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宇宙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21)
正文

世上哪一種製度好?

(2023-11-10 17:20:52) 下一個

世上現存的主要有兩個比較極端的製度:"獨裁製"和"民主製"。那麼,哪一種製度好呢? 這個問題一提出來,一定"眾說紛紜"、"各持己見",永遠沒有定論。

其實,這個問題從歷史的實踐中,已經有了不是答案的"答案":各具優劣。雖說不上"平分秋色",卻也"各有千秋"。仔細想想,是不是?

 

一:"獨裁製"

"獨裁製",簡單地講,就是國家最高權力匯集於一人之身,無論是司法、財政、軍事等決策,都由一人說了算。

相信世上沒有人喜歡"獨裁製",因為權力集中於一人之手,自然會不尊重也不顧及百姓的權利,甚至還會出現"草菅人命"的現象。尤其當這位"獨裁者”是一個昏君沒有頭腦、窮奢極欲、為所欲為、動輒暴怒,"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那百姓必遭殃,國家命運也必危在旦夕。歷時歷代,凡視百姓利益而不顧的"獨裁製”,使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就會引發各種"起義"、國家陷入混亂。

當然,"獨裁製"也有其優點。因為一個人以及周圍有一個很得利的"智囊團”,政策便於貫徹,步調易於一致,做事效率高、速度快,減少政策決定和實施上的時間延誤。

歷史上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德國希特勒的”獨裁統治”。他瘋子式慘無人道的政策,可以暢通無阻地得到實施,沒人敢反對。他的邪惡政策不但給本國人,甚至給周圍國家帶來災難,就是"獨裁製”帶來的惡果。這種"獨裁製”使得希特勒更加自以為是、狂妄自大、有恃無恐,最終的下場,就是滅亡。


二:"民主製"

幾乎每一個想到到西方國家的人,心裡都有一個模糊的憧憬,認為它們一方麵經濟發達,更重要的,它們是講"人權"的"民主製"國家,可以享受”自我意誌”的無限放大、是快樂的"天堂"。這些國家不但有多方麵自由:集會、罷工、結社、言論、出版、新聞等,而且即使人大放厥詞,大罵領導人、造假新聞,也不會做監受罰。這些都是"獨裁製"國家所望塵莫及的。

然而,從"民主製"實際產生的效果來看,卻與"民主製"的初衷想法"相去甚遠",不得不令人擔憂。以美國為例。

1. 自由選舉

看看當今美國和臺灣的選舉,可見一斑。他們都是打著為民利益著想的幌子,為自己"樹碑立傳",不是麼?

"民主選舉"不能不使人失望:兩黨之間不但彼此攻擊、醜態百出,而且竭力用下流的手段毀壞對方的名譽,甚至置國家前途、百姓利益而不顧。參選人為了競選成功,可以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攪得國家"烏煙瘴氣"、百姓"人心惶惶"。有的競選人為了拉選票,還打著上帝的旗號,手捧聖經展示給人看,而實際生活中的道德以及內心的骯髒,難以形容。可悲的是,有些教會或基督徒也不辨別查看,衹是看表麵現象,一味地跟隨,為其"搖旗呐喊"。同時,選舉也成了百姓瘋狂發洩私欲的機會和場所。

2. 自由犯罪

另一黨派那些既得利益者的競選人,同樣也無視國家和一部分百姓的利益,高舉"自由”,使罪惡可以公開、大搖大擺、理直氣壯地存在:大麻合法化,甚至還設定專門地方,滿足人吸毒的需要;同性戀和墮胎合法化,放縱人濫性亂倫;小額偷竊不算犯罪,等等。

