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

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
正文

守望汨羅

(2020-06-24 18:30:14) 下一個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以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醜月,一月為寅月,以下依次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
從現存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端午節是漢族人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和艾葉、薰蒼術和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名平,與楚國王室同為羋姓。《羋月傳》中的羋平,即是屈原 ,他曾為楚懷王左徒,後又為三閭大夫,此二官職均無考證職權之高低,據說僅次於司馬、令尹之職,“三閭”者,有史學家推斷,大概是指楚國貴族有昭、屈、景三氏,他們於郢都之內各有居住區,每個區以所在街門為別,呼為“昭閭”、“屈閭”和“景閭”,三閭大夫是掌管這三大姓的宗族事務之官。唐代張守節所撰《史記正義》說“蓋今左右拾遺之類”,似以此職為諫官,但當時楚國專設有諫官曰“箴尹”或“針尹”,可見此說待榷,但無論如何這個職位是有資格參與國政的,故此,屈原作為楚之高官當初與楚懷王關係緊密便也順理成章。我倒以為,三閭雖為貴族姓氏,但其代表的是受過教育的群體之代稱,三閭大夫應是個文化官職,這才與當時屈原的特長相匹配,故屈原的兩個官職應是受寵時的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和被貶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
作為楚國後期之國家重臣,屈原以性格剛直、敢於直諫、不畏權貴、忠心為國而聞名,後因政敵陷害,先憤懣而作《離騷》以明誌,後作《沙懷》賦為絕唱,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
這個"汨"近似於"汩",偏旁部首雖然都是氵,但水流汩汩的"汩"字右側為“子曰”的“曰”,汨羅江的"汨"字右側為“日月”的“日”。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誌,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這段文字,即《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第一段,有關屈原的記載,最權威的便是《史記》這一章節。
屈原是戰國人,賈誼是西漢人,太史公將這兩個不同時代的人放在一起,傳遞的又是什麽樣的寓意呢?
劉勰在《文心雕龍·奏啟》中,稱賈誼的奏疏是“理既切至,辭亦通暢,可謂識大體矣。”其最為人稱道的政論作品是《過秦論》、《治安策》和《論積貯疏》,中學我們都曾讀過,透辟的說理,嚴密的邏輯,洶湧的氣勢,鏗鏘的詞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魯迅曾說,賈誼與晁錯的文章“皆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
《史記》中另一提及屈原處,是
《史記·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是《史記》的最後一篇,是《史記》的自序,也是司馬遷的自傳,《史記》 最權威的版本是中華書局出的十卷本,這個"自序"在第十冊的第3300頁。太史公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誌之思也。昔西伯拘羑裏,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可見,司馬遷借古諷今,推人及己,闡發其"憤怒出詩人"的理念,而其將屈原所歸屬的群落,均是懷才不遇之人,故將屈原與賈誼並提,便見怪不怪了。
中國的古典文學,有兩條清晰的脈絡,一是《詩經》,一是楚辭。《詩經》基本上是群眾性集體性的創作,其中雖有許多優美動人的作品,但個性的表現甚少。而屈原的楚辭,卻是將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熱情,創作出的具有鮮明個性烙印的作品,由屈原開創的楚辭,同《詩經》共同構成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的兩大源頭,而由於時代的發展,以及南北文化的區別,楚辭較之《詩經》,已有顯著的進步,所以它對後來文學的影響,更在《詩經》之上。屈原是一位愛美的詩人。他對各種藝術的美,都不以狹隘的功利觀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處處渲染音樂歌舞的熱烈場麵和引發的感動。“羌聲色之娛人,觀者憺兮忘歸”,在屈原筆下,是美好的景象。同樣,他的詩篇,也喜歡大量鋪陳華美的、色澤豔麗的辭藻。他還發展了《詩經》的比興手法,賦予草木、魚蟲、鳥獸、雲霓等種種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誌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詩歌的美質。大體上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學中講究文采,注意華美的流派,最終都可以溯源於屈原,屈原是中國文學浪漫主義風格的鼻祖。 
話說屈原在汨羅江邊,披散長發,悲憤抒懷,有一漁夫問他:“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大意是說:道德修養至高境界者,對事物看法並非一成不變,而能隨世俗風氣而轉移。人人汙濁,你何不隨波逐流?眾人皆昏醉,你何不在之中吃些殘羹剩酒?何必堅定保持美玉品德,而自討被流放的下場?
正是在這種情景下,流芳百世的名句誕生了:“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清朝詩人黃景仁《雜感》詩中有''百無一用是書生"之自嘲,但也決非全無道理。書生因多才而自驕,因感性而失據,因固執而失圓融,用當下的話講,就是情商低。
屈原雖多才,然觀其行實為欠缺圓通,遇事針尖對麥芒,不僅得罪了同僚,還毀了自己的前程。其實屈原的原話中還有幾字,“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清、醒是因,見放為果,可見屈原也是能正確反省自我之短板的。
進不能開疆拓土、威振帝國,縱橫捭闔、為國謀利;退不能輔佐君王,整理朝綱,左右時局,謀劃天下;踽踽獨行困於自我,未捕於秦軍而自沉,於國無補於事無補,雖是賢臣,但非國之柱石。屈原一生,便是中國文人的真實寫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