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簡說雪梨市集場所變遷

(2023-11-26 07:59:12) 下一個
  • 雪梨唐人街雜錄 (5)

 

在雪梨唐人街的對麵有一棟住宅樓宇稱之為“Market City”,地麵的一層類似攤位式小商場Paddy’s Market,在深點的一角是個菜蔬部份,也有兩個小店是賣魚的。無論是建築物的名稱或地麵商場的部份,盡管麵貌與歷史不一樣,卻依然保留了一些歷史的傳統。這裡的Paddy Market是濃縮型的,原來帶有分銷及零售性質的Paddy’s Market已搬到16公裏外的Flemington(現在多譯為“費明頓”)。

現在按歷史上的原址及年輪前後分別列出:

1.  攤位市場 Market Place (1806)

1789年菲利普船長被任命為第一任紐省總督,初時是物品供應製。所有的物資在紐省本土無法自給的情況下,英國船隻隻能在英國經毛裏求斯及印度菲律賓等地沿途購置運來。其間船員個人購入的物資會在岸邊零售,這就形成了價格雙位製;殖民地政府並沒有阻止,因為這可以滿足及補充生活上的一些需求。

1792年開始,第一批10名刑期屆滿的囚犯被釋放,並在“接吻角” Kiss Point獲得土地自力更生,隨後刑期陸續期滿的囚犯則在Ryde﹑Putney﹑ Gladsville等地以同樣方式獲得土地。這些地方既接近現在的商業中心,也在雪梨港灣的旁邊。

從今天的角度看,當年的生產能力也有限,且看現在接近雪梨第二機場及將原農地轉為住宅地的俯視圖(2023年截圖):

盡管年輪滾滾,從原始狀態到即將開發為雪梨第二機場附近會成為人口聚居點的地方竟在同一地點顯示出來,不由得感慨造物主的神奇。

在原生態矮叢林的基礎上,得砍樹除根,所得的是缺乏腐殖質的生土,兼且種植後靠的是老天降雨,故能種植的種類多是胡蘿蔔﹑椰菜﹑玉米之類的,品種不多。祈待好收成則需數年之後及風調雨順,所以早期移民多以放牧為主,肉類供應容易,菜蔬難求,早期的政府憲報是有報導菜蔬的價格。

菜蔬的來源不僅僅是Ryde﹑Putney﹑Gladsville等地,後來包括Parramatta沿岸的被釋放的囚犯及陸續而來的自由移民所種植的東西。

攤位市場也不完全是菜蔬,也有不少人在攤位上轉讓自己新的或已使用過的東西,所以在市場上也分片的管理。現在紐省不少地方政府在週末撥出某些公園或公共場所作為攤位市場,也就是承傳200多年的社會習慣,所以偶然或許會檢到“大漏”。攤位市場麵積有限,到了後來政府允許個人週六在自己的地方售賣二手物品,也就是現在常說的Garage Sale,本來是需要在地方政府備案才允許的,後來懶得管了,而售賣的東西似乎也不完全是個人的二手物品。

2.  兩個市場 (1829)

雪梨較早出現的商人似乎在1803年(暫時資料 - 見“The Sydney Gazette and New South Wales Advertiser, 10 April 1803, Page 4”),Joseph Cocking 及Serjear Packer合作並分別在Parramatta及雪梨Pitt Street (當時稱Pitt Row),所賣的有點雜,包括傢俱﹑廚房用具﹑瓷器,甚至船隻。

1812年起各種商店的廣告陸續出現,範圍也廣,包括Hunter Street﹑Pitt Street﹑George Street﹑Castlereagp Street等,同時街道的門牌也有了。其主要原因是各種商船帶來了更多各類型的商品,所以商店也陸續分門別類地走專門的,名稱也變成以Wholesale和Warehouse為多。從廣告的年份看,這些商店在1810年前就應該有的了。上述街道也就成了雪梨商業中心的雛型,攤位市場在這範圍內已不大適宜,需要的是遷移到商業中心的邊緣,但又不能離得太遠。

1831年總督Macquarie同意建築新的碼頭Market Wharf在Cockle Bay,主馬路從碼頭連接到由兩塊地建成U形的新街市,街市內設有警察所(http://www.blogs.sydneylivingmuseums.com.au/cook/to-market-to-market)。這個街市在後來曾改名為Queen Victoria Market。這個街市主要是以水果﹑蔬菜﹑魚類﹑衣物﹑小物品為主,場內分幹濕貨兩部份,一如今天所見。

下圖是1880年時的情況,攤位基本已改變成固定舖位了。

這個市場在1888年重建,但蔬菜水果的主要市場已轉移到Belmore Market,設在這裡的商舖基本上是零售性質的蔬果商場。梅光達則在新建的商場內租作茶室。下圖是1916年時的情況:

 

 

 

 

 

 

 

 

 

 

