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

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
正文

拜倒君王玉陛前

(2020-02-28 15:42:01) 下一個
古代的稱謂,同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日常交往密切相關。不同的稱謂又反映了不同的人在政治、經濟中的不同的社會地位、社會環境和不同的文化素養。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稱謂也越演越繁,同一稱謂,在不同的地區和場合,又有截然不同的具體含義。因此,弄清古代稱謂,不僅為治史者所必需,而且有助於了解現今稱謂的由來和變化。皇帝,作為古代統治階級的最高領導者,其稱謂的變革曆史便集中地反映了時代文化和理念的內涵。
一部煌煌九萬字的《禮記》,就是專門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製、禮儀,解釋儀禮,記述修身做人的準則的。禮的核心就是講規矩、定名分,用以別尊卑、分上下、序先後。《禮記》的“曲禮”一開篇,我們就看到三個字,“毋不敬”。這個“毋不敬”,就是告訴我們無所不敬,對一切人要禮敬,對一切事要禮敬,對一切物要禮敬。《易經係辭上》開宗明義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禮記·曲禮》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名”則是體現“自卑而尊人”的一種手段。具體而言“名”則集敬重與卑賤含義於一身,視稱呼雙方地位的高下通過稱“名”與不稱“名”分別體現出“尊”與“卑”。
語言本身是有曆史的,皇帝被稱為“萬歲”,始於漢武帝時,宋代以後,“萬歲”一詞才成為最高統治者的代名詞,在先秦時期,中國最高的統治者有這幾個稱呼:“王、後、皇、帝”,如三皇五帝,他們都是單獨稱皇或者稱帝,商、周天子一般都稱王,如商紂王、周武王,而夏的統治者一般稱後,如夏後禹。對古代稱謂的記載,除了《爾雅·釋親》、《禮記·曲禮》較為詳盡,《小爾雅》《方言》《釋名》《廣雅》等書又有所增益而外,主要散見於各類古籍以及金石碑銘之中,而在有清以前,專門搜集、考證古代稱謂的著作,隻有《隋書·經籍誌》所記載的後周盧辨的《稱謂》五卷,可惜早已失傳。在這種情況下,清代梁章钜受到盧辨《稱謂》的啟發,根據長期的積累,把古代稱謂分門別類,匯萃成編,完成了《稱謂錄》三十二卷,彌補了沒有專書的空白。
梁章钜(1775—1849),字閎中,又字茝林,號茝鄰,晚號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長樂縣(今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生於福州。他一生著述繁富,主要有《楹聯叢話》《製義叢話》《浪跡叢談》《稱謂錄》等,刊者達70餘種。林則徐認為他在當時“仕宦中,著撰之富,無出其右”。
《稱謂錄》:“德合天者謂之皇,合地者謂之帝,合人者謂之王,父天母地,養人理物謂之皇帝”,認為隻有皇帝才有資格稱呼萬歲,可至高無上的皇帝,曆史上使用頻率最高的稱謂,卻是一個並非高大上的詞~~陛下,對這個稱謂的考據,頗值得玩味。
 
在中國古代,"陛"字最早確實是指宮殿外由台榭下段通向台頂的台階。《說文解字》:“陛。升高階也。從????。坒聲。”可見"陛"指的是天子禦座下的台階丹陛。"陛”有時是土築,有時是木構,有時還有更花哨的樣式,如“飛陛”。秦朝距今已有2200多年,那時的"陛",又是什麽樣子呢?