3. 自由罷工

這些"民主製"的一些國家,衹要個人利益沒有滿足,就可以隨時遊行罷工,無視對大多數人的生計影響。甚至醫院的醫生護士也可以幾十天地罷工,不顧醫院病人的死活。人失去了良心道德,隻一味地要求少工作,多給錢。這種"民主製"帶來的低效率、無秩序的混亂,不能不説是一種"咒詛”,因為這種沒有"節製"的極端”民主”,造成社會極大的不公平。因為要維護一些人的利益,就必須侵犯另一些人的權益。

例如同性戀的合法化,卻要壓製不同意者的意見。更離譜的是,小孩子可以自由選擇性別,父母不得幹預,甚至有一縣高等法院裁定,孩子變性可以不通知父母,自己決定就好。

再一個實例。曾有一蛋糕店老闆是基督徒,不肯給同性戀做結婚蛋糕,就被告上法庭。理由是”歧視”,剝奪了同性戀的權利,給他們心裡造成傷害等等,要這家店賠償,否則坐牢。難道蛋糕店的老闆就沒有權利拒絕不服務他們嗎? 怎麼是剝奪他們的"權利”了呢? 假如有一個人要到你家吃飯,或者要你為他服務,你我難道沒有權利拒絕嗎?他堅持説這是他的權利,必須尊重,那你我的權利呢?他為什麼不尊重呢?

這種違反人權的規定,已經根本沒有公平可言,也就失去了"民主製"的意義。

4. 自由言論

縱觀當今"民主製"帶來的肆無忌憚的假新聞,有些唯恐天下不亂,刻意誇大事實、捏造內容,一傳十,十傳百,無限擴大蔓延,沒有人去核實。即使知道是假的,也少有人肯站出來更正。

上述的這些現象和例子,衹是"民主製"現象的"冰山一角"。是不是也讓人很失望?


三:為什麼世上製度都有問題?

從古至今,一個個國家衰亡、新的國家崛起,都說明,衹要是”以人為本”的製度,無論是"獨裁製”還是"民主製",注定都不會長久。

為什麼會如此? 為什麼世上沒有一個健全、令人滿意、盡善盡美的製度呢? 一言以蔽之,凡是"以人為本"所定的製度,永遠是有益於一方,必有損於另一方。因為由人"發明"出來的政策、理念、思想、....都是相對的,都有缺失。而祇有"以神為本" 而定的製度,才是最公平完美的。

因此,不完美,不是製度的好壞,而是人自身的問題。

1. 人的"罪性"

世上所有的製度都是由帶有"罪性"的人製定出來的。所以,祇有從人的"罪性"談起,經過剝繭抽絲,才能看到問題的本質。

神造天地萬物,最後造亞當夏娃,並給他們一條命令:園中樹上的果子,他們都可以吃,衹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因為他們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紀2:16-17)

神規定了這條誡命,一方麵讓人曉得自己是被造的、自己的位份是有限的,必須伏在創造者的手下;另一方麵,祇有神有"分別善惡"的能力,因為祂是一切美善的源頭,也是至高而絕對的標準製定者。而撒旦欺哄他們,説,他們吃了那棵樹上的果子,不一定死,反而他們的眼睛會明亮,會像神一樣知道善惡。(創世紀3:4-5)

當亞當夏娃悖逆神的命令後,結果怎樣呢?

第一:他們的眼睛"明亮"了,卻分不清了美醜和善惡,把神給他們造的極美的身體看作是羞恥的,並用樹葉把身體遮擋起來。(創世紀:3:7)

第二:他們當時肉體雖然沒有即刻死亡,但是他們心裡麵的"眼睛"瞎了,卻再也看不見神,甚至懼怕神的聲音,躲到了樹叢裡。(創世紀3:8)

第三:罪使他們沒有誠實,夫妻雙雙不肯認罪,彼此推卸責任。從此,人失去了神的保護和引領。(創世紀3:12-13)

人犯罪與神斷絕了關係,人就失去了判斷"是非”的能力。從此,罪進入人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2. "罪"帶來的後果

