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Omicron起源之謎

(2021-12-02 10:42:49) 下一個

我們知道,Omicron變體的特征是擁有大量的變異,特別是在spike基因S1區域。下麵這張截圖來自Nextstrain網站,縱坐標是S1變異的數量,可以看到Omicron(即21K,由紅色標記)遠高於其它變體: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此大量的變異是如何產生的?分析表明,Omicron並不是由最近流行的其它變體演變而來,其祖先與其它新冠病毒分離的時間,遠在2020年4,5月間,如上圖中紅線所示。

目前WHO認定的第一個Omicron陽性樣品是今年11月9日,而據報道,南非最早發現PCR檢測出現S基因缺失(意味著S基因出現變異)是在11月4日。根據南非和博茨瓦納采集的77個基因序列反推,可以將Omicron最早出現的時間,大致確定在今年的9月下旬到10月。

因此,Omicron的祖先與其它新冠病毒分離之後,到Omicron出現,間隔了大約17個月,其間沒有檢測到任何的中間狀態的病毒。這段時間裏到底發生了什麽?有以下三個可能:

1. 實際上有中間狀態的病毒在人類中流傳,但沒有被檢測到。專家們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低。

2. 病毒一直潛伏在一個免疫力低下的人身體中,比如AIDS病人,不斷地演化與其免疫係統鬥爭,直到形成Omicron才傳染給其他人。這個理論在一開始占據主流,特別是因為南非本身是AIDS流行的地區。但也有專家認為病毒不大可能在人體內潛伏如此之長時間。

3. 某種動物在去年4,5月感染了新冠,其後病毒一直在該動物種群中流傳演變,直到形成Omicron後再次感染人。有一些理由支持這種解釋,首先是已知很多動物都可以感染新冠,如水貂,寵物狗,貓,動物園的貓科動物,齧齒類,以及最近大量報道的北美白尾鹿,當然還有蝙蝠。甚至據說有飼養員被動物反向感染的。有些動物感染後並不表現出症狀,如白尾鹿,導致病毒在種群中廣泛傳播並長期存在。

下麵這張圖總結了各種新冠變體中與人際傳播及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相關的一些變異,其中藍色即表示Omicron中的變異,可以看到,其中一些是人和齧齒類共有的,但也有人與貂,狗,貓等共有的:

(圖片來自https://virological.org/t/mutations-arising-in-sars-cov-2-spike-on-sustained-human-to-human-transmission-and-human-to-animal-passage/578/10

與其它兩種可能性相比,這第三種更令人擔心,因為能夠感染的動物如此之普遍,幾乎不可能把它們與人類完全隔離,意味著新冠在今後可能反複被動物傳播回人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簡翎 回複 悄悄話 起源感覺很神秘。德爾塔更神秘。原始病毒不是一般的神秘。
chuntianl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讚。周末愉快。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太專業了!但願這家夥變不動了。。。。
XiaoPan_DE 回複 悄悄話 專業好文!學習了,但願病毒變異後越來越弱
雲霞姐姐 回複 悄悄話 問好紅米,專業文章!小護士我隻覺得現在新冠患者病症都比以前輕了,繼續學習,觀注,謝謝分享專業好文!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專業好文, 讚一個。 真希望這個病毒變著變著就把自己幹掉了。
紅米2019 回複 悄悄話 一個略顯奇怪的現象是,盡管現在世界各國都大量地使用基因測序監測新變種,比如歐洲一些國家一半的PCR陽性樣品要接受測序,美國差一些,但一些州比如加州,明州,也超過20%。但Omicron卻是首先被PCR檢測發現,甚至門診醫生都更早地注意到了。也許有抽樣偏差,症狀較重的病人樣品測序的機會更多,而Omicron在歐美還很少,而且基本都是溫和的症狀。也有人認為早在8月就有Omicron被測序,隻是被當作了Alpha,因為兩者有一些共同的變異。這很難相信,測序應該不會隻看一兩個變異。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不明覺厲
紅米2019 回複 悄悄話 小二哥李白 發表評論於 2021-12-02 22:54:05
能與人接觸的動物也不可能相隔這麽長時間才在與人接觸,況且若是真是這樣,這麽長時間,在動物群體內也會逐步變異,應該會有幾個帶分枝的變體。

也是。目前後兩種可能性都不能排除,但也有各自的問題。我不知道有沒有這種可能:這個病毒是多次重組的結果,導致無法確認與任何最近的變種的關聯,隻能辨認出很早期的一些特征,因為無論哪個變種,都有這些特征。
小二哥李白 回複 悄悄話 能與人接觸的動物也不可能相隔這麽長時間才在與人接觸,況且若是真是這樣,這麽長時間,在動物群體內也會逐步變異,應該會有幾個帶分枝的變體。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