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鍾》- 張藝謀的情書
由於“技術原因”,在經曆了去年柏林電影節和今年金雞獎的兩次撤檔之後,《一秒鍾》終於在11月的最後一個周末與觀眾見麵了。美國網絡上現在也可以免費看到了。
《一秒鍾》被劇組宣傳為張藝謀大師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70歲的張藝謀,在“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齡回歸初心,用心拍攝了一部關於光影記憶的電影。雖然票房不如預期,但張導本人卻看得淡然:“我自己覺得還好,能跟大家見麵就行了。不然你寫了一封情書,到最後大家不知道,還挺可惜的”。 “這部電影算是了卻了自己的一個心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張藝謀這麽表達《一秒鍾》對自己的意義。怎麽感覺都有點像馮小剛導演為自己量身定做的那部懷舊之作《芳華》。
《一秒鍾》的故事情節十分簡單:上世紀70年代,一個因和造反派打架的勞改犯人,因為想看一眼多年未見的女兒的影像,不惜冒著風險出逃,跋山涉沙去看一場《英雄兒女》電影前加映的《新聞簡報》。路上,他和孤兒劉閨女、放映員範師傅不打不相識。最終如願以償看到了實際上已經故去的女兒 - 雖然那隻有一秒鍾。
一段慘痛的記憶,一曲時代的悲歌,卻因為眾所周知的刪減,看起來像個鬧劇。首映式上有觀眾問道,“張九聲好不容易逃出來,為什麽不直接去見女兒,而是要到膠片裏去找?”台上的張藝謀和張譯(飾演張九聲)麵麵相覷,不知怎麽回應。倒是主持人搶過了話頭:“有些話,主創們不方便說,我來說。可以告訴大家,片中的女兒為了爭先進,其實已經死了。但很遺憾,主創們沒法把它拍進去。”沒錯,這就是那個“技術原因”。女兒不能死,尤其不能因為爭先進而死。《一秒鍾》的台詞少但動作多,是因為有些話不便明說。當然,也無需明說。隻要細看人物的動作、動機,就能明白那些“欲言又止”的部分。
張九聲被判勞教那年,女兒隻有8歲。為了擺脫父親壞名聲的影響,女兒事事都要爭先進。14歲時,和大人一起到糧店搶著扛麵袋而意外身亡。張九聲從農場逃跑,在那段編號為22的《新聞簡報》中,他看到了女兒最後的影像。第一遍還沒有認出來,畢竟有6年未見。之後,他“凶相畢露”,用刀逼著範電影一遍一遍地播放,淚流滿麵地看個沒完沒了。僅有短短的一秒鍾的畫麵中是女兒笑著接過重重的麵袋,扛在了瘦弱的肩膀上。一位父親,隻能在奪去女兒生命的畫麵中懷念女兒,你能體會這背後的悲情嗎?張九聲說:“一秒鍾,太短了。”是的。在隻有《英雄兒女》才值得記錄的年代,普通人的兒女又有誰會在意,特別是“壞分子”的女兒?最終,連那一秒也沒留住。女兒的膠片隨風而逝,消失在茫茫的大漠。一秒鍾的確很短。可一秒鍾也可以很長。當它被張導定格在膠片上時,它就流向了永恒。這不就是電影的意義嗎?記錄那些不該忘的、不能忘的,說出那些不能說的、又非說不可的。
影片最核心的刪減是張九聲女兒的死,原版故事中,張九聲告訴劉閨女:他的女兒為了表現,衝在前麵搶著扛第一袋麵粉,而卡車還沒停穩,結果被車撞死了。這段關鍵劇情的語焉不詳,這對影片表達的完整性損傷極大。隻有了解了這段劇情,觀眾才能對張九聲一係列近乎偏執的行為有更合理的解讀,才能理解他那句“她才十四歲,跟大人爭什麽呢”的悲憫,《英雄兒女》結尾的父女重逢才更顯諷刺。
其實不難看出,這個角色身上有著“老謀子”自身的投射,故事靈感來源於張導早期經曆,是一貫對文化展開追憶和尋根的風格。導演是在借角色之口訴說著自己的無奈、不甘與憤慨。那對著修複後的新聞簡報說的台詞“都刮花了,沒法看了”不就是喻意被刪改的影片嗎?《一秒鍾》稱得上張導30餘年的職業生涯裏最厚重、最深刻的一次表達,即便已是殘本。《一秒鍾》其實是一封曆史的血書,父女溫情的背後是聲淚俱下的控訴。
在像我小兒子這樣的年輕人看來,《一秒鍾》未免過時和難以理解,畢竟很多年輕人別說膠片電影了,就連露天電影都沒有看過。而對經曆過那個年代的我們來說,在這三位主角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強國(也有說已經超過美國了),理應充滿文化自信,不是說好要“徹底否定文革”的嗎?為何提起那段曆史還是欲言又止,為何拍部電影還得像裹腳婦人一樣邁不開步呢?沒有勇氣麵對曆史,如何有勇氣走向未來?電影不僅僅是娛樂,更應該帶給人思考。
再看這兩次撤換也頗值得玩味。先是從國外撤回來,接著是取消金雞獎的開幕片資格。背後的意思再明白不過:拍這類“文革”題材就是自找沒趣。去國外?休想;在國內,也別想官方背書。你得識趣,老實配合刪改。否則,就算看在國師的麵子上你也休想額外開恩。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