人犯了罪之後,人的思想、意念、理性等,失去了神的引領。世人一切所行所為,都是依照人有限頭腦衍生出來的相對標準。甚至人對"良善”的觀點也都不同。例如,有人喜歡照顧流浪貓狗,就被定義為"有愛心、很善良",其實此人可能對窮人沒有一點憐憫之心,對家人也沒有那麼體貼大方;有人"修橋補路"之人大贊品格高尚,可能這人賺的錢,靠的是坑蒙拐騙、發的是不義之財;......這類假像不勝枚舉。因此,世人的標準根本不值得"參照",因為都是從己意出發,以個人利益為目的。

與"獨裁製"比較,人們似乎更喜歡"民主製",因為它的理論很吸引人,更符合人的本性。但是,縱觀這些提倡"民主製"的西方國家,他們同樣難以避免濫用職權、貪贓枉法、社會貧富差距的現象存在。

"獨裁製”無法避免人的"罪性”,同樣"民主製"也是如此。的確,"民主製"的本意是好的,希望在"人權、自由、法製"等方麵,人人平等、人人可以"當家做主",既有發言權,也有管理權;另一方麵也可以製約"獨裁"以及濫用權力的現象出現。然而,人生來有"罪性":自私、貪婪、狂傲、自負....,內心充滿罪惡,以致於人的良心、道德都被扭曲,所以,即使"民主”的理念再好,也不可能產生出一個絕對公平合理的製度。


四:世上有過理想的製度嗎?

答案:有過,從聖經記載的以色列民的歷史中可以找到。

1.神是以色列的"王"

為了神拯救人類,使人回到神起初造人的"本位”,享受與祂永遠同在的福樂,祂揀選了有信心的亞伯拉罕,又從他的後裔揀選了一個民族,就是以色列民。神用大能大力的手,把他們從埃及地拯救出來,賜給他們律法、與他們立約、親自帶領他們進入"應許之地"。

當神藉著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剛從埃及地出來時,他們人口龐大,沒有紀律,沒有約束,秩序混亂。神頒佈律法,使他們可以照著遵行;跟他們立約,提醒他們遵守神的吩咐,避免承受惡果;吩咐他們建造"會幕",讓他們曉得神與他們同在,行走曠野不必恐慌,與敵人爭戰不懼怕......。

因為神是他們的王,神的律例典章是他們生活和執法的標準,無論是首領(摩西)還是百姓,其所行所為都依照神製定的"律法",所以,以色列百姓被訓練得像軍隊一樣,有次有序;神是他們的供應者,他們行走曠野四十年,一直有神的看顧和保護。雖然路途艱難、環境惡劣,但他們沒有餓死,沒有渴死,衣服鞋子也沒有穿破;神也是帶領他們打仗的統帥,到了迦南美地,神親自為他們爭戰,.....。

摩西去世後,由約書亞接替其工作。約書亞臨終前,"就把以色列眾人的長老、族長、審判官、並官長都召了來,對他們說:'我年紀已經老邁。耶和華你們的神,因你們的緣故,向那些國所行的一切事,你們親眼看見了,因那為你們爭戰的,是耶和華你們的神。......謹守遵行寫在摩西律法書上的一切話,不可偏離左右。不可與你們中間所剩下的這些國民攙雜;他們的神,你們不可提他的名,不可指著他起誓,也不可事奉、叩拜。隻要照著你們到今日所行的,專靠耶和華你們的神。"(約書亞記23:2-8)

約書亞警告百姓 "你們要分外謹慎,愛耶和華你們的神。你們若稍微轉去,與你們中間所剩下的這些國民聯絡,彼此結親,互相往來;你們要確實知道,耶和華你們的神,必不再將他們從你們眼前趕出;他們卻要成為你們的網羅,機檻,肋上的鞭,眼中的刺;直到你們在耶和華你們神所賜的這美地上滅亡。"(約書亞記23:11-13)

