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STRAIGHT

墨之所及,無所不及;無聊至極,無用之極。
正文

隨想:我們被新冠所改變

(2020-06-01 14:40:45) 下一個

   隨想: 我們被新冠所改變     

    新冠病毒的疫情,貌似來得有點猝不及防。
        一般來說,“猝不及防”這個詞兒,總是在自己找借口的時候用的。
        就這類對人致命的病毒而言,“人家”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show muscle了:
        SARS, MERS,病毒類型相同,傳播方式相同,致命性相同。。。
        人類對它們既恐懼又無可奈何,但在絕望來臨之前,它們卻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於是,人們又恢複了“馬照跑,舞照跳”的歡樂時光。多出來的,不過是那些研究者們申請巨額經費的題材。
         盡管沒有什麽有效治療的醫學結論,但人們依然有了樂觀的總結:
         因為我們有堅強的意誌,就一定能戰勝它,所謂的“人定勝天”。。。
         但: 科學依據呢?預防及治療手段呢?
         還是說,大自然原本有這樣的規律:
          困難總會過去,人類不會滅絕!
         但, 有很大的可能是,當年的恐龍也是這樣想的。。。。
 
          好吧,不危言聳聽了。
       來點實在的,說說這次疫情對我自己的觀念上的改變吧,畢竟,我的觀念,我做主。
       第一, 現代醫療技術遠不像原來想象的那麽強大。
       我曾經有個觀念,認為現代的醫療除了癌症的形成機理不了解,形成不治之症以外,(當然有一部分癌症已經可通過器官移植等方法也可以解決),重點應該是那些慢性病了,如心血管病。心血管疾病盡管形成機製明確,但對於解決溫飽問題以後的人類卻是一種大概率的疾病,而且造成的心梗、腦梗、腦溢血等疾病或者導致立即死亡,或者大幅度降低生存質量。而對於心血管疾病,可以在納米技術和微創手術技術的提高的情況治愈也應該是可以預期的。
       但新冠病毒的出現,提醒我們,人類真正致命的危險在哪裏。我們這時才意識到,主宰世界的,其實是病毒,而不是人類。
       流感年年有,人人都得過,但人人都不在乎。明明知道消炎抗生素沒有用,醫生樂此不疲地開處方,讓你吊鹽水,而你也樂此不疲的接受。心裏笑開花除了製藥廠、拿到回扣的醫生,還有發布GDP的官員。。。西方人對流感的煞有介事,成了我們口中的笑料。
        隻是,今年的人口壽命和死亡原因排序表,應該和前些年的完全不同了。
        如果根據木桶理論,最應該重視的,是最短的那塊板。現在的情況下,影響人類整體生存和發展的短板,顯而易見。而人類忙著發展各種各樣的fancy的新玩意兒,對此,視而不見。
 
(敲黑板:)補短板!
 
第二, 人類日常生活中某些陋習因新冠病毒而被凸現。
       拿中國人來說,傳統的飲食方式是大家坐在一起分享菜肴,使用公筷,實行分餐製常常被大家嗤之以鼻。
       再拿中國人來說,春節回家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特色,敢把這個說成陋習大概也隻有我,而且隻是私下裏說說了。但客觀上,這種每年一度的高達數億人的人類大遷徙,原本就已經對公共服務能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戰,現在的疫情告訴你,如果新冠病毒出現在一個局部,它可以通過迅速無死角地傳播到全中國。
       有沒有覺得需要反思一下?
       實行分餐製,就不是一家人啦?
       取消春節長假,把假期分散使用,中華民族會亡嗎?
 
第三, 人與人之間的見麵要比你想象的珍貴得多。
       隨著經濟全球化,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而信息科技的發展,讓人重新定義了距離。而是,遠在異國他鄉也不再是孤苦伶仃的感覺,打開視頻,音容笑貌宛如眼前。但,這畢竟不是實質性的見麵。
       由於新冠病毒,前期是封城,後期斷航,封國。數量有限而極其昂貴的機票,讓你團聚的願望變得遙不可及。
        所以,珍惜聚會的每分每秒吧,至少不應把它用來慪氣、吵鬧。家庭聚會,朋友相會,甚至同事。。。
       畢竟,任何一次見麵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碼這些字,主要還是給自己看的。
無聊至極,無用之極。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