揚子山位於四川成都北門外約八華裏,是一個高10公尺、直徑160公尺的大土堆。1953年9月,揚子山修建磚瓦廠時,意外發現一座花磚古墓,史稱漢代一號墓。漢墓內出土了一批畫像磚,其中有一宅院圖,現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該庭院畫像磚高40.5厘米、寬48厘米,清晰地展示出距秦未遠的東漢末年,富豪之家庭院的風貌,畫麵為一幅形如田字的四合庭院俯視圖,四牆由長廊形的五脊平房連接而成。前院中有兩隻雄雞正昂頸相鬥,後院中有兩雙展翅的鶴。堂上有二人相對而坐似是在飲酒對話,而連接庭院自然環境到廳堂人工環境之間過渡性的建築格式"陛",清晰地呈現了出來。
陛,又稱踏跺,中國古建築中的台階,一般用磚或石條砌造,置於台基與室外地麵之間,宋稱“踏道”,清代叫“踏跺”。這個踏道雖然看起來普通,但它卻有很多種“變形”,通常有階梯形踏步和坡道兩種類型。最初踏跺(台階)本沒有等級之分,可這種踏跺因為常用於宮殿,尤其是皇家宮殿和寺院之中,所以被稱作是“踏跺之王”,這種台階中的斜道稱輦道、禦路、陛石,坡度很緩,是用來行車的坡道,通常與台階形踏步組合在一起使用,稱為禦路踏跺。從等級上看,禦路踏跺高於非禦路踏跺,垂帶踏跺高於如意踏跺。皇宮的正殿一般有三處台階,中間的一處台階叫陛,中間台階的當中還有一條陛石,上麵雕刻著龍風雲紋,那是帝後通行的禦路。有的高規格的殿堂,中間台階也設有這條“禦路”,以示尊貴。所以"陛下",最初的內涵,隻是指台階之下,如《戰國策·燕策三》:“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蔡邕《獨斷》卷上:“陛,階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執兵陳於陛側,以戒不虞。”顯然,“陛下”乃是“台階之下”的意思。
“陛下”一詞為何由建築構件變成了帝王的尊稱呢?有人認為,在古代,這條通往君主的台階是有侍衛把守的,隻有經過把守在陛下侍衛的允許才可登階升殿,見到君王。“皇帝陛下”即是通過陛下的衛士向皇帝轉達的意思,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是東漢蔡邕。在《獨斷》中,他曾對為何將君王稱為陛下作過詳細說明:“謂之陛下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蔡老師認為"陛下"是指台階兩側的執戟郎,用以代指皇帝,學生則不以為然。
在秦漢兩代,台階下的侍衛武士,有一固定的稱謂~~陛楯,也稱陛楯郎,職責是執楯侍衛陛側,《史記·滑稽列傳》:“ 秦始皇時,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  "楯",原是欄杆的橫木,《說文》:"闌檻也",《王逸》:"縱曰欄,橫曰楯",後來發展成用來抵禦敵人兵刃及保護自己的兵器,性質類似盾牌,因為禦前侍衛的職責,重在防禦、防守,而非進攻,故所持兵器是以防守見長的楯。《說苑 · 尊賢》:"堂楯從風雨弊,而士曾不得以緣衣",《韓詩外傳 · 卷三》:"武王伐紂,到於邢丘,楯折為三,天雨,三日不休",《孫子兵法 · 作戰》:"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關於陛楯郎,史上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史記•滑稽列傳》:"優旃臨檻大呼曰:'陛楯郎!'郎曰:'諾'"。秦朝時,有個名叫優旃的滑稽演員,是個侏儒,很善於脫口秀。某天秦始皇在宮中舉行宴會,當時下大雨,君臣們喝酒吃肉,其樂融融,台階上的衛士們——“陛楯”,卻凍得瑟瑟發抖。優旃很同情他們,對他們說:“弟兄們,想不想歇會兒?”這個建議當然得到衛士們的積極響應。優旃叮囑說:“待會我叫你們的時候,你們就要大聲應答。”沒多久,宮殿裏山呼萬歲,優旃就趴在欄杆上向衛士們大喊:“陛楯郎。”衛士們大聲回答:“在。”優旃說:“別看你們長得高高大大,卻在雨中立著,還不如我這個矬子,在這裏飲酒作樂。”秦始皇一聽,大發慈悲,於是讓“陛楯”們輪流站崗休息。