不幸的是,約書亞離世後,百姓完全忘記了他臨終前的警告,反而不斷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忘記耶和華他們的神,去事奉諸巴力和亞舍拉。"(士師記3:7) 

因為百姓的敗壞,隨從外邦的風俗,與外邦人通婚,又拜他們的神,所以,他們失去了神的保護,常常受到敵人的攻擊。當他們向呼求時,神就興起士師,拯救他們。但時隔不久,他們又"舊病復發"、"重蹈覆轍",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比起他們的列祖更甚。”神再允許周圍的敵人攻打他們,他們在極其困苦危險時又向神求告,神就再次施憐憫,興起另外一個士師拯救他們。如此反反復複,神一共興起十三位士師幫助他們。由於他們在這段"士師時期"不斷犯罪,他們最終沒能滅盡迦南地的七族。

2. 百姓棄神、要求"立王"

"士師時期"最後,神興起撒母耳。他既是先知,也是以色列最後的一位士師。撒母耳年老時想立自己的兩個兒子接續他的位子,但是 "他兒子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以色列的長老都聚集來見撒母耳,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撒母耳不喜悅他們說'立一個王治理我們'。他就禱告耶和華。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隻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撒母耳記上8:3-7)

1) 神警告"立王"的後果。

神對撒母耳説:"故此你要依從他們的話,隻是當警戒他們,告訴他們將來那王怎樣管轄他們。撒母耳將耶和華的話都傳給求他立王的百姓,說:'管轄你們的王必這樣行:他必派你們的兒子為他趕車、跟馬、奔走在車前;又派他們作千夫長、五十夫長、為他耕種田地、收割莊稼、打造軍器和車上的器械;必取你們的女兒為他製造香膏、作飯烤餅;也必取你們最好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賜給他的臣仆;你們的糧食和葡萄園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給他的太監和臣仆;又必取你們的仆人婢女、健壯的少年人和你們的驢,供他的差役;你們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們也必作他的仆人。那時你們必因所選的王哀求耶和華,耶和華卻不應允你們。' 百姓竟不肯聽撒母耳的話,說:'不然,我們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使我們像列國一樣,有王治理我們,統領我們,為我們爭戰。"(撒母耳記上8:9-20) 

當撒母耳將百姓的話轉告神時,神對撒母耳説:"你隻管依從他們的話,為他們立王。" (撒母耳記上8:22)

2). 神對百姓和君王的警戒

因著神的憐憫,神許可百姓棄祂求世上之王的要求,但是,神對百姓卻予以警告,包括他們所要立的王:

撒母耳説:"現在你們所求所選的王在這裏。看哪,耶和華已經為你們立王了。你們若敬畏耶和華、事奉他、聽從他的話、不違背他的命令,你們和治理你們的王也都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就好了倘若不聽從耶和華的話,違背祂的命令,耶和華的手必攻擊你們,像從前攻擊你們列祖一樣。"(撒母耳記上12:13-15)

"…..不要偏離耶和華,隻要盡心事奉他。若偏離耶和華去順從那不能救人的虛神,是無益的。耶和華既喜悅選你們作祂的子民,就必因祂的大名不撇棄你們。隻要你們敬畏耶和華,誠誠實實的盡心事奉祂,想念祂向你們所行的事何等大。你們若仍然作惡,你們和你們的王,必一同滅亡"(撒母耳記上12:20-25)

3. 被神棄絕的王:掃羅

百姓立王的心已定,但神告訴他們"王"都有哪些要求(申命記17:15-19):

a) 必須從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中選王;

b) 王不可為自己添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

c) 王不可為自己加添妃嬪,也不可為自己積蓄極多的金錢;

d) 王登基時,要把律法書抄錄一份帶在身邊,終生都要誦讀,學習敬畏神,謹守遵行律法書上一切的話和其律例典章。

摩西對百姓説:如果是這樣的王,"他的心就不會高傲、輕看自己的兄弟;也不會偏左偏右離了這誡命;好使他和他的子孫在以色列中,在他的國位上,可以日子長久。” (申命記17:20)

掃羅是以色列民所立的第一位王。他四十歲登基後不久,就漸漸開始背離神:僭越獻祭;撒謊不認罪;因嫉妒追殺大衛;與女巫交鬼...

