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百童戲》與晨練圖

(2022-09-06 06:06:04) 下一個

某日,我一早辦事,順路去了以前常去,近來少去的凱新娜公園。凱新娜公園位於紐約皇後區,是一個好幾百英畝的大公園,是皇後區居民的一個好去處,也擁有我很多美好的回憶(與友人同遊、野餐、騎自行車,拍雪景,跳廣場舞等等)。這回重遊又有個新的認識。。。

那日,我其實是專程為了看一看過去認識的一個廣場舞領隊,一個叫“平姐”的大姐(在那片小高地上,我熟悉兩個人。一個是平姐;另一個是位年長梳灰白長髒辮的身材頎長的黑人大叔,曾長期義務教大家鍛煉,他主要是帶柔韌訓練,其身手一看就是健身房教練出身)。我去小高地的路上,居然看到了四五隻廣場舞隊伍,基本女性大姐,每隻隊伍十幾人樣子,她們都是買了同一專業舞蹈裙扮起來的,甚是悅目。。。

我到小高地處,看到兩隻隊伍在跳廣場舞。一隻隊伍是跳新穎的時尚舞,姐妹們著橙色短袖,白色小擺裙、網球裙,人數甚眾。另一隻是跳柔韌操。我一時沒分辨出哪位是平姐。後來時尚舞隊又來了位領舞,我才大約分辨出應該是平姐,但幾年沒見不大好打招呼了。。。

跟她們跳了一兩隻舞後,我退出閑逛一會兒。周圍躍動的人們,讓我忽然覺出小高地周遭實在像中國古代畫的《百童戲》那個場景。你看,沿著公園廁所的小圓建築物為中心的各個小道路輻射開來,(小道上及附近草地上)充滿了中國人和他們的運動(除廣場舞隊伍之外): 有兩三組中年男女,四人一組,圍成圈在踢毽球,跳躍靈活,其中有位女士身材苗條健美,著網球短裙套裝,風姿矯健;另有兩三個自搭的羽毛球小場地,場上中年男女有打雙打的也有單打的,邊上還有年長的男士在耐心地教中年女弟子打羽毛球,自成一個羽毛球體係;再有練劍的,不說別的,其裝備都是認真從國內某名號買來的好劍,身著白色武術練功夫,光這份認真,就令人稱奇;更別說小高地下,一組人在學武術,十幾個人跟著老師練高踢腿,乖乖,這景象我可是多年不見了(特別是大多年紀中年以上,勇氣可嘉);另有一組在練太極”推手“,參與人員又中有西。。。最妙的是,從小高地邊樹林裏傳出明亮的小號聲,吹的是西班牙歌曲《吻我吧,再吻我一次》,把這美好感覺推向高潮,那樂聲合著這些生動的人群,讓我直覺得這真是好生動好活躍的場景啊。。。

我腦海中想起來過去中國的新聞宣傳片文稿,某廠、公司公會”組織了聲勢浩大的群眾性體育運動,有羽毛球隊,毽球隊,劍術隊,武術隊,太極隊等等,極大地豐富了廣大職工的業餘生活,陶冶了情操。。。“

眼前這景像,引得我不禁要移步尋到一個樹下涼椅,我一定要聽完這小號的演奏,合著眼前的湖景,及湖邊看大雁和白天鵝的老少人們。。。這不就是”黃發垂髫,並怡然自得“的”桃花源勝景嗎?

林語堂先生說過這話,大約意思是看一個人或民族的性格,不是看他、她辦公事時說什麽做什麽,而是看它閑暇時做什麽。今天我就看到紐約華裔閑暇時這麽愛運動,這麽認真地自發地保留自己的民族傳統運動,好生動好友魅力的民族性。。。

我心裏想,華裔在凱欣娜公園這麽活躍,人數這麽多,(凱欣娜應該不會在發生冬季少人,有人被殺,掩埋在亂樹枝下,直到春夏才被發現屍骨的事兒了吧)。我希願華裔社區能壯大美好,其他社區也能擁有像凱欣娜公園那樣豐富的業餘健身團隊。。。

(另話,我腦海中印象深刻的《百童戲》,在網上找不到了。我記得它像是修在黃色絲帛上的,腦瓜上兩個抓揪的童子們,有兩人格鬥的,有練劍的。。。那麽生動通俗的一幅畫居然沒找到。我以為人人皆知呢。網查的旁生樂趣是發現很多教中國人物畫的練習稿,很有趣。我發覺畫畫跟寫作相似,需抓住傳神一刻,細致描繪,妙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