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我的集體演講經曆之一

(2020-05-16 12:26:18) 下一個

我在學校上英語課時,很喜歡小組演講環節。這環節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對作為i年長學生和新移民的我來說,近距離跟本地學生互動,受益匪淺。印象特別深的是,在做英語170W這門課集體講演的一幕幕。

那門課,我們學了許多文學理論,如文本主義觀,自然主義觀,曆史主義觀,馬克思主義觀,女性主義觀等等。我這一小組的講演任務是選擇文化理論之一或之二分析一部電影《路易斯安那的馬沙拉》,它是一部反映殖民主義影響和美國南方印度族裔和本地黑人衝撞融合狀況電影。電影中以一對年輕伴侶(1.5代印度裔美國姑娘和南方土生土長的黑人小夥兒)相識相知想走到一起,又因雙方家庭族裔曆史問題和階層不同的不能結合的矛盾衝突,揭示了美國存在的後殖民主義的陰影和族裔衝突問題。

集體演講小組,是我和一個高高壯壯的黑人女孩及一個學政治學的西班牙男孩。提前一周多時間內,我們短信互動時他們似乎並未進展多少,隻說各寫滿了一頁紙。我們約定講演那天提早四小時學校圖書館討論。頭天晚上我夜不能寐,擔心隔天會在20個同學麵前出醜,想著用哪種理論分析最順暢有利,想著這個臨時小集體必需中高分通過測評,想著哪種理論我認識最透。臨近天亮,我迷蒙的頭腦清楚了,我需要用我在共產黨體製教育下最熟悉的馬克思主義觀及曆史唯物主義觀去分析,固然論點會有左派傾向,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才是小講演的核心要求。我決定就按這方案做。

那天我提前在圖書館占了桌子電腦等他們來。兩位約略陳述了他們的觀點和證明,一位準備用女性主義觀分析,一位準備用文本主義觀分析。我講了我的看法,列舉了我查找的世界範圍內的同樣事件。我們激烈討論了一兩個小時,搞明白各自要講什麽,怎麽銜接。最後留下時間各自再完善各自的演講稿。我討論完挺累也挺焦慮,身上也覺得很冷。我就去學校草坪上走路曬太陽一個小時,還吃了一整包餅幹緩解壓力。

課堂上我們的講演時間到了。我的組友們分別陳述了觀點,似有觀點又似不堅決。我大聲陳述自己的觀點並展開論述,底下同學聽得小有震驚,可能他們不習慣有人宣稱從共產黨國家的來,更熟悉運用馬克思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分析美國電影。教授很溫和地提醒我時間節點,我快速把自己查的全球範圍內後殖民主義影響和事件羅列一遍,扣住自己的觀點再強調總結了一遍。演講結束。觀眾鼓掌。教授頷首微笑。我們小組得到A-的成績。

我真為自己高興,也為小組高興。我衝破了自己的舒適區,破尖腦袋挑出自己最熟悉的理論分析文學作品,受到大家肯定,帶領小組取得好成績,真開心!課後,我同組同學發來短信,說跟我合作很愉快!

那當然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淡然 回複 悄悄話 讚衝破自己的舒適區,加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