神藉著撒母耳嚴嚴責備他:“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 "今日耶和華使以色列國與你斷絕,將這國賜與比你更好的人。”(撒上15:22-23,28)

掃羅的結局,歸咎於他根本不相信神、不按照神的吩咐行,而且一直不肯認罪悔改,最終被神棄絕,死於戰場。

4. 合神心意的王:大衛

1) 神查看人心肺腑

當撒母耳為掃羅犯罪難過時,神對他説:“你為掃羅悲哀要到幾時呢?我已經棄絕他作以色列的王了。你把膏油盛滿了角,然後去吧!我要差派你到伯利恆人耶西那裡去,因為我在他的眾子中,已經預定了一個為我作王。”(撒母耳記上16:1)

之後,撒母耳就奉命到耶西家"選王"。起初,撒母耳還是以人的外貌和才能為標準,以為耶西的長子以利押是神要揀選的。但是神對他説:"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7)

大衛從小就認識神、敬畏神、懂得依靠神。當麵對非利士巨人的狂傲挑戰時,大衛非常氣憤。他問:"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是誰呢? 竟敢向永生神的軍隊罵陣麽?" (撒母耳記上17:26b) 

於是,他主動出來應戰,對掃羅王説:"人都不必因那非利士人膽怯。你的仆人要去與那非利士人戰鬥。"(撒母耳記上17:26) 掃羅擔心大衛太年輕,有些擔憂。而大衛的回答是:"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母耳記上17:37a) 

大衛的話果然應驗。他沒有用強大的武器,而是用極簡單的機弦甩石法,就殺死了巨人歌利亞。

後來大衛被掃羅王嫉妒而遭追殺,大衛更是全心依靠神。

他求告神説:"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你。我倚靠神,我要贊美祂的話;我倚靠神,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 "(詩篇56:3-4)

"我呼求的日子,我的仇敵都要轉身退後。神幫助我,這是我所知道的。"(詩篇56:9)

儘管大衛有機會可以殺死掃羅王,但他沒有。他對掃羅説:"今日你親眼看見在洞中耶和華將你交在我手裏,有人叫我殺你,我卻愛惜你,說:'我不敢伸手害我的主,因為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撒母耳記上24:10)

他幾乎每一次跟敵人爭戰前,他都會詢問神。"有人告訴大衛說,非利士人攻擊基伊拉,搶奪禾場。所以,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去攻打那些非利士人 可以不可以? ' 耶和華對大衛說:'你可以去攻打非利士人 拯救基伊拉。跟隨大衛的人對他說:'我們在猶大地這裏尚且懼怕,何況往基伊拉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旅呢。大衛又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回答說:可' 你起身下基伊拉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裏。"(撒母耳記上23:1-4)

在撒母耳記下5章19節同樣記載:"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麼? 你將他們交在我手裏麼? ' 耶和華說:'你可以上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裏。'"

2) 大衛知罪、願意悔改

説大衛是"合神心意"的王,並非指他完美無瑕,而是指他處處求告神,神怎麼説,他就怎麼做。尤其當他犯了罪,神藉著人指出來時,他願意回轉到神的麵前、認罪悔改。

聖經記載,大衛做王後犯了一件極其不可饒恕的罪:霸佔將軍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甚至還借刀將烏利亞殺死。當先知拿單指出他的罪來時,他在神麵前痛悔自己。

他在詩篇裡說道:”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我的罪常在我麵前。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這惡,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我是在罪孽裏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你所喜愛的是內裏誠實。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求你用牛膝草潔凈我,我就幹凈。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神阿,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裏麵重新有正直的靈。不要丟棄我 使我離開你的麵,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詩篇51:3-10)

