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總統大選,整個選舉過程包括了方方麵麵的重要環節和因素,並跨越了4年的時間,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牽扯到法律和執法的管理操作係統工程。魔鬼往往就在細節中。個選舉的統計數據和定量分析不僅能夠客觀地反映出一個國家選舉的總統和政府的合法性(Legitimacy)基礎,也能夠客觀地反映出一個民主製度中具體操作程序的公平正義性。
這裏有兩個重要的概念: 第一個是出來完成投票的人數(Turnout Population)和投票人數的百分比(Turnout Rate)。第二個是合法注冊選民的人數(Registered Voting Population)。計算方法和公式是(1)完成投票率(Turnout Rate)等於完成投票的總人數除以總的合法注冊選民的人數。(2)公民投票注冊率等於合法注冊投票的公民人數除以所有合法公民應該注冊投票的總人數。美國總人口這些年來達到329000000 or 329M左右。
先看看美國曆年總統大選的投票率。以下是維基百科的數字。從1972年到2016年的12輪每4年一次的總統大選中,平均的投票率是53.7%。
如果包括所有的兩年一次的美國中期選舉的投票率在內的話,平均投票率是50%左右。以下是Ballotpedia 的曆年統計數據。
以下是維基百科的1972年到2016年的具體選舉統計數字。
根據以上數字可以做進一步的分析。2016年的大選,138M選民出來投票, Popular Vote 數據的計算,他們當中幾乎是一半的人投了特朗普的選票(實際上,希拉裏的票稍多於特朗普的票)。所以,138M÷2=69M,也就是將近六千九百萬選民投了特朗普的票。69M÷250M=27 也就是說,占合法注冊選民的27%的人投了特朗普的票。如果進一步推廣到全體美國人民,也就是3.33億 為基數的話,69M÷330M=20,也就是說,全體美國人民中的20%的人通過合法選舉選擇了特朗普。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20% 對 80%,美國民主選舉的合法性(legitimacy)程度實在是一點也不高。可以說,美國民主選舉的理想很美滿,但美國民主選舉的現實也非常骨感。所以,現代社會的公民作為一個資訊獲得者,任何時候對任何大事的辨別和判斷,都要有一個數字或定量化的概念。比如,幾乎所有的美國政客都喜歡引用"人民"這個詞,但如果沒有具體數字,或者至少沒有一個大概的數字在心裏的話,就很容易得被糊弄了。
對上麵的兩句話總結, or Take-away points 是: 四分之三的符合登記的美國公民中的一半人(50%)出來投票選舉總統; 也就是說,一個總統就是27%左右的選民選出來的。反之,四分之一符合登記的美國公民沒有注冊登記;將近一半的合法登記注冊的美國公民沒有出來投票。
網上有不少關於美國民主選舉製度的討論。一些指出,從1789年第一位總統華盛頓當選至今,美國的傳統的總統選舉製度經過了一些的改進和演變,但所有的形式在本質上還是一個約定俗成,參與者和旁觀者都願賭服輸的過程。美國民主選舉講究的是程序正義,隻重過程不重結果,隻重形式不重內容。也有不少人強調,美國的民主選舉製度需要改革。美國式的民主代價很高,美國式的民主效率很低。而且美國式的民主不能保障選出一個好總統,等等。
有不少關於為什麽有一半以上的合法注冊的選民不出來投票研究和分析。一種觀點指出,一些美國普通選民根本不認為他們的個人選票對任何事情都很重要。他們認為在選舉投票的曆史中,從來沒有一張選票可以改變了整個的選舉的結果的事情發生。所以有沒有我去投票根本無所謂。還有就是因為美國有比較多的選舉,如四年一次的大選,兩年一次的中期選舉,還有很多當地的選舉要投票。不少選舉人感到負擔壓力太大。或者感覺到沒有足夠的信息來了解要投票選舉的對象。並且,因為美國的選舉係統太複雜了,使他們感到很疲勞,厭倦。
不少的研究指出,每個人的社會經濟地位也決定了參與投票率的多少。富有的美國人的投票率遠遠高於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美國人。在2008年總統大選期間,收入低於15000美元的合格選民是41%,而年收入低於15萬美元合格選民則為78%。研究表明,投票率的差異會影響公共政策,政治家更有可能回應其富有選民的願望,而不是他們較貧窮的選民,部分原因是他們更多的富有選民投票。下圖是美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總統選舉的投票率和收入的關係。
