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打碎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中華史觀——《中國窪地:一部內亞主導東亞的曆史》讀後感

(2022-02-06 19:59:45) 下一個

作者是個神人!

我從未料想到中國能出現這樣的曆史學者。

他是要從曆史角度將我們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東西全都打破。

多麽邪惡!

不過讀過他的書後,深感歎服,不管你同意他的觀點與否。確實眼光獨到,有大局感。

這本書起名《中國窪地》,窪地的意思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文明和秩序的低地,比別人落後。

我們從小被曆史教課書灌輸的觀念,是中國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且是唯一不曾中斷的文明。在幾千年的時間裏,我們的文明和發達程度遠超世界其它地區,隻是在近代落後了。

作者要顛覆的,就是這種觀念。

許多的鴉片戰爭

中國曆史上發生過很多次鴉片戰爭,隻不過征服者不是從海上來,而是從內陸,從內亞方向。他們實際上不是我們儒家知識分子史書中的蠻夷,而是代表著先進秩序和先進技術的。

早在西方殖民者的堅船利炮達到中國東海岸之前,中國就已經落後於世界上的其它地區。不僅落後於歐洲,也落後於內亞(中亞),東亞是窪地。

我們引以為自豪的唐太宗或者康熙大帝,實際都是殖民者。他們帶來的是內亞的影響和技術。唐朝就是由蠻族鮮卑建立的政權,隻不過願意改姓名而以。

自生秩序的缺乏和秩序輸入

發展水平高的文明,是向外界輸出秩序。而發展水平低的文明,是輸入秩序。在中國曆史上,大多數時間我們是文明(秩序)輸入方,而不是文明(秩序)輸出方。

內亞如海洋

作者將內亞比喻成海洋。內亞在文明傳播中起的作用,和大航海之後的海洋一樣。

破除對大一統的崇拜!

中原王朝的大一統格局,削弱了內部競爭,遏製了自生秩序的發展,阻礙了技術進步。大一統格局維持一段時期,封閉的中原王朝的技術就落伍了。此時不斷接收內亞海洋傳播來的先進技術的北方少數族群就會突破中原王朝的邊境,入主中原。但是這些少數族群又會被同化,技術發展停滯,然後又被新的受到內亞影響的勢力所征服。

大一統的反麵是封建製。

大一統是缺乏秩序的,尤其缺乏秩序的多樣性。這一點在國際競爭中是致命的。

民主產生於封建

儒家知識分子的史書中,將這些二元帝國的政治製度都描寫得非常落後原始。但實際上,這些二元帝國和歐洲封建製度比較類似,也隻有這種製度才能產生憲政和民主。因為憲法不會從編戶齊民中產生,而隻能產生於大貴族和王室之間的分權和博弈。而中國的君主專製製度下,是沒有這種大貴族或者封建領主能夠和君主抗衡的。

封建製度的開支小,而大一統的吏治國家負擔非常重。

唐朝的命脈

唐朝一貫依賴外族武士。中後期尤甚。中晚唐政權維持,主要依靠南方輸送的金帛給長安朝廷,長安朝廷再用錢去雇傭從中亞來的蠻族武士。錢和人兩條線路。

二元帝國

遼金元清和其它中原王朝不同,都是內亞體係和儒家士大夫的政治體製並行的二元帝國。和英國統治印度類似。也就是說這些時期中國已經被殖民化了。

宋朝是封閉的。而元朝重新打通了麵向中亞和中東的道路。

我們學到的中國曆史是構造出的神話

中國的定位困難:近現代的世界秩序(比如民族國家,憲政民主等概念),是歐洲封建主義在幾百年間演化出來的,通過殖民主義向全世界播種而形成的。

而漢族知識分子虛構了一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捏造了一個和西方體係平起平坐的中華文明的天下體係,儒家知識分子是這個體係的守護者,認為這個體係除了在近代落後了,在之前幾千年都是先進的,因此他們要重新建立一個和西方平起平坐的體係。

作者將上述觀點稱為神話。因為清朝的天下體係實際是以內亞為中心的蠻族(滿族)搞出來的,和漢族十八省無關,和儒家知識分子無關。

大清是多元帝國。解體之後,本來漢族南方士大夫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繼承這個多元帝國的。但因為有西方列強的支持,勉強維持了清朝的疆域。南方士大夫雖然編造了曆史的神話,但無法完成構建現代國家的使命。也就是說,他們無法產生自發秩序,要靠外部的秩序輸入。蘇聯輸入的列寧主義政黨,完成了這一使命。

國共兩黨本質是相同的

國共兩黨都是蘇聯一手培育起來的,組織原則和行事風格類似。國共兩黨實際本質相同。國民黨並不親西方,反而是要同時反對英美殖民主義和蘇聯霸權,一個大哥都沒有,它自己又沒有這個實力,所以被雙方都拋棄了,自己也敗退到小島上。而共產黨在早期安心做蘇聯小弟,後來安心做美國小弟,現在則是羽翼豐滿了,雄心勃勃地要另起爐灶,重建世界秩序。

列寧主義政黨建立國家,就必然要破壞華夏社會原有的社會組織,粉碎鄉紳階級。

中國近代史,就是殖民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推出遠東的曆史。在這個真空中,中國無法產生自發秩序,所以被列寧主義的秩序迅速填充。反帝反封建,就是既把西方的先進秩序清除走,又破壞了自發秩序產生的土壤,所以必然地被列寧主義秩序摘了桃子。實在是咎由自取。

威爾遜主義的世界體係有一個弱點。就是它假定世界上所有地方的的自發秩序,都已經足以維持自由的憲法,然後形成一個共同體,可以通過集體安全的體製維持在一起。但是在自發秩序本身不夠強的地方,如果沒有外來的強有力的秩序輸入,很可能出現連最起碼的國家門麵和象征性的文明體係都棉籽油辦法維持的狼狽局麵。一九二零年以後的中國,實際是一步一步地陷入了這樣的局麵。

這其實放到現在都適用。美國入侵阿富汗,想要幫助他們建立民主製度。但他們的自發秩序不足以維持自由的憲法。一旦美國離開,傀儡政權立刻崩潰。

文明的核心區,表麵上看是光華最盛的地方,實際上是它恰好是規則消耗得最厲害的地方。它之所以光華最盛,恰好是因為它以前的積累較多,而現在還沒有消耗完。

這段話特別適合描述舊金山或者加州。這些地方就是原來的積累正在揮霍中,是規則消耗最厲害的地方,在沒有消耗完之前還能吸引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劉仲敬的確是從世界角度看東亞曆史的第一個東亞人。
途中燕子 回複 悄悄話 寫的不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