"你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燔祭你也不喜悅。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阿,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篇51:16)

3) 敬畏神,國富民強

大衛作王後,因為對神極其敬畏,所以,一直深受百姓的敬仰和擁戴。他為神建殿竭盡全力預備各種材料,並且還帶頭將自己積蓄的金銀獻上,他的臣僕也甘心樂意把自己的金銀財寶奉獻出來。"他們為神殿的使用,獻上金子五千他連得零一萬達利克;銀子一萬他連得;銅一萬八千他連得;鐵十萬他連得。凡有寶石的都交給革順人耶歇,送入耶和華殿的府庫。因這些人誠心樂意獻給耶和華,百姓就歡喜,大衛王也大大歡喜。"(歷代誌上29:7-9)

大衛在位期間,可謂"國富民強、國泰民安"。他"作王統治以色列的日子共四十年;他在希伯崙作王七年,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大衛年紀老邁,壽數滿足,享盡富足和尊榮才去世;他的兒子所羅門接續他作王。"(歷代誌上29:27-28)

5. 所羅門王的失敗

1) 謙卑敬畏神

大衛王在兒子所羅門接續他的王位前,對兒子諄諄告誡:"我兒所羅門哪,你當認識耶和華你父的神,誠心樂意地事奉他,因為祂鑒察眾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尋求祂,祂必使你尋見;你若離棄祂,祂必永遠丟棄你。"(歷代誌上28:9)

所羅門登基初期,在神麵前極其謙卑敬畏,使得他在各方麵都很亨通。

從他的禱告中可以看到。當神向他顯現,"對他說:'你願我賜你甚麽,你可以求。' 所羅門對神說:'你曾向我父大衛大施慈愛,使我接續他作王。.....求你賜我智慧聰明,我好在這民前出入。不然,誰能判斷這眾多的民呢。'  神對所羅門說:'我已立你作我民的王,你既有這心意,並不求資財豐富尊榮,也不求滅絕那恨你之人的性命,又不求大壽數,隻求智慧聰明好判斷我的民,我必賜你智慧聰明,也必賜你資財豐富尊榮,在你以前的列王,都沒有這樣,在你以後也必沒有這樣的。"(歷代誌下1:7-12)

神的確賜給他極大的智慧、極豐富的財寶:

"所羅門每年所得的金子,共有六百六十六他連得。另外還有商人和雜族的諸王,與國中的省長,所進的金子。"(列王記上10:14-15)

"所羅門王的財寶與智慧,勝過天下的列王。普天下的王都求見所羅門,要聽神賜給他智慧的話。"(列王記上10:23-24)

2) 離開神的惡果

常言道,"飽暖思淫欲",所羅門也不例外,因為他忘記了父親大衛的囑託,也忘記了神的警戒:以色列王不可"為自己加添馬匹",也不可為自己"多立妃嬪"、"多積金銀"。(申命記17:16-17)

所羅門公然藐視神的話,娶嬪妃一千,而且都是些信奉異教的外邦女子。"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不效法他父親大衛,誠誠實實地順服耶和華他的神。" (列王記上11:4)

因此,"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耶和華曾吩咐他不可隨從別神,他卻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所以耶和華對他說:'你既行了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然而,因你父親大衛的緣故,我不在你活著的日子行這事,必從你兒子的手中將國奪回。"(列王記上11:9-12)

6. 國家分裂,國亡民擄

1)國家分裂

所羅門去世,他的兒子羅波安接續王位。羅波安目中無人、心裡無神,不立定心意尋求神。

神說到做到。以色列國被分裂,他的臣僕耶羅伯安成了北國十個支派--"以色列國"的王,而羅波安隻是南部兩個支派--"猶大國"的王。

"羅波安的國堅立,他強盛的時候,就離棄耶和華的律法,以色列人也都隨從他。羅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因為王和民得罪了耶和華。"(歷代誌下12:1-2)

