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溪邊

美麗的自然世界,小國寡民的生活,愜意人生!
正文

勤工儉學之逮蜈蚣

(2021-03-26 12:12:38) 下一個

勤工儉學之逮蜈蚣

勤工儉學這個詞來自於民國初年李石曾,吳玉章,蔡元培等發起組織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主旨是學習法國文化和科技。(當然勤工儉學,這種現象,古代就已經存在,無數的中國文人為生存必須掙錢養家,然後才能去考科舉)。這個運動培養了大批中國精英,比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毛澤東參加了國內的培訓班,但是因為家裏的種種原因,未能成行。周恩來,鄧小平都到法國去勤工儉學,學成歸來。

勤工儉學,後來延伸到國內,民國的大學也有了勤工儉學,以使得更多青年才子實現求學夢。1949年後,新中國政府也采納了勤工儉學。特別是後來,中國的大學開始了交學費。更多孜孜學子有了上學難的問題。 自2016年以來,由於全國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校實行並軌製後收費標準的大幅度提高,高校的貧困生、特困生大比例增加,學校為實現“隻要分數夠,決不讓你“輟學”的承諾,從“獎學金、貸學金、社會助學金、學雜費減免、特困生補助和勤工儉學等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而最廣泛的途徑還是勤工儉學。但也存在若幹問題。

勤工儉學,學校組織的學生從事的有酬勞動,用以助學。美、日等國稱之為“工作助學”(work-study program)。廣義的勤工儉學指在課餘時間參加勞動,一般貧困的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做工賺取報酬維持生計。也有人並不是為了報酬,而是想多點社會實踐經驗。

我個人從上小學,就參加了勤工儉學活動。我清楚地記得小學老師組織我們上山打柴,由學校出賣來貼補學校開支。上了初中,更是有很多勤工儉學活動。當時學校正在建樓房。老的學校都是一層的教室。所以班主任曾經組織我們卸水泥包,一包50斤,對於我們這些初一的學生來說,是很吃力的。我現在都還在很吃驚我們當時竟然可以勝任。後來班主任還組織我們用我們的背簍幫工地背過土石料,組織我們種過菜園。

初中時,我們學生個人在學校之外,也進行了勤工儉學活動。那時候,家裏的孩子都很多,家裏一般都有困難,所以小孩子都會幫助家裏幹活以及掙點費用。我們有撿杏核,將其中的杏仁砸出來賣到鎮上的收購站的。那時候,市場沒有現在的活躍,一般的東西都賣到鎮上的收購站,鎮上的收購站統一賣到外地。我們也上山挖黃薑,賣給收購站。其它,有采金銀花,等等。厲害的人,可以捉蛇,賣給收購站,那時候我多次觀賞收購站的工作人員在河邊殺蛇取膽,很是佩服。可以勤工儉學的項目很多,隻要勤快肯幹,小孩子是可以幫家裏很多忙的。

在初中時的勤工儉學活動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逮蜈蚣賣給收購站。我們班有同學先學會了逮蜈蚣,我向他學習了先進技術。蜈蚣很毒,大家都很害怕。蜈蚣有那麽多的爪子,速度很快。但是再厲害的動物,人都可以征服。人是會用大腦的動物,動物的規律,人很快就會學會。蛇很凶,但是打蛇要打七寸,蛇可以被打死,可以被抓住。狼有狼道,蛇有蛇蹤。狼走嶺脊,狐走山腰,獾走溝底。我們掌握了動物的規律,我們就會有收獲。

蜈蚣張牙舞爪,看起來很嚇人。但是大部分同誌是好的,沒有傷害性的,隻有極個別器官是致命的,咬人的,攻擊性的。它有那麽多的爪子,可是都是用來走路的。它的毒器官是它頭上的兩個黑色的鉗子或者嘴巴。要是被這兩個黑色的鉗子/嘴巴咬了,會很痛,會中毒,甚至會致命。所以一旦我們看到蜈蚣,我們會迅速的控製這條蜈蚣,用一個鏟子按住蜈蚣的頭。用力要正合適,不能太小,太小,它可能掙脫逃走。用力也不能太大,太大,有可能壓亂它的頭,影響它的價值。控製它之後,我們就會用隨身攜帶的小鋼鋸刀去切掉蜈蚣頭上的兩個黑色鉗子/嘴巴。到這時,我們就安全了,蜈蚣失去了傷害性。我們可以用手去抓它,雖然在心理上,還有些怕。它在手上爬,仍有些嚇人,它的爪子抓在皮膚上,有微痛感。我們會用隨身攜帶的竹簽穿上它的頭和尾。被竹簽穿上後,它的速度降低很多,但是它還可以爬走。我們再用繩子將它們捆在一起,裝進簍子裏。大人看見我們讓蜈蚣在手上爬,他們仍會警告說蜈蚣身上有毒,讓我們好好的洗手。

蜈蚣嚇死人,但是那時候蜈蚣的價格很好,據說蜈蚣是做藥用的。現在已經忘了多少錢一條,好像收購站要量尺寸,越大的越值錢。我們都很高興有這樣的一個好的掙錢機會,我們興致勃勃,一可以掙錢,二也可以顯示我們很勇敢,可以抓凶猛的蜈蚣。寫到這裏,我想起了柳宗元的散文捕蛇者說。裏麵講到了蛇的凶猛。感歎苛政猛於虎,迫使人去與危險的毒蛇打交道。苛政猛於虎,來自於孔子。那時由於政治混亂,人隻能躲到山裏避免政府盤剝,老虎吃人,他也不管了,雖然他仍然害怕老虎。實際上,柳宗元的捕蛇者和我們這些捕蜈蚣者,並沒有孔子故事裏的與虎相鄰者危險。我們已經掌握了製服蛇和蜈蚣的方法。

我們逮蜈蚣的時間在清明節左右,也是這個時候,收購站大量收購。據說這個時候,蜈蚣的藥用價值最高。這個時候,正是美麗的春季。萬物生長,山上的樹木都發出了綠色的新葉 。滿山的山花爛漫。我們活動於高山低穀,勝過踏青旅遊。我們逮蜈蚣的地方都是在山上。春天,蜈蚣都躲在石頭底下。我們上山,搬開每一塊石頭。石頭一搬開,蜈蚣就竄了出來,試圖逃走。我們就會眼疾手快的用鏟子控製住蜈蚣。對付蜈蚣,我前麵講過,不再重複。我們老家大部分山是沙土的,石頭不多,並不是逮蜈蚣的好地方。我們隻有一個山,叫龍王岡,那個山不是沙土的,它的山坡是管石坡,所謂的管石,就是以前我講過的石灰石。所以這個山上有很多石頭。我們很喜歡這個山,我們翻開過幾乎所有的石頭,抓獲過很多蜈蚣,這個山為我們的勤工儉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逮蜈蚣的喜悅,最後用一首詩來闡發:
抓蜈蚣
清明時候杜鵑紅,山上石中住蜈蚣。
不放風箏不鬥蟀,同學盡隱亂石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tttt0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太愛北京了' 的評論 : 好方子。好多人都有偏頭痛。
tttt0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井觀天' 的評論 : 好像隻要活的。可能幹的也可以。
太愛北京了 回複 悄悄話 我小學時偏頭疼到中醫院看病開了7副藥吃完就好了,每副藥裏有條蜈蚣骨。
井觀天 回複 悄悄話 好故事!收購站隻要活蜈蚣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