還有研究投票的文章指出,美國隻有兩個主要的政黨不能夠滿足所有選民的需求,也就是說黨太少了,以前有過的綠黨,茶黨等等小黨,已經幾乎自生自滅了。不少的選民不滿意兩黨的任何的候選人,所以他們寧願呆在家裏都不出去投票。不同於投票率較高,民主程度較高的英國和日本等國的大選,選民們投票選舉的是政黨,哪個政黨佔據了議會選舉的多數,他們政黨的黨魁就能夠就任首相。並且非主要的政黨也能夠拿到一席或多席的議院席位。
研究也指出,公民投票率的高低反映出一個國家公民的素質,包括公民的基本教育,政治文化和媒體資訊文化等政治生態的質量。不少美國人對國家建立和運轉的方式以及治理的基本原知之甚少。曆年來不少的民意調查顯示,許多美國人不能說出政府的三個分支,不知道選舉學院(Electoral College)是什麽,不知道參議員和國會議員的區別,也不知道每個州有多少參議員。然而,他們可以說出邁克·傑克遜的5首歌曲,以及每個當今流行歌手的男朋友/戀人/丈夫是誰。雖然造成當前美國政治局勢的原因肯定有很多,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少美國人對美國基本歷史、科學、政治知識以及一些人稱之為"公民知識"的無知。比如,《大西洋》專題文章報導過,在2009年的一個公民知識測試中,83%的人不及格。研究所以指出,由於一些美國人對政治和國家運轉和治理的無知導致了較低的投票率。下周四美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大選的投票率和教育程度的關係。
再就是關於為什麽美國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數據跨年有10%左右的上下變化)應該注冊的合法選民沒有去注冊呢?有研究認為,在美國選民注冊主要是個人責任。而在大部分其他發達國家是必需的。與其他發達的民主國家相比,美國的注冊選民中所占的比例要小得多。根據新的人口普查報告,2016年僅約64%的美國投票年齡人口(和70%的投票年齡公民)進行了注冊,而加拿大(2015)和英國(2016)的這一比例為91%,96瑞典(2014)的百分比,日本(2014)的近99%。
最後,一點提示和總結是, 縱觀美國近現代政治的曆史上,兩黨一直有較好的合作傳統。盡管兩黨在競選中打的你死我活頭破血流,當一位總統當選之後,他馬上就會宣布,他是作為全體美國人的總統,而將要團結兩個政黨一起為國家的和全體人民的利益工作。因為其當選的客觀現實的根據是:總統當選的選票也就是20%多一點的全體美國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所以,每位當選的美國總統都應當戰戰兢兢誠恐城惶地為團結全體美國人民,而不是為自己或者一黨的私利不斷地撕裂國家和人民的團結,把國家政治推向民粹化極端化。從而最終不僅傷害了美國全體人民和國家的利益,也傷害了自己的政黨和民主選舉的根本宗旨。
這就是加州不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選民,參加投票的積極性不高的緣故,尤其是民主黨選民,加州民主黨選民與共和黨選民之比大致5比1,少個幾百萬張民主黨選票也還是民主黨獲勝。
隻有在州選舉才有意義,因為兩黨的概念沒人在意。而這就是因為贏者通吃的選舉規則導致的。美國大致90%的選票其實幾乎等於沒用,因為在計票之前就知道結果了。
再有就是選舉是在周二,美國如今有一半工作是在服務業,而且多數在低薪服務業,餐館什麽的。這些職業都是小時工資製,你請假就沒有工資。何況有人自己沒車,上班都是要carpool,這就給參加投票增加了難度。
反正從來都是窮人倒黴罷了。以後會逐漸過渡到absentee選票,參與的人會多一些。
大陸也有這個問題。 大陸的人民代表是由基層人人投票選的; 黨的代表也是由基層黨員人人投票選的。 可是很多人整天叫要民主要投票, 連家門口的投票選代表都不知道。 我在比京和深圳就親身經曆人家通知到人, 到戶要選舉。 很多人根本就不去, 然後就抱怨說,“從來沒有選舉權力”。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