"猶大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犯罪觸動祂的憤恨,比他們列祖更甚。因為他們在各高崗上,各青翠樹下築壇,立柱像,和木偶。國中也有孌童。猶大人效法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麵前所趕出的外邦人,行一切可憎惡的事。"(列王記上14:22-24)

 神藉著先知亞希雅,曾告訴耶羅波安説,祂必將國從羅波安奪回,將十個支派賜給他。但神提醒他:"我必揀選你,使你照心裏一切所願的,作王治理以色列。你若聽從我一切所吩咐你的,遵行我的道、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謹守我的律例誡命、像我仆人大衛所行的,我就與你同在,為你立堅固的家,像我為大衛所立的一樣,將以色列人賜給你。"(列王記上11:37-38)

然而,耶羅波安當上以色列王候,他並沒有聽從神的吩咐、遵行神的道,沒有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反而阻止百姓到聖殿敬拜神,私自打造了兩個"金牛犢"當作偶像,讓百姓膜拜。

2) 國亡民擄

一個國家的興衰,取決於是否君王和百姓是否以神為首,聽從神的話。

南國猶大一共經歷20個王,但好王少,壞王多;北國以色列一共經歷19個王,但卻沒有一個好王,都不遵行神的誡命,使百姓陷在罪中。

神藉著先知,先後向以色列的南北國發出警告:指出他們的敗壞、悖逆神的行為,要他們悔改轉向神。然而,他們不但不聽,反而把這些先知一個個都殺掉。故此,惹神憤怒,降下懲罰。僅僅兩三百年時間,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分別被亞述和巴比倫所滅。南國耶路撒冷被占、聖殿被毀、百姓被擄。從此以色列徹底亡國。


五:完美製度的條件是什麼?

不管是"獨裁製"還是"民主製",如果公平、使人滿意,前提必須是,君王和百姓都要敬畏神,以神的原則和標準製定政策,才會使社會和諧、百姓受益。因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祇有伏在神的下麵、敬畏祂,人做出的決定才是最智慧的,也可以長久維持。

當年百姓要求"立王"時,撒母耳對他們說:"你們若敬畏耶和華、事奉祂、聽從祂的話、不違背祂的命令,你們和治理你們的王也都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就好了。"(撒母耳記上12:14)然而,遺憾的是,人沒有做到。

當今,很多人以為"民主製"好於"獨裁製",誇大前者的長處。然而,實踐驗證,卻讓人大失所望。

有人說:就人的本性而言,即使一個很壞的獨裁者,也比無政府主義的"民主"要好多。聽起來有些不近人情,但仔細想想,不無道理。

回顧以往那些呼喊"民主"之人,與其説希望人民當家做主,不如説他們想立自己為王。時隔不久,他們因觀點、想法不同就起了"內訌"。再看他們後來所暴露出來”人性":無道德良知,無能力遠見,人格的敗壞,實在是細思極恐。如果讓這些人成為執政掌權者,百姓的後果可想而知。如果一個國家處於無政府狀態,這些人沒有成熟的國家機製和綱領,更沒有經過歷練,單靠一腔熱血和一番理想,豈不是拿自己理想"淘寶”、使百姓遭殃? 讓一些理想主義者、”能說不能行”的人有權力,社會狀況可能比現在更糟。

所以,如果一個國家,把神放在首位,在神麵前,君王和百姓平等,都有著相同的地位和責任,都服從於神的標準。這樣,無論是"獨裁製"還是"民主製",一定公平,也一定會尊重人權。反之,衹要不承認神的主權,不尊神為大,自我為中心,製定出再完美的"民主”理論,祇不過是"空想”,經不起實踐的檢驗。

那如何才能做到君王和百姓都以神為首,治理國家都有壹個絕對的標準呢?隻有壹個選擇,就是人人都回轉謙卑在神的麵前,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做自己的救主和生命的主;聖靈就進入自己的心裏,引導人的所思所想。隻有人認識神,敬畏神,順服神的話,就是聖經,人才會有公平公義,良善聖潔;人所定的製度治理國家也才會尊重人權,益於百姓。因為隻有這位創造宇宙萬物和生命的獨壹真神,祂才是壹切美善的源頭:生命,良善,智慧,能力,公義,聖潔,......