陛下侍衛既然已有固定的稱謂,若有所指,便不必再以"陛下"代稱,也就是說,稱呼"陛下"的原因,是緣於群臣向天子稟報事情的時候,不敢直呼天子本人,而是讓他知道有人在向他稟告,所以隻是說“在台階下的人進行稟告”,用這種說法既讓天子知道有臣子向他稟告事情,又體現了臣子對天子的尊敬之意。如對天子上書,書中也是用這種稱呼法。由此可見,用“陛下”稱呼“天子”乃是由“不敢指斥天子”而來。雖稱天子為“陛下”,但不是指“天子在陛下”,亦非代指陛楯郎,而是指“向天子稟告事情的人在陛下”,指代報告之人自身。
最早見諸於史書將皇帝稱謂明確為"陛下"的記載是《韓非子•存韓》,有三處,“陛下雖以金石相弊,則兼天下之日未也。”、"臣恐陛下淫非之辯而聽其盜心"、"願陛下幸複察圖之,而賜臣報決"。《史記·秦始皇本紀》:“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 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古以來未嚐有,五帝所不及。”《史記》是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秦始皇本紀》中的這段記載表明,到了西漢,以“陛下”代指皇帝已經被普遍接受了。據史學家考證,《史記》脫稿應在漢武帝征和二年(即公元前91年)現存最早的史記殘卷為日本藏南北朝時期的抄本殘卷。最早的完整版史記為現藏台北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及日本藏南宋版黃善夫三家注史記。《酉陽雜俎》是唐朝段成式寫的一部筆記小說集,共三十卷。其中介紹了許多漢唐以來的生活狀態、思想狀況等,為後來社會研究關中曆史提供了史料,也是了解唐代中西方交流的重要文獻。《四庫全書總目》評說此書“多詭怪不經之談,荒渺無稽之物,而遺文秘籍,亦往往錯出其中,故論者雖病其浮誇,而不能不相征引”。也許紀昀可能嚴重忽略了其中的民俗意義,以及庶民信仰的時代變遷。魯迅的評語是:“或錄秘書,或敘異事,仙佛人鬼,以至動植,彌不載畢,以類相聚,有如類書,雖源或出於張華《博物誌》,而在唐時,則猶獨創之作”。段成式在《酉陽雜俎·卷一》中有一段總結性的文字:"秦漢以來,於天子曰陛下,於皇太子曰殿下,將曰麾下,使者曰節下、轂下,二千石長史曰閣下,父母曰膝下。"明確地指出,以"陛下"為代表的稱謂方式,成功地創造出了一個固定而成熟的稱謂序列,它們的構成方式,以及詞義所表達的內涵,進而波及至詞義的外延,均可作為語言文化發展之標榜。
“殿下”一詞出現於古籍要比“陛下”遲得多。一般說來,對太子、親王、皇太後、皇後都用“殿下”這一尊稱。
 “閣下”一詞盛行於唐代,當時是對高級官員的尊稱。因為古代高級官員的官署往往稱閣,如龍圖閣、天祿閣、東閣、文淵閣等等,故以閣下相稱。後來逐漸演變為對至友親朋間尊稱的敬辭。今多用於外交場合。
子女幼時依於父母的膝下,因而“膝下”表示幼年,後用以表示對父母的愛慕;並在與父母通信時,用為敬辭。
“足下”是對別人的尊稱,在古代,下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意為“您”,戰國以後,不僅是臣下對君主,同輩之間可以用“足下”來稱呼。無論是下對上,還是同輩相稱,“足下”都帶有敬意。
古時坐席,尊長者在上,所以自稱"在下"。
麾下的“麾”,旌旗之屬,"麾下",謂在將帥旗之下,亦是對將帥的敬稱。
''門下",謂在某人的門庭之下,門生、弟子、食客、門客。
"函下"、"帳下",喻老師。
"席下",筵席西首,是對他人的敬稱。
"座下",對尊者的敬稱。
"節下",對將領的敬稱。古代授節予將帥以加重職權,故敬稱將領為節下,後對使臣或地方疆吏亦稱節下。
