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於右任:臨是臨他人的,寫是寫自己的;不然苦寫一生,不過是被他人奴役》讀議

(2022-03-14 14:51:03) 下一個

《於右任:臨是臨他人的,寫是寫自己的;不然苦寫一生,不過是被他人奴役》讀議

 

640.jpg

 

學書法不可不取法古人,亦不可拘泥於古人,就其愛好者習之,隻要心摹手追,習之有恒,得其妙諦,即可任意變化,就不難自成一家。

 

議:這是說習字,也可當作習武,習文,學做菜,學歌唱…. 

 

三字經,什麽它沒說?它又說了什麽?

 

四書五經,耄思想,核心價值觀…. 都這樣。

 

習字幾十年,周圍師長,都是這話。一頭霧水下,糊塗塗地寫。

 

一天“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撂了。驀地那個爽!原來,幾千年的文化,九九九就是個扯。

 

古人的“法”是什麽?什麽叫“心摹手追”?“習之以恒”,恒多長?一天幾時?一生幾年?

 

“妙諦”如白毛女,電閃一現;神韻是唬人,自己說不清,拿神做掩護體。凡於學習處,聽到這些話,一個字,撂!

 

“任意變化”,即“我開始胡說八道了”。一

 

書法有法,法在轉筆。轉筆因人稍有差異,但撚筆是不變的。就這點事兒,繞了幾千年,就是說不淸。習字幾十年,見識到的不老實比讀過的字帖多得多。幾乎是,誰不張口說字,還高大上;一開口,就渣了。

 

也因此,沒法信“是個智慧的民族”了。笨得很。)

 

一切須順乎自然。平時我雖也時時留意別人的字,如何寫就會好看,但是,在動筆的時候,我決不是遷就美觀而違反自然。因為自然本身就是一種美。你看,窗外的花、鳥、蟲、草,無一不是順乎自然而生,而無一不美。一個人的字,隻要自然與熟練,不去故求美觀,也就會自然美觀的。

 

(議:中醫亦如斯言,武術也是,琴棋書畫,都是。即所謂“自然就是自然,自然了,就自然了”。他已渾了,你還跟著搖頭晃腦地繞,犯眩暈,自找的。

 

中式智慧,大半如此。

 

懷素找上門,請顏真卿指點書法。其道“屋漏痕”。(類似的還有錐畫沙、折叉股、印印泥。)懷素聞之大悟,躬鞠難免。其實,聽到個啥呢?

“筆劃的運行當像下雨水從屋簷流下那樣。”這用作說作畫也行啊!用作文學描寫方法也可以,用作觀察建築質量的一個小妙招也行。

 

就是讀了這,才知道顏字“大丈夫”狀,有點裝;《祭侄文稿》文意不能全當真。這人有點不老實。

 

“不知為不知”,是老實話;“是知也”,是胡話。當作哲學想,辱先人哩!

 

一部書法史,幾乎全是胡話。寫了這麽久的毛筆字,到了一九九七年,才由孫曉雲把寫毛筆字的筆法給說白了,這是中國文化之榮還是之恥?)

 

我之作書,初無意於求工。始則鬻書自給,繼則以為業餘運動,後則有感於中國文字之急需謀求其書寫之便利以應時代要求,而提倡標準草書。

 

(議:不說字,改說跳廣場舞了。

 

述不得專注,論不得進深,卻又不自知智商等不夠,硬撐著說下去,這大約也是讀經史子集之大觀也。

 

古之聖賢,也大約如此。卻當個真神供奉著!)

 

關於方法的問題,前代書家,他們都隻講理論,而不講方法,所以我答複書法朋友們的詢問,隻講“無死筆”三字。就是說,寫字無死筆,不管你怎樣的組織,它都是好字,一有死筆,就不可醫治了。現在我再補充四點:

 

(議:落實錘了,要“無死筆”。什麽叫死筆?活筆呢?咋判?

 

“順字無骨”,有網評我的字。有如啥也沒聽到,隻聽到個不老實。

 

“某人某字有仙氣”。一聽就知道在說巫。仙誰也沒見過,氣是留給你犯傻的。

 

抽去中國文化中類似評論,汗牛充棟的景觀肯定沒了。兩千年的讀寫,一千九百年還多用在了這般地扯。)

 

 

一、多讀:

 

寫字本來是讀書人的事,書讀的好,而字寫不好的人有之,但決沒有不讀書而能把字寫好的。

 

(議:開方子了。比“數九的蘆根”“原配的蟋蟀”好不了多少。

 

寫經生的字,智永的千字文,“少書”,但算不上好字?!

 

“書在書外”“筆法千古不變,“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而異"(語自趙孟頫)就說得見好,雖然也沒把用筆的步驟清晰地說來。

 

“腹中有書氣自華”,有多少書?華的程度為何?