聖經說:”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耶和華揀選作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華從天上觀看,祂看見全人類。從自己的住處,祂察看地上所有的居民。祂是那創造衆人的心,瞭解他們壹切的作為。君王不是因兵多得勝,勇士不是因力大得救。耶和華的眼睛看顧敬畏祂的人,和那些仰望祂慈愛的人;要搭救他們的性命脫離死亡,使他們在饑荒中可以存活。“(詩篇33:12-19)

 

六:基督徒的責任

1. 順服在位掌權者

歷時歷代在位掌權人當政,都是神的許可,否則他們登不上"王位”。神設立的是在上有權柄的人,但"獨裁"的暴行,君王的作惡,並不是神的心意,是因他們個人偏離神、悖逆神,濫用權柄的結果。

因此,當在位掌權者所定的原則,是為了治理國家、罰惡賞善、保護百姓,符合神的心意,基督徒都要遵守,因為是神賦予他們的權柄;但是,當他們逼迫百姓不可以信奉敬拜這位獨一的真神和主耶穌時,基督徒要持守,不用懼怕。主耶穌説:"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祂。" (馬太福音10:28) 

麵對信仰的逼迫,神要兒女持守不懼怕,但並沒有要基督徒靠人的勢力和方式去推翻政府,公開挑戰神所賜給他們的權柄。因為神掌管一切,每一個人最終都要接受神的審判,在位掌權者也不例外。如果他們作惡,神是那終極懲罰者。祂説:"申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12:9b)

2. 在世上活出美好見證

所以,神要屬於祂的兒女,要順服在位掌權者。"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懼怕,乃是叫作惡的懼怕。你願意不懼怕掌權的麽? 你隻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稱贊。因為他是神的用人,是與你有益的。你若作惡,卻當懼怕,因為他不是空空的佩劍,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所以你們必須順服,不但是因為刑罰,也是因為良心。....凡人所當得的,就給他;當得糧的,給他納糧;當得稅的,給他上稅;當懼怕的,懼怕他;當恭敬的,恭敬他。"(羅馬書13:1-7)

彼得也説:"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製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因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務要尊敬眾人,愛護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你們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彼得前書2:13-18)

所以,基督徒在世的使命:首先,無論得時不得時,都要傳福音,使萬人歸向神。這是神的心意;其次,在世上作鹽作光,讓不信的人看到基督徒的好行為,就願意悔改轉向神。基督徒處不反抗,尤其在一個極端"專製"下,並非表示基督徒的軟弱,而是想到,掌管世界歷史的是神,不是人;神是終極的審判者。

實際上,”教會”的管理具有世上完美製度的"代表性”。基督(神)是教會的”頭”,牧者和會眾都是基督的”身體”。"頭”指揮"身體”的各個部分”。在教會聚會的每壹個人,無論是牧者,還是普通信徒;無論是公司老闆,還是雇員;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無論是博士,還是文盲;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神眼裏都一樣,都是神所愛的,人人平等,沒有分別。教會的管理製度也都應以神的話為準則。所以,祇有教會才可以品嘗到真正"民主"的滋味兒。

親愛的朋友,想體驗真正的"民主”嗎?求神幫助你找到一個正確傳講神的話語、持守神的原則、充滿神的愛的教會。在那裡,你不但可以充分享受在神裡麵的"民主”,你還可以藉著神的話、聖靈的幫助,使你認識主耶穌的救恩,恢復跟神的關係,成為神的兒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