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喜功德相關問題
提問:依靠普賢行願品偈頌念誦隨喜,或者依照師兄所擬變通之偈頌隨喜,真的能得到那麽殊勝的效果嗎?
吉祥果回答:偈頌之念誦,隻是一個引導,偈頌隻是一個引導詞,引導什麽呢?引導行者對所隨喜對境的所有功德福慧生起無上歡喜心,是故,隨喜功德的功效深淺,取決於歡喜心之深淺,而非取決於念誦偈頌越多越好,此誤解也;理雖如此,然初學隨喜之人,每日應安排時間依照佛經原文隨喜,或依照變通隨喜,必定亦生起大福德智慧。總之,隨喜功德獲得利益深淺,完全取決於隨喜心之深淺;除念誦引導隨喜外,日常生活中遇到善法以及他人獲得利益,或者自己修持善法,應該隨時培養自己的歡喜心。
提問:師兄,隨喜增福,是在自己擁有該種福德的情況下,因隨喜而倍增,還是即使自己沒有該種福德,也能夠因隨喜而獲得該種福德乃至成倍增加?譬如某甲不曾造過佛像,他隨喜造像之福,他能得到造像之福乃至倍增此福嗎?
吉祥果回答:《大智度論》三十九卷中,龍樹尊者言:諸菩薩以方便力,他勤勞作功德,能於中起隨喜,福德勝自作者。“他”是何意?“勝自作者”又是何意?又《普賢行願品》教導隨喜十方一切佛及眾生所有功德善根,假若自未作者隨喜無益,佛何故如此教導隨喜?思之。
提問:看來隨喜才是最適合我這樣的凡夫的培福法啊。既不像持咒有那麽高的要求,十善想圓滿實在太難,也不像禮拜那麽辛苦,絕對安全無副作用,不像之前精進打坐持咒和禮拜都曾把身體搞壞過。感恩分享。
吉祥果回答:得一法而舍一切法,何如猴子掰玉米,得後而舍前,大約不是智者作為;如人有心有頭,欲令得頭而舍心,或令得心而舍頭,仁者願否?普賢十願,各有利益偏重不同,豈可得此而失彼。
吉祥果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