"轂下",本指車下。"轂"是古代木製馬車車輪中間的圓木,外延插車輻,中間貫車軸,是車的重要部件,故可用作車的代稱。"轂下"就是車下,對帝王來說,"轂下"可引申為帝王身邊或京師地區;而對其它官員而言,則如同"麾下"一樣,可作為對對方的一種尊稱。
"冕下",是稱呼神職人員的。
"邸下",是高麗受元朝侵略之後至朝鮮王朝時代對王世子和王世孫的敬稱。
"臣下",是君主製度下官吏的謙稱。
"屬下",本義是“次要的”,在英國軍隊中主要指“次長、中尉、副官”等次級軍銜。二十世紀初,葛蘭西在《獄中雜記》中論述階級鬥爭時,迫於政治壓力,用了“屬下”這個詞匯來代替馬克思的“無產階級”這個概念,後作為各級官吏對上的謙稱。
 
尊,本義是“酒器”,即後來的“樽”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凡酒者必實於尊,以待酌者 … 凡酌酒者必資於尊,故引申以為'尊卑'字”。古人飲酒,十分講究禮儀,敬酒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必定要舉“尊”。敬酒這一動作和酒器“尊”之間的關聯性經過長期的積澱,形成了固定的聯想,於是“尊”字也就引申出了“尊敬 ”義,進一步抽象化,獲得了敬辭的語用功能。
儒家尊卑有別的主張,是反儒派批判火力最集中的一個焦點,也是讓一些儒家學者不能理直氣壯的一大難題。其實,人類既要講平等,也要講差等。尊卑貴賤之別乃是人類社會之常,民主社會也不能免,隻是有所淡化而已。法律麵前人人平等,權力地位則不可能平等。所謂"以卑達尊",就是在古代森嚴的等級製度中,君主坐於高堂之上,臣下則侍立或跪於堂下,故而臣下就以稱君主階前足下來代稱君主。儒家鼻祖孔子,主張對人要端莊誠懇,表裏一致,那種以花言巧語,裝出偽善麵孔的虛偽態度是“可恥”的, "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在貌為恭,在心為敬”(《禮記·曲禮》),"恭”是表象,“敬”是本質。儒家的統治理論,是三綱五常,三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講究的是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五常:仁、義、禮、智、信。今天看來,雖然是封建糟粕,但是畢竟是構建了傳統中華民族的行為準則,人之所以貴為人,是因為人知仁義,懂廉恥,講尊卑。所謂"尊卑",不過是一個社會權力秩序之中,不同層級之間的關係,並不決定尊者或卑者的實際尊嚴和價值。不但如此,不論是尊者抑或卑者,都有自己的責任,而且責任念是雙向的,並不是卑者有責無權,而尊者就有權無責,"寵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賤不足以卑己"(王符《潛夫論·論榮》),自尊心的主旨是使你自己瞧得起自己, 明了自己所得之於天地,並不少於任何人一分。荀子說:“故尊聖者王,貴賢者霸,敬賢者存,慢賢者亡,古今一也。故尚賢使能,等貴賤,分親疏,序長幼,此先王之道也。故尚賢使能,則主尊下安;貴賤有等,則令行而不流;親疏有分,則施行而不悖;長幼有序,則事業捷成而有所休”(《荀子·君子》),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子曰:"克己複禮為仁。 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
是以君子尊而有愛,恭而執禮,視善、語恭、行卑,博學於文,守之以禮,仁而愛人,持而久之,所行之處無處不得自在,至善生神,神生仁愛,仁愛就足具智慧,而智慧便可成就一切。最終能與天地並立,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君子拜倒在帝王玉陛前,言恭心敬,尊聖貴賢,以卑者的姿態實現自我的尊嚴,雖說是封建製度的無奈,亦不失為一種明智的追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