養,責任,目標。玉樹淩風,強大自信。
–孩子成長過程:上學之前,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先培養人品,人格,讓原罪得到約束(原罪包括:驕傲,貪婪,嫉妒,兄弟/姐妹之間的競爭),12-13歲之後,孩子有自我意識,需要減少操控,讓孩子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實現自我價值,自我尊重。
–孩子和外界的互動,得到反饋:學校對孩子的教導,同學之間的競爭/互動:可以幫助孩子塑造自我認知。所以家長不要用自己的能力,資源讓孩子進入不適合他/她的環境。比如家長花大錢讓孩子上私校,通過關係讓孩子進入重點中學。這樣孩子的能力和環境不匹配,不利於成長。這一點上,我的看法是,關鍵時刻,家長助力很重要,但家長的力氣要用在順應孩子發展,孩子也接受的地方。而且,不能管得太細。競爭很激烈(特別卷)的環境需要孩子有:成熟的心智,好的生活習慣和抗壓能力。如果能力不到,就勉強,那就會讓孩子早早折戟沉沙。不要讓孩子使出吃奶的力氣做事。我回想自己過去幾十年求學,工作做的重大決定,還是基本符合自己的能力,所以比較順,但也有很多時候是用力過猛。以後一定注意。
--
–原生家庭的哪些問題會陷影響孩子的成長:
1.家長太情緒化,傲慢,強勢。不鼓勵,不肯定,不尊重孩子。
2.另外一類:老人帶大的孩子,一切包辦,災難化思維,孩子會軟弱
3.老人先帶孩子,然後大一些交給父母。這個轉換過程中,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自尊是自律的原動力。家長不能打擊孩子的自尊。沒有自尊,自愛的孩子一定會成癮。做一個有自尊心的美好生命。做一個有張力,特立獨行的人。
傲慢,強勢的人往往沒有自知之明。
打孩子是對孩子的侮辱,不尊重,沒有三安的家庭的孩子長大後,沒有氣場,有“吸渣”特質,讓人覺得好欺負,容易遭遇渣男,在單位也容易被領導欺負。
我的思考:現在的孩子條件都不錯,什麽時候結婚,生孩子好?還是要自己各方麵都比較成熟之後,再生養。在孩子7歲以前有機會做靈活的工作,或者半職,有足夠的時間陪伴教養。
--
自我認可的處方:
–家長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家長不能販賣自己的內心焦慮,經常和孩子翻臉。無論遇到什麽境遇,家長都愛孩子。
–家長認可孩子:孩子是上天給與的禮物,有孩子是家長的幸運。孕育孩子的過程非常美好,孩子誕生於一個受精卵,然後生長發育成人,給父母一個機會見證大自然的奇跡。養育孩子是個幸福的過程,是發現美,欣賞美,讚美美,創造美的過程。
–關注自己的思想,語言,行動,習慣,性格和命運。
–父母是孩子的伯樂,要能看到孩子的優點,幫助孩子心靈成長。
–如果感覺自己有焦慮操控的問題,那就要和孩子保持距離,讓孩子自己覺醒。孩子經曆的多,才有見識和能力。執著,不能執念。
–自洽,自強,自信,自如,自在:自我認可度高的人,可以一直在心流中生活,平安喜樂,不累。知道自己是誰,不處心積慮,不患得患失,不敏感多疑,得可以接受,失可以悅納。
–自我認可是強大的心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