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那個像猿的男人(三)父親歐陽紇

(2020-06-23 09:27:51) 下一個

父親歐陽紇

 

歐陽詢關於祖父的回憶是溫馨的。

他關於父親的記憶反而是疏遠的,模糊的。

父親不太喜歡這個醜陋文弱的孩子。

祖父死後,父親繼承了祖父所有的職務勳爵。

在父親生命中這最後的六年,他作為嶺南王,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歐陽詢沒有得到多少關注。

但他無時無刻都感到自己是在父親的陰影之下。

父親的身影,高大雄健。

他相貌堂堂,龍驤虎視。

和那些紈絝子弟不同,父親是真正的將門虎子。

他從小跟隨祖父出征,很年輕就自領一軍,獨當一麵。

胸有韜略,驍勇善戰。

蕭勃死後,嶺南大亂。陳武帝拜歐陽頠為安南將軍、衡州刺史,封始興縣侯,命他領軍平定南疆。

歐陽紇擔任先鋒。他進軍神速,父親的大軍還沒有度過五嶺進入嶺南,他的前軍就已經攻占了嶺南要地始興縣。

歐陽頠的大軍到達嶺南時,各地的反叛勢力已經被歐陽紇打怕了,眾皆懾伏,嶺南全境平定。

歐陽紇功勞第一。

在仰望父親的背影的時候,歐陽詢的內心是有一絲自卑的。

他似乎一點也沒有繼承父親的那些優點。

他文弱、羸瘦、醜陋。

他簡直似乎不是他父親所生的。

他覺得自己永遠達不到父親對自己的要求,成為不了父親希望他成為的那種人。

 

但父親是站在祖父所建立的高峰之上的。

高處不勝寒!

祖父是亂世能臣良將所能達到的最高峰。嶺南一境,俱姓歐陽。再往上走一步,就是謀朝篡位了。

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父親沒有意識到這危險。

他個人能力超強,但成長過程太過順利。在父叔的參天羽翼下,他手中掌握的資源太多,幫助他的人也太多。

三十歲不到,他就繼承父業,成為嶺南王。

少年得誌,意氣飛揚。

他沒有複雜政治鬥爭的經驗,沒有在亂世中隱忍求存的意識,更沒有在命懸一線的鋼絲上左右逢源行走自如的智慧。

和一生中無數次站隊正確的父親比,他隻站錯了一次隊,結果就身死族滅!

那一年歐陽詢十三歲。

他是唯一的幸存者!

 

太建元年(公元569年),陳宣帝繼位。

他是篡位為帝。得位不正,自然對各地諸侯心存疑慮。

歐陽家族已經在嶺南經營十多年,根深蒂固。

更加要命的是歐陽頠歐陽紇父子對百姓廣施恩惠,治理有方,民望極高。

皇帝現在怎麽看嶺南怎麽別扭。

經過一番思考,他終於做出決定:征召歐陽紇入京,封他為左衛將軍。

歐陽頠的朋友蘭欽曾經被封為左衛將軍。

左衛將軍是禁衛軍統帥,是一個有著無上榮光的軍銜。但從實際的權勢上看,和一方諸侯完全無法相比。

入京擔任左衛將軍,搞不好連人身自由都沒有了。

這是明升暗降,進行削藩,要將歐陽家族的勢力從嶺南拔出。

皇帝的用心,昭然若揭。

 

閻立本繪《曆代帝王圖》中的陳宣帝

 

聖旨傳到廣州,歐陽紇大驚。

部下則群情激憤,紛紛請戰。

“大人,反了吧!”

一向決斷的歐陽紇,這時反而猶豫起來。

反還是不反,兩條路都是凶險無比,前路叵測。

造反如果失敗,就是滿門傾覆,萬劫不複。

但是如果不反,他將把自己送上京城,今後性命懸於人手,毫無把握自己命運的機會。

他還得把這片土地和他親手參與造就的輝煌基業,拱手送出。

他如何能夠放手拋下這一切?