 

這種評判,忽悠成份占五成。

 

書在書外,不假。學書寫的技術,即轉筆法,不必讀書的。而當作書法學,以示人,掙銀子,當然得下多點本錢。至於上升到藝術,那就不僅是讀各式的書,還要做寫生,“樂府”那般的功夫。各式各的事,不當一鍋粥。)

 

二、多臨:

 

作畫的朋友告訴我寫字比作畫難,我不能畫,不知確否如此,但寫好者確真不容易。童而習之,白首未工者,大有人在。所以前代書家畢生的精力所獲成果是我們最好的參考。它不獨可以充實我們的內涵,美化字的外形,同時更可以加速我們學習的行程。

 

(議:“寫好者確真不容易”。這裏的“好”字,是個馬虎眼。一筆好字是一層;好書法,是一層;書法藝術是一層。

 

臨摹的用處:有個樣子可參照,學起來方便些。

 

想寫一筆好字的,多並不下多少功夫臨。曆代諸體的字跡,於寫一手好字者,字法墨法章法,太奢侈。字於有用:清楚易認,寫得不慢。

 

學書法的,得臨。但衝著寫得像以致亂真臨,便是死胡同。應當從輕各體中學筆法咋用的,譬如歐字的筆劃咋那麽有板有眼;柳字的方筆咋寫出來的;顏字怎麽寫得那麽胖的,等等;順帶鑒賞其美的風格,水準,如晉字的不裝不作,蘇字的東坡肉味,米字的獨創勁頭,虞體的輕快流暢,趙孟頫字的流俗,揚州八怪的弄墨,董其昌的濫墨….. 不下這功夫也行。寫出個別人一眼就認得出“練過的”,不是難事。

 

而成書家,像二王,楊式凝,米芾這水準的,所謂“書有別裁”者,百年千年不遇,言之不虛。而成唐初四傑,蔡襄者流,明清高手,得筆法,能通過公務員國考的聰明度者,就行。

 

但一定不是如沈尹默所言,“臨摹越像越好”之類。

 

臨摹朝著像,類似學習古書講究背功,是中國人被“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聖訓給訓成死腦筋聽致的死胡同。出口成章,熟能生巧,使愚公遍地,智叟稀罕。雖則移了山,卻作了累垮幾代人的孽。如果更多學測量,爆破,拉車也看路,哪致於慈禧的被台自鳴鍾驚喜?!

 

用舉世最難掌控的筆,當了最日常用的工具,這是可申請“世遺”級別的愚。還不夠,還要用它臨摹得“越像越好”,這不是鐵鏈女,這是要鐵鏈已鐵鏈了多少中國讀書人!

 

臨摹,餿主意得很!如同背書。死讀書,讀死書。看看鏡子裏的自己,一副死相!)

 

三、多寫:

 

臨是臨他人的,寫是寫自己的;臨是收集材料,寫是吸收消化。不然,即使苦寫一生,也不過是徒為他人作奴役而已。

 

(議:隻圖寫一手好字的,不會上“徒為他作奴隸”的當;為名為利的,會“搜集材料”去“消化吸收”,但也不會太當真。隻有那些想成書法大家的人,才會有“苦寫一生,也不過”的煩惱。

 

其實,成為書法藝術的路,多得是。看看日本現代書法,就明白。近來在讀《書斷列傳》,古文,大篆等的產生,就是源自鳥獸飛奔,雲彩濃淡,女人歌舞…..。想想晉以來的書法史,真是活回頭了,九斤變七斤了。)

 

四、多看:

 

看是研究,學而不思則日久弊生。隻臨隻寫而不研究,則不是盲從古人就是盲從自己。所謂看,不但多看古人的,更要多看自己,而且這兩種看法對古人是重在發掘他們的優點,對自己是重在多發現自己的缺點。

 

(議:這活好文宣,好官話!

 

於右任這人官氣不淡。說書法的話,說說就成了“新文化運動”的文宣傳單話了。什麽“發掘”“發現”“盲從”“研究”,“優點”“缺點”,像做報告。

 

多少人臨摹蘭亭序!幾個不是續貂?唐楷的裝,是勸得動的?美上的事兒,扯得上優缺點?

 

於主席把書法當政務談了。)

 

 

 

 

1__#$!@!#__640.jpg

 

 

我喜歡寫字,我覺得寫字時有一種說不出的樂趣。我感到每個字都有它的神妙處,但是這種神妙,隻有在寫草書時才有;若是寫其他字體,便失去了那種豪邁、奔放的逸趣。

 

(議:這話,愛聽。美醜的事,說手摸脊觸的那一會兒才是。

 

寫草書,於右任豪邁奔放的逸氣。寫其他就沒有。鮮活的個人感受。

 

另,喜歡於右任將寫字當個消遣,玩藝兒的態度。覺得,這也是中國書法的份量。)

 

 

 

 

 

二王之書,未必皆巧,而各有奇趣,甚者愈拙而愈妍,以其筆筆皆活,隨意可生姿態也。試以紙覆古人名帖仿書之,點畫部位無差也,而妍媸懸殊者,筆活與筆死也。

 

(議:好聽!話至悄悄,有私私之樂。)

 

故字中有死筆,則為偏廢。世有以偏廢為美者乎?字而筆筆皆活,則有不蘄美之美;亦如活潑健康之人,自有其美,不必“有南威之容,乃可論於淑媛”也!故無死筆實為書法中之無上要義。

 

(議:筆尖連著心尖,難甚!能做到“全身精力到毫端”,就很不錯了。所以,從來不信“字如其人”,胡冽冽哩!

 

喪亂帖,見到心;米芾的索價信,見到心;讀過民初的訴訟狀,和街頭“女兒,白血病”,見到心。其他的,隻見到裝得很,和裝得不很。)

 

抄書可增人文思,而尤多習於實用之字。書法無他巧,多寫便工。

 

(議:這是說寫字,其實也說出了寫字的本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鈴蘭聽風 回複 悄悄話 一大通的議, 你的腦袋, 腦電波忒強了.
喜歡你的字. 甭管那些不老實的說辭.

自然的臉蛋好看. 刀子整過的千篇一律的, 好假.
登錄後才可評論.