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百老匯大街/諾丁山/西大街

(2024-04-02 12:44:10) 下一個

近日,我有幸抽到一個學戲劇的中國人團隊搞的話劇演出的彩排票。於是我在當日風塵仆仆地趕去曼島百老匯大街演出場地。我在百老匯大街上來回匆匆行走若幹時間,那條繁忙擁擠的街道的氣氛讓我想起了電影《諾丁山》裏英國市鎮場景·及西安的西大街。感慨良多,贅述如下。

簡言之,我那天沒看成演出。本來時間就緊,我趕到演出場所時已晚了一小時。結果前台告訴我他們有兩個分館,我要看的劇在距此約一公裏多的另一分館。百老匯大街靠近中國城附近地段異常繁忙,街上行人都是摩肩接踵的,車位極難找到。我不想移車,決定步行去另一分館。(圖一圖二為紐約百老匯大街)
於是,我匆匆行進在那街道上,並行著周末歡樂的行人們。那街區特吸引年輕人群,很多看起來像是三五成群的大學生們。(那周圍街區有NYU,SVA等等大學)學生們周末相邀在SOHO地段閑逛,有吃有喝有買,不易樂乎。它有各色潮牌店,小眾設計師店,二手衣店及二手書店,及各種體驗式DIY手作店。我注意了一下,有冰淇淋博物館及Prada店及一家手作體驗店門口在排隊。像是年輕人的派對預演場。大家表情輕鬆愉快,衣著輕鬆漂亮。我甚至看到很多人著時尚潮服,行走在這窄窄的人行道上,仿佛這就是他們的紅毯。特別有些男士,打扮得很出挑悅目。當然我也見到一位亞裔女孩,時髦高挑,在窄街中部大聲喊叫行走,似與男友逛街時吵架被甩開拋下了,她抱著外套和購物袋大聲發泄著。。。
我自己是心急的想走快又走不快,隻跟著人流擠著走在這僅容三四人並行的人行道上,一邊感受著街上歡樂的氣氛-仿佛是嘉年華會;一邊看著周圍各色的店鋪,新奇有趣_如萬聖節店(很多挺少見麵具及服飾,櫥窗裝飾得像鬼城),又如年輕女孩喜歡的快時尚店。。。我也忽然發覺自己挺久都不逛街,也沒有遇到衣著如此Fancy的年輕人們。他們好有情緒,好愛表現自己啊。真挺養眼的。
我走不快,隻好順勢享受街市的熱鬧氛圍,仿佛我自己是英國電影*諾丁山*裏男主角休格蘭特走過諾丁山附近的街市,走著走著,四季就隨之過去了,配樂充盈著主人公失落的情緒,而街市永遠那麽鮮活美麗,充滿市井生活氣及藝術氣氛。。。


 
走到十四街聯邦廣場時,發覺還得走幾個街區才能到另一分劇場。我略略看了一下那裏的周末藝術集市,就決定不去找劇場了,我得往回走,停車兩小時限的停車單不能過時被罰款。於是我踏上回轉之路,繼續在百老匯大街邊穿行。
我不禁回想一下,百老匯大街這旺盛的人氣看樣子是由來已久了。街邊主要品牌服裝鞋帽店一應俱全,就是餐飲店也很多。唯一讓我遺憾的是,沒有中國人餐飲店,老外那種有路邊餐台餐位的優雅休閑餐館挺多的。我分辨出,可能這裏店麵租金不霏,國人的店子更多團聚在中國城附近,SOHO百老匯大街沒有中國店鋪。我這中國胃,到了中國城邊上,也沒腳力去中國城深處尋覓中餐。隻能繼續走在那大街上,盡快趕回停車處。
我想起在西安市時,早些年*80S/90S*西安市民購物愛逛西大街,那裏有很多從民國傳下來的青磚房小店鋪一間間聯成一片,有一兩公裏長*從綢緞鋪到戲裝店樂器店到製印做招牌店,甚至賣草柳編笸籮等的店一應俱全。。。後來,約2000年以後西大街道路拓寬改造,成了高層商廈林立的大商業區。當時搞規劃的技術人員有人反對拓寬道路,說*寬街無市*。具體我說不好,反正後來西大街商圈發展也不是很好,因為距鍾樓一公裏以內就開了好幾家十萬平米的大商場。。。當然國內主要城市2000年後十幾年間,大搞商業運行體開發,遍地是大商場的路子,後來各地都遇到問題*如大商場倒閉關門*,咱就不多說了。(圖三圖四圖五分別是1990S西安西大街街景及2020S街景)
轉頭說百老匯大街,街真不寬。機動車道基本是一兩輛車的寬度,兩邊都是停車位。兩邊人行道,各不到兩米寬。即總寬度有十米多。很多店麵曆史較久,是挺聚人氣的地方。當然疫情期間,我也來過,當時工作日沒什麽顧客。大環境使然。。。
總之,這因禍得福的百老匯大街逡巡,讓我回憶起諾丁山,及西安的西大街曆史及變遷。我心下覺得自己還是需要偶爾在這種街區感受一下這種時尚悅動的氛圍。不然就真落伍了。哈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