世間放手最難。

 

十月,歐陽紇反。

扯起反旗的歐陽紇,馬上發現造反是一件難度極高的事情。

在此之前,他是一個龐大的統治係統的一部分。在係統內,他擁有眾多的資源和幫助,可以呼風喚雨,隨心所欲。

現在他跳出係統,以嶺南一隅之地,反抗中央政權。

舉步維艱。

他麵臨的第一個大問題,是後方不穩。

南朝時的嶺南是一個蠻荒之地。在這裏的高山峻嶺中,居住著俚獠等各少數民族部落,構成了強大的地方勢力。

十幾年來,他的家族在嶺南恩威廣播,那些部落酋長,對他俯首帖耳。

但這一切都是基於他的政權合法性。

一旦他扯起反旗,和中央對抗,這些洞主的態度馬上變得曖昧起來。

最令他頭疼的,就是居於高涼郡的冼夫人。

高涼,位於廣州西部,今日廣東陽江。

高涼冼家,是當地最大的豪強勢力。“跨據山洞,部落十餘萬家”。

冼夫人雖然是女性,但擁有豐富的政治和軍事鬥爭經驗。

如果冼夫人對造反不支持,在身後搗亂,歐陽紇將麵臨被前後夾擊的危險。

歐陽紇於是將冼夫人的兒子扣留作為人質,希望以此逼迫冼夫人就範。

沒想到冼夫人斷然拒絕,並且起兵響應南下的平叛軍隊。

她居然把漢族人的“大義滅親”學到手了。

歐陽紇很憤怒,但他並沒有加害冼夫人的兒子。

 

得知歐陽紇反,陳宣帝派車騎將軍章昭達率軍討伐。

同時派中書侍郎徐儉,到廣州宣喻聖旨,勸歐陽紇罷兵。

徐儉能言之名,朝野共知。

歐陽紇怕這個人到廣州後,巧舌如簧,煽動軍心不穩。於是根本沒有讓他入城,將其囚禁於廣州城外的孤園寺。

一關就是二十多天。

終於有一天,歐陽紇出城來拜訪了徐儉。

兩個人展開了如下的對話。

徐儉:“漢武帝時候南越國的呂嘉,不服中央政府的管製,最後被滅國。這個事情距離現在有點遠。但是三年前周迪、陳寶應謀反的事情,你難道就忘了嗎?周迪就是因為不願意進京覲見天子,被逼造反。他們都被章昭達所剿滅。章昭達已經領兵前來。現在放手還來得及,趕快投降請罪吧。”

歐陽紇:“刀已出鞘,箭已上弦,沒有挽回餘地了。”

我是被逼上刀山的。

我知道。

兩個人默對良久。

徐儉最後說:“將軍已經起事,而我徐儉替天子傳話已經傳到了,我需要回去報告。我的性命現在掌握在將軍手中,無論您怎麽處置,我都無話可說。將軍起事的成敗不在於我區區徐儉。我徐儉生,絕不會對將軍有任何不利。我徐儉死,也不會對將軍有任何幫助。希望你不要再扣留我!”

歐陽紇苦笑說:“你真會說話!我父親應該會非常喜歡你!”

歐陽紇終於還是把徐儉給放了。

就如當年的蕭勃把他的父親給放了。

 

昔日的蓋世英雄,現在多方掣肘,處處被動,神武不再。

他馬上麵臨一係列的軍事失敗。

歐陽紇發兵北上,攻打衡州,敗回。

而他的敵人則行動迅速。章昭達軍已經越過五嶺,到達始興縣。

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章昭達選擇的進軍路線,就是十多年前,歐陽頠歐陽紇父子平定嶺南時的進軍路線。

隻不過現在角色顛倒過來了。當年豪氣如虹代表中央政府平叛的歐陽紇,現在成了驚慌失措負隅頑抗的反叛者。

歐陽紇沒想到章昭達來得這麽快,急忙率軍抵達廣州北部的洭口(今廣東英德西南連江口)駐防。

從上遊沿江而下的章昭達軍和在江口堵截的歐陽紇軍展開了一場水戰。

歐陽紇軍大敗,歐陽紇被生擒。

看來這場造反,他真是沒有準備好。

 

太建二年(公元570年),歐陽紇被斬於建康市中,時年三十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