另外一個市場則在Bathurst Street and Brickfield Hill (1820),被稱之為Cattle and Corn Market,從市場的名稱就很容易理解,這市場是專為售賣牛及玉米而設的。賣牛沒有季節性限製,但沒有相應的數量則不成市場規模;玉米是帶季節性的商品,農家會用馬車一車車的運來,需要場地的麵積就要比攤位市場大得多,所以在現在Hyde Park的地方開設了這個市場。這個地方本來是個作賽馬用途,不賽馬時地方閒了下來。

隨著人口的急遽增加,原城市的交通設計遠落後需求。Pyrmont Bridge在1858年3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該橋原為木橋,1902年拆掉重建,現為達令港內的觀光橋,即Harbour Bridge)。

由於有了Pyrmont Bridge,進入雪梨商業中心的各種農牧產品得以分流(西部的原僅依靠Parramatta路而來,西北方向的多了一條路了)。北雪梨地區都需要運到沿港灣再用船運到Market Street的碼頭了。使用Pyrmont Bridge是要繳費的,每次1便士;過橋收費,Pyrmont Bridge算是始祖了,不過依舊繁忙。

3 Old Belmore Market (1868)

鐵路物流在雪梨的終點伸延至Ultimo Road, 原在      Campbell Street 的售賣牛及玉米市場改為蔬果攤位市場(Capitol Theatre位置),以便將Queen Victoria Market分流。最初是非常簡陋的:

這個市場是華人最早能進的市場了,也是華人一直以來津津樂道說極大地豐富了澳洲菜蔬種類的歷史。真正而言,增加了菜蔬種類不假,卻並非能成為澳洲餐桌的主流,華人菜蔬能在幾個集團式超市出現是近10年的事,筆者家中前園在近20年都有種植冬瓜和絲瓜,也是華人超市常見的品種,澳本土超市也出售,然路經的西人會常問是甚麼東西,如何烹飪等等。這並不奇怪,即管在華人(或越南)餐館中不乏西人喝早茶或晚飯,這兩種瓜都幾乎不上桌的。

菜蔬種子出售的廣告很早就出現在廣益華報中,沒有華人菜蔬種子。華人菜蔬種子應是早期來的移民引進及陸續入口,為的是自用及出售給華人,兼售的情況會有。到後來,一些華人菜園專門留種並在華人報紙中登廣告出售(因圖片過多,廣益華報等出售種子的廣告就不上傳了)。

同時也正因為這個市場成為華人蔬果發展的地方,故漸漸成為華商在附近聚居,Campbell Street也成了唐人街的代名詞。

4. Haymarket (1911 - )

雪梨市政府在Old Belmore Market選址上對經濟發展出現了誤判,果菜到了此處後再轉運到Queen Victoria Market需要在George Street或其他街道拐彎,這缺憾到了1900年後就更明顯。1906年雪梨各紳士齊集Town Hall聚議要求政府更改地址。但華人園家卻認為不必,因為馬車可以直達菜檯邊上(“改建街市”:廣益華報,1906年7月28日第2頁)。華人菜園多在Waterloo Alexandria一帶,進出街市不必經George Street,也怕改地址影響生意。市政府委託測量師選址共八處(“改建街市”:廣益華報,1906年7月28日第2頁),最後選定在在Hay Street﹑Quay Street 及 Thomas Street之間新建街市。

1909年該址分兩部份動工,一部份是攤位市場(亦即後來定名為Paddy’s Market),另一部份是商舖部份(Ultimo Road以南)。這一區域早在1850年左右已經是售賣馬糧及馬草的地方,供來往雪梨西部地區入城的商人的馬車暫歇及喂馬的地方。

當對比上述兩圖片時會發覺前一張所述的時間不對,因為該圖仍在建築之中,標的是Circa 1914,但下圖卻是在1913年3月已在使用中。下圖的情況在1990年前幾乎沒有改變,週一至週五供停車使用,週六是果菜等濕貨,週日則是小商品及二手商品市場。然而果菜批發的市場則早在1975年左右遷往Flemington了,早期稱為Flemington Market;除此之外,現在也稱Paddy’s Market。

上兩圖的原址在1995年開發重建,攤位市場被臨時安排在Redfern空置的修理廠經營,直到新廈建成後回遷。這新廈就是現在的Market City。

6. Flemington Market

Flemington Market這個果菜批發中心經營至今已經近80年了,所有建築物均為單層結構,能在開發的空間已經不多了。

未來雪梨的人口將在第二機場鄰近地區大量增加,道路運輸的壓力隨之而來,Flemington Market能否承受是個疑問。當這個假設成立的話,那極有可能在雪梨西部仍未開發的地區設立新的副批發中心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鬼穀雄風 回複 悄悄話 仁兄整理的這些市場資料非常好,光是蒐集這些資料就已經是一場曆史巡遊,可作為對早期華人市場攤檔有興趣之研究者的重要參考。
記得1990年我剛到澳洲時,在雪梨就去過位於Rendfern火車站的Paddy's Market,應該是當時中國城的Paddy's Market拆遷重建,臨時將其置放在那裏。我在1992年初就離開雪梨,不在它在這個地方總共有多少年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